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五首看祭灶和小年的时间演变: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
虽然很多网络词条写,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但是晋代周处的《风土记》并没有这样的记载。且周处的《风土记》版本缺失,后人往往从其他的书籍中引证风土记的内容,也没有见到专门描写腊月二十四祭灶的风俗。不过是后人的附会。
那么祭灶和过小年的风俗起源于何时呢?
成书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倒是记录了秦汉以来,流行在长江流域的民风民俗。
“十二月八曰为腊曰”。
“其曰,并以豚酒祭灶神。 按:《礼器》:“灶者,老妇之祭,尊于瓶,盛于盆。”言以瓶为樽,盆盛馔也。
许慎《五经异义》云:“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祝融为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抟颊。”
汉阴子方,腊曰见灶神,以黄犬祭之,谓之黄羊。阴氏世蒙其福,俗人竞尚,以此故也。”
这个倒是相当可信。说出了祭灶的最初来源,和在南北朝时段的仪式。
一,最初的祭灶,来源于上古火神的祭祀。祝融是颛顼时代的掌管火的官员,死后被尊称为火神。在上古,火的使用是神圣而神秘的。它可以带来温暖,熟食,也可以引发火灾灾难。
二,在周朝,已经有腊日, 腊日祭祀祖先和五神(包括 门神 户神 宅神 灶神井神 ),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这个推定是由祭祀神职人员所决定。
三,到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
四,那么腊月八日则是汉代以后,民间流传下来的腊日,因为使用月历,固定在一个月历上的日子。至少南北朝的腊日就已经固定在十二月八日。
五,南北朝腊日最重要的祭祀,就是用肉类和酒,祭祀灶神。
六,网络上所谓晋朝周处的腊月二十四祭灶神,应该是南北朝之后的人添加的。很可能是宋朝人。
实际祭灶之后,就进入了传统年节的忙年阶段,辞旧迎新,是一段时间,而不是一个日子。
晋朝周处的《风土记》原文已经散失,但是散落在其他书籍里的引用,写出了腊日节气的游戏,就是在手里藏着钩,喝酒的时候,叫人猜测正反或者单双。这已经可以看到是进入迎年的休闲活动。所以至少晋朝到南北朝之间的腊月八日之后,就是小年了,祭灶完毕之后,大家开心忙年过年。
民间的将祭灶延迟到腊月二十四日,应该是隋唐之后的事。
隋唐有相当一段时期的稳定繁荣,腊月的节日也随之增多。比如皇帝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猎,宴请群臣,民间社交活动繁忙。越是到年关,动用火的几率就越增加,也就将祭灶延后,延迟到最繁忙制作年节食品的年关之前。
而且唐朝是道教盛行的阶段,创立了很多神。 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这是早唐的李贤对灶神的解释,可以看到神话的影子。
灶神掌管人间烟火,平常处在厨房一角,但是正是这种寂静沉默无声的状态,让他洞彻这个家庭所有悲欢离合。
“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
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
嗟嗟际际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
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
月明地上人过尽,好语多同皆道来。“中唐 · 王建《镜听词 》节录
虽然不清楚唐朝的小年和祭灶是在腊月具体哪一天,但是中唐时候的王建和晚唐时候的李廓,都有关于灶王的镜听词。
这是流行在民间一种巫术和占卜。因为丈夫此时在远方,女子想要得到丈夫平安的消息。
女子将出嫁时带来的镜子擦拭干净,放在怀中,先要虔诚的拜下灶神,许下心愿,说,今天出门不想听见悲哀的声音,只希望我家夫君平安。然后她就揣着镜子出门了。
你看这里,这是夜晚出门,明月照在地上,行人已经干净了,然后女子半夜回家,感到非常快乐,因为她用心听到的都是好言语,也就想着丈夫是在三日内必将回来。
镜听, 占卜法之一。于除夕或岁首,怀镜胸前,出门听人言,以占吉凶休咎。
那么这个女子的镜听,为什么期待丈夫三日之内回家呢?很可能迫近年关,而半夜虔诚拜灶王,因为相信灶王有灵,灶王最是明察人间悲喜,可以保佑家宅远人平安,期待丈夫过年前回来。
至少在唐朝,灶王在民间,是担任了年关期间中国的灵魂和心情职责的。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唐末 · 罗隐《送灶诗》
罗隐晚唐五代人,乱世之中,人们的平安更加寄托在各种神灵身上。祭灶应该自古是有肉有酒,然而末世生存,恐怕很多人家中都拿不出像样的祭品。
在罗隐这里,只有一杯清茶,此时应该是在腊月下旬,民间祭灶神的风俗已经定型。比如灶神会升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禀告这一家的一年状况。
罗隐这里带着心酸的调侃,灶王爷,你若是在天上,玉皇大帝问你,你就直接说,我这一家,太穷了,卖文为生,然而文章不值钱啊。
您老好心,实话实说,看着办,来年若还是如此,恐怕这杯茶,都难了。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北宋 · 吕蒙正《祭灶诗 》
这是又一个版本,但是吕蒙正和罗隐时代也不远,是五代北宋时期人。好在这里清茶换成了一碗清汤,多一点实际的内容,虽然这个汤,很可能只是热水,宋朝人习惯将热水叫作汤。
实际民间将腊月下旬祭灶,应该是晚唐之后,长期的战乱,更加使人虔诚于生存冷暖,寄托神灵的佑护,形成重大的年节风俗。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南宋 · 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十首 其三 祭灶词》节录
这首南宋范成大的诗,点出了南宋腊月二十四就是祭灶小年的风俗。
说,腊月二十四,灶王爷上天言事,所以家家都杯盘供奉,让灶王爷吃饱喝好,你吃饱喝足之后,就不要挑剔农家的筷子长勺子短,只管说好话,让玉帝开心,保佑这里丰衣足食,多给我们带些福利回来,来年继续供奉你。
这已经是很有节日的喜庆和快乐感,也就是腊月二十四形成了年节的风俗,未必是真诚相信灶王爷上天,但是家家都如此,多个神祇保佑更好,更重要的是神吃了后,人们聚会迎年,很有热闹的过年气氛。
那么这首诗里的古,其实往上推,也只是在唐朝的晚期。
不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这样的风俗,已经很悠久了。
祭灶是传统的小年,就是正式进入了年节的时段和氛围。
“金炉银烛夜生春,爆竹声催节候新。
自笑中年强随俗,买饧裂纸祀厨神。” 明 · 于谦《腊月二十四夜口号》
迎春不是一天,而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进入迎春迎年阶段。
于谦是明朝大臣,官至少保。腊月二十四的小年,写得新气动人。
金色的炉子,银色的烛台,此时都点亮了,夜晚生出了春天的暖意,鞭炮声里,催促着春天和过年的到来。我笑自己中年以后,也爱着民间的风俗热闹,和人们一起,买汤水酒菜,烧纸钱,来祭祀灶神。
不过这里的灶神已经非常职业化,不再是火神那样的大气,专管厨房。火神大约还要另外祭祀,就是祝融。职业化专业化的好处,在于灶王爷要最大满足人们日常的饮食,民以食为天哦。
祭灶也就有了更特定的内容,保佑吃喝收成,年年有余。
实际民间还流传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这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说这是清朝雍正皇帝定的,在宫廷中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强行推动了北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传统,因为官方的推动,所以带动北方小年祭灶日期的改变,其实这是不全面的。
因为雍正皇帝为什么要定在腊月二十三呢?
实际上从明朝中后期,祭灶的风俗因为地方不同就有所改变。很多地方将祭灶定为两天,二十三日也行,二十四日也行,这可能是民间对于天气变化做适当提前。这种情况在明朝嘉靖年间就有,而到了清朝早期,很多北方的地区,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流行腊月二十三日夜祭灶。
康熙在位60年并没有将祭灶纳入宫廷祭祀,倒是雍正上台后,结合民情,确定了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祭灶。乾隆皇帝还特地说明,祭灶不是天子应行的大典,但是这是与民同乐。
北京是南北交流巨大的集散地。南方的人看到这里流行的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北方的人看到的是南方二十四过小年,惊讶之余,当然是多一个节日,共同欢快了。
还有一种地方风俗,是南方渔民在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当然无论哪天过小年,都要祭祀灶王爷。
所以在这里我调侃一句,灶王爷到底是哪日升天呢?
祭神如神在,神灵只是锦上添花的寄托,这大概就是中国人有容乃大的智慧和欢快的民俗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