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电影《1921》火热上映,这部电影是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一大”会议前夕,以李达、王会悟、毛泽东、刘仁静为主视角,揭开那段风云诡谲,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故事。
剧中,黄轩、倪妮携手出演一对年轻的革命夫妻,即为本片的主角李达、王会悟。
百年前,李达作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代表,担起全力筹办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任,妻子王会悟担负起大会召开食宿、守卫工作。
在《1921》这部电影中,不仅呈现了李达筹备建党的过程,还因为工作结识了在上海华女界联合会从事文秘工作的王会悟,详细铺开了这两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是如何相识相恋,结为伉俪的剧情。
那在真实历史中,李达、王会悟是如何相识相恋,又如何彼此相濡以沫一生的呢?
1898年7月,王会悟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父亲王彦臣是晚清秀才。因其思想开明,王会悟从小非但没有裹小脚,6岁的时候还被父亲安排到自家私塾,和男学生一起念书。
王会悟聪颖机灵,学习成绩特别优异,进步也很快。1911年,王慧屋的父亲王彦臣因病去世,一家老小生活重担全部压在王会悟16岁的哥哥肩上。
不仅如此,王会悟10岁的大妹妹去别人家做了童养媳,8岁的小妹,被送到舅父家寄养。
倘若此时王会悟向命运屈服,那么她的结局无外乎是像两个妹妹一样,去别人家做童养媳,相夫教子,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
然而,才13岁的王会悟心里便暗暗发誓,她不希望就这样活下去,而是要闯出一条路。
1912年,14岁的王会悟接过父亲教鞭,成为一名年轻私塾老师。不久之后,王会悟租了乌镇定阁寺的一座殿堂,独自办起当地第一所女子小学。
王会悟时常鼓励女学生剪辫子,反对童养媳和女子缠足陋习。有一次,王会悟发现一个小姑娘双脚裹得非常紧,便动员她把脚放开。小姑娘为难地说道:“王老师,如果我把脚放开,那样将来会没人要的。”
王会悟听完之后笑了:“社会在进步,你裹成小脚之后才没人要你呢。”
因为王会悟聪慧开明,她创办的女子小学很快就招募了百人之多,乡亲们非常放心地将女儿交给王会悟。
大约1917年前后,王会悟开办的这所小学无疾而终。乌镇当地的一批保守乡绅认为,王会悟创办的女子学校,违背祖宗礼法。在这些地主老财的强加干预下,女子小学不得不选择关闭。
王会悟通过这几年的教书育人经历,逐渐意识到,她如果想自己闯出一条路来,不能只待在老家,更不能只待在乌镇,要去大城市走走。
1918年,王会悟考入湖州湖郡女塾读英语,这是一所美国人办的教会小学。在学校里,王会悟接触到《新青年》等许多进步书刊。
1918年某天,王会悟提笔给陈独秀写了封信,陈独秀居然顺利地收到这封信,并对王会悟回信说道:“没想到我们的新思想,已经影响到教会学校,你这个小女孩胆子真大。”
同时,陈独秀还鼓励王会悟多学,多想,做个新时代女性,要解放人格,独立,这让王会悟倍受鼓舞。
“五四运动”之后,王会悟来到上海,经过表外甥茅盾的介绍,给徐宗汉当文秘。工作期间,王会悟经人介绍,认识了《共产党》月刊的主编辑李达。
当时而立之年的李达,正忙着出版《共产党》月刊,王会悟帮忙校对。谈及这个李达,他的来历可是非常传奇,且经历诸多坎坷。
李达出生于公元1890年10月,是湖南省永州市零陵人。1905年,李达考取当地永州中学。1913年,李达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湖南留日官费生,同年赶赴日本留学。
1918年,李达作为“中华留日学生救国团”的主要成员,回到北京,与许多爱国学生一起举行了反日游行示威活动。
“五四运动”之后,李达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组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主编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公开刊物《共产党》。
因为工作性质的需要,李达和王会悟二人相识。有一次,王会悟询问李达认不认识《妇女解放论》这篇文章的作者。
这篇文章的观点给了王会悟很大的启发,只不过,作者可能是故意隐藏自己真实信息,没有在文中写上真实署名。
但巧合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王会悟眼前的李达。李达比王会悟年长8岁,风度翩翩,学识渊博,又是当时上海革命团体中最具有威望的一位青年才俊。
这二人志趣相投,每次遇见都有说不完的话。一来二去,王会悟与李达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李达早已注意到这个端庄大方,柔美聪明的王会悟。二人因为共同理想与投身革命的决心,最终走到了一起。
没过多久,李达与王会悟的婚事被提上日程。1920年下半年,由陈独秀第二任夫人高君曼操办,王会悟、李达于上海法租界渔阳里2号(陈独秀的家中),结为革命伉俪。
婚后,李达、王会悟没有沉迷于甜蜜世界。李达继续主编《新青年》杂志,王会悟承担全部家务。
由于李达还要负责党内相关事务,王会悟需要帮助李达校对、誊抄文稿。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来荷兰人马林,与俄国革命英雄尼克尔斯基,帮助中国共产党人筹备党的“一大”会议,陈独秀委托李达负责具体工作。
或许李达与王会悟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们俩负责召开的这次“一大”会议,会对中国共产党的今后产生了多么重要的影响。
当时上海鱼龙混杂,各方势力盘旋,既有英、美等公共租界,同时还有北洋政府的军警和密探。
“一大”会议召开前夕,摆在李达、王会悟面前的问题非常多。比如大会应该选在哪个地方举办?参会代表的住宿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
如果“一大”会议没有顺利召开,或者同志被敌人逮捕,那李达和王会悟将会悔恨终生。
思来想去,王会悟找到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以北大师生暑期旅行团的名义,租下博文女校的2楼,作为党代表们的住地,顺利解决参加会议同志们的住宿与安全问题。
王会悟与李达经过周密商量与实地勘察,将会议地点选在了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望志路106号距离李汉俊哥哥李书城的家不远。按照王会悟和李达事先的设想,即使出现意外,李汉俊也能迅速掩护代表们转移。
到了7月下旬,参加“一大”同志来到望志路106号。王会悟主动到楼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门口“乘凉”。
名义上是“乘凉”,其实是王会悟为同志们放哨警惕。会议的召开非常顺利,直到7月30号之前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但就在1921年7月30日,“一大”会议召开进入最后的尾声阶段,一个身穿蓝袍黑褂的人,贼头贼脑朝会场走来。
王会悟觉得事有蹊跷,赶紧将情况报告给了组织。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宣布休会,吩咐大家收拾文件,赶紧撤离。
党代表们离去后还不到20分钟,法国巡捕房开来警车,200多名军警包围和搜查了望志路106号。幸亏疏散及时,巡捕们彻底扑了个空。而王会悟,也被誉为“一大卫士”,成为我党诞生的唯一女性见证人。
“一大”会议结束后,许多党代表和革命同志都对王会悟和李达竖起了大拇指,称赞这对夫妻俩立下了大功。
1922年,中共“二大”会议继续在上海召开,会议地点则直接选在李达的家中。王会悟抱着刚出生的大女儿李心田,主动在门口继续“乘凉”。
1923年,国共合作方式上,因为陈独秀一言堂,对同志不信任,李达与陈独秀产生矛盾,最终愤而退党。
1923年初,李达应毛泽东邀请,举家回到长沙,协助毛泽东创办自修大学,王会悟担任英语教师。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出生时,王会悟亲手制作了一套小孩穿的衣服送给他。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李达一家人秘密潜回上海。由于长期处于艰苦而危险的环境,李达染上极其严重的肠胃疾病。王会悟不仅要照顾一家5口,同时还要对三个子女进行启蒙教育。
为了躲避反动派的追查,王会悟时常带着孩子们转移各地。
1931年,李达赴上海暨南大学任教,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1931年5月某天,李达正讲课时,却遭到特务的毒打,右大臂与右锁骨被打得粉碎,住院将近三个月。
不久之后,暨南大学辞退李达。李达曾回忆:“当自己被暨南大学辞退之后,人生陷入一片黑暗。不是为了惦记暨南大学那份工资,只是因为无法通过正常渠道,与年轻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此时,妻子王会悟不仅精心照料李达,每天还会陪着丈夫复健,不断鼓励李达。
抗日战争爆发,王会悟与李达失散多年。战乱中,二人的大女儿李心田患上脑膜炎,不治身亡。
1948年,李达收到毛泽东的来信,望他回到党组织怀抱中。1949年,李达夫妇分别来到北京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经党中央批准,李达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解放之后,李达从事教研工作,而王会悟在政务院从事法制工作。由于李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宣传做出多方面的贡献,毛泽东主席当面称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
上世纪60年代初,王会悟与李达退居二线,不久离职休养。1966年8月,中共“一大”代表,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因病去世,享年76岁。
1993年10月,王会悟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而他们夫妻俩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回首过往,李达与王会悟这二人的相遇,颇具罗曼蒂克的感觉。当爱情与革命理想融为一处,李达与王会悟选择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肩负着国家的未来。
李达作为老派文人,有着特殊风骨与坚持。王会悟则用自己的温柔热情,不断包容丈夫李达,并为其提供独到见解。
相互理解,永远尊重对方,有着相同三观与志趣,这是王会悟与李达相濡以沫一生的必备准则。
这对夫妻是真正经历过生与死考验,毛泽东主席也曾盛赞这对夫妻:“你们是真正的人。”
正因为有了李达、王会悟这二人的感情故事,才使得我们回首那段岁月时,不仅有建党建国的壮志雄心,同时也有这份甜蜜的感情。这也更加凸显出革命英雄饱满,让风雨中的这份爱显得更加诚挚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