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家孩子取个好名字是门学问,给小说里的人物取个好名字同样是门学问。
古龙、金庸、张爱玲全都是个中高手,但倘若再往前推,四大名著里,《红楼梦》必须有姓名!
先看核心人物——“宝黛钗”这仨人。
宝玉、黛玉、宝钗,名字纠葛,关系纠葛,命运也纠葛。
宝玉的名字其实取得很简单,他是神瑛侍者携补天顽石下凡,“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来”,所以直接取了个小名,叫“宝玉”。
至于大名叫什么,曹公从始至终没说,我们也只能猜猜。
黛玉是宝玉姑姑家的表妹,跟他一样是神仙下凡,乃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转世。
听说对自己有浇灌之恩神瑛侍者要下世为人,绛珠仙草就顺道跟着来报恩。所谓“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他们的爱情注定是悲剧啊。
既然前身是草木,黛玉姓“林”就很合理了;书里又说她修成女体后,“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所以她母亲叫贾敏,父亲是林如海。
后来大观园起诗社,黛玉还得了一个“潇湘妃子”的别号,取自娥皇女英泪洒青竹的典故,也和她多愁善感眼泪多的性格有关。
黛玉和宝玉有“木石前盟”,宝钗和宝玉有“金玉良缘”,正好应了名字里这个含“金”的“钗”字。
而宝钗的姓也很值得推敲。
宝钗姓“薛”,谐音“雪”,雪嘛,一很“白”,二很“冷”。
宝钗生得“白”,书里说“竟像是雪堆出来的”,宝玉就曾被宝钗“雪白的一段酥臂”看呆,还让黛玉含酸取笑是“呆雁”。
宝钗性情上的“冷”也是有目共睹的,王熙凤就说黛玉和宝钗: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吃“冷香丸”的宝钗处世圆润,是外热而内冷;爱哭的黛玉敏感刻薄,是外冷而内热;对比很鲜明。
在贾府,因为宝玉的名字,“玉”这个字可不是人人都能用的。
比如有个叫“红玉”的丫鬟,就因为犯了“宝玉”和“黛玉”的名字,被改名叫“小红”。
但有一个人却可以正大光明地用这个“玉”字,她就是“妙玉”。
妙玉本来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出家为尼,后来贾府建造大观园,她就住进了栊翠庵。
因为名字上的牵连,坊间历来对宝玉和妙玉的关系多有推测,不过从书里的两件事来看,他们的关系也确实是不一般。
一件事是妙玉请宝钗、黛玉二人喝“梅花雪茶”,宝玉也跟了来,妙玉就拿自己日常用的绿玉斗给他斟茶。
要知道妙玉是有“洁癖”的,刘姥姥在栊翠庵用过一次的茶杯,那么贵重,她也嫌“腌臜”说不要就不要了。这里居然用自己的杯子给宝玉倒茶,待他的确不一般。
另一件事是“踏雪乞梅”。
冬天下雪,大家都喜欢妙玉院里的红梅,但想到她素来为人有些怪癖,所以觉得不好讨要。
而宝玉不仅轻易折来了红梅,后来妙玉还送众姐妹每人一枝,这情面也是不一般。
说了一大堆“玉字辈”,再来看看“春字辈”。
所谓“春字辈”,自然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了。
大小姐生在正月初一,取名元春,后面几个妹妹就自然而然地从了“春”字,而且她们也恰好都生在春天。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按时序,恰好把整个春天都占满了。
另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元迎探惜”四个字谐音“原应叹息”,既映照了贾府的衰落,也暗示了她们自身不幸的命运。
除了黛钗和“元迎探惜”四姐妹,“金陵十二钗”里,秦可卿,史湘云,李纨,名字都很好听。
凤姐王熙凤名字透着霸气,在古代,“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司马相如表白卓文君就奏了一曲《凤求凰》,凤姐又是“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名字透露了她的泼辣和才干。
凤姐的女儿巧姐儿生在七月初七,名字是刘姥姥给取的。
古人认为七夕出生不吉利,刘姥姥就干脆给取了个直白的名字,说是“以毒攻毒、以火攻火”。
小姐太太之外,贾府里丫鬟们的名字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宝玉屋里的丫鬟,名字往往是两两相对的,比如,“袭人”和“媚人”,“麝月”和“檀云”,“茜雪”和“绮霰”,“紫绡”和“碧痕”。
袭人是宝玉房里的首席大丫头,原来在贾母那里,叫珍珠,宝玉因她姓“花”,改陆游的诗句“花气袭人知昼(骤)暖”,就叫她“袭人”。
晴雯的名字对应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霁月”是雨后月出,天晴月朗,旧时用“光风霁月”喻人的品格光明磊落;彩云是有纹彩的云霞,两云呈彩叫“雯”,有纯净美好的意思。
这些都预示了晴雯品行高尚而命运不幸。
黛玉的丫鬟,一个叫紫鹃,一个叫雪雁,也是相对的。
黛玉初来贾府,贾母见他只带个“一团孩气”的小丫头雪雁,就把自己的丫鬟“鹦哥”给了黛玉,黛玉禀明贾母,改成了紫鹃。
“鹃”,即“杜鹃”,有“呕心沥血”“忠贞不移”的寓意,对黛玉的婚姻和命运,紫鹃也真是比她自己还上心。
宝钗的贴身丫鬟本名黄金莺,宝钗嫌拗口,就改做“莺儿”。
莺儿对宝钗也是一片真心,极力想要促成她和宝玉的姻缘。
但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一首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很多人说,“莺儿”的名字正暗示了宝钗的人生。
贾府四大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丫鬟名字也是很有讲究的。
元春的两个大丫头是“抱琴”和“青芸”,即“琴韵”;迎春的两个大丫头是“司棋”和“绣橘”,即“棋局”;探春的是“侍书”和“翠墨”,即“书墨”;惜春的是“入画”和“彩屏”,即“画屏”。
合起来就是“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凤姐的大丫鬟“平儿”也是不能不提的人物。
平儿是所谓“通房大丫头”,就是贾琏没过门的妾。
据说当初随王熙凤陪嫁过来的有四个人,后来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一个平儿。
宝玉曾感叹:“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姐妹,独自一人,供应琏凤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
能平衡周旋于凤姐和贾琏之间,平儿真是不容易。
贾母丫鬟的名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禽鸟”——鸳鸯、鹦鹉、鹦哥;一类是“珠玉”——琥珀、珍珠、翡翠、玻璃、玛瑙。
这里面最出色的当数贾母的心腹大丫鬟——鸳鸯。
鸳鸯一直被看做爱情的象征,但《红楼梦》里写的却是“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鸳鸯注定和“鸳鸯”无缘。
除了以上这些具体的名字,《红楼梦》还有一些普遍的命名规则。
比如按“辈分”命名,贾府五代人,分别是——
一代: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
二代:贾代化、贾代善,旁支:贾代儒等
三代: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敏等。
四代:贾珍、贾珠、贾琏、贾环、贾宝玉等
五代:贾蓉、贾蔷、贾兰、贾桂等。
分别从“水”,从“人”,从“文”,从“玉”,从“草”,有没有一种“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
其次是按“谐音”取名。
小说一开篇出现的两个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就是“真事隐”而“假语存”。
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就是后来命运坎坷的香菱,是“真应怜”。
此外还有娇杏(侥幸),霍启(祸起),冯渊(逢冤),卜世仁(不是人),詹光(沾光)……
再者,《红楼梦》还多以“诗词、典故”入人名。
宝玉的名字有岑参的诗:此乡多宝玉;
宝钗的名字有李商隐的诗:宝钗何日不生尘;
袭人是陆游的“花气袭人知昼(骤)暖”;
而邢岫烟的名字,则让人想到陶渊明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以上,只是《红楼梦》庞大“姓名学”的一小部分。
再次要感叹,《红楼梦》真是那种可以反复读、反复读,值得读上一辈子的宝藏书啊!
来源: 收藏界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