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传的上期,我们讲述到了希特勒进入政治之前的模样,也讲述了他为何进入了政治领域,
希特勒的野心一日一日地扩大,一跃成为了德国第三帝国的元首,但在这之后,希特勒又走向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呢?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希特勒进入政治领域之后的故事。
从1933年,希特勒建立自己的政权开始,希特勒便一直扩大自己手中的权利。一战过后,德国的政治内部可以用一个“乱”字去形容。
各种党派之间的争斗明枪暗箭,错综复杂。
希特勒为了拿到德国的全部政权,便想要利用德国国会宪法规定的授权法,因为这个法律可以让希特勒上台后自行规定法律的规章制度。
但让这个授权法生效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三分之二的国会议员通过,才能让这个授权法生效。
而能让这个授权法生效的唯一一办法,就是推翻国会中势力最大的共产党。国会纵火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1933年2月27日晚,柏林消防队接到了国会大厦发生火灾的消息,夜晚十一点半,大火终于被扑灭,
消防员在扑灭后进入现场检查,他们突然发现了一个赤裸着被冻得哆嗦的男人,他们发现这个男人是个荷兰共产党人。
希特勒借着这个国会纵火案,称这个案件是“共产党的暴行”,还认为“这是共产党发动革命的信号。
”纵火案过后不久,希特勒便根据《国会纵火法令》宣布,共产党意图暴动,因此为非法党派。
共产党派倒下了,授权法的生效也就容易了许多,在1933年3月5日的议会选举中,纳粹党终于通过了授权法,
希特勒也在此一个月后迅速取缔了德国的各个党派,建立起了纳粹独裁政权。
希特勒除去管辖内部政治以外,他还开始了对外交和军事领域的管辖。
一战过后,德国战败,签订了极其不公平的《凡尔赛和约》,希特勒为了冲破《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做了一件让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事情,那就是让德国退出了国际联盟。
在希特勒的眼里,国际联盟是一战后战胜国歧视战败国的国际组织,是一个不公正的组织。
但退出国际联盟的这件事情,希特勒自己又不太想担责任,于是乎,希特勒便办了一场全民公投的办法,
关于这个办法的实施,希特勒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认为退出国际联盟是出乎民意而不是出乎自己的野心。
退出国家联盟后的德国,受的限制变小了,《凡尔赛和约》也因此失了效用。
希特勒的这部路走的非常的妙,既让德国不再受战胜国的约束,也让德国内部的军队得以发展。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可是让德国的军队一直停滞在原地,无法发展,德国的海军陆军空军部队里的人数简直少得可怜。
这次退出,是希特勒上台一年后,做得最令德国军方欢呼雀跃的决定,德国军方开始重整军队,成功地挣脱了合约的枷锁。
但希特勒的这次做法也让英法两国对德国的单方决定充满敌意,英法两方觉得虽然德国在战败后受到了不少限制,
但这个限制却也让他们心中对德国的不安少了一些,这次德国突然退出,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希特勒知道英法心中的想法,知道他们内心都只想保持长久的和平,又想利用德国去对付苏联,
所以希特勒向英法提出,德国会发展必要的军备措施,成为苏联共产主义的阻碍,而且德国的飞机数量永远不超过法国飞机数量的百分之六十,
与此同时,德国的海军力量也只会保持在英军百分之三十五的水平,
从数据表面上看,希特勒的提议似乎在主动限制德国的海军和空军来维持世界的和平,
但实际上,希特勒的提议是实实在在地打破了《凡尔赛和约》里的军事限制,更是为德国海军和空军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使得陆军的发展规模也逐渐扩大,希特勒是把德国重新武装了起来。
希特勒在成为元首后,自然而然地也成为了三军的最高统帅。而他的第一个行动是把勃洛姆堡将军和三军的总司令召来。一起说下誓词:
“我在上帝面前宣誓,我将无条件地服从帝国元首和武装力量最高总司令阿道夫·希特勒及帝国的人民。我以勇敢的军人身份,保证誓死遵守誓言。”
这是史无前例的。从前的誓词只要求服从宪法和总统。这个对某人指名道姓作的誓言,在元首与每个海陆空士兵之间建立了私人的联系。
然而,却没有哪位军官曾提过一星半点的反对意见,或对此举世无双的措词提出过疑问。
要说起军事领域,我们不得不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虽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二战中希特勒失败了的结果,但希特勒在这场战斗中所表现的军事才能还是不可忽视的,那他的军事才能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大都不够客观,按照书中客观的评价来说,希特勒的战术是有亮点的,但战略上,总体还是有失误的。
从1936年开始,希特勒便开始发起了战争,收回了《凡尔赛和约》中被抢夺的地域,占领了捷克、奥地利等地,
直到1939年9月,德军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在这个时候彻底爆发了。
要说起这次战争中希特勒所表现出的亮点,第一个要说起的就是希特勒所执行的闪电战了;那么希特勒是如何保证闪电战成功的呢?
这就要说起希特勒当时遇到的一个军事将相了,为了保证闪电战的成功,希特勒把视线放在装甲力量上时,恰巧此时作为陆军将领的古德里安,正着手操演着一个摩托化部队,
希特勒看到后赞不绝口,在这之后的一年里,德国的装甲部队正式运行,古德里安也得到了重用。
二战初期,德国的进攻就用了古德里安所带领的装甲部队,成果表现的非常显著。
这第二个亮点便是,希特勒在进攻法国时,遇到了一个名叫曼施坦因的将士,这个将士并不起眼,但他却为攻下法国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起因在于,在攻打法国时,希特勒周边的将领所提出的方案大多都与一战相同,没有任何可行的地方,
希特勒正惆怅着到底该如何攻打法国的时候,曼施坦因便说出了一个“舍近求远”的方法,
德军可以绕过法军的正面防守,然后去攻打法国防守薄弱的地区,最后用机械化的部队大肆进攻,使法国节节败退。
希特勒听完这个方法,觉得这个战略虽然凶险,但大可以试一把,于是希特勒用这个方法在四十天的时间里,逼得法国战败签署了投降书。
就在德国攻下法国,准备去攻打英国的路上,希特勒开始出现了他军事上的第一个失误。那便是敦刻尔克战役。
那个时候,德国陆军的凶猛,令所有人都为之诧异和惊恐,眼看着德国就要围歼英国,德国空军的将领戈林却向希特勒提议让空军上场歼灭英国军队。
更荒谬的是,希特勒竟然答应了戈林,撤掉了古德里安带领下的陆军,但就是这样的决策,让本是盘中餐的英国溜之大吉了。
而后,希特勒下令宣布入侵苏联,此时的德国军方一头雾水,根本不能理解希特勒的做法,但希特勒的独裁使他们无法抵抗他的命令。
于是德国军方提出先去占领苏联的莫斯科,然而希特勒却认为占领苏联的资源要地更为重要。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带兵攻打苏联时,欲望占据了理性,他下令兵分两路,一路去占领有食物资源的乌克兰,一路去追寻苏联的油田,
直到同年的9月份,希特勒才开始集中兵力攻打莫斯科,就是这个延误攻打莫斯科的决策,使他们的战争发生了一个致命的转折点。
当年在他们进攻莫斯科的时候,正值冬季,天气冷得厉害,苏联军队在这样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和德军相持不下。
与此同时,希特勒为了保证之前占领的地盘不被抢走,就干预东线战场,下令实施了静态堡垒战,
当时骁勇善战的曼施坦因为了挽救战争局势,就抵制了希特勒对东线战场的命令,用他擅长的装甲力量压制了苏军在东线战场的势力。
此时的苏联并不想这样僵持下去,于是想要和德军求和,然而希特勒一意孤行,不顾千万德军的安危,拒绝了苏联的示好。
同时还罢免了曼施坦因的职责。此时的希特勒狂妄自大,不顾一切,德国的命运在他的手中摇摇欲坠,
德国军方便偷偷地建立起了一个“反希特勒”的组织,但希特勒的势力实在太为强大了,这样的组织根本奈何不了他。
1944年,德国军队惨遭失败,节节败退。希特勒也在这个时候消失了一段时间。
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的消息传入希特勒的耳中,这让希特勒突然生出战争会发生转折的希望,
直到4月20日希特勒生日的那天,希特勒得知苏联红军包围了柏林四分之三的土地时,希特勒才大梦初醒,哀鸣道:
“战争失败了…….”
1945年,4月30日,苏军经过激战占领了德国的国会大厦,希特勒便不再苦苦挣扎,在下午的三点三十分,到了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开枪自杀了,
人类的噩梦希特勒在那一刻终于消失,在那里,除了一群忠实跟随着他的人为他悲伤以外,任何人都不为他悲伤。
希特勒这个人到底是“天才”还是“蠢材”?
他虽在战争中被淹没,却在历史的潮流中被永远的标记了。希特勒的人生起起伏伏,在平凡里出生,在不平凡中死去。
当我们回首他进入政治以前的青年时光时,我们会发现希特勒也是一个有血肉的人。
本以为冷血的希特勒没有丝毫感情可言,但他却在死前的最后一刻,保护了陪伴他多年的爱娃,
而且在爱娃不离不弃,回来选择和他面对死亡的时候,他给了爱娃一个小小的婚礼。
可当他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杀死犹太人的时候,他又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恶魔。
这个复杂的人死在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地方。
“旗帜在他倒下的地方倒下;与他一起死亡的是国家社会主义和想要生存千载的第三帝国。
因为他,他热爱的德国躺在废墟上。他之生命的动力,对犹太人的仇恨和恐惧,在刹那间烟消云散了。
这是最大的讽刺。他原拟消灭600万犹太人,并以此作为奉献给世界的厚礼。但是,这反而导致建立起一个犹太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