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间谍,没有任何政治原因,纯粹是为了钱;
▎间谍只是一场游戏,我们是在利用美苏之间的矛盾为自己赚点零花钱;
——约翰·沃克
【序】
1985年5月20日;
华盛顿郊外某家旅馆:
美国联邦调查局(以下简称FBI),逮捕了约翰·沃克。
他是一名海军退役的通讯专家;
同日,尼米兹航空母舰:
FBI逮捕了他的儿子迈克·沃克;
他是该舰的现役文书;
次日, 某家国防设备制造公司:
FBI又逮捕了他的哥哥阿瑟·沃克;
他是海军退役少校、现任的军舰维修工程师。
陆续,他服役期间的一些同事也纷纷被捕。
【一】
1984年11月,FBI驻波士顿办事处接到一个电话,一位叫芭芭拉的女人检举揭发,说他的前夫约翰·沃克是被苏联雇用的间谍。
芭芭拉是约翰的前妻,两人因感情不和而离婚。
离婚后,她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了新英格兰。
当时她在一家商店做雇员。
此时,约翰已经退役了,同儿子迈克生活在一起。
接电话的联邦特工询问她检举的动机。
芭芭拉回答说,离婚后,约翰常来打扰她,总是在酗酒后就给她打电话,还洋洋得意地夸耀说“我又卖情报给苏联了!”
她实在无法忍受前夫的长期骚扰,这才检举他。
很不幸,负责接听的那位特工,却误判电话另一端的芭芭拉就是一位常见的醉酒的妇女。
主观认定她所说的一切都是不可信的,都是因为对前夫怨恨,才捏造出来的“谎言”。
FBI可不是用来给她们这群心神不宁的深宫怨妇当枪使的,于是她就果断地将芭芭拉的检举列为了“死档”。
直到次年2月,另一名特工对所有“死档”进行复核审查时,才发现这份举报具有极大的价值。
【二】
这位特工对芭芭拉进行了电话回访,于是,他鸿运当头了。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在说谎,芭芭拉向他讲述了更多的细节。
芭芭拉说,在未离婚时,一次她与约翰驾车远游,亲眼看见约翰把一份秘密文件装进垃圾袋,然后投放在华盛顿地区一条公路旁边的一棵树下。
她还曾亲眼看到约翰有一次从华盛顿附近的一个垃圾箱里取出了3.5 万美元。
由此,FBI与美国海军情报局(以下简称ONI),这才发现这个检举真的不简单,于是对约翰秘密展开了长期的调查、监视和跟踪。
最终,他们破获了一个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的美国最大的间谍家族式间谍网。
【三】
特工们了解到这个被前妻告发的约翰,现年47岁。
他在1955年10月以海军通讯技师入伍,受过系统的反潜作战和通信训练;1976年退役;
在这21年之中,曾4次荣获,“优秀勤务”奖状,还任过大西洋舰队司令的通讯监察官。
退役后,同三年前自海军退役的哥哥阿瑟合作经营安装电子设备的生意。
不久生意失败,约翰改行开办私人侦探社,成为有40名探员的经营者。
他经常调查一些离婚案件、交通意外、承办工人的索赔要求等等,有时也为别人在办公室搜寻电子窃听器。
另外,他还是里根政府的坚定拥护者,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里根总统的肖像。
在华盛顿近郊,他拥有4人座的私人飞机,时常乘着它到处兜风。
他还热衷于电动玩具,并且与当地美丽的女警们频频交际。
这就是他呈现给特工们的“A面”。
但是,特工们却逐渐发现了,无论是股东还是邻居们,都无人知道的,他生活的“B面”。
【四】
5月19日下午,FBI的特工发现约翰手中拿着一个纸袋,匆匆忙忙从住宅里走出来,启动停在门前的一辆小轿车里就开走了。
侦察人员立即驾车进行跟踪。
前面的轿车忽快忽慢,时而闯进禁止通行的小巷、时而在单行道上突然作U形转弯。
在几个小时漫无目标的驾驶后,约翰把车停在蒙哥马里市郊外的森林旁边。
下车后,他将那个纸袋放到一棵钉着 “禁止狩猎”标志的大树后边。
然后转身上车,疾驶而去。
不一会儿,苏联驻美大使馆的一位叫特卡金科的外交官驾车来到这里。
他敏锐地发觉了周边情况有些异常,停车观察了片刻,没下车就驶离而去。
监视行动暴露了。
【五】
特工们检查了那个纸袋。
里面满满都是纸屑。
但是,在纸屑的最底层,特工发现了用塑胶纸包着的129份秘密文件。
其中有关于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尼米兹号”的绝密材料75份和美国海军对苏联海军在地中海活动的情报分析若干份。
另外还有一封信,显然是写给收取这些文件的人的。
信中说:
“兹送S的资料,与前次相同,对不起,数量甚少。因为他的职务最近检查很严格,请原谅。”
约翰并没有发现有人跟踪,但他仍小心翼翼,直到深夜还驾车绕回到现场两次。
看清纸袋已不见后,才于20日黎明投宿于附近的旅馆。
然而他却不知纸袋已落入FBI之手。
【六】
凌晨,特工们冲进约翰下榻的旅馆将他逮捕。
他们又从约翰身上搜出一个封了口的信封:
里面有一张标明华盛顿周围各个空投地点和联络点的地图,还有苏联克格勃驻华盛顿代表有关检修空投物和避开监视的详细指标。
特工随后对约翰的住宅和办公室进行了地毯式的搜查。
在那里,他们搜出了大量的海军秘密文件、银条和巨额的现金。
他们还搜查到约翰与代号为“S”、 “K”、“D”等的来往信件。
FBI很快查明“D”是1983年才退役的原海军通讯监察官吉利·威特华斯。
他是约翰的密友。
吉利自1978 年至1982年的三年中,在奥克兰的阿拉美达海军基地直接参与各种秘密情报的通讯工作,还担任“企业号”舰艇的通讯监督官,负责该舰的一切对外通讯任务。
他泄露的是美国海军的绝密通信代码。
“S”是22岁的迈克·沃克的代号,他在“尼米兹”航空母舰上担任文书,并在他父亲的侦探社里兼职。
案发后逮捕他时,在他的床底下搜出了整整一箱约7公斤重的有关“尼米兹号”的绝密材料和照片。
他交代,曾10次偷取秘密文件交给他父亲。
“K”是约翰哥哥阿瑟的代号。阿瑟曾在海军服务21年,于1973年退役,退役前担任反潜艇作战的指导教官。
被捕前,在一家制造国防设备的公司担任工程师。
他供认,从1980年起,他就不断地从这个公司偷取秘密文件交给弟弟约翰。
并从弟弟那里拿到1.2万美元的报酬。
至于领导着这个间谍网的苏联“上线”是谁,FBI没有确凿的证据:
在约翰被捕后的第五天,那位外交官特卡金科,突然仓促飞回了苏联。
【七】
该案由于出自海军内部,涉嫌者均系曾经直接参与秘密情报的通讯军官,涉及美国海军密码通讯和反潜艇战术等重要秘密。
美国军方有关方面与国防部的震惊固不待言,就连美国议会也受到莫大的震撼,认为这是“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的极为严重的事件”。
国防部长温伯格说,沃克兄弟、父子把美国对苏联的战略反潜作战绝密情报泄露给苏联,“是一件难以挽回的损失”。
美国总统里根亲自下令开始对CIA(中央情报局)、FBI和ONI开始全面整顿。
此后,涉案的人员被指控向苏联提供绝密军事情报,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他们自1968年起就开始为苏联提供情报,时间跨度长达17年。
这些情报包括美军各种大型舰船的通信联络系统、密钥卡、密钥表和技术手册等机密文件;
他们还帮助苏联破译超过100万份的美军加密情报。
苏联人借此破译了美国海军基地和各个舰队之间的往来密电,收获颇丰。
美国海军所拥有的对苏联海军的绝对优势悄悄化作泡影。
他们因进行间谍活动而获得100万美元的收益。
克格勃的这票生意,赚到爆。
沃克间谍案被列为上世纪十大著名间谍案之一。
【八】
那么,约翰·沃克是如何走上“叛国”这条不归之路的?
1968年对于他来说是倒霉透顶的一年。
在海军的工作很枯燥、妻子对家人态度不好、父亲酗酒。
为发泄精力,他开始“报复性”地投资停车场和餐厅等生意。
这些冒险性投资,自然接连失败破产,使得他债台高筑。
军官的薪水虽然足以维持家庭的基本生计,但对于所欠下的债务来说却无疑是杯水车薪。
婚姻中积攒下来的那些小问题也终于爆发成了大矛盾
——芭芭拉带着女儿们离他而去。
他顿时觉得生活既枯燥又乏味,情绪跌落到了低谷。
受过美式教育的他心想:
哪一种赚钱的职业不带有原罪?
资本家们不也都是带有血淋淋的原罪嘛。只不过他们最终成为了有钱人,耀眼的财富自然能抹杀去他们罪恶的踪迹。
既然如此,那我为什么一定要受穷?
我一定要发财。
可是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哪里?
自己区别于芸芸众生的,大概只有所掌握的巨大的军事机密了。
想到这里,一个可以“一夜暴富”的灵感冒了出来:
自己为什么不可以把军事机密卖给苏联,那可是能换大钱的买卖啊。
落魄的约翰决定“义无反顾、拼命一搏”,去联络必然的天生最佳主顾——苏联。
篇幅所限,这个过程另文再聊。
【九】
沃克间谍案掀起的轩然大波,促使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反泄密法案来加强防范。
其实,早在70年代,尼克松政府就曾提出有关反泄密的法案,要求明确规定:
未经允许泄露秘密情报就是犯罪。
由于当时新闻界人士和强调公民自由的人的反对,未能通过立项。
对此,FBI当时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苏联情报机关对于美国军事的部门渗透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东部,而美国反间谍机关对此的毫无办法。这是我们无能的体现。
沃克间谍案使得这段旧事重提,促使美国政府做出明文规定:
在和平时期,军事法庭可以对证明充当外国间谍的人判处死刑。
里根总统就此事还发表了广播讲话。
他说,为了防范美国军事和工业情报被窃,他将大力取缔日益蔓延的间谍活动。
2014年8月28日,约翰·沃克因患有糖尿病和喉癌病逝于北卡罗来纳州的美国联邦监狱。
终年77岁。
【尾声】
美国海军曾自诩为他们的密码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没有人能够破译它,除非上帝帮忙。
然而苏联的克格勃却能创造出上帝来帮忙,这个上帝就是沃克家族。
因为他们的“贡献”,世界上最保密的通讯系统,而在苏联人面前简直就是透明的,毫无机密可言。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幽默,是一场美国全社会的集体悲哀。
至于克格勃是如何创造出这个上帝的,那将是笔者以后要讲的故事。
作者认为,沃克间谍案的出现与美国当时社会风气的衰落有着很大关系。
那时,人们对政府和社会失去信心,失去国家荣誉感,便开始向着另一个极端飞速发展:
唯利是图,为了几个钱不惜出卖国家的利益。
金钱总会成为那些卑劣行为的真正庇护所,克格勃的钱确实没有白花。
回顾这段历史,只为激起朋友们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