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解读[枉凝眉]时,说阆苑仙葩不是绛珠仙草,而是指海棠花,当时讲得不细致。本文将从典故入手,介绍一下为什么“阆苑仙葩”不是林黛玉,而是史湘云。
在说“阆苑仙葩”的典故出处之前,先讲一下古人诗词“引经据典”,是为了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全面的意思,典故都是专用的。作者绝不会引用泛意的典故自取其辱,而是要让人一看就懂。
引经据典大多是意思固定。比方在诗词中:东风指春,南风指夏,西风指秋,北风指冬,不会乱用。
“堪怜咏絮才”,“咏絮”就是谢道韫咏柳絮的典故,读者一看就明白。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玉壶”是指明月,另外像玉魄、玉盘、嫦娥、婵娟等都是明月代称。
“一树梨花压海棠”代指老夫少妻。
“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指女人盛妆。
“种得蓝田玉一盆”,蓝田指白玉、白色都不会错。
[枉凝眉]是词体,“阆苑仙葩”“美玉无瑕”都是“典”,曹雪芹也不会乱用,他引用的典故必须让人一看就懂。至于不懂的,只能多看书(笑)。
“阆苑仙葩”自有典故出处,不可能像现在人理解是仙宫里的花草,随便什么都可以称“阆苑仙葩”,那样让读者云山雾罩,不符合诗词的本意,也会贻笑大方。
首先,“阆苑”与杨贵妃。
“阆苑”的意思本是指西王母的瑶池仙宫,后世代指仙宫和皇宫。仙宫什么样,凡人没看过。但“天上阆苑,地上阆中”是古人的共识。
阆中素有“阆苑仙境”之名。出了个了不得的名人,成了“阆苑仙葩”典故出处,就是杨贵妃。
杨玉环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据说她就出生在阆中二龙镇,宝城宫素有杨贵妃的传说。
杨玉环得唐明皇宠幸,贵妃荣耀“六宫粉黛无颜色”。安史之乱后唐明皇入蜀,杨贵妃死于马嵬驿之变。唐明皇入蜀到了杨贵妃出生地却没了爱人在侧,《长恨歌》也有“蜀江水碧蜀山青”之说。
其次,“仙葩”与海棠花。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怡红院中“那一边是一树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金缕,葩吐丹砂。”就是指海棠。
而海棠同样与杨贵妃关系密切。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明代唐伯虎绘有《海棠春睡图》,出现在第五回秦可卿房中,就是根据苏轼的《海棠诗》所绘制。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而苏轼的诗,典出唐明皇语。可见当时杨贵妃已经是海棠的象征。
唐人李绅作《海棠诗》:“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是“阆苑仙葩”的出处。首句“阆苑”是说海棠是西王母阆苑的仙种,后句“蓬莱”也是呼应前句仙品。
但阆苑也好,蓬莱也罢,所引用的典故,都是隐喻出身阆中盛名唐宫的杨贵妃“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美好,以及“出家人”杨太真的故事。
至此,海棠与杨贵妃、阆苑彻底结合,以至于后世很多海棠诗,大多都有阆苑、蜀中、锦城等词汇。
宋代范成大《海棠》:“只为海棠,也合来西蜀。”
王诜《玉楼春·海棠》:“锦城春色花无数……海棠开出月明前”
陆游《海棠》:“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
陆游《月上海棠》:“宣华,故蜀苑名。”
以上,足以证明“阆苑仙葩”的典故就是借杨贵妃比喻海棠,而不可能是其他花草。
那么,海棠会不会是林黛玉、薛宝钗呢?毕竟她们也作过海棠诗,尤其薛宝钗还有“环肥”美誉。答案当然不是。海棠有专门对应的人,就是史湘云。
(第六十三回)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
海棠花签借杨贵妃故事,写史湘云与丈夫冯紫英的爱情悲剧,是她[乐中悲]的一生注脚。
海棠诗社是在史湘云订婚后前脚刚走就成立。海棠诗算作姐妹们对湘云定亲的“态度”。而史湘云第二天到来,两首海棠诗技压群芳,夺了诗魁也能证明其海棠正主的身份。
所以,古人用典“阆苑仙葩”就是指海棠,指杨贵妃。不会指绛珠草。否则牡丹、芍药、荷花或者其他什么也叫“阆苑仙葩”岂不是玩笑?引错典故会成为笑柄,谁敢如此随便!
“一个是阆苑仙葩”,曹雪芹就是指海棠花签的史湘云,不是林黛玉。当然“一个是美玉无瑕”也不是指贾宝玉,不多赘言。
综上,[枉凝眉]不是宝黛爱情悲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在[终身误]中讲完了。[枉凝眉]讲的是贾宝玉和其他几位女子有缘无分的故事。读[终身误]和[枉凝眉],就是读贾宝玉一生的“情史”。
文|君笺雅侃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