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多信佛的民众,信仰的都是佛教,而非佛学,其实这两者差距甚大,只是很少有人去真正的探究,
- 这原因一是人们信佛只图心灵寄托,
- 二就是佛法的“玄之又玄”,让人大为头疼,
一句“不可说”,道尽了佛学的态度,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却又言之无物,所以“空”是大多数人对于佛学的第一印象,
生活中,佛学的现实意义显而易见,但佛学义理的真实性和它对人们言行的普遍性影响,却很值得深究,
关于这一点,进化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赖特有一定的发言权,
他以现代发达的心理学和脑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冥修实践和经义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佛学是真实的,它是释迦摩尼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最初理解和洞察。
它不空洞、没过时,对于现代人而言同样的意义深远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美国作家罗伯特·赖特的神作《洞见》,
作为进化心理学教授,赖特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为所谓进化心理学,就是关于自然选择如何设计人类大脑的研究,
众所周知,人类的大脑是几亿年来自然选择的产物,可这种自然选择,却常常会误导,甚至是奴役人类,
让人类认不清自我,看不见世界,深陷于桎梏之中,对此,我们大多无能为力,因为先天的“动物性”对人类的影响深刻而具有诱惑,
这种结论,与2500年前释迦摩尼通过冥修对人性进行洞察的结果如出一辙,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几千年来,佛学提出的一系列精神追求与道德主张,并不是打坐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和现代科学一致的对人性的谨慎洞察,
说实话,单从书名来看,人们很可能会误解它是一本传扬佛教的书,
但事实上,这本书的内容却并非劝人们信佛,也和宗教传承没有半点关系,如果非要分个类的话,它应该隶属于:哲学。
书的上部主要阐述了佛学对于人类脑部基本状况的观察、理解和洞见,指出了人的烦恼来源以及摆脱方式,并把这些结论和现代科学对人脑的研究结果进行印证;
而书的下部分则将侧重点放在了这些洞见对于人类的生存意义上,
赖特在尝试尽可能多地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佛学的一些概念和观点进行解释,当然,这些概念和观点并不包括虚妄的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以及神通等超自然现象,
换句话说,赖特解说的是佛学,而非佛教
另外,佛学之所以被广泛流传,正在于它的实用和思辨,用哲学家的怀疑精神去辨析,用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去验证,这才是研究佛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标题一:以“苦”“乐”为代表的感觉,实质上是人的一种错觉
赖特本着这种精神说出了有关佛学的第一个论点:
我们都生活在像电影《黑客帝国》里的 Matrix 一样的虚拟现实世界中,并且他得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正来源于我们自己的感觉,
赖特说:我们的所思所想其实都是错觉
“人生实苦”是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活着很苦,活着好像正是为了承受苦,但“苦”到底是什么,却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它是人生常常会出现的一种状态,但这种状态的缘由却很难令人捉摸透,
赖特说有人考证“苦”的本质是“不满足”,可“满足”与“不满足”是没有衡量标准的,这是否与个人的修为有关呢,
一个觉悟者会因看透了事件的真相常常不觉得苦,如此说来,那些“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的苦,就是自以为是的“苦”了
同样的“快乐”也是,赖特在这里讲了一个实验:
将猴子关在笼子里,里面放一盏灯,灯亮猴子就能得到果汁,此时感到愉快的猴子大脑中就会分泌多巴胺,渐渐地,猴子看到亮灯就会分泌多巴胺,尽管那时他还没有喝到果汁,到了最后,亮灯导致猴子分泌的多巴胺甚至超过了喝果汁,
这说明了猴子的快乐在于期待果汁,而非喝到果汁,那么果汁能给猴子带来快乐的结论是不成立的,
其实人和猴子一样,在做某件事之前会认为这样会很快乐,但做过之后却往往没有预期的结果,所以,人们以为的快乐,也只是自己的错觉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包括痛苦和快乐之内的,人类的很多感觉或者情绪,都是自己的错觉,
进化心理学上说,人的情绪实际上是自然选择对人类思想的编码,是为了方便人类对自己身处的外部环境做出有价值的预判,
就是说一件事如果对传播基因有利,你就会感到很快乐,并且会坚定下次还会这么做,反之,人就会打消下次重复做的念头。
这样的编码听起来对人类的发展十分有利,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编码常常出错,一般情况下这种错误有两种形式:
- 一是外部环境变了而编码没变,比如食物匮乏时吃甜食能补充能量,而食物丰盛时再摄入糖分就是损害身体了,所以这种本能的嗜甜感觉会欺骗你的身体;
- 二是“假阳性”,这是一种统计学的小概率假设,例如一个人在野外行走,听见草丛中有响动就会躲起来,尽管这时候草丛里并没有狮子和老虎,尽管这种草丛里有危险的概率微乎其微,甚至是自己的错觉,但这种下意识的逃跑反映仍然是人类的第一选择,因为这种小概率的假设性很可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总之,人的各种复杂情绪中,实在包含了太多的错觉,痛苦是,快乐是,烦恼也是,任何一种感情都包含了虚幻的成分,
所以,当你再次感到开心或者愤怒时,请先不要发作,因为那可能只是你的错觉
小标题二:“无我”的科学依据
情绪的确是会欺骗人的,但我们还是会觉得它真实,那么人呢,我们自以为真实存在的自己,也会是一种错觉吗?
赖特练习冥想的内观派认为:一个人修行到一定高的程度后,就能感知“无我”
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意思是我的思考可以证明我的存在,但佛陀却认为:连你自己都可能是个幻觉,更别提是头脑中的思考了,
佛经《五蕴皆空经》曾记载了佛陀和五个僧人的对话,并由这些对话构成了“无我”的五种东西“五蕴”:
其中,色蕴指代人的身体;受蕴指代人的基本感情;想蕴指代人的基本感知;行蕴指代人的精神形态,也就是想法和行为;识蕴则指代人的意识。
佛陀和五个僧人一一对话,并分别就五蕴的归属与他们辩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五蕴都不是我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既然不是以五蕴的方式存在的,那我究竟是什么?是否是真实的?
有人说,仅仅凭借智力去研究佛经是无法弄明白其中真意的,要想理解佛陀的话,必须要修行才成,
赖特作为一个修为普通的修行者,始终参悟不出答案,于是,他问了其他修为高的人,可大家都各有各的解说,
“我”是不是真实存在始终没有定论,但有一定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我”并不是自己的国王,可以完全控制自己,
关于这一点,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例证,比如,
- 我们计划完成工作再玩手机,但是中途还是抵制不住诱惑,这里面“我”是主张先工作的,那么让“我”拿起手机的又是谁呢?
- 再比如,面对爱的人,我们应该体谅对方关心对方,但有时候我们还是会不受控的恶语相向,那么想要和平相处的是“我”,而那个发怒的人又是谁呢?
所以,我们会做不明原因的事情,会选择性的忘记难过,会对那些开心的瞬间印象很深,
甚至还会没有理由的大大高估自己的水平,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爱欺骗自己,所以“自我”很有可能就是一种幻觉
熟悉佛学的人,都知道有一个概念叫作“无常”,意思是没有什么是恒定不变的,
佛陀认为五蕴中的每一蕴都在随着时间而变化,它们都是无常的东西,那么自我呢,如果它不真实存在,应该是恒定的还是无常的?
对此佛陀说:自我既是无常的,又是不存在的,关于这个难以理解的概念,现代心理学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他说:人并没有恒定的自我,不同时间段的人被不同思维模块影响着,
这就是说,被不同模块左右的人,就具有不同的形象,那么,人能有多少个“自己”呢,
心理学著作《理性动物》中说,自然选择给了人类大脑七个思想模块,所以,人至少可以拥有七个“自己”,
这些模块在人脑中交替出现,或者彼此相互影响,往往一个刚刚结束,另一个就就已经开启
所以,人脑并不是君主制的,而是一个“多元政体”,任何一个模块都可以在一个时间段暂时接管你的大脑,
而模块占用你大脑的方式就是感情,每一个模块都代表着一种情绪,哪种情绪强烈,那这种情绪所代表的模块就霸占着你的大脑,
但通常情况下,一种情绪是很难长时间控制人的大脑的,因为,大脑中各种思维模块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
这就是为何人不能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的根本原因,关于这点佛陀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通过修行来战胜这些模块,掌握思维控制权,拥有自由意志
小标题三:冥想的方法和现实意义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很行之有效的办法,而提到佛学的修行,便绕不开冥想
静坐冥想共分三派:
- 禅宗的方法是想一些寓言故事,让人在梳理情节中顿悟;
- 藏传佛教的方法是想象一些视觉意象,主张使人在画面感中领悟真理;
- 而赖特修习的内视派,冥想主张是追求“正念”,就是观察自己、剖析自己,并将冥想中对自己的分析结论和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相互印证,
所以,内观派的冥想严谨而科学
现实生活中冥想非常实用,它不仅能让人更好地休息,还能够陶冶情操,是人到达心流体验的一个方法,是为了获得对事物的洞见和实现个人的自由,
但是冥想却并不是让人随机地进入默认的思维模块,而是用力的专注呼吸并控制思想的信马由缰,
专注的时间越长,则更能证明你不会轻易被各种情绪打扰,不被自己的大脑模块控制,所以,冥想的最终目的是掌握自己对大脑的控制权
说到这儿,“自控”这个概念你需要全新了解一下,它的意思是控制自己去做该做的事情,而不被眼前的诱惑所吸引,
就是说自控需要调动理性,但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自控,我们今天说的自控则是调配自己的感情,
你越是了解“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情绪在控制人”这个道理,你就越能不被情绪所控制,
在冥想的时候,我们要将个人和情绪分离开,练习任凭情绪出现而不受影响的功夫,这才是佛学的自控法
小标题四:所谓色即是空,就是看世界不带有色眼镜
另外,关于佛学,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概念,那便是:空,是事物的本质,
关于这个玄妙的概念,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说世界是空的吗?
赖特在上冥想培训课的时候,曾遇到过工人在室外用电锯锯木头,电锯的噪音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
但赖特及时地使用了自己的冥想功夫,先接受“自己反感电锯噪音”的情感,然后再重新审视这个情感,
不久后,电锯声音还在,但赖特却听出了音律来
这个事件中,赖特面对的是一个惹人烦的声音,而不是具有伤害性的电锯,
电锯声是真实的,但电锯色却是“空”的,所以,赖特最终可以克服这种噪音,是因为他看淡了电锯的“色”,
其实,佛学中我们眼中的“色”,正是我们赋予周围事物的主观情感,
而一旦我们降低了对客观世界的情绪,我们的眼睛和心就变“空”了,我们看到的东西也会更加的真实
赖特说,佛学中,大多数佛学学者对“空”的理解并不是这个世界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
通常我们会给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任何东西自动赋予意义,
比如我们看到婚戒,想到的是结婚,看到房子,想到的是高大的房子、矮小的房子或者家,
总之,你会添加上自己的感情或者联想,而这就是“色”,它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真实体验,那假如我们能完全抛弃这种“色”,我们眼中的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赖特说:也许那将是一个无色的世界,你会觉得世界是“空”的,但这种“空”却并不是意味着人们会对生活失去乐趣,
相反,它会让人更自主地选择他想要体验的东西,实际上,“空”是使人更加自由了,
但一个修行者要想真正的体验“空”,除了抛弃“色”之外,还要除去“痴”,也就是佛学中的三毒,
赖特在书中对三毒的解释非常简单:贪就是被吸引;嗔就是负面情绪;痴就是贪和嗔的总和,而将克服痴的功夫修炼到极致后,人就能实现“涅槃”,
传统佛学对于“涅槃”这个词有着非常玄妙的解释,很难让人弄明白,概括来说就是一种外人难以理解的神秘状态,
但好在据学佛的人推测,“涅槃”虽然“不可言传”却有着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涅槃者”对内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平静和自由,
对外又能清晰地认识周围的一切,总之是完全摆脱了因缘的控制,能一眼洞悉事物的本质
佛法说到底是超越自然选择的一种方式,2500年前,佛陀察觉到了自然选择对于人类思想的控制后,
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找到了一种正视内心的自我解决方法,为此还发展出了一套知行合一的佛学体系。
时至今日,我们用现代科学知识再次审视这套佛学思想,依然觉得很有道理,
赖特的《洞见》一书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为传统的佛学概念给出了更科学的解释,
我们在批判性的继承佛学智慧,和有选择性地进行佛学实践时,应该积极地跳出自然选择,以更加客观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体验真正的内心自由,
因为认清世界、看见自己,才是佛学存在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