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任愿《秦时明月汉时关(出书版)》

任愿《秦时明月汉时关(出书版)》

第二十一章 汉初建制发展

汉初百废待举,秦末的诸侯混战使得民生凋敝,摆在刘邦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恢复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巩固政权。

人民吃饱饭了自然不会造反,国家富强别人自然不敢欺负。

面对这一迫切要求,刘邦采用“无为而治”作为汉初治国方略。

“休养生息、与民休息、务在宽厚、约法省刑”这四个词可以用来概括无为而治的精义。

无为而治出自老子道德经。

老子说:遵循道的法则来治国的人,不明确告诉老百姓应该怎么做,不故意表彰那些所谓的“善”事,而是(自己)要以愚民之心对待之,老百姓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他们和君主一样有智慧,所以以自己一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随意妄为)是国家的不幸,而不以自己的智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气。

老子的这番话说的就是无为而治。

说了这么多,那么什么才是无为而治呢?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多半文字都是以无为而治为中心的,“无为”即不去改变道的法则,而道是无形的,人们怎么才能遵循它的法则而不出错呢,那就是法律。

再结合老子提倡统治者站在人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人民换位思考。

我们可以直白地解释成:汉初的无为而治,就是制定出人性化律法,用这种律法营造出治安良好的安定环境,这样发挥空间有了,再将人民放进这个发挥空间,就甭管了。

人民向来很聪明很勤劳,只要你给他安定的条件,给他块地,他就会好好干活积极向上。

这就是汉初的治国方略“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与民休息、务在宽厚、约法省刑。

无为而治所需的这套人性化法律由萧何编撰。

萧何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法,摘取其中合乎当时社会情况的内容,制定了律法共九章。这是汉朝制作律令的开端。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删除了秦法的苛繁、严酷,使法令更为简明。

无为而治、萧规曹随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萧何继任丞相。不过这时,萧何年事已高。由于常年为汉室操劳,终于卧病不起。

病危之际,汉惠帝亲自前往探望,并趁机询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代之?

接着惠帝又问:曹参如何?

萧何听了,竟挣扎起病体,向惠帝叩头,道:陛下能得到曹参为相,我萧何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恨了!

惠帝亲自来问萧何老丞相,其实是知道萧何和曹参向来有宿怨,这两个人不对盘。惠帝敬重老丞相,这才亲自来问。当他得到萧何竟然举荐曹参后真是感动非常。

举贤不避仇,说的就是这个吧。

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一切公务都按萧何在世时制定的模式处理,国家被治理的很好。

曹丞相每天喝酒作乐日子十分的悠闲,时间一长,丞相过于懒散悠闲就引起了大臣们的非议。

渐渐地开始有人给皇帝打小报告了,惠帝开始听了一笑置之,可天天听天天听,他也有点受不了,有一天就跑去曹参家实地考察。进入一看,曹参果然正在榻上喝酒,这下惠帝有点不高兴了,就问他:丞相为什么每天不办公,反而日日这么懒散?

曹参这才放下杯盏,他笑着反问惠帝:请问陛下,您自己觉得和高祖比,谁贤明?

惠帝被问得涨红了脸,说:我年纪轻,阅历浅,比不上高祖。

曹参又问:那陛下看,臣的能力比得上萧丞相吗?

惠帝安慰:似乎也比不上。

这时候曹参才语重心长地劝慰道:

陛下说的正是!既然你我为君为臣,才能都比不上前人,而国家因为高祖和萧丞相的治理已经百业复苏,国力正在增强。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只要能够奉公守法,遵照旧章,能继旧业,就非常好了。

如果自作聪明,推翻成法,必致上下紊乱,到时候再要求现在这样的太平盛世就难了啊。

到此惠帝才恍然大悟。

这就是成语“萧规曹随”的来历。

就这样,曹参位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最终才有日后的文景之治,大汉国力强极一时。

叔孙通

叔孙通,薛县人。秦朝时因文笔好会写文章,被征召入宫。

此人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陈胜、吴广刚造反那会儿。

那时候谒者向胡亥报告说山东有人造反。

胡亥闻讯就找博士们来商量:楚人占领陈县,对这件事各位是怎么个看法?

众博士、儒生共三十多人异口同声建议:他们是在造反,请陛下赶快发兵攻打他们。

胡亥听到当即发火,脸色立刻就变了。

这时候叔孙通走上前对胡亥说道:各位儒生的话都不对。他们不是造反,只不过是群小毛贼,占山为寇,陛下只要派当地治安部门进行管理就行了。

这话真是动听啊,甚合上意。

胡亥现在只想听这个。他称赞了叔孙通,又挨个询问众儒生博士。这下有人聪明了,说是强盗不是造反,有人还转不过弯来依旧说是造反。

胡亥没有再和他们争辩到底是强盗还是造反,他直接让官员记录下每个人的答案。凡是说造反的全部治罪,凡是说盗贼的全部免职。

唯独赏赐叔孙通二十匹帛,一套新服装,并授给他博士职位。

谢恩叩赏后,叔孙通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收拾包袱闪人。

之后此人先投项梁,再跟项羽,最终到了刘邦旗下。

前面说刘敬。提到刘敬初见刘邦,穿了套又破又脏的羊皮袄,却坚决不肯更换。这里叔孙通也有件关于衣服的小事。这位总是穿一身儒服,而刘邦最讨厌的就是酸儒。

叔孙通见刘邦每次见他都露出厌恶之色就去打听,打听的结果原来是汉王(当时还是)最厌儒生,于是这位立刻脱下儒服,穿上短袄。该短袄还是按刘邦的家乡款式定制的。

这下刘邦终于高兴了,叔孙通也放心了。

两件小事就将叔孙先生的秉性暴露无余,这是个阿谀的人,惯常见风使舵。然而事实证明,越是这样的人越吃得开,没办法。如果此人仅仅是个卑鄙小人,那么我们到此可以鄙视他了,无奈此人虽然人格问题,却有真本事。

前202年,刘邦称帝后,命叔孙通负责拟定仪式礼节。

当时的情况,刘邦将秦朝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自己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来替代。

这就体现了文化素质的差异,刘邦制定的代用规矩实在是太简陋了,很多地方疏漏、很多地方不清楚。当时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喝高了之后,有的狂呼乱叫,有的拔出剑来到处乱砍,刘邦这才恨当初怎么不好好读书,为此事大感头疼。

这时候,叔孙通体贴地向皇帝进言,他向刘邦提出一个重要的观念。

他告诉刘邦,开国靠武将,守成必须靠儒生。

并请求征召鲁地一些儒生,以及自己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仪。

这个建议刘邦基本上表示同意,但出于闲散的本性,又怕制定出繁烦琐难奈的礼仪法度。

这时候,叔孙通强调道,礼仪是国家立威的根本,一定要详细制定。

只不过,礼法这种东西,必须遵从旧历,但又不用完全遵从旧历,他表示愿意略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糅合起来制定新礼节。

叔孙通的话最终打动了刘邦,刘邦表示可以试着去办,但有个前提。

前提就是,所制定的新法必须通俗易懂,必须他能接受做到。

这话一出刘邦的秉性再次暴露,这实在是个社会底层的人。

叔孙通与征来的三十人一起向西来到都城,他们和皇帝左右有学问的侍从以及叔孙通的弟子一百多人,在郊外拉起绳子表示施礼的处所,立上茅草代表位次的尊卑进行演练。演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汇报,请刘邦来审阅。

皇帝视察后,让他们向自己行礼,最终同意了新法。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这时正巧是十月,能进行岁首朝会的实际排练。

汉高帝七年(前200年),长乐宫已经建成,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来朝拜皇帝参加岁首大典。

在天刚亮时,谒者开始主持礼仪,引导着诸侯群臣、文武百官依次进入殿门,廷中排列着战车、骑兵、步兵和宫廷侍卫军士,摆设着各种兵器,树立着各式旗帜。

谒者传呼“小步快走”。

于是所有官员各入其位,大殿下面郎中官员站在台阶两侧,台阶上有几百人之多。

凡是功臣、列侯、各级将军军官都按次序排列在西边,面向东;凡文职官员从丞相起依次排列在东边,面向西。

大行令安排的九个礼宾官,从上到下地传呼。于是皇帝乘坐“龙辇”从宫房里出来,百官举起旗帜传呼警备,然后引导着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上的各级官员依次毕恭毕敬地向皇帝施礼道贺。

大家现在看汉朝题材的历史电视剧,剧中场景就如上所述,比方说《汉武大帝》。

大典审理结束后,刘邦非常得意,他又说了句大跌身份的话: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到今天我才知道当皇帝原来是这种滋味!

叔孙通制朝仪有功,封太常官职,掌管宗庙礼仪,赏赐黄金五百斤。

到汉高帝去世,孝惠帝即位,叔孙通又被调任太常官职,制定了宗庙的仪礼法规。此后又陆续地制定了汉朝诸多仪礼制度,这些都是叔孙太常在位时的功绩。

这位不但制定许多汉初仪法,还在无意中开创了后世的进贡礼仪。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255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