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子女无论过得怎么样,做父母的都应该一碗水端平。这不仅能得到孩子们的尊重和认可,也能让子女之间和睦相处。
有些老人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儿,他们经常挂嘴边一句话:“十个手指头伸出来长短不齐,何况是性格不同的子女呢。”
不可否认,子女的性格、为人处世、以及经济条件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会让父母有了偏袒之心,人性使然,可以理解。
可偏袒之心在子女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得到的必然是家里鸡飞狗跳,不安宁。
01.父母给老大、老二每人一套房,老三气得6年不回家,与母亲犹如陌生人
李奶奶和老伴有三个儿子,老大陈国强,老二陈武,老三陈文,原本一家人和和睦睦,可自从两位老人给了大儿子、二儿子每人一套房后,老三便选择不再回这个家,父亲临死都没回。
陈文曾是三兄弟中最孝顺的一个,也是经济条件最好的一个,在某银行做中层领导,各方面都很优秀,如今母子俩像陌生人一样,走路碰见都不说话,儿子结婚也没告诉母亲。
李奶奶为此寒心地对记者说:“一开始我们以为他是跟我们赌气,谁知道他还真的要断绝关系。”
老人对于分房子的事没放在心上,他们觉得两个儿子过得不太好,尤其是老大,之前在外地工作收入一般般,还和妻子离婚了,父母有能力帮一把很正常。
陈文认为父母这样做就是偏心,不管自己过得好不好,他有权利分得一份,最让他生气的是,父母都是不声不响的,他永远最后一个知道。
忍无可忍的他,终于在6年前的一天与父母、两个哥哥理论,“同是父母生养,为什么房子没有我一份?”
父母的回答是他们经济条件差,应该帮扶,你条件好不应该挑理。
陈文听到这话将矛头指向两个哥哥,说了一些过激的话,老大陈国强脾气暴躁,拿起身边的烟灰缸砸了过去,陈文的脑袋被打得鲜血直流。
虽然父亲打了老大一耳光,也骂了一顿,但房子的问题始终没解决,陈文摔门而去,从那以后再也没踏进家门一步。
父母把自己伤透了,他心里也很委屈,只要父母在世,他不再提什么房子家产的事,可是6年后的今天,老大陈国强带着记者来单位找他,一通狂轰乱炸地骂他是个不孝子。
02.6年没尽孝要一半抚恤金,惹怒了老大,老三说了实情
陈文的父亲是一名抗战老兵,转业后享受副厅级待遇,过世后国家给了一笔抚恤金,母亲分得一半,另外的一半三个儿子平分。
问题出现了,要想拿到这笔抚恤金,需要四个人的签字,少了一个人都领不到。
老三认为父母已经给两个哥哥每人一套房,父亲的一半抚恤金应该归自己,老大、老二自然不同意,既然不能达成共识,老三坚决不签字,导致抚恤金下来两个月都没能领到。
老大陈国强带着记者去找陈文,一见面指着弟弟骂:“你就是个不孝子,6年没照顾过父母,凭什么你要拿一半的抚恤金,你也好意思。”
起初陈文懒得搭理他,以为发泄一会儿就走了,可陈国强越说越来劲儿,母亲住院你没来,父亲临死你也没来,口口声声说不孝顺父母的人没朋友,你连亲人都不认,哪来的朋友?
陈文气得跟记者说:“母亲住院的时候,我得了肿瘤,正在医院开刀做手术。”随后掀开衣服给记者看。
接着他边指着老大边跟记者说:“这个人就是无赖,缺德缺到什么程度?父亲当天晚上走的时候都不通知我,第二天没办法了才通知我。
他说这个老二已经划掉一套房了,那么这套房子谁也不要跟我抢,谁跟我抢的话,就用菜刀砍死谁。
他这次来就是为了房子和抚恤金的,他们不同意我的说法,那母亲那份她自己领走,剩下的都捐给国家,谁也别想拿到。
而且母亲现在的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户到他的名下了。”
陈国强一听房子过户,赶忙解释道:“那个房子是我花了23万买的,已经给母亲钱了。”
陈文冷哼一声,你有钱吗?还在这里不诚实。
在记者的劝说之下,两兄弟不再吵架,一家人见面解决问题。
03.老三提出要求,老大反对并威胁母亲,老太太发威
好不容易再次见到小儿子,却因为小儿子的要求惹得她生气。
陈文张口要一半家产,母亲的除外,老太太坐在沙发上脸色很不好看,老二陈武发火了,“母亲还在世呢,你就要分遗产?我们肯定不同意。”协商不成,不欢而散。
记者试图劝解,老三妻子说:“我们在等,想等到哪一天这个做老兄的,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向这个老弟说一声道歉。
想等到父母为我们撑一下腰,因为老公脑袋打开缝八针,老婆和儿子是他(老大)用菜刀赶出来的,作为父母都没有讲一句公道话,你说要我们怎么回这个家?”
老三一家走后,李奶奶难过极了,她手捧相册说:“他爸也走了,兄弟也不和,我就没办法。”
或许上了年纪,或许老人尝到了这6年来没有小儿子在身边的孤单,又或许老人体会到了小儿子的感受,她决定将一半家产给小儿子,但老大极力的反对。
陈国强说:“爸爸要死了都不来孝顺一下的人,他怎么好意思拿钱?你要是答应老三的要求,我就搬出去。”
李奶奶气愤地问他:“我一套房子给你你好意思吧?”
“这房子我不要了,你转到老三名下吧。”
“你搬,你走,我捐给国家,谁都不给。”
老大的谎言不攻自破,这套房他根本不是花钱买的,而是母亲给的,他之所以以此威胁母亲,无非想多得到家产,没想到激怒了老人。
最后,一家人坐到一起,母亲和小儿子化解了矛盾,老大也真诚地给弟弟道歉。
结语:
老人为什么会偏心?做父母都想每个子女过得好,看过得好的子女,他们不担心且放心,那么帮助条件不好的那个,他也会理解和体谅自己。
可不管子女过得穷与富,他们不仅要尽到赡养义务,同样也同等享受和获得父母财产均分的权利。
老人想当然地以为过得好的子女,就应该做到帮扶和谦让,从亲情来讲,的确如此,但是亲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也需要具备良好的为人处世思维。
李奶奶帮助老大和老二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跟老三商量,以为房子是自己的,我想给谁就给谁,何况老三条件又不差,他不应该有意见。
事实上老三并非要跟两个哥哥争财产,而是父母不声不响的行为,让他觉得父母没把他放心上、没当回事,都是亲生儿子,我为什么要被区别对待?何况自己还是最孝顺那个。
没有哪个孩子愿意被父母忽视,也接受不了父母的偏心、不公平对待。
如果陈文的父母当初能同小儿子好好商量,把两个哥哥的现实状况摆出来,并且两个哥哥能给予他尊重,相信陈文不会6年不回家,更不会要分得一半家产。
但话又说回来,即便父母这样做了,身为子女应该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选择6年不闻不问,看到母亲连招呼不打,自己的孩子结婚,也不让老人参加。
一旦老人想不开生病而离开了人世,再想喊声妈妈都不可能了。
所以身为父母要想一家和和睦睦,对待儿女这碗水得端平,即便不待见某个子女,也不能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