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茶馆 施紫楠 摄
一元茶馆 施紫楠 摄
中新网湖州10月4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凌晨三点,天蒙蒙亮。走在浙江南浔荻港村的小河边,已能明显感觉到凉意。
过了积善桥,有家老铺子半掩着门。透过窗户能看见,墙角的老式煤饼炉上,放着一只上了年头的茶壶,“嗤嗤”冒着热气。发黑的白炽灯泡下,77岁的潘平福和哑巴伙计埋着头,弓着身子不声不响地忙碌着。
茶客们在茶馆内喝茶聊天 施紫楠 摄
聚华园茶馆,是荻港村一座有着近两百年历史的老茶馆。潘平福是茶馆第四任掌柜,接手至今已有53年。考虑到茶客都为老人,他只收很少的茶钱,一元钱可以喝上一天。所以这里,也被称为“一元茶馆”。
凌晨四点左右,67岁的沈阿栋端着杯子来到茶馆。哑巴伙计拎起水壶,滚烫的开水倒入杯中,茶香四溢。
潘平福为老主顾剃头 施紫楠 摄
在这些茶客里,沈阿栋总爱第一个来,一份报纸一杯茶,一喝就是几十年。“我的爷爷辈就在这儿喝茶,听说那时候这儿还是平房呢。”沈阿栋说,茶在家里也能喝,但在这儿喝茶,不孤单。
谈话间,一个个老茶客陆续到来,很快凑成一桌。这些茶客,大都是村子里的老人,年纪最大的已近百岁。
“你们那边的鱼现在怎么样了?”“你家的菱今年收成可还好啊?”……荻港古村的一天,在老人们的家长里短中开始。
其实,在2011年之前,潘平福的茶水只卖5毛钱一杯,茶馆入不敷出。那一年,在茶客们一再坚持下,潘平福将茶水涨到了一元钱。到了2014年,茶客们又提出自带茶叶,只需茶馆提供一元热水。
哑巴伙计在烧水 施紫楠 摄
哪怕如此,一天最多三四十杯茶的收入,还是无法支撑起一座茶馆。当茶客们提出出资支援的想法后,潘平福毅然拒绝,坚持靠着干“老本行”——为村民剃头修面,来补贴亏损,维持茶馆的正常运作。
潘平福告诉记者,剪发15元一人,顾客也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街邻。相较于满街的美发店,他们更钟情于这里的老发式和老手艺。
在茶馆右边,古旧的剃头台上堆满各种老式剃头工具。先用热毛巾敷脸,再打上肥皂,磨好的刮刀在脸上游走,潘平福的一招一式,小心细致,干净利落,“我14岁就跟着师傅学剃头,接下茶馆后也一直没落下这门手艺。”
在潘平福看来,剃头也是茶馆的一部分,“以前但凡是大茶楼,都会留出一个地方来给剃头匠,这是规矩。”
为将这个传统延续下去,潘平福也曾收过七八个剃头徒弟,但最后没有一个愿意留下来帮他支撑一个注定亏损的茶馆,“在这里挣不到钱,徒弟们后来都纷纷改行了,只有哑巴一直都在。”
潘平福口中的“哑巴”,便是茶馆内唯一的一个烧水伙计,今年也已经70岁。当年在别人嫌弃他又聋又哑不够聪明时,是潘平福收留他在茶馆做个烧水伙计。这一待,便是几十年。
潘平福常说,“如果没有哑巴,我这茶馆也是开不下去的。”年复一年,明摆着亏本的买卖,潘平福却从没想过放弃。在他看来,只有留住茶馆,村里相伴几十年的老人们才有一个相聚的地方,他们的晚年才不会寂寞。
“彩云楼、三星园、先月楼、怡园楼……”闲暇期间,潘平福告诉记者,荻港原来有着大大小小13家茶馆,经过村里的商人,都喜欢上岸吃口早茶。“后来村子没落了,茶馆一家家关门,现在只剩聚华园了。”
如今,潘平福的茶馆已成为荻港村老人们唯一的念想,“看着老人们还能有个去处,我也开心。”潘平福说,自己年纪大了,茶馆不知道还能开多久。但只要他还在,“一元茶馆”就永远会给老人们备足茶水,只要还有一个老人来,他就会拿起剃刀,认认真真地给人家理发、刮面。
人来人往,茶起茶落。风雨飘摇的老茶馆,有潘平福的一生,有老茶客的一辈子,也浓缩了荻港古村的百年光景。
清晨七点左右,茶客们渐渐散去,“一元茶馆”又归于平静……(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