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外国人摄影师拍摄于1900年的北京紫禁城的老照片。1900年8月15日,联军侵占紫禁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一行西逃西安,随后《辛丑条约》签订。这组老照片拍摄的正是这一时代的紫禁城。
图为1900年的午门,御道两边长满了杂草。午门是北京故宫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1900年的太和门,太和门是紫禁城最大的宫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时称奉天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门,这里曾是明朝皇帝“御门听政”的场所。
1900年的中和殿。此时的中和殿荒凉不堪,殿前地面更是杂草丛生。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住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三大殿中唯有这间房子可供皇帝一人静静地思考。
1900年的紫禁城,一座宫殿的廊下,一个大内侍卫在睡觉。彼时的紫禁城已经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慈禧与光绪西逃,紫禁城无人当家做主,看护宫殿的侍卫们也开始纪律涣散,若是在王朝鼎盛时期,怎么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1900年的太和殿里的巨大的顶梁柱。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太和殿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其中顶梁大柱最粗最高,明朝时使用的是四川深山的楠木,清朝重修时使用的是东北长白山里的松木。
1900年的储秀宫,已经显得颇为破败。储秀宫是紫禁城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咸福宫之东、翊坤宫之北,始建于明代。咸丰年间,慈禧太后入宫后曾居住储秀宫后殿,并在此生下同治皇帝。溥仪退位后,婉容曾居住于此。
1900年的紫禁城,乾清宫里的皇帝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乾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乾清门内,“乾”象征着“天”,“清”意味着“透彻”,寓意着国家安定,皇帝勤勉廉政。
1900年的交泰殿。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凡遇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交泰殿的皇帝宝座上方高悬康熙帝御笔的“无为”匾。
1900年的翊坤宫。翊坤宫是紫禁城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称万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为翊坤宫。光绪十年慈禧五十寿辰时移居储秀宫,曾在此接受朝贺。光绪帝选妃也在此举行。从照片中可见屋内摆设错落有序,各种摆件都非常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