2008年,一名55岁的中年女子历时114天,行驶55284公里,成为中国大陆航海环游地球第一人,她就是毕淑敏。
没有错,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个作家——毕淑敏。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毕淑敏可以说是这句话最好的践行者之一了。
如今,她已走过了全球80多个国家,足迹遍布七大洲,八大洋。
她说:
“旅行可以让人以另一种方式开始新的生活,进行新的尝试,让你重新发现自己,也让你不断成长。”
旅行让毕淑敏不断成长,也让她把真挚、温暖的文字带给了我们。
但从西藏随军医生到心理咨询师,再到知名作家,毕淑敏在人生的这场旅程中,并没有那么顺利。
不过好在旅行这味药,治愈了生活的苦。
困境中磨砺
毕淑敏虽出生在新疆伊宁,但从小在北京生活长大的她根本无法适应海拔五千多米的藏北高原。
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面对极端的缺氧、物质匮乏的状况,让16岁的她不知所措。
但冷静下来后,她意识到,当下要做的就是接受现状,尽快地适应这里的环境。
“既来之,则安之”毕淑敏不停地安慰自己。
她知道:成长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就当是生活对自己的磨练。
其中一次行军拉练,更是让她终身难忘。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气,每人负重60公斤,徒步行走一个月。
部队几乎每天晚上都要露营在冰雪之上,并且在行军途中,地势险恶,风雪天气频繁,陡峭的山路上,稍不留意就会滑下万丈深渊。
连男战士都叫苦不迭,对毕淑敏而言,更是一次极限的挑战。
从凌晨三点,已经连续行走12个小时,毕淑敏的帽子和眉毛被呼出的白气凝结成冰。水壶里的水冻成了冰,嗓子又干又疼,如果吐一口肯定能吐出血来。
背上60公斤的负重更是让她不堪重负,肩带已勒入锁骨,她实在不想再挪动一步“反正坚持不到目的地,还是死了算了”毕淑敏心里想。
处在崩溃的边缘的她,站在悬崖边上,想自此了结。
“一定要坚持下去”,在那一瞬间,她把自己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有时候,成长就是这样悄无声息。
在她不断战胜自己,走过生命中最严苛,最艰难的时光时,已不知不觉迈向了更高的台阶。
毕淑敏作为一名战地医生,挽救过很多生命,同时也目睹了身边一个又一个年轻战友的离开……
生死的无常,让她多了份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崇敬,她对生活有了更深的领悟,也能更清醒地面对生活。
她经常鼓励自己:
如果环境无法改变,就把生活中所有的磨难当做历练,这会让自己更快的成长;每个人都要学会在困境中慢慢成长,经历过考验,才会更坚强。
勇于突破
在阿里11年的时光,她时刻经受着命运的考验。雪山塑造了毕淑敏顽强的性格,也给了她不断成长的勇气。
1980年,毕淑敏转业回到北京,继续救死扶伤的工作。
但那高山之巅,那个承载她全部青春的雪山是挥不去的过往,总会勾起她揪心的回忆。
突然,一个令她兴奋地念头冒出来:为何不把那些难忘的故事都写下来?
自从产生这种想法,她会在晚上没有病人的时候,伏在灯下。
在那高山之巅,曾经刻骨铭心的经历,源源不断的涌出,在她的笔下缓缓铺开……
她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写字,辛苦可想而知,但她一直没有放弃,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1987年,历经八年心血的《昆仑殇》终于出版,这本处女作,震惊了文坛。
一夜之间,大家认识了这个有着独特人生经历的女性,却不知,在她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拼搏和旷日持久努力。
所有的的一夜成名,不过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想甘于平庸,但很少有人能持续不断的努力,寻求自我成长。
毕淑敏做到了。
《昆仑殇》成功发表之后,她开启了文学道路上的摸索和学习,开创了属于她自己的成长之路。
之后,她的小说《预约死亡》《红处方》也陆续发表,在社会上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相应的荣誉也接踵而至。
88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
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90年被评为一级作家职称……
她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作家陈大力的一句话:
“我们羡慕别人人生开挂时,是否想过他们背后艰辛耕耘?
“我们哀叹自己人生无奈时,是否想过自己付出又有几多呢?”
成功的人,也不是天生就具有某种过人的能力
细究其因,你会发现:往往成功的人,他们都敢于尝试,敢于突破自己,都有不断成长的能力。
不断进取
在光环的笼罩下,毕淑敏并没有迷失自己。
她没有上过专业的学校,知道自己基础知识薄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于是报了夜大的专业课程,她去上课的地方,需要下班后,穿越五条街才能到。
每天的她在工作和夜校之间来回奔波,即使这样她从没有耽误过一节课。
她上课到底有多拼?
有一天傍晚,刮起了台风,大雨如注。
因为当时没有手机,她不确实老师当晚去不去,稍作犹豫,还是冒雨去了。
当时狂风暴雨,街上不见一个人影,拿的伞当然一点儿用也没有。
当她浑身湿透,几乎连滚带爬地赶到学校时,看门的老人告诉他,除了她,老师和学生一个都没有来。
她心里很沮丧,十分委屈,老人把她让进屋里,对他说:
“你以后会有出息的,暴风雨是把大筛子,把那些胆小的,思前想后的人都筛下来了,留下的都是优秀的。”
人生从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你现在为梦想付出的努力,都会变成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毕淑敏始终有着自己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她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所以她更愿意付出努力,让自己去成长。
40岁那年,她如愿拿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之后 又攻读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和博士课程,成为国家注册的心理咨询师,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的困扰。
她在求知的领域,不断进取,一次次超越自己。
“无论荒漠多么可怕,仙人掌还是会开出鲜艳的花朵”
最终她战胜了自己,在不断的成长中成就了自己。
她的经历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生中,最不能放弃的就是学习;
一个人,最不能拒绝的是成长!
砥砺前行
成长力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能量和动力,是一个人内在原发的鞭策力。
毕淑敏在快50岁的年龄,果断弃医从文,全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去,此后,她一直笔耕不辍,写下400多万字,获得奖项30余次。
她用细腻的笔触,刻画着一个个真实的情感故事,让读者在书中流连忘返;她充满温情,哲思和智慧的文字,让许多人从中受益。
毕淑敏在文学这条路上从未停止过脚步,也不断激发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在2016年,她更是拿出了半生的积蓄,乘“和平号”游轮去全球航海,绕地球一圈。
幷根据旅游的见闻,出版了《旅游是为了抵达内心和远方》《非洲三万里》等著作。在前行的路上,她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她不断经历,也不断成长……
“时光只要善用,都有价值,只要你紧紧把握光阴,努力学习,认真工作,都会是你一生顽强成长的轨迹…”
成长路上无捷径,你为成长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给你惊喜的馈赠。
虽然现在的疫情无法让我们走出家门,那不妨拿起书,来一场心灵的旅程。
愿我们都可以找到心的方向,砥砺前行,不断成长!
学员作者:冰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