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
战场之上的风云诡谲,从古至今都在警示着世人一个道理:武器、兵力都不是决胜的根本,懂得用智谋审时度势,以最小的代价与伤亡取得想要的战果,才是战胜的先决条件。
有如开篇《孙子兵法》所言,真正决定战局的,还真的是中国古人最看重的天时地利人和。
酷爱研究战争史的人一定不会忽略二战的精彩,如果不从灾难等消极角度去看待这段历史,各国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做出的选择,就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兵书。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其中也见证了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军事发展。
日本在二战末期的强弩之末,有目共睹,这一弹丸小国的最终战败,也是令人大快人心与众望所归。可很多人还是有着这样的疑问:当时日本最强的关东军,为何在苏军面前不堪一击?这一支“日军之花”,又为何在短短几天内便全面溃败?
中国领袖曾讲究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今天,我们不妨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看当年白热化的二战中,日军与苏军的发展。人们常说:“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当年苏日两方的对抗恰恰印证了这一道理。
日本在二战初期得以疯狂扩张,最大的原因便是发动战争前的精心筹划。在其他国家还在沉睡之时,日本早已“磨刀霍霍向猪羊”,发展军事工业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亚洲得不到理想的军事发展借鉴,日本就将目光投向发展更为先进的欧洲。在大手笔国力投入后,日本在对外宣战时已然是军事大国的存在。
除了军事工业的强大以外,日本最初相当注重王牌军队的打造,关东军便是最经典的代表。要说当年关东军到底有多强悍,看看中国战场的惨烈,就足以说明一切。
可看似机关算尽的日本,最终还是败给了自己日益膨胀的野心。或许是发动侵略战争时把一切想得太过理想,也或许是在亚洲战场上的无比顺利,让日本人忘记了详细的统筹与规划。
在战争开始进入消耗时,日本军力开始因日益扩大的战线而被极大地削弱。
都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原本计划驻守中国北方的关东军开始被迫投入到日本分布在世界的其他战线。30个师团中,最为精锐的兵力被分别派往冲绳、菲律宾以及台湾和日本本土。
此时处于中国北方的关东军已经处于外强中干的状态中,即便日本在此之后进行了扩建,可再招募而来的兵力,部分都是刚刚征召的日本侨民。再加上装备匮乏的原因,新兵甚至连人手一把步枪都保证不了(十几万人没枪拿),又何谈保持关东军往日的雄风?
究其原因,关东军后来的惨败恰恰与自身的先天因素无关。在很多后人看来,如若日本关东军当年坚持镇守东三省不退,历史真的有可能因此改写。
可怕的恰恰是日本人穷凶极恶下的战略失误,他们也更加想不到,在战争的开始,日本的军力就已经开始走下了下坡路,可那些从沉睡中慢慢苏醒的国家,却还在加强军力的问题上“后劲十足”。
要说当年的苏联领袖们也绝非怯懦之徒,相反,在西方工业大跨步发展之时,苏联同样没有错过这一重要的发展时机。最重要的是,苏联领导者运用苏联制度的优越性开始将大量的资本与人力投入到国家军事发展中。
苏联人骨子里好战的血性被激发,这也注定了苏联这只雄狮会在二战的关键阶段怒吼世界。
相对于在发动战争前进行军事准备的日本来说,苏联的军事发展更加具备实用性。也可以说,苏联当时的军队发展方向全部与战场需要吻合,他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成熟军事体系,将国家最高规格的装备与人才全部投入其中。
再来看当时苏联国情对于战争的援助力量有多强大,在苏军没有展开全面对抗前,苏联的国内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一片大好的态势。农业与工业这两项最能保障军事发展的领域,都被领袖看得无比重要。
再加上苏联土地面积十分可观,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也注定了苏军可以耐受住漫长的消耗战。
除了国力飞速发展,苏联在与关东军决战之前就已经领教过这位对手的真实实力。
1939年的诺门坎事件,缺乏战斗经验以及对日本王牌军不甚了解的苏军接连失利,直到刚愎自用的军长费克连科被替换,朱可夫带领苏军战胜了所向披靡的日军。
那一次的战役之后,苏联明显遏制住了日军的侵略,虽然损失惨重,可苏军对关东军有了清晰的实力把握。这在之后双方再次交手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除了关东军这位陪练以外,苏德战场上,德军对苏军的锤炼与洗礼,也是不容小觑的。要说关东军可怕,德军的战斗力才是最惊人的。
想来,在还没有与日军正面抗衡之前,苏军早已在德军这位陪练的“残酷训练”中越挫越勇,并涅槃重生。
当日军还在做着“大日本帝国”的侵略美梦时,最强悍的关东军已经被越发没有章法的日本扩张战略扯得四分五裂。暂且不谈战场上的日军变得越发吃力,后方国内的经济支撑也一样变得难以为继。
苏联与德国尚且懂得持续对抗的道理,日本与军事无关的很多民生产业,都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地步,国内民不聊生,有目共睹。
1945年5月8日,德军宣告无条件投降,日本为防守苏联可能进行的进攻,再次扩充关东军兵力,将在东北的25万退伍的日本军人重新征召,兵力达到70万余人。
但是关东军总人数的增加只是一种表面膨胀,武器装备严重不足,甚至抽调伪军的装备补充新编关东军部队,甚至还有很多新兵是老人和孩子。
德国的投降,对于全世界的正义国度而言,都是等待许久的好消息。可对于日本来说,在追求独裁的路上,他们曾经崇拜到五体投地的导师轰然倒地。
曾经的德意志让全世界在铁拳下瑟瑟发抖,而今的世界到处都是不再害怕邪恶的正义之师。
在笔者看来,被孤立的日本无论给关东军打上多少鸡血,都不会再让这支曾经的虎狼之师恢复士气。正相反的是,代表正义的苏军从各个方面都开始占据上风,这种力量对日本起到的威慑力,一定超出了苏军的实力本身。
在此消彼长的差别中,日本关东军兵力参差不齐,甚至连身体有轻微残疾的青年男子都被编入军中。七十万兵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们最擅长的不见得是舍生忘死,反而是贪生怕死。
苏军的蜕变,前文已经仔细分析过,双方交战在中苏边境,苏军从8月9日开始进攻,8月16日日本天皇正式下战败诏书,浩浩荡荡的关东军居然有近60万人沦为苏军的俘虏。
还有数百名被中共军队俘虏的关东军战俘加入解放军,参加了解放战争。
对于关东军不堪一击的这一说法,也有一些人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在战斗结束时,苏军虽大获全胜,可并没有歼灭过日军某个兵团或是通过战斗占领某座城市。
由此可见,关东军后来的全面溃败与士气低落关系密切。换言之,当年“掺了水”的关东军依旧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无奈其大势已去。
如此说法并无根据,那时因为曾被分散到其他战场的关东军,尤其被调回日本本土以及台湾的部队直到战争结束之际,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战斗力。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关东军当年的惨败,外界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也是“形势比人强”以及“失道寡助”的关东军,必然面临的结果。
如今看来,曾经号称“日军之花”的关东军,算得上是二战结束后下场最为悲惨的一支军队。近60万军人成为苏军的俘虏,在苦寒之地的西伯利亚饱受摧残,一共有六万多人死在那里,太多的人躲过了战火却让自己惨死在异国他乡。
当然,我们也不会同情,因为这是他们咎由自取!
事实上,当年日本的疯狂扩张计划破产,买单的绝不仅仅是关东军,暂且不谈两枚原子弹对于日本本土国民的影响,曾随关东军进入中国东北的开拓团,也因日本战败而沦为炮灰。
2015年4月,73岁的日本老人中岛幼八出版了回忆录《何有此生:一个日本遗孤的回忆》。
1943年,1岁的中岛幼八和父母还有姐姐作为“日本开拓团”的成员来到中国东北的牡丹江。日本投降后,他的父亲被征兵,从此一家成为难民。
他写的这本回忆录,让世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当年的侵华战争,除了中国人饱受战乱之苦,还有那些无法左右自身命运的日本平民百姓。
在中岛幼八的书中,曾写下过对父亲加入关东军的疑问:“关于我父亲这个人,根据亲戚或原开拓团的人们评价,他是个肯帮助别人、鼓励别人的人,对周围的人十分关心。我虽然未曾受过父亲的熏陶,但别人都说我继承了他的性格。父亲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那么为什么还被这种侵略战争的思想迷住了心窍呢?这一点值得深省。看来越是善良的人越会受狭隘的民粹主义影响。”
他也写下了苏军大败关东军时开拓团面临的窘境:“父亲被征走以后,形势急转直下地严峻起来,开拓团的人们陷入了惶恐不安的绝境。昭和二十年(1945年)8月4日,在牡丹江举行了东满省管区开拓团长会议。从当天会议的气氛就感觉事态相当紧迫。不难看出对太平洋战争的看法有了极其悲观的倾向,但还没想到苏军的参战。过了五天后,苏军从牡丹江等五个渠道进攻了中国东北地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日军全面覆灭。8月15日日本投降,战争彻底结束。”
这便是当年被军国主义裹挟的悲惨日本,被战败、被毁灭都是理所应当的结局。但是回头想想,战争,只是那些好战分子为证明自己而发起的,可受苦的永远都是平民百姓。所以,该死的是那些战争发起者,还有那些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军人。
身为后人的我们,再回看那些历史时,应当以史为鉴。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是为了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珍惜用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使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