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看似无形的水,至柔至坚。诗词中的水,经年流淌,美不胜收

看似无形的水,至柔至坚。诗词中的水,经年流淌,美不胜收

自然界的水,无色无形,至柔至坚。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你看,世间最柔弱的莫过于水,最坚强的也是水。水滴石穿的道理天下皆知,水被人们赋予生命力,它不畏艰险的品格,常用来形容君子的作为,被历代诗人写入诗词中,以此激励身处困境的人们。

葛洪曾说,金以刚折,水以柔成。千万年来,诗人们从水的特性,领悟做人的道理。不屈不挠的水,也是君子追求的最高境界。

看似无形的水,至柔至坚。诗词中的水,经年流淌,美不胜收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老子看来,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坚不摧、催人奋进。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奔流不息,永远向前,从不停息,从不退缩。而智者思维活跃,喜欢思考,像水一样充满活力、富有生机。

庄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大的善良,莫过于像水一样,无私奉献,无声无息地滋润世间的万物,不争不抢,从不做与人不利之事。水一路奔流,沿途经过荒无人烟的高山、峡谷,却始终保持本性,初心不改。

孔子曾对子贡说,君子见大水必观。在孔子看来,君子应具有的品德,水都具备。似德,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善化,似志。这是水的特性,也是君子的毕生追求。水浩浩荡荡,施恩于万物,却无欲无求。

看似无形的水,至柔至坚。诗词中的水,经年流淌,美不胜收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为水写过一首词,用得一七令的词牌,耐人寻味,我们来看一下。


至清,尽美。
从一勺,至千里。
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道性净皆然,交情淡如此。
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
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

在这首词里,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用拟人的手法,把水写得惟妙惟肖、活泼灵动。水,最清澈,最秀美。从一勺之水的渺小,到汇聚成江河、奔腾千里的气势磅礴,都有着无穷的魅力。

天下水本是同源,所以林妹妹才会对宝玉说,不拘哪里的水,舀一瓢看着哭去吧。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凤姐过生日那天,宝玉出门祭奠金钏,贾母王夫人着急,林妹妹也深为他担心。所以才有了前面的话。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里的水,是取舍后的珍惜,对真爱的执着。温柔的水,成为真情的化身。水最纯洁,对人和万物都有好处,在崇山峻岭间水流湍急,在宽阔的平原,缓缓流淌、灌溉农田。

水乡的居民,千百年来用河水洗菜、洗衣服,在小河里泛舟而行,日常生活与水息息相关。君子之间淡如水,君子的品行如水一般纯净、淡然,令人向往。

看似无形的水,至柔至坚。诗词中的水,经年流淌,美不胜收

行人在岸边欣赏流水的壮观、美丽,河流在沟渠里里悄无声息地奔流。向来低调也是水最大的特点。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心心相映,彼此之间的真情,如流水一般,日夜流淌,生生不息、无穷无尽。

纯粹如水,不掺一丝杂质。平静如水,引人沉思,淡而无为,动而天行。古代的文人寄情山水,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内心的安慰,保持纯真的本性。刘禹锡在《陋室铭》里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诗人在山水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心无旁骛的时候,活得最为洒脱随意。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在《赤壁赋》里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古往今来诗人们喜欢把愁思苦闷的心情,融入涛涛流水,东坡也不例外。他说,只有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成为永恒的风景,没有穷尽的时候,在烦闷的时候欣赏,让人心旷神怡。

看似无形的水,至柔至坚。诗词中的水,经年流淌,美不胜收

大自然之美,美不胜收。山水之美,无法用语言形容。心灵的自由,在于摆脱现实的各种束缚,在山水间达到精神的升华,物我两忘,人与自然合二为一。这是庄子笔下的理想境界,也是君子追求的人生。

古代舟车代行,水承载着无限离情。被贬江州的白居易。在《琵琶行》里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深秋的江边,金黄的芦苇、火红的枫叶,在萧瑟的秋风中楚楚动人,浔阳江边,诗人送别好友,依依不舍。

茫茫江水把离愁别绪渲染得更加深刻,好友登船即将远去,诗人从马上下来,与好友一起举杯,喝下送别酒,心思沉重,美酒也不能让人开心。离别依依,无言以对,只有望不到边际的江水,依然流淌,还有倒映在水中的月影,诉说着离愁。

唐代诗人王勃在送别诗中,将秋江与离情完美结合,诗词写得美轮美奂、触动人心。

看似无形的水,至柔至坚。诗词中的水,经年流淌,美不胜收

秋江送别二首

王勃 〔唐代〕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然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诗的开头,诗人点出了时间背景,异乡的早秋时节,诗人来到江边。江边的小亭孤独地立在那儿,天上的明月温柔地照耀着人间的一切,月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

诗人面对流逝的江水,更添一层伤感。诗人委婉地用津树隐离舟,渲染离愁,别出心裁。岸边的树木和远去的小船,一静一动,空间的转换,将分别的不舍写得惟妙惟肖。

第二首送别诗更为奇妙,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巧妙地写出分别后的两个人的情景,俨然处于不同的世界,而江水,便是诗人和朋友之间的界线。诗人骑马策行,朋友乘舟远去,隔着江水南北遥望。谁说中间只隔着一条江?从今往后,分别在两地居住,归期漫漫。

看似无形的水,至柔至坚。诗词中的水,经年流淌,美不胜收

诗词中关于水的描写,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读来让人身临其境。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诗中的泉水,以及从泉水中引流而出的水,在诗人笔下变得生动有趣。诗人非常形象地将引流泉水的竹筒比喻成一条寒玉,泉眼的四周,被翠绿的藤萝掩映,泉水汩汩而出,升起的水雾,宛如一道轻烟。竹筒里流动的水,仿佛美妙的音乐。行人走在泉水的下面,只听到头顶潺潺流水声,却看不到流水的痕迹。

清代诗人袁枚笔下的山与水,互相辉映。他在诗中说,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你看,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江水的清澈,而是借助水中青山的倒影,从侧面烘托出江水清澈见底,很有新意。江水流到兴安这个地方的时候,最为清澈。两岸的青山倒映在水中,那清晰的影子给人一种错觉,仿佛那青山是从水底长出来的一样。青山顶部的景色依稀可见,而小船仿佛就在青山上面滑行。读到此处,我们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清爽的感觉油然而生。

看似无形的水,至柔至坚。诗词中的水,经年流淌,美不胜收

当年,五十岁的白居易在赴任杭州刺史的旅途中,看到江面的夕阳,写下一首诗,广为传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晚霞洒在江面,把江水染成红色。诗人乘船而行,眼前的江面,一半碧绿,一半鲜红。远处波光粼粼,绚烂的美景让人心情无比愉快。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仿佛珍珠般璀璨,天上升起的新月宛如挂在夜空中的弯弓。

重情重义的唐代诗人温庭筠,将溪水拟人化,赋予它真情,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写地出神入化。他把美好的感情倾注于流淌的溪水,充满浪漫之感。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山间的溪水,看似无情,年复一年地奔流,其实有情有义。诗人在山中行走三日,一路溪流陪伴,不离不弃。越过远处的山岭,诗人就要与小溪分离,溪流潺潺,一夜不停,仿佛在诉说离情。

李白在江边送别孟浩然时,借长江把送别写得浪漫唯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孟浩然乘坐的小舟早已消失在远方,只有长江水不停地流淌,仿佛看穿了诗人的心思,懂得他怅然若失的失意。

诗词中水,美不胜收、沁人心脾。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5997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