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飞春读传讲述了史上最大规模围歼战,1941年基辅会战,是如何发生的。
今天说说此事的一个细节,66万名苏军,是如何被俘的。
1941年9月16日,德军南北两路装甲兵团会师后,对乌克兰的首府基辅,形成了全包围。
包围圈总面积约13.5万平方公里,内有5个苏联方面的集团军,50个师,共计66.5万人。
从这一天起,苏军陷入极度危险之中,接到撤退的命令后,他们拼死突围,求一线生机,但遗憾的是,面对强大而善战的德军,最终以失败告终。
面对绝望的战斗,66万苏军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坚持了近半个月,66万人十天半月的不停打仗,弹尽粮绝也不放弃,已经很顽强了。
如果是日本人,他们可能会选择剖腹,宁死不降是日军几十年的传统,根深蒂固,名节比其生死重要。
但世界上只有一个日本,会在道德和律条上做出如此极端的约束。
苏联在1个月前,也发布了一道命令,但没有要求宁死不降,而是不准当胆小鬼和逃兵。
这道由最高统帅部下达全军的270号令曰:
“凡是在战斗中撕下肩章并投降者,即为可恶的逃兵,其家庭成员因违背军人誓词、背叛祖国,应予以逮捕。此类逃兵应就地枪决。
“凡是陷入包围着,应战斗到底,冲出重围,回到我方。凡是宁愿屈膝投降者,应以一切手段予以消灭,对投降的红军战士之家属,应剥夺其享受之国家补贴和救济。
“凡是英勇果敢之人员,应予以积极提拔。”
这份在基辅会战的紧要关头发布的训令,语气强硬,态度鲜明,其目的,就是激励、鞭策苏军谨遵军令,全力反击。
此令的一个背景是,不少高级将领提出要放弃基辅,而基本上每个提此建议的人,都被免职或处理、处决了。
从其内容看,是不允许投降的。
但结合内文和背景,你会发现,此令的重心在于“战斗到底、突出重围”,决不允许屈膝投降,尤其不容叛逃、叛国。
而与日本“重节轻死”“宁死不降”,甚至鼓励自戕,有着根本区别。
在被德军包围的近半个月中,苏军用落后的机枪和火炮,用传统的混凝土防御工事进行作战,弹药没有了,用拳头、用靴子、用牙齿与德军拼命,19岁的中尉亚库宁率11人小分队作战至最后1人……这样的例子很多。
面对钢铁洪流,武器落后的苏军前赴后继,终于撕开裂口,但最终又被赶到的德国援军堵上,乌克兰田野上横尸遍野,残骸一片,令人毛骨悚然,可见战斗之激烈。
说苏军不战而降,是没有天理的。
然而,“战斗到底”与宁死不降,还是有根本区别的,那就是,当弹尽粮绝之时,没法再打下去的时候,只能投降。
苏军是这样做的,后来的德军也是这样做的。太平洋战场的美军、英军都是这样做的,而且是有法律背书和价值观认同的。
但这种投降,与投敌叛国截然不同,前者是作为苏联的俘虏,后者是变节成为敌方的一份子。
根据国际公约,交战停止后,双方应该交换俘虏,俘虏归队,各国有各国不同的处理方式,但他们还属于其本国的军人。
保障俘虏生命安全和人格尊严,是国际法则中的应有之义,但没有听说过“交换变节者、卖国者”的。
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另外,值得说的是,在惨烈的基辅会战中,面对绝望的包围,苏军军官并没有带头逃跑,而是与战士们一起,战到最后一刻。
突围中,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9月20日在树林修整时,被德军的炮弹击中,2个小时后,不治而亡。
西南方面军参长,图皮科夫少将,政委布尔米坚斯科,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务处处长米赫耶夫,以及第五集团军参谋长萨列夫斯基,都先后战死沙场。
第五集团军司令波塔波夫少将,在失去意识的情况下被俘,其他军官大部分也都战死。
他们的坚守,使德军付出了15万人性命和无数弹药的代价。
这样的部队,在弹尽粮绝、铁桶包围的绝境中,能坚守如斯,而不是立即土崩瓦解,溃逃如鼠,也是真心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