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筹备已久的华北大演习在万众瞩目中正式开场。作为党和国家最高决策人的邓小平亲自到场检阅了海、陆、空三军的受阅部队,并发表了讲话。
接受检阅的部队一个接一个地走过,步伐整齐铿锵有力,就在众人为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高兴不已的时候,邓小平忽然指着台下刚刚走过去的一个师长说道:“这个人以后不可限量,一定要重点培养。”
众人循着邓小平的指向看去,只见一个右手残疾、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男人正带领着队伍向前走去,众人不免感到奇怪,这个人究竟是谁?为什么邓小平只看了一眼就说要重用他呢?
军途坎坷,三遇伯乐
这个人名叫廖锡龙,1940年出生于贵州思南,因为从小饱受战乱之苦,因此他从小就立志一定要成为一名军人,为保家卫国鞠躬尽瘁。
1958年,廖锡龙18岁的时候在自己的老家应征入伍,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理想。从这之后,廖锡龙就为祖国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1年,进入部队两个月之后,廖锡龙服从组织的调遣来到了地方军队,成为了贵州省军区145团的一名战士。
在部队中,只要是组织要求的事,廖锡龙总是最积极的,排队训练时,他是最积极的,军事演习时,他又是冲在最前面的,对于部队中布置的任务,廖锡龙每次都能圆满完成。
凭借个人突出的能力,廖锡龙很快就从一名小小的解放军战士晋升为副班长,紧接着又是班长。
从这之后,廖锡龙就像是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对于组织的工作更加积极上心。
1963年,在经过4年的锻炼后,廖锡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将士,与此同时,他也被组织选入评选干部的行列中。
不出意外的话,廖锡龙原本应该顺利晋升为干部,在部队中一片坦途,可是很快,他就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道坎。
因为学历和知识水平不够,廖锡龙一直没有办法得到重用,他万万没想到,因为小时候家里面没钱给自己念书,会成为自己实现人生理想的阻碍。
可是廖锡龙并没有因此感到气馁,他每日都会像往常一样,积极训练,通过强健体能来弥补自己在知识方面的空缺。同时他也会抽出一部分时间来看书,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在后来的多次比赛中,廖锡龙都能榜上有名,在1964年的昆明大刺杀活动中,廖锡龙更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夺得榜首,令战友们对他另眼相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廖锡龙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多次上榜也使得各区领导对于这样一位优秀的战士有所耳闻。
可就在廖锡龙以为自己终于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时,他却在一场销毁施工留下的雷管时不幸被炸伤,右手手指就此落下残疾。
右手落下残疾会影响作战的协调性,可以说廖锡龙的上半生是充满了坎坷的,如今距离他应征入伍已经过去6年了,因为身体上的残疾,他被划入了退伍人员的名单上。
眼看廖锡龙就要“失业”,无缘自己的人生理想,此时一位师首长的到来为廖锡龙带来了转机。
当时军队中盛行郭兴福教学法,经常会有首长或者是领导到队伍中检阅。此时一位师级干部看到廖锡龙优秀的军事能力后,赞不绝口道:“这可是个好苗子,指挥的很好嘛。”
连队的干部对于廖锡龙这个人才也很是不舍,见师首长这样夸赞廖锡龙,他急忙向首长介绍了一遍廖锡龙。这位首长听了后皱皱眉头,对于失去这样一位人才感到十分可惜。
因此回去后他当即召开会议,和师团的干部们仔细研究了廖锡龙的去向,最终在所有人的一致认同下,廖锡龙才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就此留在了部队中。
廖锡龙第二次遇挫是在1976年,当时国家局势逐渐趋于稳定,军队改革,需要裁掉几十万人。这次廖锡龙同样是因为自己右手上的伤被列入了精简转业人员名单。
这时廖锡龙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第31师的副师长关福成。
廖锡龙一身过硬的军事能力很早就引起了关福成的重视,他曾说道:“廖锡龙当战士时就是军事技术上的佼佼者,当兵训练也是有本事的,还是让他留在部队中带兵吧!”
经过31师师党委各领导人反复研究,廖锡龙则是重新回到了步兵团第91团担任副团长,91团也有着十分光荣的历史,从抗战时期开始就走出了许多优秀的干部,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将军的摇篮”。
从这之后,廖锡龙才在自己的军事生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个人的才华总是不会被埋没的,工作兢兢业业精心尽力的廖锡龙很快就引起了邓小平的重视。
作为党和国家最高级领导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一直都很重视军事上的发展。通过中央军委的“801”会议后,邓小平对于军事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决定在华北方面组织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在经过几年的筹备之后,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在河北张家口地区正式展开,除了邓小平之外,党中央的重要领导人胡耀邦、华国锋等人都前来参与了这场阅兵仪式。
整齐的队伍一排排从主席台下走过,看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壮大,众位中央领导人都是满意的连连点头。
此时廖锡龙已经成为了陆军第三十一师的师长,他同样带着自己的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从台下走过,接受各位首长的检阅。
在看到廖锡龙精神抖擞的样子之后,邓小平更是觉得心满意足,尽管国家现在还有许多需要发展的地方,可是至少现在不用惧怕苏联百万大军的压境了。
此时邓小平显得十分高兴,他兴高采烈地指着他向众人说道:“这个人一定要重点培养,以后一定不可限量。”
事实证明,眼界长远的邓小平确实没有看错人,在后来收复越南侵占中国的领土时,廖锡龙凭借自己优秀的军事实力,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两次推迟进攻时间,顺利收复者阴山
中越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美国的死对头苏联开始坐不住了,便暗中“撺掇”越南骚扰我国边境。
苏联和越南签署《苏越友好合作条约》之后,中越边境就不停地发生骚乱。面对越南的咄咄逼人,邓小平在中越边境集结了30多万的大军,在固守领土的同时保持按兵不动的状态。
这并非是中国惧怕他们,而是想要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给予越南严厉地打击。因此在将边境的民众们安顿好之后,中央仍旧按照计划保持“隔岸观火”的姿态。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邓小平亲自访问美国,并与美国总统详细商议了攻打越南这件事,在国际上占得先声位置后,中国决定采用速战速决的方式,对越南进行严厉的打击。
当时因为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场战役的时间比较短,这也导致了中国没有给予越南更深层次的打击。
因此在中国撤军之后,越南又开始变本加厉地骚扰我国边境,强行将中原边境的老山、者阴山等地方据为己有,并派出特工人员在中越边境进行轰炸,侵扰边境民众的安全。
者阴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是完完全全属于中国的领土。
而越军为了能够随时观察我国的动向,竟恬不知耻地占领了这两个地方的“制高点”,这个地方方便俯瞰我国杨万乡地区以及纵深地区,又能够掩护越江利以南地区的“安全”,可谓是一举两得。
尽管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结束,但是面对越南如此的挑衅,中国是绝对无法坐视不理的。
华北大演习结束后,中央经过紧急商议,决定由军事、科技、带军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廖锡龙前去收复中国的领土。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一片和平,战士们能够上战场的机会也不多,因此对于廖锡龙而言,这次任务不仅仅是简单地收复国土,更是国家对自己的信任,无论如何自己也不能辜负国家的信任。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之后,他将总攻击的时间定在了4月30日早上6:40分,将士们都提前一天早早地向集合地赶去。
可是天公不作美,开战的头一天晚上下起了大雨,31师参战的将士们只能连夜冒着大雨前进。
天气恶劣,山间小路崎岖,没有被修葺过的路上满是泥泞,将士们只能在一片黑暗中不断摸索,经过几个小时的紧赶慢赶后,大量的将士们都已经在5:30分到达了预定的阵地。
此时距离炮火准备只剩下20分钟了,还有一部分队伍无法准时到达,此时全军上下的将士们都有些不知所措。究竟该怎么办呢?是按照预定的计划带领到达的部队发起进攻?还是向总部汇报现在的情况,请求推迟进攻?
众将士们现在有些拿不定主意,此时唯一还能保持镇定的就只有廖锡龙,他心里很清楚,这场战役是我军筹备已久的一场战役,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国际上都对中国有着莫大的影响,因此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
于是廖锡龙就决定将总攻击的时间推迟20分钟,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迷惑敌人的作用,也可以等待其余部队到齐。
在和总指挥部通过电话之后,总指挥部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同意了廖锡龙这一请求。
20分钟后,全部队伍集结完毕,这时廖锡龙才稍微安心了些,他看着将士们气喘吁吁、满身湿透的样子,心中十分不忍,于是为了保证将士们能够尽快恢复体力,他决定再次推迟时间。
他再次拨通了总指挥部的电话,尽管他这是为了全军的将士们考虑,可是有人不免有些担心,向廖锡龙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推迟作战时间的行为会被认为是怯战、懦弱的行为。
可是此时为了保证能够达到最好的作战效果,廖锡龙宁愿冒着被“冤枉”的风险,也要保证将士们能够恢复足够的体力。
在他的坚持下,全军的将士们又得到了30分钟的休息时间。廖锡龙掐表看着时间,时间一到,他立刻指挥全军向越南发起反击。
全军将士体力充沛,仅用了几十分钟时间就攻上了者阴山的高地。经过将近5个小时的激战后,廖锡龙终于不负众望,将这块领土给夺了回来。
此次战役共计击毙越军550人,还俘虏了18人,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在开战之前,为了妥善安置牺牲将士们的后事,81军的组织科长就提前准备了200个棺椁,这遭到了廖锡龙严厉地批评:“准备200个棺椁太多了,这次作战如果要用掉200个棺椁埋葬我们的将士,那我就可以直接辞职了!”
最终我军仅牺牲了几十个人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同时这也充分证明了廖锡龙优秀的指挥作战能力。
这场战役的胜利也让越南真正看清了中国的实力,中国不再是之前任人揉捏的清政府,因此在退回国内之后,越南再也不敢轻易进犯中国。
廖锡龙在这次战役中因为突出卓著的作战功绩,得到了邓小平和党中央的大力表扬。
不久之后,廖锡龙就成为了十一军的军长,又成为了成都军区的司令,后来更是被授予上将军衔。现在廖锡龙已经成为了中央军委委员,在党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只要肯努力,有能力,相信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华,向廖锡龙将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