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是抗战中我军第二支主力军队,将分散在南方多省的游击队整合相当不容易,有的游击队拒绝整编,甚至杀害派去的干部。
红军主力长征后,在南方各省分布着众多游击队,有的游击队是原来的小根据地演变,有的游击队是留守人员创建,还有的游击队是红军长征过程中留下的部队组建。到新四军改编时,南方地区至少还有16支红军游击队。
1、赣粤边游击区:领导人项英、陈毅,300余人。
2、闽赣边游击区:领导人钟民(又名钟得胜,1954年去世)、彭胜标(少将)。汀瑞游击队,300多人。
3、闽西游击区:领导人陈潭秋(牺牲)、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1300人。
4、闽粤边游击区:黄会聪(1936年病逝)、何鸣(1938年被处决)、卢胜(中将)、王胜(少将),300余人。
5、皖浙赣边游击区:关英(1937年牺牲)、唐在刚(1935年牺牲),300多人。
6、浙南游击区:刘英(1942年牺牲)、粟裕。1936年约1600人,1937年上半年尚有约400人。
7、闽北游击区:黄道(1939年被特务暗杀)、吴先喜(1937年牺牲)、师长黄立贵(1937年牺牲)。1936年底,3000余人。1937年,800余人。
8、闽东游击区:叶飞(上将),1937年底,红军独立师发展到1300余人。
9、湘鄂赣边游击区:陈寿昌(1935年牺牲)、徐彦刚(1936年牺牲)、傅秋涛(上将)。这支红军游击队有近1000人。
10、湘赣边游击区:彭辉明(牺牲)、谭余保(湖南省副省长)、曾开福(1937年叛变)。红军游击队有400多人。
11、湘南游击区:彭林昌(牺牲),蔡会文(牺牲)、周里(湖南省副省长)、游世雄。两支游击队,共300余人。
12、鄂豫皖边游击区:高敬亭(1939年被处决)、罗成云(牺牲)、方永乐(牺牲)。这支游击队人数最多,有2000多人。
13、鄂豫边游击区:张星江(牺牲)、王国华(牺牲)、周骏鸣(水利部副部长)。1938年初,1300余人。
14、琼崖游击区:冯白驹(广东省副省长),300余人。
15、赣东北游击队:杨文瀚,方志敏红10军团余部。200多人。
16、赣北游击队:刘维泗,也是红十军团剩余人员。300多人。
以上这些游击队共计有1万多人,分散在南方各个省份。在新四军成立时,这些游击队改编过程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改编过程顺利
项英和陈毅领导的赣粤边游击区是敌人围剿的重点,国军 46 师多次发动清剿。1936年西安事变后,敌人莫名其妙地突然停止了进攻。项英遣人去大庾县城搞来几张最新的报纸,了解到最新的国内情况。他和陈毅、杨尚奎、陈丕显等人交换意见后,果断提出了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的主张。
抗战爆发后,项英与陈毅主动和国民党当局取得联系,进行谈判。与中央取得联系后,他们又负责联系各地游击队,改编新四军。
此外,闽北游击区黄道、浙南游击区粟裕、闽西游击区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多支游击队的领导人也从西安事变中获得消息,主动联系上级组织,并同当地围剿的国军谈判联合抗日。
鄂豫皖边游击区高敬亭、鄂豫边游击区周骏鸣分别派人到北平寻找上级组织,后来和延安取得了联系。琼崖游击区冯白驹通过香港,也与上级取得联系。
还有一些游击队能够接受上级领导,顺利得到改编。
例如闽赣边游击区,1937年10月,陈丕显代表中央分局前来联系,该游击队接受领导,进行了改编。
皖浙赣边游击区接到中共中央分局信件后,陆续下山集中整训。在改编过程中,赣粤边特委始终保持警惕,坚持独立地靠山近水扎营,并同国军部队保持距离。改编过程中没有遭受损失。
第二种,改编中遭受损失
改编中,有的游击队认为国共合作,轻信了敌人,遭到损失。
闽中刘突军和杨采衡领导的一支游击队,有200多人,被国民党改编为第80师独立大队。改编后,国民党要求该部队开进泉州城。进城后,大队长刘突军被暗杀,游击队被包围缴械。后来经过党组织斗争,国民党当局被迫归还武器。1938年5月,杨采衡(漳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带领100名骨干北上皖南,编为新四军特务营二连。
1936年冬,闽粤边游击区领导人黄会聪病逝。继任的特委代理书记何鸣在改编中失去警惕,1937年7月,他带领红3团开赴漳浦县城集中。7月16日,国军157师将红3团包围,近千名红军被迫缴械。当晚,副大队长卢胜、参谋长王胜率部队骨干潜出城外,重建红3团。这次事件使闽粤边游击队损失惨重。1938年2月,卢胜率领剩余的400余人加入新四军。
这次事件中,何鸣本人被157师扣留。1938年,他与党组织取得联系,返回红军游击队。1939年6月,新四军军法处审判认为何鸣对红3团被缴械事件负全责,将他枪毙。1950年,何鸣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第三种,拒绝改编,最终完全损失
改编过程中,也有一些红军游击队不相信派来的同志,不相信联合抗日,改编过程充满了惊险。
湘赣临时省委书记谭余保担任湘赣游击队政委。1937年初,该游击队司令员曾开福被敌人的美人计诱惑,跟随女特务凌燕投敌。谭余保得到消息后调整部署,但一些红军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点、交通站遭受损失。
1937年10月,湘南游击1支队支队长曹树良上山传达游击队合作工作,谭余保因为不久前曾开福投敌事件,将自己同志杀掉。1937年11月中旬,陈毅亲自上山,又被谭余保抓了起来,绑了4天,差点被杀害。后来谭余保派人下山了解情况后,才相信了联合抗战政策,他向陈毅诚恳道歉,下山接受改编。
还有两支游击队完全拒绝改编,杀害前来联络的同志,顽固坚持同国民党作战到底。
第一支赣东北游击大队,原本是方志敏的部队,由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领导。3年游击战中,军区司令员唐在刚战死,军区参谋长邹琦被俘牺牲,关英也与部队失散,只身突出重围。在多名领导牺牲之后,宣传部长杨文翰成为了游击队的领导人。到1937年,部队已经发展到500人,有步枪200余支,有机枪一挺。
1937年9月,当地县委便派员上山,传达国共合作抗日的消息,杨文翰将两位同志枪毙。不久,第二次、第三次派去联络的同志,又被他枪毙。第四次,上级派这支部队的老领导关英去联络,又被他枪毙。
第二支是赣北游击队,领导人是刘维泗。1937年9月下旬,红16师政委明安楼和鄂东南特委书记林美津到达赣北岷山,向刘维泗传达《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文件。刘维泗认为国共两党之仇不共戴天,拒绝接受改编命令,将两人杀害。
根据国民政府统计表,新四军成立前南方诸省游击队人数为16400人,枪9260支。经过1937年8月至1938年5月集结,改编为新四军的人数只有10300人,枪6200支(注:琼崖游击队因国民党阻挠,未能参加改编)。
红军游击队改编中遭受了各种困难和损失,有的部队被国民党缴械和遣散,2支拒绝改编的游击队最终脱离了上级党组织领导。
2支拒绝改编的游击队此后遭到国民党军队围剿,在抗战中溃灭。1943年,杨文翰被国民党抓捕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