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1994年6月,她因出版诗集《漂流花季》而成名,被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上海文汇报》《青年文摘》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她先后在《上海诗人》《佛山文艺》《人民文学》《散文选刊》《飞天》《芳草·潮》《新周刊》《绿风》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她被媒体称为国内首位出版诗集的打工女诗人,是“新诗人诗社”代表诗人、东莞和广东地区最受读者喜爱的女性作家之一。
首位出版诗集的打工女诗人
文/宏灯诗话
一
1987年9月,地点:江西吉安永新劳动局门口。一群怀揣着工人梦的女孩,在当地的劳动局集合,她们将乘上大巴,统一去南方的一座即将兴起的城市——东莞务工;在此之前,她们刚刚通过劳动局组织的笔试。在这群人当中,18岁的汪雪英和同行的六十位女孩一样,都显得格外兴奋,她们即将走出农门,去外面闯她们未知的世界。
多年后,汪雪英回忆,“除了在学校读书外,就是做农活、家务。”汪雪英说,当时流行一部电影叫《深圳姑娘》,看过之后,村里的年轻人都想走出家乡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汪雪英性格外向,初中毕业后就报名想外出“做工”。换言之,如果没有这次出行,她很有可能和其他同村的女孩一样,找人结婚生子,安心做个农村妇女,悄然度过此生。
塞满行囊的大巴开始启动。车旁,有些家里的大人跟着大巴跑,拍着车窗说到了给个信。汪雪英在多年后依然清楚记得那个场景,“就像去部队参军”,不亚于当年食指写下《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那时候江西还未通往广东的高速公路,大巴在颠簸着、飞快地往南边行驶,但这种旅途的劳累已完全不影响到这群年青人的情绪,更多美好的憧憬正涌上她们的心头。东莞在哪不重要,工厂在哪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车轮滚动着这群人的梦想。她们在雀跃,终于走出农村,进城来了。
二
东莞在上世纪80年代与珠三角经济发展迅猛崛起的另三座中小城市南海、顺德、中山并称广东四小虎,享有“世界工厂”的美誉。1984年,东莞完成农村综合改革后,县委提出“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战略目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跨越。东莞于80年代中后期进入准工业化阶段,1985年,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销东莞县,建立(县级)东莞市,东莞工业的发展开始新进程。
据报道,1987年的东莞,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阶段,正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兴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发展到“三来一补”与“三资”并举,形成纺织、服装、电子、食品、机械等行业的外资企业群体,各类利用外资企业遍布东莞城乡。在这种形势下,1987年的东莞已经接纳了近10万外来务工者,当年外乡人在东莞邮局汇款就有68.7万多人次,汇出款项近亿元。
汪雪英和伙伴们抵达东莞后,直接就被安排进了工厂,成了流水线工人,成为广东早期打工群体的一批(尽管打工这个词那时候还没普及)。汪雪英清晰地记得,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是83元;第二个月拿到了150元。这在当时,体制内工作的相当一部分人工资也就六七十元。对于年青的汪雪英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开始,她成了全家人获取经济收入的希望。同许多刚出来的伙伴一样,她拼命攒钱,自己留下了极小的部分生活费,其余全部寄回家,供弟弟、妹妹读书。
三
在工厂流水线,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苦累不说,更重要的是简单而枯燥。尽管激情依然在,那种刚到东莞的新鲜劲,在汪雪英心中慢慢消退。下班之后终究是闲下来,总有时间挥霍。她开始思考,开始在下班后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在工厂宿舍管理处的一个阅览室找到了自己的乐子。这里有些书可以借阅,那些当年的流行读本,似乎都能在这个地方找到。很快,汪雪英陆续读完了阅览室里琼瑶、岑凯伦、亦舒、汪国真、席慕容、三毛、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作品;实在无书可读了,她会去镇上少有的几家书店淘点书带回宿舍看。
灵感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汪雪英忽然有一天提起了笔,开始写。写心得感悟,写小散文,写一些很稚嫩的诗。工厂里创办了黑板报,集合了一批和汪雪英一样的文学爱好者,而汪雪英的作品也有了去处。由于文章都来自于工厂,现场感强,极容易引发身边打工群体的共鸣。汪雪英在后来回忆,“厂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很重视文化建设,开办了一个图书馆,还办了一个诗社。我们一群姐妹都加入了这个诗社——《吟香诗社》,诗社办的刊物除了二个用油漆写的黑板报之外,还有一份用手书写的,用A3纸复印的版本。诗友们越聚越多,大家在不同的工厂打工,偶尔聚会一次,就这样,诗社在九十年代初远近闻名,高峰时会员有上百人,全是来自当地各厂的员工。”
对于汪雪英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因为,她没有完全沉湎于打工生活,她是这群人的另类,甚至遭到身边一些工友的不理解,她们想不通,为什么她该玩的时候不玩,该乐的时候不乐,老是趴在床上写啊写的,或者拿一本书看呀看的,凭她一个初中生,能写出啥来呢?
是啊,汪雪英也没想明白。但是她就是喜欢,她已然投入到写作的热情中,将写作当作一个爱好,比其他人打发时间更觉得有价值的爱好。她此时并没有想过,日后能成为一位知名作家。
四
《佛山文艺》《外来工》《大鹏湾》是九十年代盛极一时的“打工文艺期刊”。在鼎盛时期,《佛山文艺》单期发行量超过60万份,成为现象级期刊。当时,一个小小的书摊一期能销售六七百本,很多打工者的出租屋里都有一沓沓的《佛山文艺》。对于很多打工者来说,每期去书摊买本《佛山文艺》成了青春岁月的一种仪式。
同样,汪雪英早期的作品也出现在了这些刊物上,并积累了大量诗稿。1994年6月,汪雪英痛下决心,花了7000块钱的开印费,以汪洋的笔名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漂流花季》。其实在那时候,自费出书的勇气和决心要何其大?那时,她已成家。一方面,她要面对流水线上繁重的工作压力和沉重的家庭压力,另一方面要在出租屋坚持自己的写作,生活可以想象的窘迫。为了想收回出书的成本,甚至她还抽出时间来,在街边一边抱着小孩哺乳,一边售卖自己的诗集。
上天总是在不经意地关照不懈努力的人。汪雪英出版的这本诗集很快就被媒体嗅觉到了,被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上海文汇报》、《青年文摘》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她也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个出版诗集的女打工诗人”,其事迹先后被上百家媒体报道,并收入了她老家县城的《永新人物传》。汪雪英自此成名,进入中国文坛和大众视野。
五
之后,她走上了职业化作家的道路。先后在《上海诗人》《佛山文艺》《深圳特区报》《东莞日报》《人民文学》《散文选刊》《飞天》《芳草·潮》《新周刊》《绿风》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出版的长篇纪实小说有《飘在东莞十八年》、《那些向上生长的枝丫》、《她们的奋斗》,营销类著作《其实,签单原来很简单》、中篇小说《不让命运再流浪》、社科类著作《同在屋檐下:婆媳关系》、美食著作《食一碗乡味儿》等等。
其中《同在屋檐下:婆媳关系》《漂在东莞十八年》二部书籍分别入选中国新农村建设和江西省新农村建设“农家书屋”工程。《漂在东莞十八年》2009年入选东莞图书馆推荐图书。
在此期间,她成了《东莞时尚》杂志编辑、记者,顺利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是“新诗人诗社”代表诗人之一,成为东莞和广东地区最受读者喜爱的女性作家之一。
从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人到成为杂志的记者编辑,曾是农民工的汪雪英终是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如她所说:“作为农村人,要在城里生存,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付出更多的艰辛。再苦再难,但无论如何,我认为,不能怨天尤人地过日子,应该笑着面对,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你付出了,会得到更多,我一直相信一句话,有时候,能做一个能被人‘利用’的人,是幸福的,是有价值的。”
六
2010年,在《东莞时尚》杂志社工作了八年的她选择了辞职,离开东莞返回老家。汪雪英开始深居简出,把主要精力用在小说和诗歌创作方面。东莞二十多年和生活经历,有艰辛有苦涩,有鲜花有掌声;这些都是美好的回忆和人生财富,也是她重要的创作源泉。
这些年,她在家乡当起了老师,教孩子们读诗写文,享受着天伦般的快乐(值得一提的是,她女儿从陕西师大毕业后,成了省城某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也写诗,并出版了文学作品)。她还热心地做着江西《星火》杂志开设的文学社团、永新驿驿长,继续从事着热爱的文学公益活动。
如今年过半百的她,更安心做一个农民。她在东莞诗友的微信群里说,我今年种了二亩五分田的稻谷,一亩油菜。有作家笑言,你可以写农妇手记了。她回答,“看上去很美好,农活做多了其实也很累。第一年回来种田,老不习惯,做不过人家,慌。现在不慌不忙慢慢做,我一个人种稻一年,可以供全家吃一年”。朋友圈里,她还晒着当地文竹红薯粉的画面,很有乡土气息。
作为江西红土地走出来的作家,汪雪英勤劳、善良、朴素,还有一个热情似火的性格;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打工人的优秀品质,他们的内心燃烧着对故乡的坚守、对生命价值的坚持、对梦想的热爱。
祝福汪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