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中,出身富裕家庭的并不多,作为“三杨”之一的杨得志也不例外。他是铁匠家庭出身,虽然父亲有一门好手艺,但在那动荡不堪的年代,也仅能维持生计。为了减轻生活压力,十几岁的杨得志就来到安源煤矿当了工人,没想到却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工会的宣传领导下,17岁的杨得志响应革命号召,参加了湘南起义,从此走上了革命路途,并且以他过人的军事天赋迅速崛起,成为红军年轻将领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其实在红军队列中,像杨得志这样迅速得到提拔的年轻将领有很多,有一位还是杨将军的老上级,很多年后,杨将军依然记得与这位老领导第一次相见的情景。
1932年,杨得志调到红45师工作,他早就听说45师师长年轻有作为,是我军一位非常出色的年轻干部,这次能够在他领导下,应该是不错的。但他向师长报到时,只见房间内有一个身形矮小的人正在伏案写东西。
“难道这位就是师长,怎么与心目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杨得志心里直犯嘀咕,但嘴上有些不确定地喊道:“师长好”,那人看他进来,笑着说:“你是新来的杨科长吧,快进屋里坐”。对方与他亲切了聊了两句,杨得志心里错愕、忐忑的心情慢慢平抚,觉得这个师长为人还真不错。
聊天中,师长还幽默地说,自己已经成年了,个子不会再长了,不过到了战场上不容易被敌人发现,更不容易中弹呢,这也算一种优势吧。
这个和蔼可亲,个子不足一米五的年轻师长,就是红军名将寻淮洲。
机智取枪
寻淮洲是湖南浏阳人,他幼年的家境还不如杨得志将军,因为贫苦的生活让他迅速成熟起来,只是自幼缺衣少食,营养不良,个子长得不高,但这一些并不耽误他参加革命。
寻淮洲15岁就参加了秋收起义,虽然他年龄不大,但是非常聪明,打起仗来很有一套。在井冈山斗争期间屡立战功,很快从班长升任排长。
有一次春节期间,寻淮洲所在的31团正在遂川休整,经过一年的发展,部队壮大了,但是枪支弹药缺乏,团长张子清就把寻淮洲叫过来,知道他脑瓜灵,看能不能搞些武器装备队伍。
寻淮洲说,他听说附近有个姓卢的大土豪,家里组建了个护卫队,有十几条长枪。于是张子清向主席汇报了这个情况,准备安排寻淮洲带上几十个人,把枪搞过来。
但寻淮洲自信地说,用不了这么多人,他自己一个人就行。当夜寻淮洲带着两把短枪和两个手榴弹以及几个工具就出发了。大家为他担心了一夜,没想到第二天,他还真把这十几条枪背了回来。
原来寻淮洲早就派人把卢家大院搞清楚了,他当晚翻墙进去直接去了卢土豪的卧室,用短枪顶着他的脑瓜,让他陪自己走一趟,另外把十几条枪也让人拿着,枪栓交给寻淮洲保管。
寻淮洲押着土豪走了大半夜,才让他们把枪放下,把人放了,这一顿折腾可把卢土豪吓坏了,带着几个人赶紧跑了。随后寻淮洲拿着这十几条枪又走了几里路终于回到驻地。
当时主席听说后,专门把他叫过来夸奖一番,只说他干得漂亮。
红军名将
到了第一次反“围剿”作战时,寻淮洲参加了龙冈战斗,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只听他一声“打”。顿时枪声大作,突然受伏击的敌人惊慌失措,好不容易才组织兵力进行反击。
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敌人终于被打垮,后来敌人“围剿”进攻被粉碎后,寻淮洲因战功升任团长。不服气的老蒋很快组织兵力开始了第二次对苏区的“围剿”,他却不知道,这都是给我军将士练兵,接受实战的难得机会。
寻淮洲率部配合兄弟部队,先后在富田、白沙等地又打了好几个大胜仗,战斗是越打越顺利,敌人却越来越怕,在第二次反“围剿”取胜后,寻淮洲直接升任红35师师长,这一年他才只有19岁。
在数次反“围剿”作战中,寻淮洲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还当过红45师,红5师师长,相继参加了水口坪、池江、乐安、宜黄等战役,因战功还荣获了一枚二级列宁勋章。
寻淮洲如此优秀,和他搭班子领导队伍的人也不简单,比如他担任红五师师长时,师政委就是萧劲光,参谋长是粟裕,参谋长属于副职,可以算是他的部下了。搭档和部下后来都成为开国大将,你说他得多厉害。
1933年,老蒋这次集结了近百万兵力,分四路向苏区发起了第五次“围剿”进攻,因为军事路线的错误,致使黎川失守。当时寻淮洲正率红五师在闽中地区作战,但黎川一丢,苏区防守出现漏洞,赶快调寻淮洲部回防。
到了10月,还命令寻淮洲的红五师与红十一军合编为红七军团,21岁的寻淮洲成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军团长,萧劲光担任军团政委。
危难中寻淮洲担负重任,在极其艰苦条件下,两次入闽,歼灭了不少敌军,在攻下的城镇中缴获了不少物资,大大支援了进行反“围剿”斗争的各支兄弟部队。但是他局部的胜利无法改变颓败的全局。到了1934年夏,中央苏区已经由当初纵横各近千里,缩小到纵横各300里,真是内忧外患,形势极为险恶。
英雄殉国
为减轻压力,寻淮洲率领红七军团北上抗日,以吸引敌军一些兵力。他们七月从瑞金出发,一直到11月抵达闵浙赣苏区,历经近四个月,期间遭遇敌人围追堵截,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相继攻克穆阳镇、庆元县城,歼灭了一个保安团,打垮浙江保安纵队两个团的阻截,但经过数月苦战,红七军团也是伤亡惨重,好在终于与红十军胜利会师了。
11月两军合编为红十军团,虽说是一个军团的建制,全军也不足七千人。因为某些原因,寻淮洲被降职为红19师师长,职位上的改变对他并没有多大影响,他依然以一颗真诚无比的心坚决跟着革命队伍走在一起。
只可惜,红十军团首战谭家桥战役,就遭到重创,因为领导者指挥失利,本来受伏击的敌军把握机会,重新调整部署,战场形势发生逆转,伏击战最后成了攻坚战,这对于装备大大不如国军的红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为扭转战局,寻淮洲亲自带着警卫排争夺制高点,师长以身示范,亲临火线,战士们士气大震,一举将乌泥关的制高点夺了回来。但战斗中寻淮洲腹部中弹,后在转移中因失血过多牺牲,他的牺牲是我军的巨大损失。
以寻淮洲当时的资历和能力来看,如果他没有牺牲,必定在我军建立更大的功勋,此后在军中的地位丝毫不逊于开国十大将,只可惜天妒英才,将军早早牺牲在冲锋路上,其实像他这样为革命献身的英烈有很多,如今生活幸福的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些英雄的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