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中,唐朝是诸多王朝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也是当时世界公认的第一强国。中东的波斯帝国,欧洲的罗马帝国均与大唐有密切来往,甚至有的外国人常驻在长安,成了当地官员。
唐朝开国后,花了30多年时间彻底赶走了为祸中华一百多年的突厥人,并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而这时,波斯帝国正遭受灭顶之灾,王子出逃,三次向大唐求援,却没能收回失地。波斯帝国在邻国的夹击中灭亡,而远在亚洲东部的唐朝却从中多了百万领土,这其中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萨珊帝国的崛起
萨珊帝国信波斯教,自称是波斯帝国,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前伊斯兰教的波帝国。在建国前,萨珊其实是一股地方势力,因为安息帝国被对手耗死,而取代了这个王朝。
安息帝国坐落在丝绸之路上,大概就是现在伊朗的位置。全盛之时是可以与汉朝相提并论的国家。
安息帝国西部和罗马帝国东部接壤。罗马帝国版图远大于安息帝国,后者受丝绸之路影响,综合国力一日千里,经济状况越来越好。而罗马帝国是丝绸之路的终点站,所以与各国的贸易周期长,地理位置也不如安息帝国优越。
作为欧洲霸主,罗马帝国自然希望越来越强大,于是开始打安息帝国的主意。而安息帝国虽然占地面积比罗马帝国少,但是他们的骑兵骁勇善战,弓箭的穿透力也比一般国家强。安息帝国作为罗马帝国的邻居,还能发展成四大强国之一,自然有所倚仗。
公元216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率兵攻打安息帝国,一路上他遇村屠村,遇墓挖墓,凡是值点钱的东西一个不放过。
很快安息帝国几乎举国反抗,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展开了规模浩大的战争。
安息帝国祖坟被挖,一时间怒不可遏,几乎举全国之兵反击,打得罗马人节节败退。当时安息帝国有重甲兵,骑兵,骆驼军队,还有大量轻装兵。在骑兵方面,安息帝国占据上风,但一到近战,则被罗马帝国压制。双方你来我往,大量士兵在战争中死去。国境上几乎堆满了死去的士兵,满地破损兵器被血水浸泡,浓重的血腥味久久不散。
由于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暴虐无常,发动战争的第二年就被人刺杀。于是罗马帝国转而求和,并同意赔偿。
虽然安息帝国赶走了罗马人,但战争中没有赢家。罗马帝国迎来了长达十年的停滞期,安息帝国更是一蹶不振,国力迅速衰减。
224年,罗马人再次进入安息国境,以下股势力散点掠夺,让安息帝国不胜其扰,最终走上灭国之路。
安息帝国的灭亡是历史必然趋势,罗马帝国削弱了他们的军事实力,内部纷争又扰乱了国家和平,王族勾心斗角,地方势力虎视眈眈,有些称霸一方的割据对安息帝国无半点归属感,甚至从一开始就想吃掉这个庞然大物。
终于,在宗教的支持下,阿尔达希一世迅速吞并周边土地,最终取代安息帝国,成立萨珊帝国。阿尔达希一世从扩张到建国只用了几年时间,并不是他的实力过于强大,而是安息帝国自己不争气,内外交困,还不思进取,才成了别人的嫁衣。
萨珊帝国的建立更多的是历史巧合。原本有罗马帝国在,安息帝国的大部分领土自然不会落入其他势力手中。可几年前和安息帝国血拼,让罗马帝国受了重伤,只能眼看着唾手可得的地盘被其他势力争夺。
萨珊帝国成立后迅速恢复经济,传播信仰,巩固了自己的实力,没有给罗马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在此后的几年,这个新王朝从基本的轻甲武装力量,成功过渡到以重甲兵为主,骑兵和弓箭手为辅的强大力量。此外萨珊帝国还有一支象兵,虽然它时灵时不灵,但在冷兵器时代,力量就是一切,所以很多国家听说萨珊帝国有象兵,就不太敢打对方的主意。
军事方面的强大离不开经济支持。萨珊帝国继承了安息帝国的大部分土地,也受丝绸之路影响,贸易发展迅速。此外他还掌控着印度主要贸易路线,是当时很重要的经济枢纽。
拥有地利的萨珊帝国不想只做个贸易中转站,而是大力开发国内的矿产资源,并销往世界各地。
全盛时期的萨珊帝国领地很大,包括了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高加索地区和部分土耳其地区。这些地区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能源集中带,像阿富汗的地区的青金石就深受亚欧诸国喜爱。
按理说萨珊帝国的地理位置好,贸易发达,军队力量强大,足以比拟当时的安息帝国,就连罗马帝国都不敢缨其锋。它是怎么走向衰落,以至于多次向大唐求援呢?
二、萨珊帝国的灭亡
历史是一面镜子,所有人都在里面轮回,当然帝国也不例外,有兴盛的国家,就有衰落的国家。
以我国为例,当时西汉王朝之强大,差点灭掉匈奴人。而这些匈奴人正是让欧洲诸多胆颤,并引发日耳曼部落大迁移的罪魁祸首。西方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匈奴人入侵欧洲时曾说:“一个至今为止不为人知的种族从遥远的世界角落里冒出来,像一阵从高山中降下的旋风,将一切阻挡在他们前进道路中的物体连根拔起、毁灭殆尽。”
当时西汉战胜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可见当时的国力有多强大。而西汉的强大并没有阻止它走向灭亡,根本原因是制度崩塌引发的社会现象。萨珊帝国的制度也现弊端,在其他方面也迅速败坏。
萨珊帝国的领导人其实也是个极有手腕的人。在帝国建立前期,他为了防止罗马人趁虚而入,直接在罗马地盘上扶持了一下亲波斯的政权,这样既能地方罗马的军队,也可以慢慢消耗罗马的发展。
而罗马当时也不是傻子,当时之所以没有入侵萨珊帝国,完全是因为国内形式很严峻,不管萨珊帝国有没有扶持新政权,它都不会选择入侵对方领土。
而萨珊帝国扶持傀儡政权后,自然跟罗马人结了梁子。原本罗马帝国跟安息帝国有过节,如今萨珊帝国还没坐稳江山就给罗马人埋雷,当然是仇上加仇了。
从世界地图可见,欧洲的地盘并不大,罗马帝国想发展必须扩张。往西已经没有好地段,而往东必然会涉及萨珊帝国。两个强国为邻,自然要分出强弱,何况这俩还是世仇,更是一见面就打。
萨珊帝国的兴衰史,其实就是跟罗马帝国之间的战争史。在400多年发展中,两国摩擦不断,其中在萨珊帝国灭亡前一百年间,萨珊帝国先后向罗马帝国发动了5次大规模战争。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一世成为罗马皇帝(当时是拜占庭帝国)。他一上位就任命了征东将军,目的不言而喻。
正当他按照自己谋划缓慢推进时,波斯帝国率先发难了。3万波斯人向罗马人猛烈进攻,打得对方节节败退,陆续失去大片领土,波斯占领军事重镇德拉城,占据了有利位置,士气大振。
而罗马人则利用奇谋巧计,分兵合围了波斯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双方各有胜负。因为波斯是进攻一方,且军事基础已经有压制罗马人的趋势。但波斯人长线作战也不好受,只能和对方坐下来讲和,归还了人家的地盘,从中赚到1000磅黄金。
战争既烧钱也赚钱,这就是很多国家喜欢入侵别国的一个原因,除了扩展,还有诱人的经济收入。
此后萨珊帝国又以各种借口发动了4次战役,有三次是获得赔偿,唯一没有从罗马人手中赚到钱的,间接造成了萨珊帝国灭亡。
公元606年,拜占庭内乱,萨珊帝国瞅准时机火速出兵。跟以往几次一样,萨珊帝国迅速推进,还是一样的路线,还是一样的作战方案,9个月后占领拜占庭帝国的重镇德拉城。
这时,波斯人看着熟悉的风景志得意满,好像黄金正从罗马人的钱袋子里飞过来似的。
这次战争一打就是二十多年。波斯人从德拉城兵分两路,先后攻陷了卡帕多西亚、比西尼亚、卡西顿城,直接威胁到君士坦丁堡。
罗马人死死守住君士坦丁堡,经过长时间拉锯,双方暂时休战。利用休战争取的时间,罗马人改变作战策略,利用奇( jī)正之谋,一边与波斯大军正面冲突,另外分出一小股兵力突袭一个叫伊索斯的地方,并在这里击败波斯军,收复部分失地。很快罗马人又攻下了亚美尼亚、美地亚,终于扳回一局。
双方斗得正凶,波斯内部动荡,发生政变,不得不和罗马人议和。这次波斯人损失惨重,不但归还了侵占的土地,赔偿了军费,归还了抢来的财物,还赔偿了好几年军费。作为入侵者的波斯人什么也没得到,反而在因为内部问题损失惨重,迅速陷入内部矛盾中无法自拔。
经过20多年的消耗,拜占庭帝国和撒山帝国都疲惫不堪,此时的他们已经没了世界强国的气势。连年征战不但劳民伤财,国家权力还被军方夺取,王室形同虚设,傀儡一般任人宰割。
637年,萨珊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国力尚未恢复,但大小战争依然不断。阿拉伯人趁虚而入,向两国发动战争。波斯国王伊嗣埃三世顾不上手里的国库中的大量财产,仓皇向西逃窜。没了财政支持,萨珊帝国几乎是一盘散沙,有人想集结力量抵抗外敌,终因为财力不够,惨遭阿拉伯人屠杀。
面对疲弱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则长驱直入,饿狼一般到处搜刮财产,仅靠区区3万兵力,打得萨珊帝国支离破碎,甚至还掳掠了4万多贵族女性。这些人被拉到阿拉伯地区的市场,像牲口一样卖了出去。
而出逃的伊嗣埃三世并没有逃过命运的审判,在路上遭到暗杀,萨珊帝国名存实亡,基本宣告覆灭。
三、萨珊求援,大唐多出百万疆域
阿拉伯人攻占萨珊帝国后,本国的贵族四散外逃跑,伊嗣埃的儿子派人向中国求援,希望靠东方的力量夺回国家。
当时中国正处于唐朝初年,李世民励精图治,大唐一片祥和,经济和军事空前强大。李世民接见波斯使者,听到对方的请求,还一时拿不定主意。
长久以来,唐朝在西北方有个隐患,是长年袭扰的突厥人。突厥分东西两股势力,东突厥经常在大唐领地活动,军力号称百万之多,面对强盛的大唐很是嚣张。李世民即位时,突厥人已经在边境生活了一百多年。面对随时会来的祸乱,他多次派人镇压,在630年干掉了东突厥人,此时正在追击西突厥人。
考虑到唐朝和萨珊帝国相隔太远,李世民没有出兵,几天后回绝了对方的请求。
其实从李世民的角度来说,不出兵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唐朝出兵,肯定不能动用追击突厥的兵力,另外军队的粮草供给方面也是个难题。古代军队想出去打仗,必须准备数倍于军队所需的粮草。比如一支一万人的军队要去两千里远的地方打仗,军需官需要准备这一万人的粮草,另外押送粮草的人也得吃饭睡觉,他们的行军速度慢,这些粮草也不是小数目。而且粮草历来是决定军队胜负的关键,很多战役的胜负都是因为某一方忽然断粮被迫撤兵,由此来看,押送粮草的士兵肯定不能少,至少得几千人。
这几千人给部队送去粮草后不能留在战场,要回复复命,这些人回去用的粮草又要扣除一部分,也就是说,真正能到前方将士手中的粮食,很可能连押粮部队在路上吃掉的少很多。
李世民不是汉武帝,同样是雄才伟略,但他不想为了自己的文治武功而劳民伤财,何况为了一个灭国的萨珊帝国,并不值得出兵。
公元661年,大唐灭掉西突厥,为祸边境一百多年的外族终于彻底消失。而这时波斯人再次求援,希望收复失地。
这时唐太宗李世民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执掌朝政的是他的儿子李治。可能有的人不太了解这个皇帝,但它在位期间灭掉了突厥,后来又干掉百济和高句丽,国力比太宗时期更强盛。
由于身体原因,李治把武则天推上台前,所以后人认为这个皇帝没什么大本事。事实上他正是借用武则天之手一点点拔除前朝世家,大力推行科举制,起用有才干而没有家世的能臣,致使权力更加集中,既承接了太宗时期的贞观盛世,也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治接到波斯人的求援,便顺手推舟卖了个人情,派兵帮对方夺回失地。刚复国的波斯人要什么没什么,紧接着就成了唐朝治下的波斯都督府,由大唐罩着。
这一次唐朝没费多大力气,疆域一下扩大了百万平方公里,成了最大赢家。而波斯人知道唐朝不像罗马和阿拉伯人一样残忍,甚至还支持他们保留本国特色,自然很愿意归顺。
波斯都督府存在了12年,后来阿拉伯人又占领这里,进行了一波劫掠。对这些人来说,波斯和中亚其他弱小的国家都是提款机,取完钱就没什么用。他们也不希望浪费精力治理这里,于是来时像一阵风,走时只剩一片狼藉。
波斯王第三次向大唐求援,李治只派兵护送他回国。一行人走到吐火罗时,波斯帝国正在被诸多邻国蚕食。波斯人看着国家一点点消失,心中万念俱灰。
伺候波斯人再也没有向大唐求援,他们知道自己的祖国再也不能复辟,波斯王也在郁郁寡欢中死去。
在外面漂泊了20多年的波斯王后裔泥捏师回到长安,成了大唐的官员,他余生都在唐朝的疆域中度过,再无踏入波斯故地。公元707年,这位波斯王室在长安病逝,关于萨珊帝国的所有故事就此终结。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掌控未来,所有王朝都在腥风血雨中艰难前行。有兴盛,就有覆灭。萨珊帝国的覆灭看似是一系列巧合的结果,其实内部早就腐败不堪,贵族和军阀之间的矛盾,王室和平民之间的矛盾都集中在特定的时间爆发。战乱笼罩的地方,只有废墟和焦土,而大唐凭空多出的百万疆土,最终也逐渐缩水。
在这段历史中,萨珊帝国被阿拉伯人灭国,罗马人依靠海上力量挡住了阿拉伯人的进攻,但这两个国家都被奥斯曼帝国灭掉。对了,奥斯曼帝国是东突厥人建立的,他们被大唐打成筛子,但是没有完全消失,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成了西方举足轻重的国家。而奥斯曼称霸西方时,萨珊帝国,拜占庭帝国,唐朝都成了历史,一个新时代正在这片大陆上疯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