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出处,是高启梅花诗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明朝高启《梅花九首》
很多喜欢红楼梦的读者,都对一首红楼梦中的诗有印象,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曹雪芹红楼梦的《终身误》
在这首词里,山中高士晶莹雪,是指薛宝钗,而世外仙殊是指林黛玉。因为红楼梦的广泛流行,所以这首词也为人熟悉,在欣赏红楼梦小说的复杂曲折时,也不免佩服曹雪芹将薛宝钗和林黛玉写得如此完美,仿佛薛姑娘是寒冷白雪中安然的隐士,而黛玉是仙境中的树林,引发了一系列对薛宝钗和林黛玉品质的探讨。比如薛宝钗何以称为高士?林黛玉何以称为仙女?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个句子,原本就是出自元末清初的著名诗人高启的梅花名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高启,生长在元末明初的乱世。苏州人。他出生富族,却父母早亡。从小酷爱读书。至亲的缺失更容易使得他在书籍里寻找灵魂安慰,熟读历史,精通诗文,且别有见地。
元末又是非常动荡的时期,读书人科举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但自有爱好读书的人连成朋友,高启是当地的小天才。
张士诚反元起义,自立为吴王,有了他的保护,这一带凋敝的经济很快恢复,也正是新朝用人的时候,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守吴中,广罗人才,听说了高启,多次派人邀请,延为上宾,招为幕僚。此时高启年仅16岁,在一大群老儒当中,那是玉树临风鹤立鸡群。此中还有 施耐庵、罗贯中等为现代人熟悉的《水浒传》《西游记》的作者。
高启在张士诚政权中工作了7年,具体干了些什么呢?现在很难有具体的资料,但是他32岁,被明朝征入朝廷,直接授予他翰林编修,朱元璋亲自让他主持修撰前朝元史,那么高启是在当时有很高的名气的。虽然他在23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张士诚和饶介的幕府,回乡隐居。
高启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修完元史,朱元璋看见这个年轻人,高岸清正,落落不群,想让他发挥才干,委任 户部右侍郎,这实际是相当需要官员清廉守正的重要岗位,干得好,国家的财政就是由他打理,可以说朱元璋相当信任这个年轻人,给机会他上进。但是高启拒绝了。
说想回家隐居。
朱元璋重金放还,但是也埋下了高启的杀身大祸。
那么高启为什么想回乡不想做官呢?
一,他父母双亡,一脉单传,天性敏感,更看重家人的相守。
二,天才的敏感,城头变幻大王旗,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他因为洞彻人生起灭,都觉得那些很难上心。
三,在张士诚幕府中,他和人打交道,觉得吃力。他不是全才。张爱玲说,在有人的场合她感觉压抑,而在没有人的场合,她觉得自在。
四,张士诚的辞官,实际是对自己很清醒,然而,朱元璋并不了解这个年轻人。
时间推移到五年之后,张士诚因为本地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盛情要求他写一篇《上梁文》,或者出于盛情难却,或者出于经济原因,或者出于对本土建筑修复的支持,张士诚写了。其中有溢美之辞,说建在这里虎踞龙盘。一篇文字而已,却触怒了朱元璋。
有好事者,告发魏观是张士诚旧部,有反心,高启被牵连案件当中,被朱元璋处以腰斩。年仅39岁。
一代天才就此魂归。
这是个惨烈悲剧的故事。让我们来看看高启的《梅花九首》,今天欣赏的是第一篇。
高启整个生活还是比较悠闲平顺的,父母留下的产业,使他能够在乱世中有一点归家隐居的底气。他爱着这种平静寂寞的生活,在外面游历之后,更觉得这种生活的可贵。
他的清高不是装的,对于人生和感情有着缺失的人,精神的寄托和皈依是非常重要的。家园里一树树寂静开放的梅花,是父母灵魂的守护,也是他的乐园。
而他的身世自然有着别人所不知道的悲凉,在封建家族社会,失去父母的人,其实也很难融入世俗的社交圈,当然文学文化圈则是另外一种。那么在梅花上,高启肯定是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灵魂的。他孤独而寂寞地成长,人世的风雪,如鱼饮水,梅花不是爱冰雪,因为它的存在是先天注定。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这样美丽的梅花开放,最适合它的地方是天上的琼楼玉宇啊,是谁将梅花落入人间,这江南遍地,处处梅花,看着花雪一片,让人心生喜悦。
我可以想到高启看见梅花开的时候那种内心的喜悦,我甚至能够感受到他童年和少年的敏感孤独,在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里,有梅花的地方,才是他不用心思去面对周围关系的乐园吧。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放松。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那梅花的老树,在大雪中,就像古代的高士,睡在雪中,享受着天地冰冷旷达之气。
在明月的夜晚,梅花开放,香气缭绕,那花朵如同环佩,清香如同步履,是梅花仙子袅袅下凡,在林间自在徘徊。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竹子爱着梅花潇洒萧疏的影子,情愿和梅花作伴啊,那春风吹起落梅,花瓣优雅飘飞,点缀在一片片青苔上。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自从南北朝何逊是真爱梅花,写出了梅花最美的句子,梅花是这样的寂寞,年年梅花之美,无有好句,梅花在这里是在等待今日之何逊吧。
那么高启的梅花诗,显然比南北朝何逊更美。当然高启的梅花和何逊的梅花一脉相承,写的是梅花动人在寒冷里,以一种清雅的姿态等待知音。
因为何逊的梅花是这样写的,”惊时最是梅。”震惊是这样当着我开放的梅花。“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写的是什么呢,梅花在寒冷里开放,以这样美好惆怅的姿态,是为了日夜等待何逊。
高启的诗写的是什么含义呢,他将这眼前的梅花拟人化,这样的梅花仙子,是为了寻找前生爱她的故人,袅袅下凡,在冰雪中做长久的等待。
但是高启也暗指了自己就是梅花知己,在风雪里守候梅花,等待梅花的开放。
高启并非刻意苦情的诗人,这种清邃恬然,并不给人带来过分的悲伤,反而有一种融入的美满,这是高启难能可贵的地方。
在漫长的生活里,高启是低调而满足的,没有父母还有妻子,没有知己还有梅花,享受并沉浸这种自然的孤独,寄托自己美好的心愿,在写梅花清高寒冷的同时,仍旧有脉脉温情。
被人认为写出了梅花那种清美而旖旎的灵魂。
也正是这种长期的浸润,高启是真的志在山林,疏阔散淡,所以他的隐居并非是对朱元璋的不满。只是嗜杀成性的朱元璋,哪里会懂得想到这么多,只认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那么回过头来,谈谈红楼梦化用的这两句。显然曹雪芹是酷爱高启的梅花诗的,在红楼梦大观园的诗词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对高启诗句和意境的化用,比如缟袂仙子,竹林萧萧。
曹雪芹将高启的梅花诗化用到红楼梦里,有没有含义呢?
当然肯定有的。
一,实际上林黛玉的另外一个化身就是梅花。
二,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是有梅花一样的美好,大观园本身就是一座世外园林。
三,曹雪芹肯定知道高启的冤死,而林黛玉和红楼梦中很多人的结局,也是一种悲剧,是皇权下的一种命运必然。
四,高启求一种平淡而性灵的生活而不得,现实中谁人不是如此?
高启是天才的诗人,他的《梅花九首》堪称梅花诗的翘楚,在以后,我会继续为大家解读另外八首。也以此文祭奠高启,一位被命运摧残的梅花一样的天才。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