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毛主席给杜甫的诗下了一句四字评语——是政治诗!

毛主席给杜甫的诗下了一句四字评语——是政治诗!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毛主席赴蜀主持“成都会议”。在为期十八天的会议期间,连续发表了六篇气势如虹的长篇讲话稿。

工作之余,毛主席和周总理、郭沫若一行人游览了成都著名景点——杜甫草堂。同时,毛主席还对杜甫草堂内清代学者顾复初留下的楹联,赞不绝口。

随后,毛主席又从杜甫草堂借阅了12种版本,共108册杜甫诗集。经仔细阅读之后,毛主席给杜甫的诗下了一句四字评语——是政治诗!

1958年,毛主席参观杜甫草堂,留下了四字评价,成了杜甫诗的标签

杜甫的诗诞生于唐朝时期,兴盛于宋朝时期。自宋朝以后,俨然就成为了“文以载道”的诗歌典范。它的长处就是揭露真实的历史,同情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

1957年,毛主席曾经私下对臧克家等人表示,自己并不太喜欢杜甫的诗。然而,毛主席也没有因为个人的偏好,就不认可杜甫的诗。

毛主席在大量阅读了杜甫的诗歌以后,对《春望》、《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反复圈点批注,并对汉学家费德林说:“他(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人民诗人。”

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亲自选编了两册四川地方的古诗集。在上册(唐宋)卷中,也选用了大量的杜甫的诗。

一、 毛主席游杜甫草堂

毛主席游览杜甫草堂看到的那一副楹联,是清代大才子顾复初在流寓成都的时候,为杜甫草堂题写的一副对子,正挂在杜甫草堂的大廨前面: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幡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流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游览杜甫草堂的时候,毛主席曾经在这副对子面前徘徊了良久,仔细阅读之后赞道:好,集杜诗句!

1958年,毛主席参观杜甫草堂,留下了四字评价,成了杜甫诗的标签

因为对联中的“异代不同时”,恰好出自杜甫《咏怀古迹》中的“萧条异代不同时”。顾复初借着杜甫本人的诗歌,表达了对杜甫的赞赏。

这副楹联上联的意思是说:杜甫和宋玉,虽然身处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却有同样的盖世才华。试问天下间藏龙卧虎,像他这样的诗人,又有几个呢?

下联的意思是说:想不到像杜甫这样的人才,也会和我一样流寓到成都。不过,这算是天地间的大幸运吧!正因为有诗圣的来到,才会留下了这一间月白风清的草堂。

杜甫在诗歌上面的才华是盖世的,千百年以来,江山人才辈出,有诗仙、有诗鬼、诗王还有诗佛 ,但是像杜甫那样一辈子关注社会底层的“人民诗人”,又能有几个呢?

白月风清的草堂,也同时象征着杜甫的人品。毛主席、周总理和郭沫若对顾复初这幅对联赞不绝口。郭沫若点评此联:“句丽词清,格调高永……曾为名祠添史料。”

1958年,毛主席参观杜甫草堂,留下了四字评价,成了杜甫诗的标签

另外,毛主席还在“史诗堂”前,吟诵了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这首诗恰好就是写草堂景色的作品,原文如下: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二、毛主席眼中的杜甫

毛主席身临杜甫草堂,身体内诗人的浪漫基因,又勾起了他对杜甫的诗歌的兴趣。于是在这一次游览完杜甫草堂后,毛主席就借阅了一百多册杜甫的诗集。

在这些诗集中,包括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对杜甫诗歌的注解。毛主席仔细看完了这些诗集以后,给出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四个字评价:是政治诗。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杜甫的诗歌号称“诗史”。据说,杜甫一生创作了数万首诗,留存并且传下来的大约有1500首。

这些诗歌中的内涵,几乎覆盖了杜甫的整个游宦生涯。传世的作品,几乎全部涉及了唐朝当时的社会生活。

1958年,毛主席参观杜甫草堂,留下了四字评价,成了杜甫诗的标签

同时,又因为杜甫本身一生不得其志,所以他触目所及,皆是民间疾苦,所以说他是在用自己的诗歌,替底层的人民发声。

一旦替人民发声,那么必定与唐朝统治阶级形成“对立”。比如杜甫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这些的句子,显然是具有“政治性”的。

再比如杜甫的“三史三别”,其中《石壕吏》反映的官兵强征民夫的社会现实,显然会让人联想到唐朝时期严重的“阶级压迫”。

另外,杜甫还在《岁晏行》中,描写了农民因为交不起租子,被迫卖儿鬻女的事实。在《有感五首》中,更是直指“盗贼本王臣”。

诸如此类的杜甫诗歌名句,可谓是数不胜数。这些句子所表达的内涵,在革命年代足以激起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阶层强大的反抗精神。

只不过古代的社会底层人民,大多都是不识字的,所以杜甫诗歌的影响力,只能抵达一些有识的文人。底层的人民,事实上是根本了解不到的。

1958年,毛主席参观杜甫草堂,留下了四字评价,成了杜甫诗的标签

尤其是宋朝,在这个中国古代文人地位空前提高的时代,文化圈层内对杜甫诗歌的推崇,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不过,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除了一些明显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以外,杜甫在抒发个人情感的一些诗篇里,也会掺入对社会政治的关注。

比如杜甫写的《登楼》,开头是在写景,但是后面又绕到了“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的政治话题上。

在表达对唐王朝恢复的信心之后,却又忍不住借“可怜后主还祠庙”两句,骂唐代宗李豫像蜀后主刘禅一样被小人蒙蔽了,结果导致了吐蕃的入侵。

所以,仔细读杜甫的诗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位诗圣的个性其实是极为刚烈的,因为他几乎没事就在写诗,抨击唐朝的政治。

在杜甫生命中最后时刻,也就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时候,他还是会借着“戎马关山北”的句子,表达对前线的战事的关心。

1958年,毛主席参观杜甫草堂,留下了四字评价,成了杜甫诗的标签

正是因为杜甫的诗歌,有了这些特点,所以毛主席在仔细读过杜甫的集诗以后,才会肯定地说杜甫写的“是政治诗”。

结语

毛主席不仅喜欢杜甫,还更喜欢李白。因为杜甫的诗是“沉重”的,他的大部分诗歌都在关心底层人民,关心国家大事,不但主题沉重,并且情绪也十分伤感,读着让人喘不过气来。

其实杜甫的诗歌,最适合没有打过仗,也没有吃过苦头的人去读。让这些人多了解自己身外的世界,激发起他们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心。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难道生活底层的那些人民,自己会不知道吗?其实,真正不知道的这种现象的,还是那些唐朝社会上层中“何不食肉糜”的人。

事实上,杜甫在晚唐以后就受到推崇,也是因为一些有学识的上层文人,能够读懂杜甫的诗歌,并且从中得到了感情。

但是毛主席不一样,他是从民间走出来的,是打小就苦过来的人,他自然不愿意再在诗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所以毛主席说自己不太喜欢杜甫的诗,也是人之常情。

1958年,毛主席参观杜甫草堂,留下了四字评价,成了杜甫诗的标签

然而,有人因此误会毛主席不认可杜甫,这完全就是大错特错了。因为毛主席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李白、杜甫二人,都是无可替代的。

毛主席认为,李白和杜甫,一位是“不朽的艺术家”,一位是“人民的诗人”。人民在毛主席心目中的分量到底几何,想必也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6760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