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传统大节,自唐朝以来,清明节和寒食节合并,成为集改火,祭祖,踏青,团聚,思乡怀人等诸多内涵的大节日。
正是清明节是每年大节。写清明节的诗词金额名家不计其数。今天选录宋朝苏轼的几首清明节的诗词作品,因为苏轼一生跌宕起伏,经历颇多,让我们从他的诗作,了解清明节和他的不同时期的阅历和心境。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
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
角声吹落梅花月。”北宋 · 苏轼《 蝶恋花》
这是苏轼38岁时,调任杭州通判时期的作品。因为上书皇帝,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有害百姓,苏轼为王安石等变法派排挤,为了给自己找条出路,他自请去地方做事。于是,他被派往杭州,在这一带处理赈济灾民的事,常常往来常州润州苏州。
他的恩师欧阳修去年在安徽去世。安徽在古代属于楚地。欧阳修也是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退休的,恩师的离世,身有公务的苏轼,无法拜祭,只能在清明节杭州任上遥祭。
又是一年晚春清明节,我站在小院落里,黄昏到来,回忆曾经和您的离别。欧阳修对于苏轼有知遇之恩,而且他们在王安石的新法变革中,都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王安石的变法,虽然是一项富国强兵的系统性改革,但是前期宣传不足,雷厉风行,很多人是无法接受这样大型的变革的,因为动摇的是官僚地主阶层的利益,且快速的推进,让很多人措手不及,而且在推行过程中,也产生人治酷吏的现像,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这样的改革很容易造成官员人心浮动。
欧阳修也是基于王安石青苗法,打破了很多平衡,持反对意见,而其实并非地主阶层的苏轼,是站在农民的角度质疑青苗法,但是在神宗大力的支持下,王安石排除异议,压制不利于变法的言论和人员,苏轼不可避免地被波及,甚至是重要的敌对目标。
恩师的谢世,苏轼的处境更加艰难。属于他的仕途梦想,如同流水落花,不伤感是不可能的。
从苏轼个人来讲,做官,爱国忧民,实现政治抱负,这是非常正常的,但现在他才38岁,在政治上已经黯淡一片,但是内心仍旧有着理想。
他的恩师欧阳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至少欧阳修一生也位居高位,实现过抱负,而苏轼呢?
虽然当代历史对于王安石变法有着客观公正的认识,认为他的变法的确提振了北宋的国运,但是在时代过程中的人们,未必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王安石在宋朝之后几代王朝都作为反面教材,一个掌控皇帝的权臣的形象存在,就不难理解苏轼对于朝政的郁闷。
而且他一生的命运起落也和王安石的变法密切相关。
所以这个时候,他不缅怀欧阳公是假的。
欧阳修病逝安徽,而苏轼作为欧阳修得意门生,死不能亲自拜祭,清明节以楚越之隔表达内心的伤感,最正常不过。而且他内心是压抑愤懑的,所以才有了角声吹断梅花月。
王士祯在他的《花草蒙拾》评价这首词,惊心动魄,他应该是理解苏轼这首词的内涵,不是一般伤别,而是屈子悲愤。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二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北宋 · 苏轼 《和孔密州五绝 其三 东栏梨花(1077年)》
这是40岁苏轼调任徐州留给后任密州知州的诗。
36岁,苏轼要求外地做官,到43岁调任徐州,七年远离朝堂,虽然躲过了朝堂上明枪暗箭,不过仕途也不会有起色,这三年在这里,另外三年在那里,几乎已经知道是仕途的天花板。对于曾经雄心壮志的苏轼来讲,这种憋屈,也反映到诗作里。
升迁无望,在密州,他抗旱抗蝗,将这里打造成满城梨花的富庶之地,三年后,平调到其他地方,他无悔,只是有时候也感叹年华流逝,仕途如同飘萍。
比如他在密州官衙里,就种了两棵梨花,他有治理的清明,也知道后任必也廉洁。但是他像他和孔知州这样清明的官员又有多少了呢?
何况在他的心里,上面的朝堂乌烟瘴气,而这些下面做官的人,全看自己的品质和修为走在风险坎坷的仕途,今年在这,明年在那,从内心来讲,官僚和百姓是一样希望政治清明的,因为这里面更包含他们的现实利益和命运。
但是人生之短,百年不过百个清明节,又能够看多少次象征清明的梨花,又人生之短,能够遇见几次太平盛世?
所以这首诗,颇有含义。说有政治寓意和政治牢骚也不为过。
很快,苏轼这种率性,就被人抓住了尾巴。
43岁,苏轼调往湖州,说自己老了,不能陪同新贵,只适合帮朝廷去小地方管理小民。这些有着苏轼个人情感风格的文字和诗句,被好事者上纲上线,
苏轼以不敬皇帝反对新法,下到大牢等待处决。
这是文字狱。
苏轼在大臣朋友的多方营救,甚至是王安石的力保下,留下一条命,待遇全扒,下放黄州,做一个普通的官吏,且受人监管。相当在册流放。
有过生死两重天的苏轼,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仕途这块,他淡然了。
而且因为贫困,他不得不开荒种地,以养活家人以及追随他的弟子朋友。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苏轼亲自开荒种地,和当地官民保持良好的友谊和联系,在思想上并非消沉,反而走向一种山野旷达,锤炼出浩然壮气。
在这里他是诗词的坡仙,写下前后赤壁赋和《浪淘沙大江东去》
在现实里,他是普通勤快感恩的农民,用最朴素的农事磨砺自己。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节录北宋 · 苏轼《东坡八首,并叙 其四 (1081年)》
他和普通农民一样,在清明节种植稻田。并将这作为工作和乐事。
看着稻谷发芽抽穗,禾苗叶子清新。在初夏时分秧插田,稻叶在风中挺立。
在月光下看着禾苗的露水,那露水从叶子上垂悬滴落。
苏轼真心把自己融入山河土地,和农民一样,热爱种地,在自然和耕作中,升华着生命。
“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沟中枯木应笑人,钻斫不然谁似我。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 北宋 · 苏轼《徐使君分新火(1082年3月5日)》节录
宋朝的寒食节也禁火,但是清明节会重新点火。
按道理宋朝经济发达,不会采取钻木取火的方式,来作为家常用火,火镰火石,应该是广泛使用的。但是在民间,改火是一项仪式,表达的是对火神的尊敬,所以会用榆木人工钻取火焰,以表达薪火相传。
尤其是农村,取火仪式也代表火红和丰收。
通常会有地方长官或者乡里领袖,传递火种。
苏轼贬谪到黄州已经三年,三次经历过清明节,当然他也试验过自己在山林中用枯木取火,需要的恐怕不只是枯木,木材的选择,还有人力掌握摩擦的速度都是必要的。
这种活动和仪式也是锻炼人们野外生存的能力,很多人也愿意尝试。
显然苏轼是失败了的。不过这也无所谓,寒食禁火本来就是仪式,清明点火也是仪式。
谁家还没有火?
但是这个仪式的可爱,在于集体活动。比如黄州的长官,特地到苏轼的东坡,送来了新的火种,这火种象征意味很强,证明州官不忘记百姓,不忘记身在困境中的落魄的他。这也是友谊表达的方式。
想必火种是放在最可爱的郑重的道具里,苏轼迎火之后,立马让人点亮所有的灯火,并分给邻居。
不多时,想必凌晨的尚在黑暗的山野,都点起清明的灯火,一种仪式的华美温馨可爱。
谁家还缺一点点火的用具?但是正是这仪式之美,拉近了风俗和民心。
“日出西山雨,无晴又有晴。
乱山深处过清明。
不见綵绳花板、细腰轻。
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
且将新句琢琼英。
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北宋 · 苏轼 南歌子 送行甫赴馀姚
苏轼在黄州刻苦低调的几年,酝酿了胸中的豪爽正气。生活是困难清苦的,但是他本人却有着不同于从前的达观。
从前是青年官员,看不惯朝廷上的某些政策,某些人,也郁闷也伤感。
但是现在彻底沦为边缘人,且等同山野农民。
生命和时光是最伟大的存在。
这是他送朋友去南方的余姚,要行过一段山路。反而词中朴素轻快。
太阳出来,西边山上还在下雨,真是刘禹锡那句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乱山行道中陪着有人过了一山又一山,这里是看不过平原山村或者是庭院之中,过清明节那种人气和快乐的。
比如庭院中会有彩绳秋千,荡起女孩子的腰肢。
这里除了山,就是连绵不尽的山啊。
在送别朋友之后,还有寂寞漫长的返程。见到的是桑田原野,山峦起伏。
苏轼一个人走在山路上,锻炼了体魄,也锻炼了灵魂吧。
没有人的地方,将美好的诗句细细琢磨,既然是寂寞的就享受这种寂寞。
苏轼后来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洒脱的仙野之气,就是来源于这黄州几年的寂寞和磨砺。
苏轼的一生非常坎坷,仕途几起几落,甚至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生活都很寒苦。但是坎坷的经历,并没有让这位天才消沉,而是在磨砺中向上,并保持旺盛的对生命对世界的热忱。
他的这五首清明诗词,见证了他生命不同阶段的清明节和情感感悟。
坎坷磨砺心境的旷达和明丽,扩展胸怀和善良,这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地方。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