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来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之后,在西班牙国王和女王为他举办的庆功会上,一干达官贵人对此充满着非议和不屑,哥伦布拿起一个鸡蛋,对在座的诸位说:“谁能把这个鸡蛋立起来?”毫无意外没有一个人能将鸡蛋立起来。这时哥伦布轻轻地拿起鸡蛋将一段敲破,然后将破碎的一段放在桌子上,鸡蛋很轻松的立起来了。这时许多人才恍然大悟,照这个办法把鸡蛋树立起来太轻而易举了,但第一个想到这样做的才是真正的天才。
航海也一样,第一个敢于以无畏的勇气投入一场看似无望的航海大冒险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被历史记住的英雄。哥伦布无疑在大航海时代属于这样一个堪称独占鳌头的人物,他的成功背后百折不挠的毅力确实非常人所能为也。但除了这些励志的正能量的意义之外,他在九死一生的航海大冒险中,所经历的充满着冒险、欺诈、义气、背叛、血泪等诸多元素的丰富多彩的细节更令人耳目一新。在美国19世纪传奇作家华盛顿·欧文的笔下,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还原了一个大航海时代先驱的传奇一生,在这本《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中称“他的一生的故事正是旧世界与新世界历史的连接点”,而如今回过头来重温这场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并以此为契机观察这之后新旧世界的走向,哥伦布的是非功过确实很难准确地盖棺定论,至今仍然众说纷纭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城市热那亚,早年就对当时方兴未艾的航海事业抱着一种“庄严而迷信的情感”。14岁就开始了自己的航海生涯,随着年岁渐长以及关于航海知识的丰富,他的内心越来越有一种固执而大胆的想法,而正好当时“地圆说”开始逐步流行开来,受这种学说的影响,哥伦布认为一直朝西航行,横跨大西洋,一定会找到遍地是黄金的东方。
虽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执着于梦想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反观当时的欧洲航海事业,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间的角逐中,葡萄牙占得先机,在亨利亲王的推动下,他们在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大西洋航海探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建立了自己的航海霸权。在这样的形势下,哥伦布1470年第一站就是前往葡萄牙里斯本去寻找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但直到1484年离开葡萄牙时都没有说服葡萄牙政府去支持他这项全新的伟大冒险事业。而后哥伦布来到西班牙去碰运气,此间还先后委托其弟弟巴塞洛缪去英国、自己回家乡热那亚共和国等地去推销自己的航海计划,甚至一度想去法国兜售该方案,不过最终都不了了之无疾而终。西班牙最终成为哥伦布的幸运之地,在这里他得到了许多支持者,最重要的是当时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女王最终被哥伦布的方案所打动,最后决定用自己的卡斯蒂亚王国承担这份伟业,并用自己的珠宝来筹措必要的资金。
回过头来看哥伦布所要求的报酬方案,平心而论,确实有点狮子大开口的意味。在看不出任何希望的前提下,哥伦布的底线是授予他舰队司令的称号及特权,成为他在将来航海中可能发现的地区的总督,而且享有无论是通过贸易还是征服所获得利益的十分之一。八字不见一撇的事儿被哥伦布搞成这样的轰轰烈烈,现实点讲,也不怪当时到处碰壁了。最终在伊莎贝拉的鼎力支持下,哥伦布与西班牙的两个君主斐迪南和伊莎贝拉达成了航海的协议,这份协议签订的时间是1492年4月17日,协议中还补充了一条,就是如果哥伦布在航海中承担八分之一的经费,那么他的提取利润额度也将提高至八分之一。
正是有了西班牙两位君主的大力支持和强制命令,以雷霆万钧的手段强征水手和航船,哥伦布才得以克服人员、物资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后顺利成行,于1492年8月3日率领3艘航船圣母玛利亚号、平塔号、尼娜号和120人的队伍正式出海,开始了第一次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壮举。
哥伦布的航海史一项前无古人的大事件。此前的远洋航海都是近地航行,而这次是远离陆地的一场未知的冒险,其中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但哥伦布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意孤行投入到这场生死未卜的大冒险中,这期间经历过船员的恐惧混乱、罗盘指针的诡异变化等一系列的不可预见的困难,但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哥伦布的船队于10月12日首次登陆新世界巴哈马群岛,哥伦布将其登陆的那个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在补充了一些必要的物资后继续航行,最终历经古巴岛,最终抵达西印度群岛中的伊斯帕尼奥拉岛(今海地岛),然后于1493年3月15日返航西班牙。
这是哥伦布第一次航海的过程。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航海的发现以及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也为哥伦布的一生埋下了最终的伏笔。正如华盛顿欧文在此书中所说的那样:“他的命运、他的余生,都拴在这座岛屿上了,这个岛屿注定要成为他的忧虑和烦恼根源,让他陷入无数窘困,并让他在垂暮之年蒙受耻辱和失望。”在这座岛上,哥伦布与岛上的大酋长瓜卡纳加利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者一直是哥伦布在新大陆的盟友般的人物,但结局却是可悲的,最终只能含恨而终。当然,一开始发现这块新大陆之后,这块大陆上的原住民将哥伦布一行看成是天上的神,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与信仰,对他们的索求几乎是毫无保留地予以满足。
而面对这样大好形势,哥伦布此时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未来殖民计划,于是决定在岛上修建纳维达德要塞,名义上是帮助当地原住民抵抗别的部落的侵扰,于是当地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讽刺的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正帮着给自己的脖子上套上那苦难而屈辱的枷锁——永远被奴役。”尽管哥伦布对这个要塞的管理作出了许多防患于未然的规定,但随着哥伦布返回西班牙期汇报航海情况,留守下来的人员很快便骄奢淫逸起来,哥伦布最担心的一幕终于发生了,等到他回来时,才发现这个要塞空无一人成为一片废墟,而在要塞的周边发现了一些白人的尸体。经过一番查询和侦查,事情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原来在哥伦布离开之后,虽然指定了负责人员,但这一切无济于事,留守要塞的人员很快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他们之间内讧不已,而且更为可怕的是,他们依仗着强大的实力在当地胡作非为,沉溺于放肆的凌虐和放纵的淫荡之中,使整个集体的公共利益成为私利和情欲的牺牲品。这样一来,很快便被当地好斗的那一部分部落所击败,虽然瓜卡纳加利和他的部落也曾为了保护这些西班牙客人而战斗,但还是无法挽回要塞的覆灭。
哥伦布重新异地建设了定居点,为了表示对女王的敬意,新的定居点被命名为伊莎贝拉。而后又开始了再一次的远航探险,并吸收了第一个要塞的教训,哥伦布加强了对属下的管理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治。不过,哥伦布心中始终一刻也不忘航海的主要经济目的,那就是寻求黄金,他心里清楚明白,只有这样的财富梦想才能支撑着他的航海冒险能够得到皇室的全力支持,否则这样的航海冒险是不可持续的。不过这地方并不像哥伦布想象的那样遍地黄金,于是哥伦布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提议将征服过程中在当地那些俘获原住民作为奴隶运回去,这样势必会增加皇家收入。哥伦布将自己的这个想法美其名曰是为了改变当地异教徒的信仰,但其实不用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赤裸裸的利益驱动。不过这种想法与他的最大支持者伊莎贝拉女王的想法并不合拍,女王当时只是出于慈悲良善的情怀想成为这片新大陆的保护者,并从这片大陆获得相对而言正当的财富,而并非对这片新大陆的居民直接奴役化。
这种奴隶贸易一旦开头,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很难停下来。而哥伦布审时度势看到这条道路并非皇室的热衷生意,于是在接下来的航海冒险征服中更是加大了收缴黄金、珍珠等珠宝的力度,通过征收沉重的贡金来是征服的利益最大化。应该看来,哥伦布的航海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直接收益来看,这片新大陆盛产棉花、马铃薯以及烟叶等原料并不能直接产生巨额利润。而随着西班牙国内形势的发展,哥伦布的航海的效益越来越受到国内上层舆论的质疑,由于新旧大陆之间的通讯受限,而哥伦布作为一个外国人,本身在西班牙上流社会属于无根之木,加上在新大陆上与那些追随航海冒险的贵族阶层之间的分歧与纷争越来越大,众口铄金,积销毁骨,最后导致了西班牙皇室渐渐对他失去了耐心,直接导致第三次航行中深陷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纷争中左支右绌,并于1500年在被国王派遣的使者博瓦迪利亚采取暴力夺取指挥权并被押解回国。当然,回国后的哥伦布不久后获释并于1502年开启了第四次航行,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人生在前三次甚至在第一次的航行中就注定了他的不可抹杀的历史地位,这一点毋庸置疑。
哥伦布第一次登上新大陆的那一天——1492年10月12日,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天标志着美洲被发现。而现在许多美洲国家将这一天定为哥伦布日,而西班牙更是从1987年起,将每年的10月12日定为国庆日。从这些官方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背书和追认来看,哥伦布的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就像阳光下必然会有阴影一样,对哥伦布的评价绝非单向度的崇拜和褒扬所能涵盖一切的,他开启的大航海时代的辉煌之下的殖民主义的深重苦难也是令人不寒而栗的,甚至导致了人类文明史上印第安文明的灭顶之灾。
伟大是残酷的衍生。从哥伦布一生坎坷曲折的经历来看,在这段迷惘坚定交织的大航海时代的筑梦之旅中,支撑他航海冒险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崇高的宗教情感和狂热的财富梦想,这种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比翼双飞成就了他的伟业。在新旧文明之间巨大的代际落差面前,哥伦布最终没有成为落后文明的救世主,反而身不由己地被狂热的财富梦想所绑架,在个人巨大的野心的驱使下,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无法化解的悖论之中,眼睁睁地看着那种淳朴的文明在自己的手下凋零,宗教意义上的救赎并没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而背负的巨大的财富压力也使自己对这样的局面只得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漠然态势,在殖民地的新大陆上横征暴敛成了他最后的行动逻辑,并借此来为自己的梦想续命,圣徒般的崇高追求与屠夫般的雷霆手段在极端的分裂中呈现出一种互为表里的无奈。
当然,历史无法重来,也不必太过春秋责备贤者,哥伦布在大航海时代毫无疑问是时代的弄潮儿,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形象的嫌疑也是很难摆脱的。当然,在华盛顿·欧文的笔下,对这段历史蛛丝马迹的探寻和复盘中,可以推理出这样的一个冰凉而坚硬的结论:在新旧大陆文明的巨大落差面前,新大陆上的原住民的悲哀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命中注定,丛林法则也好,社会达尔文主义也好,这其中的逻辑确实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主宰着历史运行的方向。而这一切,见仁见智,但瑕不掩瑜,哥伦布的历史性贡献还是值得被人类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