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怎么看待自己被评为芯片界的唐吉诃德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倪光南沉默了一会,答道:“没做成事之前,可能都会被当成唐吉诃德。”
他不觉得这是一个蔑称亦或者是夸赞,对于倪光南来说,或许一切外在名声都是虚无,唯有自己的研究和国家的科技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但也不一定要自己成功,我做一段,人家接着做。从大局看,一个企业不行还有更多企业出来,依托产业界发展是一定可以的。”他又紧接着道。
从这一段采访就可以看出来,倪光南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科学家,而他也坚持相信中国科技的未来是光明的。
唐吉诃德作为著名的小说人物,在他身上褒贬不一。他为了证明自己心中的骑士道,即便伤痕累累也不愿意停歇,做出来许多荒诞的事情,无数次碰壁甚至险些丧命。毫无疑问,唐吉诃德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
而将倪光南喻为“芯片界的唐吉诃德”,无疑是因为他也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他一生成于科学,也在科学上屡屡碰壁。
但和唐吉诃德不同的是,唐吉诃德死前忏悔自己所认证的骑士道是虚拟的,但是倪光南一生无悔。
一
1939年,日军加快侵略步伐,战火遍布,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也是在这一年,倪光南出生。他在战争中长大,和父母四处逃难,眼睁睁看着这片大陆遭受到苦难的洗礼,也听说了清王朝时期被压迫的种种事迹。
小时候的经历告诉他,若是一个国家弱小,那么便难以保护好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只能靠科技,倪光南自小立下誓言,要让国家强大不再受欺凌。
为此,他努力学习,并在1956年,进入南京工学院进修无线电专业。
在大学学习期间,倪光南认真努力、成绩优异,毕业时成绩单上华丽的全5分证明了他的努力和天赋。他更是在毕业之时,以脉冲编码通讯为题,写出极其优秀、且创新的观点,震惊了导师。
毕业之后,倪光南就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从事计算机技术的研究。
从1964年到1981年,倪光南先后参与了119机研制项目、717机显示器研制项目、显示组“SK-1光笔图形显示器”研制项目等,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在这一领域成为了鼎鼎有名的人物。
倪光南在此时就已经着手开展汉字处理研究,这一研究也为后来联想系统的研发打下基础。
1981年,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寄来邀请,聘请倪光南作为访问研究员,当时开出的年薪为4.3万加元,比国内工资高出来整整70倍。
但是只在加拿大待了两年,倪光南就辞职回国。回国的同时,他自费买下国外核心机器和电路芯片,为了研制汉字微机。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天价工资、优越的环境,还有大量先进的技术和人才,足以让倪光南发挥自己的本领,还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如果我不回来,我此后所做的一切,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所帮助。”面对他人的询问,倪光南如此答道。
对于倪光南来说,他所坚持的初心从未变过,就像是唐吉诃德坚守他的骑士道,永远不放弃。即便国外的环境更加吸引人,但是远远不如提高中国科技实力更为重要。
1984年初,倪光南用自己从国外带回的机器和工资,带领小组研制出汉字处理的第二项产品。此时,一位企业家敲开了倪光南的门,此人就是柳传志。
就在1984年,计算机所决定成立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就是联想的前身。柳传志被选为副经理,还得到了20万的启动资金。
但是在一开始,柳传志就狠狠跌了一跤,20万的资金被人骗走了一大半,他和其他掌管公司的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请倪光南合作。
柳传志想得很明白,作为一家计算机公司,他们最重要的还是缺少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没有办法推动计算机在中国市场站稳地位。
而此时的计算机最缺乏的就是处理汉字的技术。正好,倪光南主要研究的汉字处理项目,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而且柳传志和倪光南二人是老朋友了,早在计算机研究所时就相识。初识时,倪光南已经是研究所的大名人了,柳传志却只是刚进入研究所的小萌新。
面对倪光南,柳传志是很不服气的,他不明白二人其实相差年龄不大,但是为什么倪光南被捧上了神坛。于是憋着一口气,故意出难题考验这位大天才。
倪光南看不出来柳传志的为难,只以为对方真的不会,便耐心地教导柳传志。这让柳传志钦佩不已。
后来,二人还一起被下放劳动,被分配到了同一间宿舍。柳传志发现倪光南即便发高烧,也坚持劳作,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倪光南有技术、有能力、还能够吃苦坚持,对于柳传志等人来说,是目前最需要的合作对象。
于是,柳传志找上了倪光南。
面对一起开公司的这一提议,倪光南想到的并不是“赚钱”,而是振兴科技。
汉字处理项目研发出来,需要有渠道来推广,而柳传志也递来了橄榄枝。为了能够尽快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他答应柳传志成为公司的总工程师。
即便如此,他也只是一个科学家,为了能够安心做研究,倪光南提出了三点要求,不做官、不接受采访、不参加酒席。
柳传志全都答应。
于是倪光南带着他的汉字处理技术加入了公司。
一个科学家、一个商人开始推动计算机步入中国市场。
二
1985年,第一型联想式汉卡成功研发并投入市场。倪光南先后更新了8个型号,保证联想式汉卡适应市场、适应计算机技术变化,成为公司的核心技术。
公司也以此为名,更名为联想公司。
5年后,倪光南推出了联想微机,使用自主设计的主板,实现计算机领域的重大突破。
直到1994年,联想从一个初始资金只有20万的小公司,变成销售额高达47.6亿元的龙头企业,倪光南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他主张研发核心技术,打破国外芯片对中国市场的垄断,为此早早立项联想程控交换机进行研发。在倪光南的努力下,联想拿到了入网证,当时同行业的仅有华为和联想两家公司拥有入网证,而联想在综合实力上远远超过华为。
柳传志和倪光南不同,他是一个商人。
倪光南的科技力量帮助他创造了巨大的利益,但是也在后来变成了联想发展的阻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国外的电脑品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联想在计算机行业的统治力逐渐下滑。
为了能够进一步发展,联想必须实现突破。
倪光南坚持要走技术制造的脚步,要用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打造自己的技术。他甚至和中科院、复旦大学等研究机构达成协议,要成立国家投资计划,研究中国自主制造芯片技术。该项目由联想公司牵头负责。
但是身为公司管理人的柳传志却提出了反对意见,面对来势汹汹的外国品牌,和耗费大量资金的中国芯片。柳传志作为商人,忍受不了这其中的风险。
他提出要先开发市场,再着手自主创造。
商人和科学家从根本上看重的东西就是不同的,柳传志和倪光南的矛盾难以调和。
联想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大多都是商人,倪光南的坚持并没有得到公司集团的认可,反而坚持柳传志的主张。
为了实现自己的技术研究计划,倪光南开始实名状告柳传志,一开始是状告柳传志的个人作风问题,后来状告柳传志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1995年,柳传志发现倪光南已经不受自己控制了,从一开始创建公司他就看重倪光南的技术,而如今,这技术没有办法为自己所用。
思来想去,柳传志决定放弃倪光南这颗“科技棋子”,着手市场贸易。
6月份,联想公司内部召开了一次重大会议,联想董事会当场宣布解除倪光南的一切职务。柳传志在会上声泪俱下,感恩倪光南的付出、感谢倪光南的努力,但是却闭口不提让倪光南留下。
倪光南彻底寒了心,他被迫解除了所有的职务,被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中赶了出来。而自己最好的伙伴——柳传志,正在那里做一场戏。
即便如此,倪光南仍旧坚持,他说:“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大目标(科教兴国),而内心感到全心全意为了这样一个大目标工作,永远是最幸福的人。”
之后,他仍然坚持状告柳传志,整整四年,即便中科院一次次给出“无违法违纪行为”的调查报告,倪光南也并不放弃。
这是他的坚持,是他的骑士道。
三
联想公司解聘倪光南后,柳传志发现倪光南仍不死心,便做主给倪光南500万元。但是倪光南坚持拒绝了这笔钱,他的心血、他的研究还在联想。
即便解聘了自己,即便自己和联想再无关系,他也不希望一切牵连到科技头上,那些项目、那些科技研究成果,全都要保留下来。
为此,他把这500万元还给联想,交换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继续生存。
对于柳传志这个商人来说,他不能理解倪光南执迷不悟什么,也不能理解那些科研成果的魅力。
这一切远远赶不上联想公司一步步踏入国外市场,挣更多的钱来得实在。
为了紧跟市场,1996年,联想公司彻底更换发展路线,柳传志用“贸工技”道路替换倪光南提出的“技工贸”,推动联想公司变成以市场为本、以贸易为核心的商业集团。
之后,倪光南主持的一系列中国自主研发芯片计划也被叫停。
芯片研发技术停滞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直至今日,方知倪光南的目光深远。当技术受制于他人,不仅是行业发展受限,很可能使得国家的发展都要被他国拿捏。
但是柳传志看不到这么远,他只能看到眼下联想公司的市场。
这场争夺到1999年彻底结束,倪光南被联想正式解聘,一点股份都没有拿到。
他走出联想的大门,看着那份公开的解聘公告,心里没有什么遗憾,只觉得畅快。倪光南想,自己从这个地方得到了解脱,不用再纠结于那些与科研完全无关的东西了。
离开联想后,倪光南仍然坚持为中国芯片的自主研发。
四
这个时候,李德磊和他的团队找到倪光南。
李德磊也是一个商人,他在1997年注册了一家公司,主要负责摩托罗拉、日立等品牌的CPU外包业务。但是,后来日立突然退掉所有订单,不再让公司负责CPU制作等。
这让李德磊焦急不已,也因此起了研发芯片的想法,想要让公司摆脱外包的牢笼,真正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科技品牌公司。
于是组建了中芯微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嵌入式CPU。
这个新生团队急需一个领头人。
李德磊看中了倪光南,他看中的不是倪光南的科研实力,而是倪光南在芯片这一领域的影响力。作为商人,李德磊充分明白,一个有影响力的名字要比一百个有实力的无名科学家重要。
就这样,倪光南再次成为另一个商人手上的发财棋子。
一直以来致力于科研工作的倪光南,哪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他满心欢喜以为中国芯片有了一条发展道路。不仅主动加入到研发团队中,还用自己的名声拉来两千多万元的投资。
2000年,国家出台文件,“中国要造自己的CPU”这一主张疯狂席卷全国。
而正在研发中国芯片的李德磊团队也受到了重视,由于倪光南的存在,大家对于这个项目都充满了信心。
2001年,第一款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嵌入式芯片成功问世,命名为“方舟一号”。
方舟一号诞生的那天,倪光南看着CPU成功启动,眼含热泪,身边的工作人员高声大喊“芯跳了”。
是呀,“芯跳了”,中国的芯片焕发出了它的活力。
方舟一号的问世给中国带来了惊喜,倪光南加入了李德磊的公司,与他一同主持芯片的后续工作。
以方舟芯片为核心的国产PC也开始投入市场,为了支持这批产品,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订单。光是北京市就购入了几万台,中关村等还入股大量资金。
倪光南也提交了政府采购的相关议案,同其他政协委员一起,呼吁政府采购应该加强监控、规范采购程序,并给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项目予以优先权。
这项提议为中国的自主研发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并得到了各界的支持,方舟一号也能够享受更好的发展空间。
李德磊看着眼前被打开的市场,他浑然不觉这是对研发技术的一种支持,只觉得,通往发财的商业之路畅通无阻。
原本的公司彻底更名为方舟科技,而李德磊更是火速和原本的合作人划清界限,自己成为唯一的法人和管理者。
为了扩大国产芯片的影响力,倪光南拉来了大量的客户,把原本属于英特尔的市场疯狂拉到方舟旗下。
但是却被李德磊拒绝了,他完全看不上那些小公司的订单,一心扑向政府采购的道路上。导致国产PC在市场上没有被认可,没能够占据重要地位。后续的种种资源和研究不能及时跟上,国产PC的问题更是直到爆发的那一刻才被发现。
由于大量的市场订单是倪光南以自身信誉和名气拉来的,因此,在李德磊拒绝之后,倪光南只能退出公司,保证国产PC和方舟一号的后续发展。
但是,国产PC在市场上的弊端彻底爆发。被Wintel联盟把持的互联网服务端根本不支持国产PC,国产PC在互联网中缺失生存环境,大量软件不能正常使用。因此,许多政务机构叫苦不迭。
而由于国产PC在市场中影响力微弱,导致根本没有生态服务、软件研发等支持它持续发展。计算机的许多功能难以实现,国产PC成为了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方舟一号很快就宣告失败,国产PC的体系崩溃。方舟科技短短三年间就成为了芯片的弃婴,政府采购退出了方舟计划,公司濒临倒闭。
李德磊作为商人,面对这种失败,不肯再承担芯片研发的风险。他叫停了倪光南推动的“方舟三号”,彻底解散公司。
自此,国产芯片的研发彻底宣告失败。
倪光南作为科技棋子,再一次被抛弃,或许与利益相比,商人眼里,科学研发根本无足轻重。
2006年,遭遇这一切的倪光南承担方舟计划失败的代价,向国家科技部“负荆请罪”。
五
最尽心尽力的科学家承担责任,商人全身而退。
即便如此,倪光南还是坚持着方舟芯片是成功的,“企业的失败,不能归咎到技术的失败。”
接连的失败并没有打击倪光南的科研坚持,只是让他再也没有办法信任商人。
自联想和方舟科技之后,倪光南拒绝加入任何公司,他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推动国产技术发展、走入市场。
在众人眼中,倪光南彻底成为了“唐吉诃德”,他为了芯片界,没日没夜地奔走,为了中国自主研发科技,苦苦支撑。
他身上挂着众多的荣誉,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软件产业十年功勋人物、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最美科技工作者”等。但是倪光南却活得像是中国科学界的幽魂,满脑子只知道芯片研发。
即便伤痕累累,即便头发花白,倪光南也在坚持着。一年超过三百天的时间,倪光南都要沉浸在科研之中,哪怕节假日,也不肯让自己休息。
忙到极致的时候,倪光南甚至于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当被问到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时,倪光南答道,“发现自己帮不上别人忙的时候。”
对于他来说,只有没有用,才是应该停止一切。只要还能够动、还能够思考,那么自己就需要坚持在科研一线上。
失败和非议都不过只是人生的一段经历罢了,“没去考虑这些事情,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去争取,1.0往往不太好用,那没人做就不去做了吗?也得做。1.0是一个过程,没有1.0哪有2.0?”
2013年,倪光南吸取了方舟研发的经验教训,针对国产PC的生态环境,成立“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以统一应用标准,建立芯片生存空间。
当然,倪光南也明白,这个联盟缺乏资金、缺乏力量,对环境的引导作用有限。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一举动唤起人们的重视。
除了科学研发,倪光南还很支持年轻科研人员的发展。他为中国科技事业操碎了心,看到年轻人一个个崛起的时候,仿佛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时间证明倪光南的坚持,并不是“唐吉诃德”式的虚无缥缈,而是真正落在实处的高屋建瓴。
“中兴事件”、“华为被制裁”之后,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危机彻底摊开在众人眼前。
有些苦,你不主动去吃,等到事态发展到不得不去吃的时候,其中大概会更加艰难。
人生如此,企业更是如此。
虽说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可翻开历史数一数,多的是这般人,匹夫有责的确实寥寥无几。
如今,82岁高龄的倪光南依旧坚持自己的本心,不曾动摇。他租住在北京的房子里,身边没有人照顾,只有他挚爱的科学和研究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