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栋原籍湖南桃源,和曾国藩算半个老乡。他从小喜欢书画,因仰慕曾国藩的学问和理学成就,二十多岁时千里迢迢地进京,谒见当时已名冠京师的曾国藩。
几天接触下来,同样对书画痴迷的曾国藩便和杨国栋惺惺相惜,认定他是可造之材,将他收入门下,闲暇时一起探讨书画。曾国藩多次在朋友面前夸赞杨国栋悟性高、学问好、功底深厚。
杨国栋听到老师夸赞,非但没有沾沾自喜,还低调地表示:自己是来求学问、长见识的,不是来炒名的。为此他身居书斋,拒不见客,这无形中更增加了曾国藩对他的好感。
就在曾国藩对杨国栋的信任不断加深时,杨国栋竟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不与老师打招呼便人间蒸发,再也不见踪影。曾国藩迷惑不解,多次派人寻找都没结果,于是不再提他。
一次,曾国藩陪朋友到琉璃厂游览,偶尔在一个古玩摊上发现几幅字画和一枚荷叶状的砚台,觉得似曾相识,仔细一看不由目瞪口呆。原来这些古董都是他往日收藏的旧物,尤其那块砚台,更是他视若珍宝的祖传之物,平时压在箱底,很少示人。曾国藩问:“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是一个叫杨国栋的先生典当的。”摊主毫不避讳地回答。
曾国藩后悔不迭,深怪自己一时大意,误将一个窃贼收入门下。为不使祖物流失,他和摊主讨价还价不成,便花800两银子将砚台和字画都买了回来。曾国藩取出砚台,准备研墨写字,结果发现砚台远不像以前那样青翠发亮,还墨渍外溢;将它放在手上把玩,也感觉比原来轻了许多。惊诧之余,曾国藩翻箱倒柜,发现自己收藏的砚台和字画都在。
曾国藩这才明白自己上了当,竟花大价钱买了高手仿造的赝品。时隔多年,已经做了湘军统帅的曾国藩再次邂逅杨国栋,这才解开了谜团。
原来杨国栋追随曾国藩学习时,一天外出办事,遇到进京寻他的老仆。老仆说,杨父因和邻居争夺祖坟惹了官司,被锁进监牢,家人托熟人、找关系,花光积蓄不算,还欠了高利贷,也没能将杨父救出来。
身无分文的杨国栋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他见识过曾国藩的砚台和字画,虽不算价值连城,但也不失为珍品,自己若以此为蓝本仿造品,或可解燃眉之急。于是他把过去临摹曾国藩的几幅字画和临时仿造的砚台拿到地摊上,本想换几个小钱,没想到一出手就卖了400两银子。杨国栋本想先告知曾国藩一声,可他外出未归,只好留下一张“急事暂别”的字条,随老仆返家。
弄清来龙去脉,曾国藩顿觉释然,对杨国栋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杨国栋也给他带来意外之喜:近年杨国栋学了制作枪炮的技术,这对一向热衷洋务的曾国藩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葛文景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