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杨慎在《词品》中称赞她,填词冠绝一时:“始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意思是说,假如她是一名男子,她的才华,足与秦观、黄庭坚一争高下。
此外,还有一位叫做沈去矜的高人,在评价李清照时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不过,李清照与李后主的风格,其实并不类似。
因为李后主丹心赤子,词风是浑然天成的,而李清照则是在“修辞”上比较着力。但是二人那种大起大落的命运,对他们创作风格的影响,倒是有一些相似之处。
一、名动京城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名门,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宰相韩琦的门生,因为擅写文章,曾经受到了大文豪苏轼的赏识。李清照的母亲是状元之女,同样也擅长文学创作。
因为受到思想开明的父母的影响 ,所以李清照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又因为李格非与“苏门四学士”的晁补之关系密切,所以后来晁补之多次向旁人推荐李清照的诗词。
在那个女性社会地位非常低下的古代,李清照的词一经问世,便能够及时得到推广,并且能够年少成名,不得不说与此有着一定的关联,比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16岁那一年写的,问世之后便轰动了整个京城和文坛,当时的文人看了这首词以后莫不击节称赏,后世人对这首词的评价同样极高。
但是,李清照一生中写得最好的词作,并不是她在这个阶段的作品,而是在她国破家亡,流落到南方时的作品,比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清代的王士祯称李清照为“婉约词宗”,但是李清照中后期的词作,其实是兼具婉约与豪放两家之长。她“南渡”后自创的“易安体”,对后世填词创作更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二、婚姻不幸
南渡以前的李清照,在婚前其实是一位天真的少女,在婚后也是一位无聊的贵妇。南渡以后的李清照,却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女词人。
公元1101年,17岁的李清照和赵明诚结了婚。前面说过,李清照出生在贵族家庭。她的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而她的公公赵挺之在她和赵明诚婚后第二年,当上了“尚书右丞”。
不过非常不幸的是,在同一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被北宋朝廷划为了“元佑党籍”,不久之后就被罢官遣返回了山东原籍。
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的第三年,赵明诚就出仕当官了。可是没有过几个月,北宋朝廷又下令要把旧党人员的家属,全部遣出京城。
于是李清照去了山东济南的老家,和赵明诚异地分居。在这段时间里,李清照写了不少优秀的婉约词,比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又过了几个月,北宋朝廷对旧党的处理松动了,李清照才返回京城和丈夫团圆。后来在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遭蔡京诬陷病死京城,丈夫赵明诚也被罢了官。
于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妻两人就一起回了赵明诚的老家,在乡下共同生活了十年时间。这应该是他们相处最简单、快乐的时间,《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就是作于这个时期: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姻生活的转折点,发生在靖康之难后,赵明诚再度出仕担任朝廷官员。有一次赵明诚的辖下发生了兵变,结果赵明诚因为胆小怕事,扔下僚属,独自半夜翻墙逃走。
后来,民间就一直盛行一种说法,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在路过乌江时,看到了项羽庙,于是李清照就写了著名的《夏日绝句》(又名《乌江》),讽刺赵明诚的懦弱: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结果,赵明诚看了这首诗,没过几个月就病死了。当然,这件事情出自野史传闻,其说法并不一定属实。不过因为有了这样的行为,后世人也都认为赵明诚是懦夫。
但是自从丈夫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在南宋的生活,也就发生了“巨变”。因为李清照公公赵挺之去世的时候,赵家其实仍然是有一些家财的。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赵母病逝时,赵明诚尚能带着十五车书籍南下奔丧。要不是青州的老家遭遇火灾,府中尚有藏书十余屋。
可见在“南渡”之前,李清照与赵明诚过着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但是在“南渡”之后,李清照携带着逃命的财物,就已经损失了大半。
更加不幸的事情是,到了临安以后,有人看中了李清照随身携带的那些字画,提出想要低价购买。遭到李清照的拒绝之后,对方竟然想出了“美男计”。
这人派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故意去勾引李清照。这个张汝州并不是什么好人,用如今流行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十足的“渣男”。
张汝舟与李清照结为夫妻后,就开始诓骗李清照的财物。结果李清照识破其真面目以后,坚决与之和离,甚至不惜为此坐牢。关于李清照再嫁的野史,光在宋代就有“八则”。
包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苕溪渔隐丛话》和《碧鸡漫志》在内的众多资料,提到李清照“再适”所托非人。其中一份资料里面提到,他和张汝舟的婚姻,仅维持了一百天。
对于李清照改嫁的这些评价,大多是负面,甚至是带着恶意嘲笑的,多指责她:“猥以桑榆晚景,配驵侩之下才”。“晚节不保”,“流落江湖以卒。”
这桩传闻发生时李清照已经五十有二了,尽管“南渡”时损失了大量财物,但是赵明诚给她留下的古董字画,再加上从前贵族圈子中的旧友仍有一些在临安,所以她吃穿还是不成问题。
因此一直都有人认为,李清照不可能改嫁。不过李清照所处的时代,并不是后来理学兴起的时代,当时的女性改嫁还是比较自由的。
三、孤苦独居
和张汝舟离婚以后的李清照,此后又独自在临安生活了二十二年。这期间,她一直潜心于诗词创作,关心国家政治。闲暇之时,还经常与文学、政治圈中的人走动。
比如在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李清照得知宰相韩肖胄要出使金国,于是就写了两首诗鼓励对方,为国家争取权益,其中一首如下: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前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这位韩肖胄,正是李清照父亲李格非恩师韩琦的后代。然而没过多久,韩肖胄也退隐了。之前一直都有一种说法是,李清照和秦桧有一点亲戚关系。不过,她显然和秦桧不是一路人。
赵明诚死后,赵家没落;“南渡”之后,与李家有渊源的亲朋好友也失势了。于是李清照只有闭门填词,借酒浇愁,《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将“愁”这种没有重量的东西,写出了重量;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更是成为了李清照人生最后的注脚。
结语
贪生怕死,其实是人之常情。赵明诚就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公子,研究金石的文人。他在任上擅离职守,越墙逃生的懦夫表现,看上去的确与李清照这个巾帼女词人不相匹配。
但是,在当时那个情况下,赵明诚这种行为也说不上是有多么的差劲。在国破家亡的动荡岁月里,原本家财充足,衣食无忧的赵明诚,是可以拒绝当官的。
因为他只需要带着李清照退隐江湖,继承研究自己的金石学就好了。但是他却一而再地奉朝廷之命,出仕当官。这样的行为,难道只是为了获取高官厚禄吗?
中国古代的儒家门人,大多讲究明哲保身,“乱世归山,盛世当官”。但是赵明诚却反其道而行之,所以我觉得说赵明诚是懦夫,可能也不太妥当。
同时,从后来赵明诚重病时,朝中还有人要设计诬陷他与李清照通敌的情况来看,他翻墙逃走的事,也难保没有人暗中作怪。所以,到底是不是懦夫,也没人说得清楚了。
不过要说可恶,还得是那个为了诓骗妇人钱财,不择手段的张汝舟和他背后的那些人,以及后来那些写野史,讽刺李清照再嫁的那些文人们。
“桑榆晚景”,难道就不能再改嫁了吗?一个女人嫁错了人,本来是受害者,可是这些人不但不同情,反倒把这件事说成她的“失节”,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据说李清照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曾想把一身“绝学”传给陆游的妻子孙氏,结果被拒绝了。于是,在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一代才女就这样在孤苦凄凉中死去,享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