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浙江奉化溪口的蒋介石故居和其原配夫人毛福梅的墓地,忽然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说是特殊,正因此人并非蒋家人,但他却恭恭敬敬的地对毛福梅墓行跪拜之礼。之后又拍了一些照片,还在毛福梅墓前取了三抔土。
1987年7月,这位客人写了一封长信,将之前保存的土装在丝绸粘贴的木匣子里,和信一起寄给了远在中国台湾的蒋经国。
大约过了三个月,蒋经国同意开放大陆探亲。那这位亲自祭拜毛福梅墓,又给蒋经国写信的人,到底是谁呢?
说到这个人之前,得先简单介绍一下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冯玉祥出身行伍,他是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军阀。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改北洋军为“国民军”,主动迎接孙中山先生北上。
中原大战期间,冯玉祥倒戈多达8次,被讽刺为“倒戈将军”。
1948年7月31日,冯玉祥响应中国共产党邀请,从美国乘坐轮船回国。9月1日,轮船行至黑海,船体突然失火,导致冯玉祥和他的三女儿冯晓达双双遇难。
噩耗传来,全国震惊。一向镇定自若的周恩来总理狠狠斥责了负责保护冯玉祥的中央特科工作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决定将冯玉祥的骨灰安葬于泰山山麓。
而本文要说的主人公,正是冯玉祥和其原配妻子刘德贞的第2个孩子冯洪志,出生于1917年。
冯玉祥家教很严,他平生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像其他军阀的孩子一样,成为不学无术的“二世祖”。
更因为冯玉祥白手起家,尝遍人间疾苦,所以他一直教导子女们要过平民生活,千万不可铺张浪费。
为了培养孩子们勤劳能吃苦,幼年时期的冯洪志曾放过羊,住过茅草屋,还以窝窝头和棒子面粥作为主食。旁人很难想象,冯玉祥的儿子居然吃这些东西。
谈及此事,冯洪志总是这么说道:“父亲曾对自己说你嫌窝窝头不好吃,现在还有许多人连窝窝头都吃不上,从小就要养成不怕苦的习惯,长大后一定要当个有本事的中国人。”
因家风纯良,冯洪志和其他兄弟姐妹将精力全部用于学习上。1929年,12岁的冯洪志被父亲冯玉祥送到苏联念书,之后转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机械专业。
当时在德国和冯洪志一起留学的,还有蒋纬国、孔令杰、戴国安等一批国民党高层的孩子。
1941年,因中德断绝外交关系,冯洪志提前结束学业回到中国。留学多年的冯洪志精通各种机械原理,属于“稀缺人才”。回国之后,他进入兴业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机械工程师。
1942年4月的某天,应蒋介石邀请,冯洪志跟随父亲冯玉祥来到蒋介石的官邸做客。
席间,蒋介石与冯洪志交谈甚欢。借此机会,蒋介石了解到冯洪志工作能力突出,当即对其抛出橄榄枝,让冯洪志留在南京工作,但冯洪志婉言谢绝了蒋介石的这番好意。
1945年8月,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终于迎来胜利。经历了14年抗战的中国因局势未定,各行各业处于人才凋敝,形势非常不稳。
兴业公司虽是当时中国机械行业的翘楚,却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解散。
冯洪志被送到美国进修,进入纽约物理工学院,学习核物理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转到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50年6月,冯洪志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当时新中国初建,正当他准备回国之际,朝鲜战争突然爆发,中美关系降至冰点。
与此同时,杜鲁门总统签署的9835号行政命令生效,在美华人的回国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眼看局势不太平,冯洪志认为,战争是短暂的,最后总要回归和平发展。既然现在回不了中国,不如继续留在美国学习,等过了这个风头再作打算。
此后10年间,冯洪志始终没等来回国效力的时机。因为能力突出,冯洪志进入美国著名的沃尔辛顿集团工作。通过多年打拼,他成为沃尔辛顿集团的副总裁,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了诸多论文,名声大噪。
尽管冯洪志在美国声名在外,但他内心还是很想回国。彼时中国正经历十年浩劫,因为冯洪志特殊的身份,还是未能返回祖国。
身边的朋友劝诫冯洪志:“既然回不了中国,还不如加入美国国籍,这样方便他在美国长期发展,在生活、住房包括工作都很有帮助。”
每逢听到这样的话,冯洪志总是义正言辞地说道:“我凭什么要加入美国国籍,我的父亲、母亲和我的祖辈都是中国人,我为什么要当美国人呢?”
为了表明自己不加入美国国籍的决心,每逢出席公开场合,冯洪志都会穿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山装。
1973年,组织上派人与冯洪志取得联系。冯洪志当时心情非常激动,通过中间人向组织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希望返回国内,将自己的学识用于中国的建设。
1973年底,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冯洪志回到了阔别几十载的祖国。但因为签证问题,冯洪志很快又返回美国。
1982年9月,冯玉祥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冯洪志再次回到祖国。期间,得到通知:邓小平同志要面见冯家后人。听到这个消息的冯洪志,内心激动不已。
见面之后,邓小平同志先是和冯家后人一一寒暄,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然后又与冯洪志就两岸问题交换意见。
冯洪志认为,台湾方面是由老同学蒋经国主持大局,他愿意对蒋经国晓以利弊,希望能促成两岸统一。邓小平连连称赞冯洪志的拳拳爱国之心。
说完了两岸问题,冯洪志向邓小平提出请求,想带着家人回国定居。
但听到这番话,邓小平摇摇头,对冯洪志说:“我倒觉得你不要着急回来,你还是继续留在美国,更适合为祖国作贡献。”很显然,邓小平同志是不希望冯洪志此时返回国内的。
随后,邓小平同志也和冯洪志讲明了缘由。邓小平同志觉得,冯洪志在国外多年,身边不乏一些科研人才和相关资源,对祖国的“四化”建设有着很重要的贡献。除此之外,还能促进祖国统一,这是重中之重。
邓小平同志的这番解释,让冯洪志与在座的众人恍然大悟,这才明白邓小平同志的良苦用心。而事后证明,邓小平同志的做法确实高明。
因为冯洪志是国际著名的核子物理学家,同时又是材料力学、机械工业等方面的专家,对于祖国的四化建设肯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因为冯家和蒋家的关系不一般,而冯洪志与蒋经国又是儿时好友,也是同学。将促进统一的工作交给冯洪志,是再合适不过了。
冯洪志明白了邓小平同志的良苦用心后,也表了态:一定按照指示去做!
在泰山祭扫完父亲冯玉祥的墓后,冯洪志给远在台湾的蒋经国写了第一封信。信中表示,希望经国先生“顺乎人心,适乎潮流,率士归来,完成统一大业”。
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字字句句都是情真意切。冯洪志的气节和见识,实在难能可贵。
1985年,冯洪志专访蒋经国的老家浙江奉化溪口,诚恳祭拜了浙江奉化的毛福梅墓,并取了三抔土,拍了一些现场的照片,放入一个锦盒中。
1987年7月,冯洪志以朋友的名义,再次修书一封,并且把保存的三抔土,装在丝绸粘贴的木匣子里,将信和木匣子一起寄给了远在台湾的蒋经国。信中说道:
“台岛隔绝,迄今三十余年,坐使炎黄子孙分疆而治,形同敌国,上愧列祖列宗开创之基业,下负亿万同胞引颈之期望。吾兄明智,倘能顺应人心,当机立断,毅然与大陆当局对话,亲手实现和平统一,则不仅两岸同胞额手称庆,妻离子散者得以团圆,侨居海外者增添光辉,即以台湾政党诸公而论,亦可弭隐患于未来,保殊荣于当世,何乐而不为哉!”
信中的主旨内容都是围绕希望两岸统一展开的,而冯洪志寄过来的照片还有那三抔黄土,无疑让蒋经国对开放两岸探亲之事发生了质的变化。
随后不久,蒋经国成立了一个5人工作小组,专门研究讨论如何开放到大陆探亲的相关工作事宜。
三个月后,台湾当局“内政部”公布有关台胞赴大陆探亲的实施细则,而这也是海峡两岸隔绝38年后,民间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
数十年的隔离,让那些跟随蒋家父子来到台湾的老兵,终于可以返回故乡探望家人。
同样是在1987年,冯洪志一手创立美国泰山工业公司。泰山工业公司致力于游艇、汽车、直升机制造,在创新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旗下的许多游艇、跑车品牌远销全世界100余个国家。
通过多年的发展,冯洪志和泰山公司积累了大量财富。此时,美国人却希望冯洪志赶紧加入美国国籍,这样他那数以千亿计的财产就会留在美国。
但冯洪志始终心系祖国,2009年12月,将泰山公司的亚洲区总部迁往中国上海,逐渐让公司固定资产转移回国内。
2010年,冯洪志再次回到国内,当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了30多年前为何邓小平同志不愿意他回国的内幕。
冯洪志认为,邓小平并不是拒绝自己回国,更非因为其他私人感情。邓小平的想法很简单,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想要成立一家跨国大型工业公司难度特别大。冯洪志在美国积累下雄厚基础,他可以继续留在美国,或是创办公司或是继续在科技领域耕耘,将取得的成果用于祖国建设,比冯洪志贸然返回国内更有正面帮助。
事实证明,邓小平同志此举是非常高明,眼光也是独特且长远的。
正如歌中唱的一样:“无论身在何方,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冯洪志坚持了做人的底线原则,不断往返于大陆和美国。
作为最顶级的工业技术人才,冯洪志对我国进行自主研发高精尖设备提供了巨大帮助。
纵使家财万贯,冯洪志也始终不忘初心,他的这颗爱国心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如今的冯洪志先生已有104岁高龄,在国外大半生,生活上一直保持着俭朴的习惯。哪怕身为一家公司的总裁,拥有资产千亿,也没有自己的别墅和私宅,一直住在普通的公寓里。
在国内外的许多重要场合上,他也常常身着中山装或中式棉袄。
正因为无数像冯洪志先生这样的前辈,才有我们祖国如今的繁荣富强。在此,衷心祝福冯洪志老先生,身体安康,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