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钱塘八月潮古诗六首赏读: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有人说,中秋到了八月十六就算过完了。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秋月的魅力不只是一年秋天最圆的月亮,照耀大地,征兆丰收,而是中秋月能够引发巨大的海水潮汐。
对于月亮能够引发潮汐的功能,古人很早就观察到,所以月亮和水,生殖相关,形成了月亮崇拜。古人认为,月亮具有强大的唤醒生命的能力,比如海水里的蚌蛤,在月圆之时会打开贝壳,在上涨的海水里孕育珍珠,又比如月亮精蟾蜍,代表的就是生育。
那么月亮和潮汐是怎样的联系呢?潮汐本身和日月对地球的吸引力有关。
中秋节八月十五,太阳,月亮和地球,连成直线后,海水受到的月球太阳吸引力,合力最大。 就形成了壮观的海潮,其中中国以浙江钱塘的海潮最为壮观。海潮的叠加形成有个时间过程,所以往往最大的潮汐出现在,八月十六到八月十八之间。
“天分浙水应东溟,日夜波涛不暂停。
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御势须平。
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
为报龙王及水府,钱江借取筑钱城。”五代·钱缪《钱江借取筑钱城》
五代吴越国王钱缪,正是因为钱塘潮虽然壮观,但是那个时候也不能当景区赚钱,相反,巨大的钱塘潮水,倒灌进来,形成巨大的人身伤亡和农业损失。平四年(910年),钱镠动员大批劳力,修筑钱塘江沿岸的海堤,保护良田和农民利益。
这首诗是写了钱塘潮水的猛烈汹涌,和筑堤百姓驾驭海潮的志气。
老天将浙江的水倾倒在东海,波涛滚滚,日夜不停。
但是潮水汹涌,千尺的海堤被潮水冲击,仿佛随时要裂开崩毁,但是上万人奋斗在堤坝上,和潮水争斗。
这里岸边地方小,但是上堤的士兵却多,那海神狰狞率领海妖和人们对峙。
我为了这一地方百姓的安全,特地请龙王和水府开恩,让我们顺利战胜海潮,保护我们建立一座人间乐园。
那么这里有几个信息很有意思,一,就是钱塘潮水的确汹涌,二,是钱缪有人定胜天的决心,三,可以知道修堤的不止是农民,这是把军队也用上了。四,可以相见过程的艰辛。是不是很有点眼熟?
这里写潮水之猛烈,千尺巨堤冲欲裂,已经很震撼了。
唐朝之后,钱塘堤坝长年修缮,真正去看钱塘潮的人也就多了,这是真正地带着欣赏观赏的心态,钱塘潮是著名的唐朝景点,很多人都过来打卡。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唐·孟浩然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要知道唐朝开元之后,中秋节放假三天,法定官民同乐,孟浩然跟着钱塘长官,自然不会错过已经成为著名景观的钱塘潮。
一百里外,就听见了雷声滚滚,大家都停止了奏乐。
然后钱塘官府的人员,骑着马,前后相连,赶到江边的亭子,等到一百里外的潮水向岸边推进。
此时天空上一轮秋天的太阳,秋高气爽,远远看着海面和钱塘江的入海口,一片辽阔。
忽然间,惊涛越来越近,来像雪花一样扑向岸边,居然在这亭子上,觉得了像冬天的那种凛凛含寒气。
这是巨大的海风波浪瞬间让空气降温造成的。
当然可以想见那种壮观,海潮雪花样的水浪都已经飞到半山腰了。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唐·刘禹锡《浪淘沙》
这应该是写钱塘潮最精练和有气势的唐诗。
刘禹锡看钱塘潮是年青时代。他21岁就荣登进士,不久做太子校书,这是太子幕僚。少年得志前途万里,28岁,他有机会去淮南节度使幕府作副手,这一时间,他游历了浙江江苏,自然也看到了壮观的钱塘潮。这种汹涌澎湃,震撼了年轻的内心,激发了他的豪情。
但是刘禹锡写下《浪淘沙》的诗句,却是中年之后,贬谪到四川。
他在这里呆了二十三年,和他作伴的是三峡最壮观的滟滪堆瞿塘峡。他思考平生,壮志难酬,心情如那奔涌流水,从黄河到长江,到曾经看到了钱塘江激荡的潮水,深情写下了这组包含天下之水的诗作,其中在岁月里回望回想钱塘潮,更有一种中年的沉笃壮气,带着深厚的人生感悟和乐观。
那八月的潮水,开始是伴着涛声如雷,从海面从地下滚滚而来。
那潮头高达数丈,却触及岸边的高崖,却又反弹回去。
只看那退去的潮水,穿过狭窄的海门,仍旧带着呼啸和怒吼。
它挟带卷起泥沙,像雪花一样堆起,潮潮叠加,汹涌澎湃。
这非常生动记录了潮头起落的整个壮观过程。这是经过时间沉淀后的洗练精准,还有将自己融入海潮的那种心情气势。
刘禹锡大材小用,几乎是关在了四川边远地方二十三年,但是他的内心从来就没有消磨,相反锤炼了他内心的豪迈,成就了有个性的他。
虽然仕途没有他施展才干放飞雄心的机会,但是文豪也是豪,这首诗成为了钱塘潮的名篇,去看钱塘潮就是要看这种潮拍海崖千堆雪,回环往复不停歇的壮美。
后来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就是来自刘禹锡。不过,他写的是长江,因为当他真正看到钱塘潮水时,几乎失语。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 〔宋代〕观潮
52岁的苏轼调任杭州,因为靠海边近,所以他看到了慕名已久的浙江潮。
在他的梦想当中,一生要看一次庐山烟雨,要看一次浙江潮。因为我说了,他贬谪到黄州写下的赤壁怀古,是对着江水,对着刘禹锡这样的前贤写的“大江东去”,气势先行,已经是文学的巅峰了。那么他肯定是想看看真正的打动刘禹锡的浙江潮。
所以,没有看到的时候,千般的思念,没有消除。
但是当他看到浙江潮真正的汹涌壮阔时,却没有写下那潮水的声色。
他只是说,我来了,我别无想法,我别无语言,因为你就是这么壮观,这么壮阔,你就是言语都乏力的浙江潮。
想一想,这也对。刘禹锡用了很多年才写下真正的浙江潮,苏轼看到真实的壮阔,他一方面觉得,自己很难超越从前的《赤壁怀古》,另外一方面,已经经过世事沧桑的他,大约,相看之好,却无言,总是一种心领神会。
庐山烟雨浙江潮,这样的壮美,无需多写。
最简单,最重要。
但是一首诗首尾都是庐山烟雨浙江潮,可见这中间的分量。
传说,苏轼死之前,将这首诗写给儿子,他想表达些什么呢?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可以当作禅诗来考究。一种愿望,一种追求,一种达到的心满,一种永恒的体验,一种曾经沧海除却巫山的笃定?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风味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宋·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但是苏轼还是写了浙江潮。但是写潮水的核心依然留白。
在浙江,中秋节之后,就是八月十八的潮水。
八月十五,这里的月夜到处都好,何况我住的地方像蓬莱仙岛。
不管是茅舍还是高楼,月色无私,都是一样的美,那空气里飘着桔子的香气,那湖中有荷花老去,分外秋清。
他写了八月十八随着月亮而形成的浙江潮,核心就一句诗。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然后转笔写下了当时海上水师在海潮里演练的壮观景象。
如同鲲鹏击水三千里,那水上的十万将士正在潮水中演练。
那红旗青旗代表的战船在波涛里时隐时显,在汹涌的潮水里,仿佛被随时吞没一样。
人生难得看见如此壮丽豪迈的景象。
如果你看到我写的,请你点上蜡烛,去面对海上,祈福那些将士平安归来吧。
宋朝的观海潮,已经不单是欣赏潮水。
在中秋节的十六日到十八日,钱塘江边上下十余里,车马拥挤,人流如织,连物价也比平时上涨,一是看潮水,二是看水兵的演练,数百艘战船出没水中,分合演习,还有武器展示,比如水爆轰震,声如崩山。”还有设立的敌舰,最终被击垮焚烧。还有数百善于泅水的健儿,披发文身,举着旗帜弄潮游泳,在潮水波浪中上下,引起岸上阵阵喝彩。
钱塘潮的形成和八月十五的月亮有关,钱塘潮也代表着中国人内心的磅礴和阳刚之气。
那团圆的月亮,不仅激发了思乡的柔情,更激发了自然和人心的活力。
所以浙江潮,是爱国爱家的潮水,带着男人慷慨壮烈的气息。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曼殊《春雨》
别看这首诗凄婉,但最让人打动的是他说,何时回家去看那汹涌的浙江潮。那是晚清民初许多爱国年轻人愿意国家富强的内心渴望和情感洪流。那是最壮阔的乡愁与国愿。
在中秋之后,你是否也期待看一次,壮丽的秋潮呢?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