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街巷口
1948年9月23日黄昏,我军对济南内城的总攻开始。守城的蒋军也知道,此时部队已没了突围的希望,唯有死战一搏了。因此,我东、西攻城各部虽打得十分英勇,但一时未能突破蒋军的内城防御。有些战士甚至已经踏上内城墙与敌人展开肉搏,但还未站稳脚跟,就被敌人的交叉火网打退。同时,残存的蒋军还不时派出亡命之徒,拼命对我突破口实施反击,给我攻城部队造成了很大伤亡。
在聂凤智的9纵25师中,73团算是主力中的主力。可全团连续发起3次攻势,都没能跨过护城河一步。连续激战数个小时,东、西方向都没有实质进展。一个难题摆在了各级指挥员的面前:部队伤亡过大,是继续打还是撤退?抑或重整、补充后,再次组织攻击?最终,兵团指挥部做了决定:先休整片刻,再继续攻城。
晚12点时,9纵指挥所突然接到许世友打来的电话。许世友告诉聂凤智:西线攻击受阻,东线也暂无进展,问他要不要撤下部队,短暂休整下再攻。
一听老司令这么说,聂凤智的倔劲上来了:“老司令,仗打成这样,部队怎么撤?”换成平常,聂凤智这么顶嘴,许世友一定会训他几句。可这次他的脾气却很好,只是说:“打还是撤,你们研究一下再做决定。”
尽管几次攻城失利,但9纵官兵仍在积极组织,准备再次发起进攻。此时如果撤退,不仅会打乱事先的部署,对士气也有影响。聂凤智思索再三,让作战科长刘岩登上山顶,眺望济南内城,寻求对策。
没多久,聂凤智也上来了。二人就这么站在茂岭山上一言不发,思考着。聂凤智怕暴露位置,两手捂着吸烟。吸完后,他突然开口问刘岩有什么想法。
刘岩认为,此时各部伤亡虽大,但已打到了老城根下。如果此时撤出,至少还要再付出3000人的伤亡。而守城的蒋军同样也筋疲力竭,弹药所剩不多,只需再派出1000人的队伍,就一定能打开突破口。
刘岩分析得正确。此时的济南内城静悄悄的,连一声枪响、动静都没有,说明王耀武也仅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的能力了。可如果要继续攻城,就必须承担打不进去的风险。打还是不打?
聂凤智不是寻常人,他定了决心,一定要攻进济南城!
随后,聂凤智向许世友、谭震林首长汇报了情况,要求再攻一次。给首长打完电话,他又给73团指挥所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团长张慕韩,他向聂凤智保证:一定将山东百姓送的红旗插在济南城头!聂凤智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张团长说:“请再批给我们20发炮弹攻城。”
聂凤智则回:“我批你们50发,马上送到!”
聂凤智了解73团,而73团官兵信任聂凤智。只要听说聂凤智亲临前线视察,全团官兵的士气马上就能提上来,战力猛升。开完紧急会议后,全团干部一致决定:不辜负老首长的期望,一定要打进内城!
24日凌晨1点半,最后一次猛攻开始。先是我军炮兵的“齐奏”,内城的四周响起一片杀声。我73团先是用火力压制住城墙上、中、三层火力点,随后,3营7连越过护城河,贴着墙根将数百斤的云梯竖起。战士们不惧蒋军的火力,顺云梯攀上城头,与蒋军的反击部队打在了一起。
等到后续部队杀到城墙根时,却发现云梯已被敌人砍断。正焦急之际,突然从城上顺下三根大绳子,带头的营长高兴坏了:这个我们先前练过!随即招呼战士们飞快向上爬,及时支援城头部队战斗。
73团官兵口中的“练过”,其实还要归功于聂凤智。
潍县战役结束后,9纵各路官兵突然收到了纵队指挥所传来的命令:“再攻一次城。”干部、战士们都有些疑惑:潍县不是打下来了吗?为啥还要再打一次?
聂凤智下这道命令,是为了探索攻打高大城墙的经验,同时锻炼部队,为拿下济南做准备。于是,战士们不顾疲劳,又开始实弹打起了潍县。战斗中,部队发现,云梯被砍断后,可让先头部队使用携带的长绳协助登城,这样一来能加快攻击进度。因此,在打济南前,9纵的战士们就已经熟练了爬上爬下的本领。
2时25分,我7连连续突进2个排,将“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红旗插在了气象台上。得知73团突破成功的消息,整个指挥所沸腾了,这可是天大的喜讯。
胜利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73团报告,该部已突入2个营(实际上是2个连)。聂凤智听完松了一口气,让刘岩上报军情,并说:“这下子,敌人是没办法把我们赶出来了。”
与此同时,我13纵109团也在济南城西南角突破成功,王耀武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一夜间被我军突破,东、西各部杀入内城,清剿残敌。至9月24日时,济南终获解放。
攻克济南后,聂凤智正准备前往一线查看,却收到通信员报告,说许世友找他。他气喘吁吁地返回茂岭山的指挥所,与许世友接了话。
一接通,许世友的声音竟变得十分温和,他表扬聂凤智:“这次打济南,9纵打的不错!”
聂凤智一时愣在原地,眼泪往下流。参谋们都奇怪,是不是受批评了?于是叫来刘政委。一问才知道,原来,聂凤智从军18年,大小作战无数,却从未听许世友表扬半句。这回打下济南,许司令员竟亲口表扬了他,这是多么难得啊!
有不少文章中,说这也是许世友唯一一次直接表扬聂凤智,足以可见聂凤智这次战斗中的功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