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一年八月十六日,是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最后一天。
进入八月,杜月笙,这位曾经叱诧上海滩的青帮大佬就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
八月六日,杜月笙叫来了陆京士、钱永铭等人,开始交代起他一直没有交代的事情。
杜月笙说起的第一件事情是放在宋子良处的十万美元。
“我有一笔钱,数目是十万美金,一向托由现在美国的宋子良先生保管。宋先生是讲道义的朋友,这笔钱除了他和我之外,就没有任何第三者知道了。我只有这笔现款,留给家属作为生活费用。”
这段话的信息含量很大, 宋先生是讲道义的人,那自然还有一些人是不讲道义的,是拿了钱不认账的。
只有两人知道的事情,杜月笙却有把握宋子良会把这一笔还回来。
这背后,自然有不为人熟知的事情。
1934年一天,宋子良找到了杜月笙,向杜月笙提了一个请求。
宋子良在外面惹下了风流债,他结识了一个舞女,现在舞女怀了孕,要求宋子良跟他结婚。
以宋子良的地位,当然不可能将一位舞女迎娶进门。宋子良拿出一笔钱,希望对方将这个孩子打掉,可没想到,舞女也不是好欺负的。舞女找到了自己的黑社会干爹要挟宋子良。
黑社会的事情,自然要黑社会来处理,总不能去找委员长吧。
无奈之下,宋子良只好找到了上海滩最大的黑帮头目杜月笙。
第二天,这位舞女就从上海滩消失了。
大概有这一层关系,杜月笙才放心把十万元美交给宋子良打理。
过了一天,宋子良打来越洋电话,回复确实有十万美金,最近做了一些投资,所以还添了些利息。
“京士有十万块港币存在我这里,你们应该即刻归还。”杜月笙又说道。
京士全名陆京士,江苏太仓人,1928年加入杜门,是杜月笙最得意的门徒。尤其他替杜月笙筹组“恒社”,将杜月笙上万的青帮弟子纳入到一个组织内。
“恒社的社务你要负责维持,你须记得,做事情需要毅力,同时更少不得金钱。”杜月笙对陆京士说道。
杜月笙可谓一位看钱最透,把钱玩到极致的人。
投入黄金荣门下,杜月笙跟随老板娘林桂生到赌场赢到了人生当中第一笔巨款。
拿到钱不久后,他就将这些钱散给了往日的穷苦朋友。
“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因此别人存钱,我存交情。”
“每月存款折上多几个零不算你有多少钱,花出去多少钱才算你有多少钱。”
杜月笙从来都明白金钱的魅力不是放到银行里,而是怎么花出去。
会赚钱不是本事,会花钱才是本事。
“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通晓金钱奥秘的杜月笙赚取了许多黑钱,但也有他不愿意赚的钱。
1937年,日本海军军令长永野修身找到杜月笙,提议日本政府出资三千万,与杜月笙合办“中日建设银行”,以与宋子文创办的中国建设银公司竞争。
杜月笙以中国人不便与日本人合作为词拒绝。
永野不死心,故作慷慨道:“杜先生既然不便与日本政府合作,那么就由杜先生出面组公司好了,日本方面依然可以出三千万,无条件为杜先生提供创办资金。”
杜月笙再次拒绝了这三千万日元。
金钱有时候是万能的,但金钱也有万万不能的时候。
“京士有十万块港币存在我这里,你们应该即刻归还。”杜月笙又说了一遍。
众人反应过来,陆京士连忙否认,表示自己并没有十万块存在杜月笙这里。
家人并没有说话。
杜月笙明白,这些虽然是自己的家人,但此时围在身边,是盘算能够拿到多少钱,而不是拿出多少钱。
杜月笙转过脸,朝旁边一个人说道:“啊,朱汝山那里,我还有十万钱呢。”
朱家是上海豪富,朱汝山当时就在旁边,听到杜月笙的话,连忙说道:“先生,你交给我的是十万港币,不是美金。”
“不错,是港币,不是美金。”杜月笙点点头。
第三天,朱汝山送来十万的支票,杜月笙让陆京士当场收下。
陆京士回头悄悄将十万支票交给了杜月笙的家人。
那么,杜月笙有没有十万块存在朱家呢?应该是有的。
事实上,杜月笙在许多地方都存有金钱,大多是以借款的方式放出去。
现在似乎是全部收回来的时候了 。
装欠条的箱子摆在了杜月笙的面前。
“给我拿个火盆来。”杜月笙说道。
众人捧来了火盆。
“把这些欠条都烧了吧。”
杜月笙吩咐道。
家人露出了犹豫的表情,谁都知道这小小的欠条箱价值几何。
这么多年,杜月笙花钱如流水,从他手上过的钱以亿相计。有不少就是打个欠条就领走了钱。这里面,光是王新衡就欠杜月笙500根金条。
杜月笙叹了口气:“借我钱的人,有的流落天涯,有的生死未知,我不想在我死后,你们一个个都成为追债的人,将我活着的这些交情都弄不好看了,能记住我的好的人,在你们困难的时候,会伸手帮助的,记不住的人,你们去追债,也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大恩如大仇,这些你们以后就懂了。”
欠条化为了灰烬。杜月笙,这个跟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完成了最后一项跟钱有关的事情。
八月十六的下午,杜月笙的最后一天,临终之前,他留下最后一句话:“好,好,大家有希望。”后就此撒手人寰。
1902年,上海高桥的穷小子杜月笙来到上海滩,成为上海的一个水果商行小工,因其削梨技术高超,外号莱阳梨。
1907年,杜月笙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迈入青帮行列。时年十九岁。
同年,杜月笙进入黄公馆,并很快受到黄金荣老婆林桂生的赏识,成为黄公馆的骨干成员。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
金钱汇集而来,这些金钱成为他打通社会脉胳的敲门砖。
1921年,杜月笙相中上海滩赌场里一个小混混,立马送钱送物,结拜为兄弟,此人叫戴笠。
黄炎培一向瞧不起杜月笙,可在生活拮据时,杜月笙每月给他送上五百大洋。
张学良避世上海,被王亚樵怒斥,杜月笙找到张学良,“到我府上,你可安心住下!”
1923年,黎元洪下台,所到之处,人人喊打,只有到了上海,杜月笙亲自迎接,安排食住。
大文豪章太炎摊上事情,杜月笙一手摆平,还上门拜访,将两千银元的银票折叠成一个方块,压在茶杯底下。
靠着这些交际手段,杜月笙赢来了场面。
黎元洪送出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
杜月笙修祠堂,蒋介石为其送“孝思不匮”牌匾。
张学良题赠“见义勇为”,梅兰芳前来捧场唱戏。
章太炎送来洋洋千言《高桥杜氏祠堂记》,将杜月笙的祖先追溯到尧帝身上。
英租界当局居然亲自派出二十四名巡捕担任“顶马”仪仗……
谁能想到,当年的穷小子竟然有这样的排场。
当然谁也不会想到,如此风光的杜月笙最终也只能避居香港。
做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杜月笙的一生是旧上海一个最典型的缩影。
星岛晚报称:杜氏一生甚为精彩,如果能有人写下翔实生动的传记,将是近世最可贵的历史性报告文学。可写行状和墓志铭的多,能写杜氏传记的人未必有。半世纪来的上海是一个万花筒,只有在历史家的显微镜下,才能够看清。杜氏本人始终是站在政治圈子的边缘。他的操守是旧道德的准绳,而他的一生却是大时代大烘炉的火炼。他的死,也正是这半世纪结束的钟声。
事实上,杜月笙去世之后,陆京士等人就希望能够找人写出杜月笙的传记,最终由恒社同人公决,请当时颇负盛名的章君榖执笔。
章君榖曾经任职上海申报,这些年专职传记写作,其吴佩孚传》、《黎元洪传》颇受好评,由他来写当是不错选择。
不过,杜月笙的传记不好写。杜月笙事迹虽多,但杜月笙毕竟是青帮出身,留下的文字材料不多,门徒更是多白丁。
于是,章君榖采用了跑新闻的写法,白天带着录音机采访杜月笙的亲朋好友。到了晚上再把收集的资料整理。
当时写出来后,在传记文学杂志登出,一发表就好评如潮。
就连杜月笙的门人陆京生看了也赞叹不已。
说这本书里的人物写谁像谁,如果杜月笙自己来写自传,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而且章君榖原本就是沪上人物,他写作时保留了当时不少的俚语俗话,一下把读者拉入到旧上海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这套书后面引进大陆,成为杜月笙唯一值得阅读的权威传记。如果你要了解杜月笙,读杜月笙传,这一本就可以了。
很多人也常问我,自己情商低,应该看什么书,我一般推荐三本书,一本是杜月笙传,一本是胡雪岩传,一本是曾国藩传。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可读胡雪岩,混社会当然可以看一看杜月笙传。
来源: 脑洞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