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5月17日,重庆黔江区濯水镇,合作食堂像往常一样召开了一次例行会议。在会议上,食堂负责人张书记首先发表讲话,总结工作,随后让参加会议的各位同志发表意见。
食堂员工基本都是穷苦百姓出身,没什么文化,于是纷纷附和道“张书记讲得好”、“一切按张书记的指示办”。听到各位同志的赞扬,张书记谦虚地摆摆手,说道:“我做的都是分内的工作,大家有意见可以提。”
看到张书记如此谦虚,人群中一个人夸奖道:“张书记真是虚怀若谷啊!”
张书记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睛瞥了一眼说话的人。这个人名叫刘正刚,是食堂的会计。张书记暗暗留心,待会议结束后,立刻赶到当地的公安机关,道出了自己的发现。
第三天一大早,刘正刚按惯例出门上班,待他走出门口时,几位公安人员突然围了上来,用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他,高声说道:“郑蕴侠,你被逮捕了!”
刘正刚激烈地挣扎着,不停地为自己申辩:“你们认错认人了,我不是郑蕴侠,我叫刘正刚!”
正在现场的公安局局长张永辉站了出来,大声呵斥道:“事到如今,还敢狡辩!”随即让公安人员将刘正刚押上警车,向公安局驶去。
这个叫刘正刚是什么来头?为何会被认作郑蕴侠?他本人有着怎样的经历?随着审讯工作的推进,他的面纱被徐徐揭开。
投靠国民党,中统利刃
郑蕴侠,1907年出生于江西临川一豪门之家,父亲郑宗尧,早年间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加了推翻满清的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后,郑宗尧在孙中山手下任职,颇有声望。
在高官父亲的影响下,郑蕴侠先就读于上海法学院法律系,后考入黄埔军校学习军事,是妥妥的高材生。
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郑蕴侠被安排在何应钦手下担任军法官,参加北伐。凭借过硬的背景和能力,郑蕴侠很快得到何应钦的赏识,后又被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关注,吸收他加入国民党的特务组织。
陈家兄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建立CC系,逐渐掌控国民党党务机关,被称为“蒋家天下陈家党”。为了巩固陈家的地位,兄弟二人成立了臭名昭著的中统,颇有才干的郑蕴侠也被纳入其中。
参加抗战,寄子弹威胁周恩来
作为CC系的王牌特工,郑蕴侠也得到蒋介石的重用,1934年,郑蕴侠出任军法执行总监部司法长,可以惩治违反军令的大小军官,而他的保密身份,又可以轻易将省主席拉下马。
1938年,台儿庄战役打响。在藤县保卫战中,郑蕴侠亲自带着一批人马,与川军著名将领王铭章一起守卫藤县,苦苦支撑五天终于等来援军,大败日军部队。满身血污的郑蕴侠从战壕中爬起,仍咬牙坚持作战。
国民政府搬到重庆后,郑蕴侠又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与日军展开厮杀。可以说,在这一时期,郑蕴侠不愧是一位抗日良将。然而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天然分歧,导致他未来的道路必然不会一路平坦。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在皖南中伏,损失惨重。事件发生后,周恩来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并重新写稿,准备刊发。
得知周恩来手握控诉国民党暴行的稿件后,郑蕴侠带人赶到周公馆,委婉地表示希望周恩来交出稿件。周恩来怒其不争,当场大怒:“郑同学,你当真是黄埔军校的败类,总有一天你会走投无路的!”
被自己的老师狠狠骂了一通的郑蕴侠回到住处后,越想越气,写了一封信件,并附带两颗子弹,寄到周公馆,他在信中写道:若再阻拦办事,往后子弹相见。
炮制惨案,周恩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抗战胜利后,郑蕴侠甘心为蒋氏王朝卖命,彻底走上了国家和人民的对立面。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在会议上提出“和平建国,以政治方式解决国内问题”的诉求,但蒋介石嘴上答应,暗地里却命令中统特务,破坏民主。
2月初,民主人士在重庆沧白堂举行集会,郑蕴侠带着中统特务闻风而动,大肆破坏现场,造成大量民主人士和人民群众死伤。但沧白堂惨案只是郑蕴侠的“开胃菜”,不久后爆发的较场口惨案,让郑蕴侠一生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2月10日,民主人士和群众在较场口举行庆祝大会,郑蕴侠带着一帮爪牙混迹在人群中,等待事情的发展。
待李公朴上台演讲时,郑蕴侠取下头上的帽子,握在手里挥了挥,中统特务看到暗号,一拥而上,冲上演讲台,朝着李公朴便是一顿暴打。一旁的郭沫若刚想争辩几句,就被郑蕴侠拽住衣领,不停地打他耳光。一身铮铮铁骨的郭沫若被赶下台,郑蕴侠还不放过他,示意特务将郭沫若带到后台,又是一顿暴打。
特务们打红了眼,将罪恶的双手伸向台下的群众。群众手无寸铁,根本不是军警和特务们的对手,现场到处是血,混乱不堪。较场口惨案造成千余民众伤亡,郑蕴侠难辞其咎。他晚年回忆起这一幕时,仍然心有余悸,苦痛不堪。
惨案发生后,周恩来作出指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然而郑蕴侠诡计多端,抓捕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隐姓埋名,因一个成语暴露身份
1949年11月,在刘邓首长的号令下,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起“解放大西南”作战计划,一路高歌猛进。
穷途末路的郑蕴侠原本准备坐飞机逃往台湾,但负责接他的汽车司机是一位地下党员,以汽车抛锚为由拒绝让郑蕴侠登车,他因此错过了飞机。无奈之下,郑蕴侠制定了南下贵州、经云南,逃往金三角的逃往计划,企图逃避人民的审判。
然而郑蕴侠的逃跑之路很不顺利,在兑换银元时,他被一支解放军部队抓获。身为国军少将,郑蕴侠精通各种话术,他自称是贩卖木材的商贩,骗过了解放军,逃了出去。然而当他准备越境时,又被西南地区的土匪抓获,郑蕴侠使尽浑身解数才逃过一劫。此时的郑蕴侠狼狈不堪,到金三角恐怕要饿死在路上,于是他再次折返,回到重庆潜伏下来。
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郑蕴侠化名“刘正刚”,在涪陵一家榨菜厂担任小工。后来朝鲜战争爆发,郑蕴侠想让前线的志愿军没有榨菜吃,准备用炸弹炸掉榨菜厂。幸运的是,厂里的领导加强了对工厂的保护,郑蕴侠无计可施,离开了榨菜厂,继续逃命。
一来二去,郑蕴侠来到一个叫濯水的小镇,用仅有的钱财换了一些针线、小百货,挑着担子沿街叫卖。濯水镇不过两千人口,民风淳朴,他们只觉这个外地的杂货郎和蔼可亲,卖货公道,哪里想到他会是一个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特务。村民看他可怜,把他安置在一处大院居住,还给他介绍了一个叫邵春兰的女人,张罗着给两人完婚,在当地住了下来。
1956年,全国掀起建立农村合作社的浪潮,深受村民信任的郑蕴侠被推选为代表,到县里学习。学习期间,郑蕴侠学什么都快,老师教的算盘他第二天就能上手,加减乘除极为熟练。但显然学员们没有张书记那样的火眼金睛,并没有识破郑蕴侠的身份。
1957年,郑蕴侠学习结束,进入合作食堂担任会计,在很短的时间里受到领导多次嘉奖。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一次开会期间,他祸从口出,说出“虚怀若谷”这样的成语称赞主持会议的张书记。
郑蕴侠自称是农民,却懂得“虚怀若谷”这样比较生僻的成语,张书记不由地心生怀疑,向公安机关汇报此事。由此,郑蕴侠身份暴露,不得不束手就擒。这位潜伏七年之久,留在大陆的最后一名国民党将级军官落网。
晚年被特赦,感恩新中国
郑蕴侠身背血案,可谓罪大恶极,判死刑一点不为过。但根据中央颁布的规定。“可杀可不杀的不杀”,郑蕴侠被列为“不杀”的名单,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接受社会主义改改造。
1961年,郑蕴侠被送到一个煤矿进行改造。改造期间,他深刻认识到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积极改造,受到上级的多次表扬。可能生活得太安逸,郑蕴侠患上了肿瘤。正当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时,组织派来了医疗专家,治好了他的病,还提高了他的伙食标准,不仅有蔬菜,还有肉食供应。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优待让郑蕴侠感激涕零。
1975年,随着毛主席签署的特赦令的下达,郑蕴侠结束劳改,提前释放。走出煤矿的那一天,郑蕴侠只觉鼻子一酸,眼泪缓缓从面颊落下。
郑蕴侠不仅恢复了自由身,还当选为政协委员。他也没有辜负组织对他的期望,回到濯水镇,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培养学生成长。
2000年,为了照顾双目失明的妻子,郑蕴侠选择退休。在照顾妻子之余,他开始写作,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国民党在战争时期的暴行罗列成书,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2005年,郑蕴侠参加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庆祝活动,被邀请上台讲话。可一向能言善道的郑蕴侠站在话题前,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开口。那一刻,他想到了台儿庄,想到了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忍不住泪流满面。
2009年,102岁的郑蕴侠因病辞世。临终前,他提出回较场口看一看,向较场口的亡灵说一句道歉,遗憾未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