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开国大将徐海东来到湖北,他此行有一个目的,便是想见一见已是普通百姓的王盛荣。得知徐海东的要求后,省领导起初不同意,但徐海东说,他要到王盛荣那里要一些调查资料,省领导只好同意。
见到身心遭到摧残的王盛荣后,徐海东双目噙泪,他支开身边的工作人员,趴在王盛荣耳朵旁说道:“盛荣,你的处境主席都知道了,主席让我捎信给你,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活着,没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
看着徐海东真挚的眼神,王盛荣眼角落下两行清泪,恍惚之间,他又想起了1957年发生的那一幕。
当时,毛主席对全国各地进行视察,路过湖北武汉时,毛主席突然问省委书记王任重:王盛荣同志在哪里?
王任重也是老革命了,但并不认识毛主席口中的王盛荣是什么人物,与随行的省委主要领导互相看了看,面面相觑。
经过了解后,王任重才得知王盛荣此时担任中南工程局企业处副处长,正在一处工地监督施工。
毛主席得知王盛荣的下落后叹了一口气,对王任重说道:“把他调到省冶金工业厅当副厅长吧,享受副省级待遇。”
就这样,一夜之间,王盛荣被调到冶金厅,由副处级干部直升为副省级干部。
王盛荣是谁?为何毛主席对他念念不忘,以至于亲口过问越级提拔?
生于贫穷,投身革命
王盛荣的生平极具代表性,他在革命年代的变革中立功无数,却又在和平年代起起落落,是许多老一代革命者的缩影。
王盛荣是土生土长的湖北武昌人。武昌九省通衢,水运发达,他的祖辈靠水吃水,以在码头搬运货物维持生计。在这样贫苦的家庭中长大,王盛荣早年的困顿可想而知。1920年,在王盛荣13岁的时候,家里实在养不起他,只好把他送到上海的一家纱厂打工,让他自谋生路。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亿万穷苦百姓翻身的机会来了。上海作为革命运动的第一线,党组织成员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1926年,在项英的介绍下,19岁的王盛荣加入中国共青团,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党中央在汉口举行“八七会议”,讨论组织的走向与发展,王盛荣被委以重任,负责组织和保卫工作。在汉口,王盛荣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毛主席器宇轩昂的形象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八七会议”后,王盛荣接受组织委派,赴苏联深造。留苏期间,他结识了博古、王稼祥、陈昌浩等后期党的高级领导人,成立“大学支部局”,是大名鼎鼎的“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之一。
1930年,国内形势日趋严峻,王盛荣受命回国,先后担任共青团沪西负责人、中央苏区少年先锋队总队长,旨在建设团委,呼吁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革命。
1931年,王盛荣作为共青团代表,当选首届中革军委委员,和他一起当选委员的,还有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王稼祥等熠熠生辉的名字,足见王盛荣地位之高。
枪下救下毛主席
毛主席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生经历无数险境,回忆起那一幕幕时,毛主席曾说:“我准备了很多次了,就是不死,有什么办法!多少次好像快死了,可是炸弹就是打不到我!”其中一次,正是王盛荣从枪下救下了毛主席。
1932年,毛主席亲赴赣南调查。赣南当地民团组织众多,负责监视、上报、抓捕共产党人,并伺机刺杀党的主要领导人。诚然,毛主席知道此行十分凶险,但他十分大胆自信,决定虎口拔牙。这一天,毛主席来到一处村庄住下,准备第二天开展调研。他不知道的是,当地民团早已掌握了他的行踪,并制定了详细的刺杀计划。
当时,中央苏区刚刚粉碎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作战,政局极其不稳定。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当前形势。会议召开前,各位委员发现联系不上毛主席,一问才知,毛主席正在赣南调研。由于通讯不便,中共中央只好让王盛荣带着警卫排将毛主席接回瑞金,并特意交代:片刻不敢延误时机,一定要将毛主席平安带回!
王盛荣接到命令后星夜兼程,带着警卫排往赣南赶。傍晚时分,当王盛荣一行人接近毛主席所在的村子时,突然听到枪声大作,毛主席的警卫班已经与当地的民团交上了火。
负责保卫毛主席的警卫人员只有寥寥几人,很难抵挡几十个民团团丁的攻势,死的死,伤的伤。王盛荣不敢怠慢,冒着枪林弹雨寻找毛主席的踪迹。当他赶到毛主席身边时,发现三个民团团丁正用枪对着毛主席。
千钧一发之际,王盛荣“咣咣”几声枪响,撂倒了三个团丁,救毛主席于危难之中。接着,王盛荣又和几名战士抬起行动不便的毛主席,一路向山林狂奔,剩下的几名战士负责殿后。经过一场大战,毛主席终于脱离了险境,一行人有惊无险地回到瑞金。
护送经费到上海,立下大功
让王盛荣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一是枪口下救下毛主席,二是成功护送党的经费到上海,解决了党中央的后顾之忧。
1931年,中央特科红队领导人顾顺章叛变,供出上海党中央各级领导人,白色恐怖之下,上海党组织被破坏殆尽,被迫转入地下工作。
面对如此不利局面,上海党中央作出决定:党中央人员分为三路,一路由博古、张闻天等人带领,赶赴苏区与周恩来会合,组建新的党中央;一路由康生带领,暂赴苏联避难;最后一路由李竹生带领,留守上海,成立上海中央局,坚持地下斗争。
由于上海中央局转入地下工作,无法自筹经费,只好由苏区提供。但苏区两次派人送经费到上海,由于缺乏监管,这两拨人竟然见钱眼开,携款跑路。上海党中央收不到经费,举步维艰,甚至被迫露宿街头,情况十分凶险。
时间来到1932年冬天,周恩来决定第三次向上海运送经费,面对藤箱里的3.5万美元经费,周恩来犯了难:派谁去合适呢?
这时张爱萍提出,王盛荣是中革军委委员,政治可靠,并且在上海工作过,会说上海话,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作为曾经少年队的一员,张爱萍对自己的领导十分了解。周恩来听到张爱萍如此看重王盛荣,于是采纳他的建议,让王盛荣护送经费到上海。
临行前,中共中央秘书长任弼时紧紧握住王盛荣手说:“盛荣同志,请务必做到人在钱在!”此刻,王盛荣只觉肩头的担子十分沉重,那藤箱里的钱,不仅仅是上海各位同志的救命钱,也是党中央对他最大的信任。
最终,王盛荣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给自己的任务。
此后,王盛荣参加了长征,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东北地区的解放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然而不幸的是,解放战争期间,王盛荣在一次开会时,不幸被负责保卫工作的警卫员误伤,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腿。他被紧急送到医院后,虽然取出了单片,但由于伤口感染,医生不得不锯掉了他的左腿,成了残疾人。
几起几落,毛主席过问擢升副省级
1949年6月,四野百万大军南下,解放武汉。担任军工部政委的王盛荣也来到武汉,负责军工生产。
当时主政湖北的是王盛荣的老战友李先念,李先念正为部队的军备补给犯愁,他知道四野比较“阔绰”,于是找到王盛荣,希望支援部分物资。面对老战友的请求,王盛荣不好拒绝,于是分给李先念几辆汽车和一批汽油。这本来不算什么大事,但林彪得知后十分恼火,责令王盛荣写检讨,并让他离开部队,到重工业部担任副部长。
建国后,中国大力发展重工业,王盛荣肩上的担子更加重了。他组织生产钨砂出口时,发现机械设备严重不足,运输设备也不够,了解到蒋介石在香港有一批钨砂后,他这些钨砂卖到苏联,换回来一百辆汽车、一百桶油和大量设备。在这些设备的帮助下,我国的砂矿开始大量生产。
然而到1952年,王盛荣在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中栽了跟头,有人拿这件事大做文章,举报他是“贪污犯”。王盛荣获罪入狱,待出狱后被降职为中南工程局企业处副处长。
毛主席了解王盛荣的人品,想不通他怎么会沦为“贪污犯”。周总理得知此事后主动向主席解释:“卖掉香港的钨砂,是经过我同意的,王盛荣同志不仅没有罪,还是有功之臣。”
1957年。毛主席到湖北视察,得知事情原委后,立即下令:“将王盛荣调到省冶金工业厅来,恢复党籍,享受副省级待遇。”
但仅仅一年后,在“大办钢铁运动”中,王盛荣不忍大片森林被毁,坚持真理进行抗争,受到省冶金厅的批判,再次遭受到人生中的一大挫折。无奈之下,王盛荣找到邓小平,在邓小平的过问下,省冶金厅取消了对王盛荣的批判,但不再为其安排工作。
在那个特殊的十年时期,王盛荣因为当年“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的身份,入狱十年。期间,毛主席曾让徐海东捎话,告诉他“好死不如赖活着”,听到毛主席关切的话语,王盛荣早已泪流满面。
2006年,年满百岁的王盛荣病逝,结束了他传奇又跌宕起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