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车检阅了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并发表了国庆讲话。
此次阅兵堪称当时新中国第一次向全世界“秀肌肉”,是我军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军队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现人民解放军的良好精神风貌。
“84阅兵”标志着我国国防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的时期。
陪同邓小平检阅受阅部队的,是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此次大阅兵的总指挥秦基伟上将。
10点02分,秦基伟乘坐检阅车迎上邓小平的检阅车,向军委主席报告:“受阅部队检阅完毕,请检阅!”
雄壮的军乐演奏声响起,秦基伟陪同邓小平开始对由一万多人组成的受阅部队进行检阅。伴随着邓小平和受阅部队一声声“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铿锵有力的呼喊,时年70岁的秦基伟将军心中百感交集。
正是因为一代代解放军战士前赴后继,才换来了人民军队的茁壮成长和日益强大。
虽然当时已古稀之年的秦基伟很快将卸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但是无论由谁来接任,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都会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
用“玩命”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神将
秦基伟将军传奇的戎马生涯,从红军长征时期一直延续到抗美援朝,绵延不绝。
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的秦基伟童年十分清苦,10岁就相继失去了父亲和哥哥,这也磨练了他刚毅勇敢的性格。
1927年,年仅13岁的他就参加了湖北农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黄麻起义”,两年后又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
从鄂豫皖苏区一路到达陕北,成为总指挥徐向前元帅手下的一员猛将。
秦基伟有多猛?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
1937年初的西路军行动,秦基伟担任西路军总后勤部掩护重任,冰天雪地中被敌人分兵包围在甘肃临泽。临危不乱的他协助后勤部九死一生,坚守数日突出重围。
战友们都以为他已经不幸阵亡,没想到他还能活着回来。
抗战打响后,秦基伟以“游击战教官”的身份前往山西太谷整合武装力量进行抗日斗争。
他的组织任务完全依靠自己,居然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组织了300多名各界爱国青年军民,战斗中身先士卒、“玩命”般夺下太谷县城,还夺下了17支步枪作为战利品。
秦基伟以总指挥的身份建立了“太古抗日游击队”,带着队伍上了太行山。这支队伍成为了后来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调任太行军分区后,秦基伟还参加过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在战斗中更是智勇双全:
轻步兵战斗腰插菜刀冲进炮楼砍杀日寇,攻坚战亲自端起机关枪与对方拼火力掩护部队前进,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同时,被战士们和乡亲们称作是“秦大刀”、“秦大胆”。
解放战争任九纵司令员,在豫西连续攻下15座县城,极大配合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行动。
这么“玩命”又能打的将领,我党我军当然要重用啊!
抗美援朝战争开打伊始,秦基伟并没有被安排入朝作战,他三次主动请缨入朝,终于得到中央军委批准,率领第三兵团十五军入朝。
在1952年10月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秦基伟的第十五军是坚守上甘岭的主力部队。
面对美军使出的暴风雨般的狂轰乱炸,硬是凭借顽强的作战意志与合理的战术运用,坚守了43多天之多。他牢牢钳制住了敌人的攻击火力,为我军的战略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美军的兵力有多夸张?据不完全统计,投入战斗的共有6万多人、118辆战车、350门大炮、3000多架次飞机,投下了投下的200多万发炮弹……
投入战斗的武器弹药之多,号称是“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击”。就这样,居然都拿不下秦基伟的部队。此战之后,秦基伟的第十五军赢得了“千岁军”的威名,在朝鲜战场乃至国内流传开来。
上甘岭战役被看作是我军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标志性战役,秦基伟将军也凭借此战彻底奠定了我军一线将领的位置。
1953年回国后,秦基伟受到了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并于1955年的开国授勋仪式上被授予中将军衔。
结束了戎马生涯的秦基伟,曾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固守祖国的西南边疆。
随后又历经多年沉浮,在1975年调入北京军区,先后担任政委和军区司令员,一直到1984年任阅兵总指挥,走向了一名军事指挥官的人生巅峰。
老部下、老战友的鼎力相助
1975年10月,秦基伟就任北京军区第二政委。此时他的第一副手,是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周衣冰。
二人在北京军区相遇前并没有太多交集,但几年后,他们的珠联璧合成就了一段佳话。
周衣冰与秦基伟走过的路十分相似,同样是小小年纪就投身革命,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加入新四军,在前线摸爬滚打,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成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大队指导员。
一直作为作战参谋的周衣冰,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并通过在军事学院的系统学习,开始担任大兵团的参谋工作。
如果说秦基伟是实战派,那么比秦基伟小8岁的周衣冰就是学院派。
他更为擅长严格治军与作战计划实施——虽然已经是和平年代,但大小规模的军演和训练不定期都有,且我军也十分需要这样的机会保持作战能力。
秦基伟来到北京军区任政委的时候,周衣冰已经在北京担任了两年的正军级副参谋长,对军区的情况极为了解。
作为秦基伟的得力干将,周衣冰带领总参谋部制定了详尽的作战方案与训练方法,保证了军区部队能够通过高水平的训练保持充足的战斗力。
1980年1月,开国上将陈锡联卸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正式接任。
同年,周衣冰也于年底就任北京军区参谋长,“秦正周副”的领导班子正式形成。
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将我军的战略方针进行了调整,从“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改为了“积极防御”。
当时的国际局势愈发复杂。美苏冷战愈演愈烈,中美刚刚建交,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亚洲乃至全球的军事格局随时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与苏联有漫长边境线的我国为了确保国防安全,必须加强部队在实战中的战斗能力,特别是合成军的作战训练。
邓小平同志指出,长期处在和平环境的军队,想要保持高素质、高标准的战斗要求颇为不易,“不打仗,部队军事素质的提高就必须要靠高水平的训练与战略战术调整。”
基于此,中央军委提出组织一次大规模实战演习,要求部队实兵实弹上阵,主攻方向为防御作战的组织实施。该任务交给了北京军区。
这次演习史称“华北大演习”,由军区司令秦基伟和周衣冰负责。实战经验丰富的总指挥秦基伟提出了战略构想,军事基础理论丰富的副总指挥周衣冰再对细节进行完善,并协助秦基伟进行具体实施。
关于演习的全部流程和内容,包括演习地点、参观点以及两军的战略战术推演等等,周衣冰全部带着演习部队和各个兵种的负责人都进行了勘测,确保演习的进行。
用现在的话说,秦基伟和周衣冰相当于这场演习的“导演”和“副导演”,特别是周衣冰,几乎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1981年9月14日至19日,华北大演习成功在河北省张家口北部地区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悉数到场观看了演习,并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北京军区圆满完成了中央军委交予的任务。
根据国防部统计,此次演习共出动了我军陆军、空军和保障部队合计超过11万人。
另外动用汽车逾万辆,坦克和装甲车超过1300辆,火炮1500门,飞机475架,演习经费达2500万人民币——那可是40年前的2500万,足见中央军委对此次演习的重视程度。
本次演习展现了我军全面向现代化军队建设迈进的坚定步伐,为此后我军探索现代战争中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演习的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秦基伟和周衣冰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二人领导下的北京军区演习部队,向全世界展示了一支精良部队的军容军纪,体现了现代战争的显著特点。
而且,此次军演为我军后来多次军改和筹建高水平集团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大大推进了我军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有了周衣冰的鼎力相助,秦基伟如鱼得水,带领北京军区稳步发展。
1984年的国庆35周年大阅兵,秦基伟才得以与周衣冰再次搭档,担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
八四阅兵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周衣冰在未来接任秦基伟北京军区司令员的基础。
华丽转身写就老将新篇
1984年的秦基伟已经70岁,身经百战的他终究敌不过岁月的侵袭,比他小8岁的周衣冰处在一名军事指挥官巅峰的尾巴,八四国庆阅兵,两位老将通力合作,谱写了一篇华彩的军旅乐章。
此次阅兵不同以往,是1959年建国十周年以来的首次最高级别阅兵。各项准备工作比华北大演习时还要繁琐,但充足的准备工作奠定了此次阅兵的基础。
此次阅兵从1983年底就开始筹备,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部署,中共中央书记处专门召开会议,并安排北京军区主副将秦基伟和周衣冰来具体负责排兵布阵和具体操练。
在具体分工合作上,秦基伟依然主抓大局,周衣冰则负责具体筹划工作,依然是高标准严要求,并明确了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的“世界一流,国际前茅”的阅兵标准,严选受阅部队,提升阅兵质量。
当然,阅兵跟军演不同,军演的规模是要远远大于阅兵的。
此次受阅部队的人数安排也经过了秦基伟和周衣冰的精挑细选,以北京军区三大集团军的主力部队人员为主,再加上其他军区部分陆海空三军的编排,组成了庞大的受阅部队:
此次受阅部队由10370人组成,陆、海、空三军以及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编成42个方队,轻武器6429挺,汽车2216辆。另有各种作战飞机117架,导弹189枚,火炮126门,坦克和装甲车205辆。
各种受阅武器共28种,其中有19种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新装备,且全部都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有的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基本实现了军队机械化、自动化。
八四阅兵的过程无须赘述。时至今日,很多国人都把这次37年前的大阅兵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大阅兵。
此次阅兵极大鼓舞了全民斗志,展现了我国的国威和军威,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里程碑事件。
跟随军委主席邓小平检阅受阅部队的秦基伟将军,以及在主席台观礼的副总指挥周衣冰将军,一边看着子弟兵从天安门城楼前驶过,心里满是自豪和欣慰。
因为八四阅兵的空前盛况,秦基伟和周衣冰都受到了中央军委的表彰。
此时,秦基伟将军退休的事宜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国家戎马一生的他,以70岁的高龄依然坚守在军区一线岗位上,不得不令人佩服。
但毕竟他年事已高,当他卸任的时候,究竟谁来接替他的职位,曾经是摆在中央军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经过了华北大演习和八四国庆阅兵的洗礼,这个人选已经没有了悬念——秦基伟的老部下、老搭档周衣冰。他极其出色的指挥能力以及战略战术部署,在我军的这两次军事行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作为秦基伟将军的参谋长,他对北京军区的情况了如指掌,接班秦基伟执掌北京军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1987年11月,73岁的秦基伟卸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点将周衣冰接替老领导,成为北京军区总司令。周衣冰也跻身正大军区级军官,他的搭档、总参谋长为开国少将刘振华同志。
就像当初他辅佐秦基伟一样,刘振华同样在总参谋长的职位上,为北京军区的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
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我军从来不缺正大军区级将领的人才储备,无论是陈锡联、秦基伟还是周衣冰、刘振华,堪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军”。
1988年4月,秦基伟将军接任张爱萍上将,出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离开了北京军区的秦基伟,并没有隐退二线,而是依然在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着贡献。
同年9月,我军实行了新的军衔制,授予了军官新的军衔。国防部长秦基伟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北京军区司令员周衣冰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二位将军的后代,同样接替了父辈的衣钵,成为了我军的中坚力量:
2016年7月30日,我军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将官军衔晋升仪式,武警部队参谋长秦天晋升为中将警衔。
秦天正是原国防部长、北京军区总司令、上将秦基伟将军,他的胞兄秦卫江中将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东部战区副司令员兼陆军司令员,现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会委员。
周衣冰的儿子周小周,曾任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第14集团军军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西部战区善后办主任,2013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三位将门虎子虽然身处和平年代,无法像他们的父亲那样上前线奋勇杀敌,但仍然活跃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线上。
秦天还被称作是“学者型领导”,曾经主持攻关了多项军队级乃至国家级的重大课题,还曾发表过多篇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文章。
我军需要这样文武双全的优秀将领,他们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我国的国防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发展的中流砥柱。
秦基伟将军早在1997年2月就离开了我们,周衣冰将军也于2017年8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他们二位曾经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北京军区司令员乃至国防部长等工作岗位上所作出的贡献,永远会被国人铭记。
参考文献
[1]叶青松.爱“玩”的解放军第十五军首任军长秦基伟[J].党史博览,2006(08):52-56.
[2]范长龙.在纪念秦基伟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1 话[N].人民日报,2014-11-17.
[3]纪学.威猛神将秦基伟[N].人民网-中国作家-纪实,2007-08-03.
[4]岳菲菲.海军武警部队新晋6名中将,其中3人来自南海舰队[N].北京青年报,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