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4个月后,1950年10月19日,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953年7月27日,中美双方正式签订停战协议。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击败不可一世的美军,最终获得战役胜利。
70多年过去了,对于朝鲜战争的起因和评价则是众说纷纭。近段时间,网络上流传这么一种说法:朝鲜战争时期,苏联无条件捐助给中国许多武器装备。正是靠着这些武器装备,中国人民志愿军才能击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那么,这则说法到底有没有可信度?苏联是否真的为我国无偿提供了武器装备援助?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主席前往莫斯科开始进行国事访问。1949年12月16日,毛主席与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展开会谈。
毛主席没有客套,他直接对斯大林说,中方要拿回中长铁路和旅大港。但斯大林却以《雅尔塔协议》作为理由,回绝了毛主席的提议。
会议结束后,中苏两方对彼此感到不满,为朝鲜战争的爆发埋下隐患。
1950年1月中旬,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公开发表了一份名为《中国的危机》演讲,演讲内容让苏联人感到非常诧异。
当时美国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乃正义之师,击败了国民党反动派,中国人民也是无条件地拥护中国共产党。
同时艾奇逊声称,远东防御圈不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苏联对《中国的危机》的演讲,反应则非常激烈,斯大林立刻打电话让毛主席发表一份官方声明。
所谓官方声明,就是斯大林让毛主席公开驳斥《中国的危机》演讲内容,借此宣扬中苏两方的盟友关系,但毛主席根本不予理睬。随即,斯大林用中长铁路作为谈判条件,算是暂时缓和了中国与苏联的矛盾。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应该都清楚了,金日成请求苏联对北朝鲜提供军事援助,支持其对南朝鲜的进攻。而美国人则打着“朝鲜半岛和平自由”的幌子,发动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正式爆发。当时的中国没有从北朝鲜和苏联那边得到任何一条确切消息,我们还是从法国通讯社发出的消息,才得知朝鲜战争的爆发。
美国在1950年6月26日采取了军事干涉行动,派出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直到1950年10月,毛主席经过再三考量后,决定出兵援助金日成。此时需要苏联提供空军支援,但斯大林以没准备好为由拒绝了毛主席。
1951年初,苏联才给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了武器装备。之所以先给大家简单介绍朝鲜战争爆发前后,中苏两方关系的来龙去脉,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苏联在朝鲜战争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很明显,当时的苏联与中国关系非常微妙,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联合中国和朝鲜对抗美国,维护自身“地域霸主”的威望。
而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志愿军所使用的武器都是来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战利品。与今天的印度一样,武器装备属于“万国造”,各个国家的武器都有,性能落后,根本无法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相提并论。
既然中国决定出兵朝鲜,那斯大林对中国的态度也发生巨大转变,毫不犹豫地答应向中国军队提供武器装备。
然而,朝鲜战争爆发之初的三大战役时,苏联答应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的武器装备还没有到位。直到1951年1月,苏联提供的武器援助才逐步开始运送。
也就是说,长津湖战役爆发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没有空军和海军掩护的情况下击溃美军的,将战线一举推回到三八线附近。
因为志愿军装备的武器过于简陋,虽然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战役结束后,15万人的兵力一下锐减至只有10万人左右,减员率高达33%以上,损失可谓惨重。
鉴于极端紧张的战场形势,毛主席和周总理向苏联方面提出要求,先运送志愿军最为急需的武器。
1951年初,苏联方面给中国提供了两批武器装备,分别是大口径加农榴弹炮,还有1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榴弹炮、85毫米口径的加农炮、76毫米口径的山炮、57毫米口径的战防炮,及其他高射炮、高射机枪、火箭炮、大口径高射机枪等2114门重武器。
这些重武器可以提高志愿军的防空能力,保障志愿军物资运输补给线。
除这些大口径火炮之外,苏联还给志愿军提供了3300辆各类汽车,包括观测仪器、通讯工具及其他各类辅助装备,枪支弹药。
截止到1951年2月,苏联向中国提供了苏式步枪14万支,自动步枪26000支,轻机枪7000挺,重机枪2000挺,手枪1000支,以及配套子弹1.75亿发。
第二批武器援助是在1951年中旬陆续到货,分别为2064门各类火炮、3286辆汽车,其他各类武器弹药和装备。
此后,苏联的汽车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朝鲜前线,中方又提出购买12000辆。朝鲜战争结束时,全军拥有各种汽车71000余辆,其中包括运输车、指挥车,以及随60个步兵师、10个坦克团装备和炮兵、工兵、防化兵、防空军、公安军、海军、空军购买苏联装备时配置的特种车(牵引、工程修理、加油、消防清洗、通信、移动发电等专用车辆)。
1951年5月25日,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期,毛主席派总参谋长徐向前率领代表团赴莫斯科与苏联政府进行谈判,准备购买60个师苏联武器装备。
谈判一直持续到1951年10月,双方初步达成协议,苏联答应在三年内完成对志愿军60个师的装备供应。
这60个陆军师的武器装备,是按照苏联正规编制配备的,分别如下:“每个师(14963人)有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坦克自行火炮团、1个独立高炮营、1个独立五七反坦克炮营。炮团装备有122毫米榴弹炮、76.2毫米野炮、120毫米迫击炮各1个营(12门),坦克自行火炮团装备Т34坦克24辆、76毫米自行火炮16辆,独立高炮营装备37毫米高射炮12门,独立反坦克炮营装备57毫米反坦克炮12门。全师步兵武器13938件,炮303门,汽车261辆,特种车84辆,马车517辆,马1136匹。”
但因为交货时间问题,这60个师,最终只有3个师进入朝鲜作战。介绍完了这些地面武器,我们再来看看苏联给中方提供的空中武器。
1950年,苏联向中国出售了369架米格9战斗机歼击机。这种歼击机性能十分落后,油耗量很大,作战半径极小,我们只能将其用于飞行训练。因此,朝鲜战争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派出空军出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米格歼击机的性能太落后。
1951年5月,斯大林两次向毛主席发电报,他承认,苏联为中国提供的米格9战斗机性能过于落后,导致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没有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抗衡,这一错误由苏联负责。
苏联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无偿向中国提供372架新型的米格15战斗机,这300多架飞机分两批,在1951年6月和8月运抵中国。
平心而论,这些苏联援助给中方的武器装备,总体性能肯定要好于当时志愿军装备的“万国造”武器。尤其是米格15战斗机,性能并不落后于美国的F86战斗力。
不过,苏联提供给中方的武器装备,其中有很多是苏联已经淘汰落后的劣质武器。志愿军神枪手张桃芳所使用的莫辛纳甘(水连珠)步枪配置极差,准度不高。在苏联,这种步枪属于“压箱底”。
另外,苏联给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很大一部分不是无偿提供的。1951年2月,周恩来与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在北京签订了《中苏协议》,这份协议详细记录了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贷款的相关细节。
根据协议规定,苏联给新中国提供12.35亿卢布的贷款,这些贷款全部用于购买朝鲜战场上中国志愿军急需的武器装备、弹药和相关器材。
除了一些老旧步枪和那372架米格15战斗机是苏联无偿提供给中国,绝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是需要中国花钱购买。
1951年6月,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这份号召明确提出,希望各地爱国人士积极捐赠善款,用于巩固国防。
苏联人明码标价,最新型的米格15战斗机价格大约折合人民币15万元,一辆坦克25万元,一门火炮和一门高射炮的价格大约在8万至9万元。
当时的新中国确实拿不出这么多钱用来购买和发展技术装备,只能通过捐款捐物,包括接受苏联提供的贷款用于购买武器装备。
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催促中国还债,这部分债务绝大多数都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方采购苏联武器装备所欠下的款项。
就此说来,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是非常感激苏联提供给我们的这批武器装备,因为这批武器装备的确在朝鲜战场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央军委下定决心要走自主生产武器装备的路,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和美国人给我们的教训。
然而,苏联在朝鲜战争中打的算盘可是非常响的。首先他们不愿意和美军正面作战,但又不愿意失去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
等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苏联人喜出望外,一方面通过给中国国家贷款用于购买苏联自己生产的武器装备,另一方面还能让美军尝到志愿军的厉害,不花一分钱可以巩固自身地缘优势。(因为中国需要偿还贷款,苏联等于左手倒右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国家学习到了现代战争的模式,因为看到了距离,开始加速自身正规化建设的步伐。战后,中国国内掀起了大练兵高潮,快速进行军队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
到了1954年,中国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全军装备标准化、序列化,并由几乎是单一的步兵发展为诸军兵种的合成军。
彭德怀曾说:短短几年超过了旧中国几十年的建设。成为当时全世界范围内,都可称为屈指可数的强军。
到了现在,我们更有先进的飞机大炮导弹航母,再也没有人能随便欺负我们了,解放军依靠全国人民捐款作战的日子也早就一去不返了。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打出了我国的军威国威,也打倒了美帝的狼子野心,更让我们学习到了现代战争的模式,开始加速自身正规化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