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成皋之战——漫长的僵持
刘季在成皋听到项羽攻下荥阳大惊。果然项羽立刻往攻成皋,而且来势汹汹。
刘季当机立断决定再逃跑。没办法,打到现在逃跑这件事情他是专家。
这一天晚上,趁着楚军攻势稍弱,刘季带着夏侯婴悄悄从成皋北门逃跑。
两个人目标很小,而且又是晚上,很顺利地二人绕过楚军来到黄河边,接着渡过黄河,直接往修武跑。
为什么来修武?因为韩信、张耳的十万大军驻扎在修武。接下来刘季将干一件十分震撼的事情,至少狠狠震撼了一把韩信。
这天大清早,刘季和夏侯婴来到韩信军营前,说:我们是汉王派来的使者,有急事要见你们将军。
这来头大了,守营士兵不敢阻拦。刘季二人大摇大摆来到韩信的中军帐。
一看,哦,这时候太早了,韩信和张耳还在睡觉。
看大门的小兵没见过市面不认识刘季,可是韩信的近侍认识啊。近侍一看刘季来了就想叫醒韩信。刘季立刻用手势阻止,近侍无奈只好退下。
刘季放轻脚步走进韩信卧室,韩信还在睡。
嗯,那么就对不起你了。
刘季飞快取了韩信的将印、兵符。这两样东西拿到手后,才和夏侯婴退出卧室。
这时候刘季牛了,也不说是什么汉王使者了。直接梗着脖子喊:老子是汉王!
他手持将印、兵符立刻传令召集诸将。
将士们一听主帅召见匆匆忙忙跑过来,一看傻了,坐在上面的这位不是韩信,怎么有点像刘季?
不是像,那就是刘季。
到这时候韩信、张耳也被惊醒,看到刘季也是大吃一惊。韩信面色古怪,心想你小子又来!每次老子打了胜仗攒了点兵,你就来打秋风?这次又来。
刘季不咸不淡地说:韩信来了啊,你的军队现在由我亲自指挥。
说完他也不和韩信废话,立刻将诸将重新分派,命他们兵发成皋。
这些事情办完了才对韩信说:你在赵地再召集一支军队,立刻去攻打齐国。
韩信还能说什么?跟了这样的老板,只好说是。
刘季带着偷来的十万大军去增援成皋,走到半路忽然有人报告说:不用去成皋了,成皋已经被项羽攻下,汉军大部分出逃。
刘季没办法只好先将十万大军驻扎在巩县,并放出消息,收集逃亡汉军。
敖仓——郦先生的提醒
现在情况危急,刘季立刻召开军事会议,商量怎么抵抗楚军。
会议上,刘季先发言,他提出现在荥阳、成皋相继失守,不如放弃成皋以东地区,集中兵力在巩县一带和楚军对抗。
这个建议才一出口,郦食其立刻大喊:坚决不行!
他分析道:敖仓这个地方囤积着天下之粮,打仗粮食是基础。楚军攻下荥阳后立刻东进,只留少量士兵守成皋,不知道取近在咫尺的敖仓,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大好时机。
他建议刘季立刻发兵取敖仓!
“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绝太行之道,守白马之津,得地利制敌,天下可定矣!”
郦生这个聪明人,终身就出过一个馊主意,除却六国王印事件,这实在是眼光独到的厉害角色。
这番话,很明确地为刘季提出两点战争要素:军粮与地利。
他告诉刘季,只有取得中原地区才能争霸天下;只有军粮充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刘季听到这里眉飞色舞,说:太好了(善)!
紧接着,郦食其又进言道:齐国这个地方幅员辽阔,地势险阻,齐国有守军二十万。我们虽然有十万大军,但首要得对付项羽。我请命去游说齐王归降,请您批准。
这当然好。
能说降自然好,不能说降那边韩信就去打。
刘季同意了郦生的话,派他去齐国说降。他这边双管齐下,如意算盘打得好,却偏偏忘记告诉郦食其已经先派韩信去攻打齐国了。
正是这个信息的延误问题,加上韩信的争功心切,最终害死了郦老先生。
汉三年,秋8月。汉王率大军安营小修武,准备进攻成皋。
这时候郎中郑忠提议,楚军远来气盛,汉军应该坚守挫其锐气,同时分兵截其粮道,这样才有可能打赢。
刘季听从了郑忠的提议,派将军刘贾、卢绾率两万步兵,由白马津渡河,会合彭越,攻楚后路。
刘贾军会合彭越后,把刘季的意思一说,彭越立刻表示同意。
他说:我早就想截粮,且都打听好了,楚军的粮食大部分在燕县这个地方,且派了重兵把守。由于我兵力不够才迟迟没有下手,现在我们联手出击,今天晚上就能成功。
当晚,彭越命令士兵饱餐一顿,趁着夜色,偃旗息鼓,悄悄前进。
三更时分,军队到达燕县,彭越让士兵拿出准备好的引火之物,集体往粮草堆上扔。当时正是秋天天气干燥,当天晚上又刮大风,楚军的粮草堆瞬间火势冲天。
楚军睡梦中惊醒,见营中又是火又是人影,彭越的军队趁机冲出来,喊打喊杀。楚军军心大乱,大家逃命,彭越大获全胜。
烧了楚军粮草后,游击队员彭越又一次发挥了乘虚而入的特长,一举攻下雎阳、外黄等十多座城池,夺取了梁大片土地。
消息传到霸王处。项羽大惊,彭越这招毒啊。断了楚军军粮不说,现在正在攻打梁地,梁地是楚军的身后腹地,一旦梁地被占,那么楚军就无退路。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不管不行了。他派大司马曹咎留守成皋,自己亲自带兵去攻打彭越。
临行之前,霸王千叮咛万嘱咐对曹咎说:我这去攻彭越,半个月就回来。其间汉军要是来邀战,你千万不能迎战!你只要关好城门固守成皋,等我回来就行。
记住,一定不能应战!
项羽的性格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婆妈的时候。他苦口婆心关照曹咎,可见事态紧急,不容有失。曹咎慎重地答应了项羽,霸王这才领军去攻彭。
但有句话叫怕什么来什么,曹咎最终辜负了项羽所托。
外黄攻城战
项王来攻击彭越,兵至外黄城外。
当时彭越早就占领了外黄城,他知道项羽要来攻,早就做好了防御准备,命令士兵一看到楚军就关闭城门,闭城据守。
到这时候双方也不废话了。项羽当即下令攻城。彭越死守。
守军从城头砸下石头、木块,淋下石灰水,项羽大怒,他亲自站在军前,拔剑督战,命令将士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外黄城。
攻防战打了好几天,由此可见彭越果然是个猛人。但很快彭越发现守不下去了。由于时间仓促,霸王来得太快,城内屯的粮食不多。这时候军粮耗尽,又无援兵,实在没办法,彭越和部将拼死杀出血路弃城逃走。
守军都逃走了,外黄人民只好打开城门投降。
进城后,霸王的坏习惯又一次发作。他痛恨外黄人协助彭越守城,下令将城中十五岁以上的成年男子集中到城东,想将他们全部坑杀。
消息传出,外黄人心惊胆战,知道得罪这个煞星死定了。
就在大家认命等死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有个小孩去求见项羽。此子今年十三岁,是外黄县令门客的儿子。
项羽接见了他。
见面后,小孩就对项羽说:彭越用军队攻入外黄城,老百姓们无力反抗,为求活命只好帮他守城。可是我们心里都日夜盼望霸王来解救。如今霸王打败了彭越,大快人心。想不到您却下命令要坑杀外黄城民。
您这么做伤了外黄人的心是小,消息传出去,临近城市知道投降必死定会拼死抗战,到时候您失去人心,又面临苦战才是大啊。
这时候项羽才猛然惊醒。这个小孩的话虽然有水分,却提醒了他最要命的时间问题。他和曹咎约好十五日必返,如果逾期成皋就危险了。
项羽当即传令赦免外黄人民,并且放出消息,梁地有投降者一概既往不咎。
消息传出,梁地十七座城池望风归顺。
正在项羽高兴的时候,有人来报告说:曹咎兵败自杀,成皋失守。
项王顿足,叹息所托非人,曹咎还是出城迎战了。
刘季的口水战队
项羽的军队前脚离开成皋,刘季后脚就跑过来攻城。
曹咎开始还记得项羽的吩咐,无论汉军怎么邀战都毫不理会。
汉军在城外已经蹲守了好多天,可魏咎就是不战,他们也急啊,万一霸王回来就麻烦了。
关键时刻刘季充分发挥了一把特长——骂人。
他组织士兵,大清早来到成皋城下,汉军列好队形,提气、呼气——喊一二三,开骂。
请大家注意这支口水专业队,他们很可能是刘季亲自挑选出来的。挑选的条件无非是嗓门大,声音粗,最好平时还有点骂人嗜好的先入选。
当然,专业队出征前,刘季可能还对他们进行过专业培训。要知道对于吵架骂人这种事情刘季是从小练到大,当流氓能打与否倒在其次,一张嘴必须厉害,以骂起人来能把活人气死为修炼大成。
就这样,专业队从早上骂到中午,从中午骂到下午,其间有累了的就躺下休息,休息好再骂。有渴了饿了的,就掏出干粮边骂边吃。
一直折腾到太阳下山,专业队回去休息。
第二天继续。
这种日子一直过了许多天,楚军都快气疯了。每天眼睛一睁被人骂到点灯。
非常时刻曹咎冷静地阻止了大家说:霸王有令,我们坚决不得迎战。
好吧,既然主帅都这么说了,那么楚军唯有忍气吞声。
骂了好多天,刘季一看,居然没反应。好吧,只好变换策略了。
他立刻扩充口水专业队,之前是只在成皋正门外,现在让队员将成皋城团团围住,之前天亮开骂,天黑收工,现在分三班倒,日夜不停地骂。
这下楚军要疯了。之前只是火大生气,但到晚上还能安生。现在睡觉的时候都能听到四面震天的诟骂声,而且骂得还越来越不堪入耳,这觉怎么睡?这日子怎么过?
终于,连曹咎都受不了了。其实这点真的很好理解,他也是人,忍耐有限啊。
长史司马欣苦谏,曹咎也不听。他派人到汉营给刘季下了战书。
对此我很无语。
刘季等的就是这个。
他收下战书开始部署。派樊哙领一支队伍埋伏在汜水左边,派靳歙领一支队伍埋伏在汜水右边。
吩咐道:明天楚军出城应战,一定会先渡过来汜水。等他们渡到一半,你们就冲去。
交战当日,果然如刘季所料。曹咎领军渡河,才渡一半,忽然听到两边伏兵四起。楚军顿时大乱。曹咎和司马欣分兵抗守伏兵,正在这时候刘季领军杀到,楚军兵败。
曹咎、司马欣被汉兵围困在河边,被迫双双自杀。
汉四年冬十月,汉王引兵渡河,取成皋,得敖仓,命周勃领兵把守,自己带樊哙等进兵广武,又遣郦先生引兵往攻荧阳。
项羽自梁地火速回军,恰好汉军围攻荥阳,霸王杀败汉军,驻军广武与刘季对敌。
分一杯羹
楚汉两军在广武相拒数月。由于刘季采纳郦生的策略取得敖仓,军粮十分充足。可楚军那边就麻烦了,楚军远道运粮,游击队员隔三差五地夺粮,霸王屡次增重兵护粮都没用。
项羽这边着急,就日夜去汉营叫阵。可刘季根本不理,本着一个拖字诀就是不战。
项羽知道再这么拖下去,军粮不济自己必败。这时候,他忽然想到有两个人可以利用。
这二位就是在彭城之战中光荣充当俘虏的刘太公和吕雉。
项羽特制个超大砧板,派人把刘太公捆在砧板上,推到军前。估计砧板底下还装了轮子。
项羽派人给刘季送信说:姓刘的你赶快投降,否则我就把你老头子剁了熬汤。
消息传到刘季那里,刘季大惊失色。
这时候刘季真是两难,自己老头子和最后的胜利摆在眼前,他必须做这个选择题。
好在刘季就是刘季,有过把亲生儿女推下车历练,这次的事情也不太难解决。
他想了想,有了主意。派人去给项羽回话说:我们两个当初一起侍奉义帝,相约为兄弟。既然是兄弟,那么我爹就是你爹。现在你要把你爹煮汤,那么就煮吧,煮好以后,分一杯肉羹给我就行了,千万别客气啊!
项羽听到答复,气得无话可说,立刻就要煮刘太公。
这时候二五仔项伯跳出来阻止了他。并且说了一句完全泄露他二五仔身份的经典台词。
项伯说:天下事,犹未可知。
这话有意思。你项伯是跟着项羽打天下的,你不希望自己老板赢,希望谁赢?
这么明显的明示,项羽竟然没能听出来。估计霸王当时被刘季气得神志不清了。
由于项伯的劝阻刘太公侥幸活命。
但分一杯羹的典故由此闻名后世。对此有人说刘季这个人聪明善谋,几句话就能化解危机,实在是个天才;也有人说刘季这个人毫无亲情,人伦丧尽。
对这两种思想,我保持沉默。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安慰自己,刘某人是要做皇帝的,皇帝这种生物本来就超越了人的限制。这种稀有品种,向来无情义无人伦,是怪胎。
经此一事,当事人刘太公终于大彻大悟,他生出了个怪胎。
于是,到刘季完全蜕变成刘邦高皇帝后,太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家令的建议,对自己贵为皇帝的儿子行叩拜大礼。
刘邦欣然接受了父亲的叩拜,并重赏了提出该建议的家令。
广武涧牛比的单挑
广武这个地方是座山,山中间断开,形成一条深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广武涧。
当时的情况,汉军驻扎在广武涧西边,楚军驻扎在广武涧东边。
分一杯羹事件后,两军各据险阻,隔着深涧,相持不下。
两路大军隔着条深涧,每天都能看到对方营盘的动静可就是不开打。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家都闷得发慌。
由于太无聊,项羽就从军中挑选了一队精干士兵,组成队伍,去汉军军营前骂阵挑战。不知道此举是不是受了刘季口水队的启发。
汉军那边当然不肯示弱。刘季得到消息,就派手下一个叫楼烦的前往应战。
楼烦这个人有个特长,是个神射手,箭法超群。刘季派他去就是因为这个。
楼烦来到军前,一箭射死一名骂阵的楚军。
那边第二名楚军替补上继续骂阵。楼烦也不唆,来一个射一个,一连射了数箭,箭箭命中靶心。楚军害怕了,不敢再骂阵。
这边楼烦得意,大喊几声谁再来挑战。这位正在自信心极度爆棚的时候,突然看见楚军中有人单人快马疾驰而来,来的这位全身缨盔,手持画戟,造型相当得酷。
楼烦可不管,准备继续射。他正忙着搭弓,就看见马上这位忽然圆瞪双目,楼烦一呆,就听到来人突然暴喝一声,这声极其劲爆,估计比在耳边放空枪还恐怖。
楼烦经此一吓,人也傻了弓箭也丢了,双手抱头逃窜而归。
楼烦狼狈而逃的消息传到刘季耳中,刘季立刻派人去查,这到底是谁?如此生猛。
其实还能是谁,来的正是西楚霸王本人。
刘季没有说别的,他下令士兵死守营门,坚决不要和项羽交战。实在太可怕了!
经过这件事,刘季充分认识到楚霸王的可怕,决定死都不打。这样子战事又拖了好几个月,终于项羽又受不了了。
他派人给刘季传话表示要单挑。
他说:打了这么多年仗,死了这么多人,只不过因为我们两个。现在我要和你单挑,谁赢了谁得天下。单挑完毕后,我们就解脱了,天下人也解脱了。
消息传到刘季处,他当即拒绝。开玩笑,和你打?十个刘季都不够死的,派人回复说:有本事咱们斗智不要斗力。
刘季不同意单挑,项羽也不放弃,整天让人去喊话说:姓刘的你是个男人,就和老子单挑。
一次两次刘季不在乎,这话说得多了,刘季也有点受不了。
恰好这时候,项羽又派人来传话,说请刘季去广武涧边,有话要对刘季说。刘季应约前往。
这次也不用二传手了,两人就这样隔着深涧面对面开始喊话。
项羽也不说别的,还是说:姓刘的别做缩头乌龟,有本事单挑,咱们速战速决。
这时候刘季也受不了了,他跳起来反唇相讥,历数了项羽的十宗罪。
刘季说:你身犯十宗罪,现在我一条条说给你听。
背义帝之约,立我为汉王,此罪一;
矫诏杀死宋义,此罪二:
救赵后,不回楚复命,擅率诸侯兵入关,此罪三;
烧秦宫殿,挖嬴政的坟,此罪四;
杀秦降王子婴,此罪五;
在新安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此罪六;
凭个人喜好分封,分赃不均,此罪七;
赶走义帝,自己霸占彭城,多吃多占地盘,此罪八;
派人暗杀义帝制造虚假命案,此罪九;
你为人不厚道,犯了众怒,此罪十。
这些说完,刘季结案陈词说,你个十恶不赦的罪人,我怎么可能和你这样的人单挑,太失身份了。
对此,项羽没有和他废话,他充分发挥了超常的动手能力。抬手一箭,正中刘季。
刘季翻身落马,汉军人人大惊。
这时候刘季挣脱左右的扶持,故意用手揉着脚说:“项王好箭法,一箭正中我的脚指头。”
这时候汉军才稍微安定下来。趁这个时候刘季立刻下令撤军。
其实这一箭正中刘季胸口,霸王射出的箭何其厉害,刘季重伤,卧床数日不起。
那边项羽也有疑惑,自己的箭法自己清楚,不太可能射偏。他心中疑惑就派人去汉营打探。
关键时刻,张良来到床榻边恳请刘季,请他务必坚持起身去巡视军营。张良向刘季分析道,如果项羽知道您重伤,一定会趁机来拔营,到时候情况就危险了。
刘季听从了张良的劝,忍痛视察军营,楚军恰好来探营。消息传到项羽处项羽信以为真,只好收了趁机拔营的念头。
这时候,突然有齐国使者来求见项羽,说齐王听信郦生谗言,被韩信乘虚攻下临淄城,现在齐王出逃,派使者来求救。
项羽派大将龙且领军二十万,前往救齐。
鼎烹郦先生
不动兵戈,只靠嘴巴就把强大的敌国说降,听来不可思议,实际千真万确。然而这是为什么?口舌真有这么大本事?
刘季双管其下,分别派韩信和郦生去图谋齐国。
韩信的兵权被夺,得先征兵,于是行程上竟然是后接到命令的郦生先赶到了齐国。
当日,项羽得知彭城被占,火速回兵去救彭城。田荣的弟弟田横趁机又平复了齐地,并拥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自己任齐相。
田广、田横知道韩信要来攻齐,早就安排大将华无伤、田解领兵二十万,屯在历下,准备迎战韩信。
正在这个时候郦食其来了。
齐王田广接见了郦生。
郦食其开始劝降说道:请问大王,如今楚汉相持,大王觉得谁会夺取天下?
齐王答道:不知道。
郦生又说:您作为齐国的君主,连天下局势都不知道,怎么能保全齐国?这就是我今天来的目的,我来告诉您现在天下的形势。
齐王心想你就掰吧。
郦生微笑,他就是来掰的。
郦生开始掰:汉王与项王一同攻秦,按原先的约定,得关中本来就该是我们汉王。
可项羽竟然背弃盟约。这个已经失德。再来看项羽这个人生性残暴,每拔城必屠城。他虽然表面温文尔雅,但骨子里却十分吝啬,手下人有建立功勋的,他小气舍不得封赏。现在他身边的人大多与他离心背德。您觉得这样的人最终能成大器吗?
再来看我们汉王就不同了。首先汉王站在大义名分上,打着为义帝报仇的旗号讨伐项羽。这就是以正义攻打邪恶,您什么时候听说过有邪恶战胜正义的例子吗?再看我们汉王对人,汉王对人从来是赏罚分明,手下人都围绕在周围甘愿为汉王效死命。现在已经是天下归心,各路豪杰皆为所用。这才是成就大器的气度风范和实力啊。
现在的状况您也看见了,项羽开始吃瘪,他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我们汉王得取天下那是早晚的事。您作为齐国的君主,当然要为齐国的将来考虑,和汉王结盟,齐国才能长治久安。否则,齐国就有灭亡的危险。
郦生的利舌攻势再一次大获全胜。田广和相国田横商量之后,决定投汉。
既然大家已经结盟交好,那么仗自然就不用打了。之前驻守的军队撤回来,诸将们乐得轻松,田广和郦生每天喝酒联络感情,齐国上下一片欢喜。
这边已经谈好条件,可韩信那边不知道啊。他征集了十万人马,和步将曹参、骑将灌婴依旧往齐地进发。
等到快到齐国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郦生已经把事情办妥了。
看样子仗是不用打了,韩信就想撤军。这时候蒯通先生阻止了他。
这是蒯通先生第二次登上历史舞台,第一次是在劝说范阳县令,帮助武臣平定赵地的时候。此人的风采不必多说,这又是一位可以口舌杀人的厉害角色。
蒯通提醒韩信两点,一、不能撤军;二、必须攻齐。
不能撤军是因为汉王下令韩信攻齐,没有下令撤军。韩信不经请示就撤军的话,有违抗军令的嫌疑,这是个敏感问题,罪名可大可小。
必须攻齐,原因有两个,一是郦生只靠口舌就劝降齐国归汉,这么容易就拿下头功,那韩信算什么?只能是笑柄。二就狠了,蒯通提醒韩信,正是因为郦生已经降齐,齐国的防备一定松懈,这时候攻齐必定不费吹灰之力。
经过蒯通的分析,摆在韩信面前的问题已经十分明朗。
问题相当简单,
选择A撤军,违抗命令被罚,同时被天下笑大将军比不上个儒生;
选择B攻齐,事半功倍,独占头功,名扬天下。
韩信理所当然选择了B。
这是个毫无悬念的选择。人性自私。
但这个貌似不用选的选择题里,有个被谋略家蒯通、被利欲熏心的韩信忽略的问题。
发动一场本来可以避免的战争,齐国、汉军这两边白流的鲜血该怎么算?
争霸必不可少流血牺牲,但知道我们可以在能力所及之下,将伤害降到最低。
韩信没有这么做,或许他被谋略家蒯通的话蛊惑了。
但错就是错,韩信的手上已经沾了齐国二十万将士的血,这些血本来可以不必流的。同时牵连的还有郦食其一条性命。
事情发展果然如蒯通料想的那样,齐军全不设防,被韩信一攻即破。二十万大军大败,大将田解被阵斩,华无伤被灌婴生擒。
韩信破了齐军,立刻命令攻打临淄城。
消息传到时,田广、田横和郦生正在城中喝酒庆祝。
突然听人报告说:韩信已经打到城门外了,大家都诧异:开玩笑吧!
最尴尬的是郦生,被田广、田横的目光看得全身发毛。老先生心里叫苦,心想这次被韩信害死了。
但他素来有狂生的名号,这时候酒也喝得有点多,反而坦然下来,他知道今日难逃此劫,索性坦然赴死吧。
田广、田横一直盯着郦生看,这时候看他镇定的样子,才恍然大悟,我们都被姓郦的卖了!
田广、田横怒不可遏,当即对郦生说道:你和韩信串通好了,你松懈我们的防备,韩信趁机来攻打。怪只怪我们竟然相信你。如今韩信已经打到城外,你赶快去阻挡,如果成功就饶你一命,否则,老子活煮了你!
二人说着就让人摆下超级大汤锅。
那边郦生也是位猛人,一听这话跳起反驳道:汉王命我说降,韩信来攻关我什么事。帮你退兵,我办不到。
田广、田横不再说话,直接让人将郦生丢进汤锅烹死。
本是高阳一酒徒,争功末路竟亡躯。淮阴他日同烹狗,得失鸡虫孰有无。
郦食其可以说是死在韩信手上,日后韩信的下场更为凄凉,也不能不说是冥冥中自有天定。
郦食其死后很多年,他的弟弟郦商在平定异姓王叛乱时立下功勋,这时候高祖刘邦才忽然忆起了那位枉死的郦老狂生,这才追封了他爵位,荫及郦家子孙。
潍水之战——水淹龙且
韩信攻下临淄城,齐王田广逃去高密。
韩信派兵留守临淄,自己领军去追杀。快到高密时,得知龙且领军二十万救齐,现在已经和田广残兵会合,一同驻扎在潍水东岸。
韩信将军队驻扎潍水西岸,双方准备开战。
龙且这个人是项羽麾下第一猛将,之前英布反叛,项羽就派他去攻打,龙且一战大败英布。大家想想英布已经是猛人了,碰到龙且却只有吃败仗的份,可见龙且多厉害。
除此之外,龙且和项羽的私交甚好。他和项羽一起长大,交情很好。项羽这个人生性多疑,之前陈平用反间计就是吃定这个性格弱点。但是,项羽此生唯独对龙且终生不疑。
这次救赵意义重大,也正因如此,项羽考虑再三才将这个重任交托给龙且。
龙且能征善战有勇有谋,平生大小数战从无败记。大家想想看一个从无败绩的名将,势必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甚至回想起自己征战的历程都想为自己欢呼。
龙且绝对有资格这么想。
可正因如此,他也是个自信心爆棚的人。他坚信自己未尝一败,就永不会败。
残酷的事实会告诉他,他错了。因为他这次碰到的是韩信。
闲话少说,准备开打。
交战之前,龙且和将军周兰商议计策。
有个门客献计说,汉军刚刚破齐,士气很好,楚军远道而来,应该采取固守的态度,先消磨对方斗志。同时让齐王派人招降附近失地。这些城池之前被迫投降韩信,现在听到楚军来救,又有齐王亲召一定会响应。到时候楚军联合齐地城池的兵力,合攻汉军,这样就能大获全胜。
这个策略是正确的。
但龙且却不同意,他从骨子里就看不起韩信这个人。毕竟韩某人寄食漂母,胯下之辱的往事太出名了。除此之外,龙且还想一举拿下汉军,趁势夺取齐地在项羽面前立一大功。
他打定主意,不采纳门客的意见,准备正面迎战。
这下正中韩信下怀。驻扎潍水的日子里,他详细查看了当地地形,并且定下了水攻的策略。
韩信命士兵日夜赶工,制造结实大布袋几万只,并在里面装满沙土。
交战前晚,他让傅宽领五千人,带上装满石头沙土的布袋去潍水上游,找河面窄的地方把河水堵住。傅宽的办事效率很高,当天晚上就完成了拦水筑坝工程。
交战当日,他下令曹参、灌婴各领一万人,埋伏在河边芦苇丛中,等到楚军渡河追赶汉军的时候,就冲出来围杀。
接下来就是水攻最关键的一步——放水!
他还是让筑造挡水工程的傅宽去办,还是那五千人。他让傅宽密切注意河面状况,一旦楚军渡河,就下令士兵拔起沙袋放水。
这些都安排好了,韩信亲领大军渡潍水进攻。
在渡河的时候,韩信还特意查看了下河水的深浅,这时候的河水很浅,只到小腿。为什么浅?因为上游的水被拦住了。韩信露出古怪的笑容,他知道,这时候的水越浅,等下冲起来就越过瘾。
龙且见韩信渡河来攻,立刻下令迎战。
这时候汉军还在渡河,刚渡了一半,一半军队在河这边一半军队在河那边,龙且见机不可失,立刻下令楚军猛攻。
汉军果然抵抗不住,打了没一会儿就败走,韩信让士兵赶快往回渡逃跑。
龙且怎么肯放过,也率军在后面直追,追到河边的时候,正巧韩信军已经全部渡过河,到了河对面。
有河挡着就行了啊,龙且下令楚军全部渡河,去追。
隔着河岸,韩信这才露出笑容,等的就是你渡河!
果然,楚军渡河才渡了一半,就听看见河水汹涌,争流而下。瞬间工夫,河水暴涨数尺。这下可要了人命!
原来楚军看到河水浅,也学汉军的样子连船都不乘,直接水而过,现在河水暴涨来势汹涌,无数楚军还没回过神来,就遭没顶之灾。
岸上的楚军目瞪口呆,这太奇怪了,现在是冬天啊,应该是河水断绝的时候。就在大家发傻的时候,忽然从两岸芦苇丛中杀出两队伏兵。
不好意思,曹参和灌婴早就等了好半天了。
这时候,已经“败退”的韩信也从后面杀到。三路军队将龙且军团团围住,四面攻打。
这时候楚军早就乱了,先被水淹折损一部分,又被伏兵杀死一部分,剩下的跟着龙且突围已经是军心大乱。龙且和副将周兰被逼到河东边,退无可退。对面还没渡河的楚军,被河水阻隔又无法救援。
混战中,龙且被杀,周兰被生擒。
韩信割下龙且头颅,挑在枪尖上给对面楚军看,对面的楚军四散归降。
击败龙且后,韩信整军去追齐王田广,追到城阳将田广杀死。之后,韩信命曹参、灌婴招安齐地。田横听说田广已死,就自立齐王,在赢下和灌婴打了一仗,大败。田横逃往梁地。
到此,田氏宗族的纷乱终于休止,齐地由此大定。
此,汉四年冬十一月。
韩信的抉择
安抚齐地后,韩信就想自立齐王,他派人给刘季送捷报,表达了这一愿望。
这时候刘季的箭伤才好不久,听说韩信打了胜仗派使者来送捷报大为高兴,立刻接见使者。
使者将韩信如何击败龙且,如何平定齐地的事详细汇报给刘季听。
刘季越听越高兴。
正在这个时候,使者说到了此行的重点,他说:韩信将军虽然已平定齐地,但是齐人反复狡诈,请求汉王立韩信将军为齐国代理王(假王),以便更好地平复齐地人心。
刘季的情绪陡转,大怒骂道:我在这边困守苦战,正盼姓韩的那小子来救援,他倒好,竟然想在齐地当起王来!
正在刘季的怒气即将不可收拾的时候,站在旁边的张良、陈平猛然踹了刘季一脚。
这一脚踹的正是时候,刘季即将出口怒骂吞了下去。
趁这个空挡,张良、陈平捉着刘季耳朵,悄悄说道:现在我们自顾不暇,根本不能阻止韩信称王。不如买他个顺水人情,这样好让姓韩的为我们卖命,否则,恐怕姓韩的要造反!
刘季这才恍然大悟,他立刻改口,反应异常灵活,掉头对使者继续骂道:呸!大丈夫建功立业,要当就当真王,当什么假王。
说完,立刻写了诏书盖上大印,封韩信为齐王,并令其发兵攻楚。
使者带着汉王诏书回到齐国,韩信十分高兴,他选了个好日子即齐王位。然后就准备整理军队进军伐楚。
正在这时候,有人报告说,项王派使者求见。
原来,龙且兵败被杀,项羽心痛之余也意识到韩信的可怕。他想到万一韩信和刘季联兵到时候自己就麻烦了。西楚霸王自入世以来,第一次尝到了恐惧的滋味。
他痛定思痛,派武涉去齐国游说韩信,想使其不要助汉伐楚。
武涉见到韩信,说了很多话。攀交情忆当年,又说刘季这个人反复无常,习惯背信弃义,不能相信。并向韩信转达了项王的思慕之心,希望韩信慎重考虑与楚国联兵。
韩信看着眼前的霸王使者,一时百感交集。正是这个人的一番话,让他又想起了当年的种种。
沉默许久后,韩信平静地对武涉说了一番剖心之言。
他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机至汉王,汉王授我上将军印,解衣推食,言听计用,这才有了今日的韩信。
请问使者,有人这么亲信厚待你,你会背叛他吗?你能背叛他吗?
武涉无言以对。
韩信这才说道:请使者回去谢谢霸王,就说,他的好意来得太迟了。
想当年,我一腔热血来投奔你,多么希望你重用于我。可是你没有。
现在你想重用我了,可惜已经迟了。
武涉无功而返后,蒯通先生第三次登场,正是武涉的来访给蒯通提了个醒。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韩信某些问题。
他以为韩信看相为名,私下向韩信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
他说:现在楚汉之争,汉王和项王都派人来争取将军。那是因为他们双方处于相持阶段,谁能拉拢您,谁就能得到天下。
这对您来说,既是好事又是危机四伏的事。您想一想,一旦他们任何一方得到天下,就会想到当日如果不是您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您说,他们会怎么对您?
对此,我有个建议,希望您此刻保持中立,两边都不帮。您现在已经是齐王了,只要在这个基础上,收复燕、赵,将三国联合起来,就能和项羽、刘季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才是您的长治久安之策,请您慎重考虑!
见韩信还是不表态,蒯通又继续说道:
勇略震主者必危其身,功盖天下者无可为赏。如今将军功震天下,汉王已经封您为齐王。如果来日您帮刘季打败了项羽,请问到时候,他还能赏您些什么?
蒯通说到这里已经直白到不能再直白了。就差扇韩信两耳光,再泼他桶冷水:兄弟你醒醒吧,死到临头还不知道!
蒯通。这真是个有政治远见的人。这番话只有他才能说出来,这种对人性的觉悟恐怕只有他能参透。
多年以后,韩信临死那刻终于爆发出:悔不听蒯通之言的感悔。
然而此刻,面对这样一个诱人的计策。
韩信的抉择如旧,他拒绝了蒯通,他说:我不能见利忘义。
好吧,韩信,既然这是你的抉择,那么就这样吧。
蒯通知道献计不成,已经不能久留。于是假装神经病,逃跑避祸去了。
楚河汉界
下象棋的朋友都知道,棋盘中间有一条分界线,名叫楚河汉界。双方棋子分布两边,不能越雷池。历史上的楚河汉界就是鸿沟,鸿沟连同黄河、淮河,是中国最早的人工运河。地理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北。
楚汉在广武涧对峙,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楚兵屡次索战,汉兵只是坚守不出。到这时候项羽实在耗不起了。楚军多年征战士卒疲敝,游击队员彭越屡断楚军粮道,淮南王英布领军收复旧地,韩信正从齐国领军伐楚。
诸多形势对霸王不利,这时候刘季派使者陆贾求和,表示愿意中分天下,但有个条件,项王必须放回刘太公和吕雉。对此,项羽回绝了陆贾。
刘季又派侯公去游说。这次项羽答应了。
前203年,汉四年九月,楚、汉和议既成,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河东归楚,河西归汉。
项王遂命将太公、吕后送回汉军。
此事中,立了大功的侯公,被封为平国君。
侯某人自觉立了大功,事后屡次要求求见汉王。刘季十分果断地拒不相见。
刘季的举动引起左右侍从的疑惑,他们就问:侯公这个人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而且平时没有犯错,大王为什么不见他?
刘季这才解释道:你们不知道,侯公这个人太厉害了。之前陆贾去游说,项羽不答应,他一去项羽就答应。这样的人只靠口舌就能亡国,我这才封他为“平国君”。这种有亡国之能的人我怎么能见!
消息传到侯公处,侯先生才恍然大悟,原来锋芒太露也不是好事。
几天之后,按照约定项羽从广武撤军,打道东归彭城。
刘季看看,项羽走了,那我也走吧,于是收拾包袱准备回关中。
消息传到张良、陈平处,二人大惊,立刻来见刘季异口同声就说:不能撤!
刘季不解。
那边张良、陈平力谏:我们这边形势一片大好,天下地盘我们占了三分之二,再看项羽那边兵少粮尽,这是老天爷在帮咱们,这种时候应该趁他病要他命。
请立刻发兵诛灭项羽,否则必定养虎遗患!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刘季大悟,决定进攻!
其实,趁你病要你命的理刘季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只是需要有人提醒他。
群殴——垓下之战
汉五年冬十月,汉王亲率大军往追项王。同时派人联系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定期会合三路大军围攻楚军。
汉军和楚军在固陵交战。项羽痛恨刘季背弃约定,身先士卒发起猛烈进攻。霸王冲在阵前,楚军士气大受鼓舞,汉军抵挡不住,第一战汉军大败而归。
刘季无奈只好撤军,退回军营固守。
此刻的刘季非常郁闷,他敢公然向项羽发起挑战,其实是打定主意采用流氓战术中最致命的群殴战术,他想汉军联合齐、魏两军,霸王再厉害也架不住人多。
可直到现在齐、魏的军队都还没到?这是为什么?
刘季想不通,就找张良来问。
张良轻易向他指出症结所在,他说:大王,您请人干活总得先付钱吧。
刘季瞠目结舌。
张良这才耐心地解释道:韩信当上齐王,是他自己请命,并非您的本意。这一点韩信自己也知道,事后肯定觉得不安。彭越攻占梁地功劳最大,而您因为魏豹的关系只封他为魏相。如今魏豹已死,彭越也想称王,而大王您却迟迟不立他为王。他心中肯定怨恨。
这两个人心里都不舒服,当然不肯发兵来助您。
我看这样,把雎阳以北直到谷城的地盘,封给彭越让他称王;再把陈地以东至海的地盘,分给韩信。这样做的好处就在,这两块地盘都属于楚国,这样他们二人就不是助您打仗,而是为了各自的地盘拼命。这样一来他们又怎么不尽心尽力!
张良的确厉害,他这番话最经典的就是一句:为自己拼命。
我们都知道,为他人作嫁和为己图谋,这其中的主动性相差何止千万。
刘季按张良的话去办,果然,韩信、彭越大喜,立刻答应发兵来援。
同年十二月,刘季集合韩信、彭越、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四十万人,与十万楚军决战垓下。
刘季任命韩信为大将,统领大军。韩信将军队分成三块。将军孔熙领兵为左翼,将军陈贺领兵为右翼,自己率领诸将为中军。又令将军周勃、柴武领兵为后队,保护汉王。
项羽亲自领军主动发起攻击。韩信率领中军迎战,并吩咐左右军不动,等到中军诈败再齐攻楚军。
开打。
韩信军和项羽军展开会战,双方人马互相向敌方军阵发起冲锋。远距时双方各用长枪、硬弩互攻,两军交触后改为短兵肉搏。霸王充分发挥了猛人雄风,冲在军前,杀敌如切菜。楚军大受鼓舞,个个争先奋勇杀敌人。双方交战约四个小时,不分胜负。
霸王杀得性起,单人匹马闯入敌军阵中,撕开防御裂口,身后楚军如潮而至。在汉军中央四处冲杀,汉军渐渐不能抵挡,韩信传令退军。
项羽在后急追,这时早就埋伏好的孔熙、陈贺突然杀入楚军左右侧翼,楚军一时大乱,这时候,佯败的韩信也掉转回头,联合左右二军围杀楚军。
这下霸王再神勇也抵挡不住了,只好下令撤军回营,经此一败十万楚军只剩下五万。
韩信得胜后,分拨士兵,围着楚营四面安营打算将霸王困死。没办法,人多就有这好处。
张良又让汉军中的楚人,教各营士兵唱楚歌。
当天晚上,楚营四周四面楚歌之声环绕。项羽听到楚歌大惊,派人去查看,原来歌声是从汉军中传来的。楚军们以为汉军已经攻下楚地,俘虏了自己父母亲人,一时军心大乱。
见到这种场面,项羽明白,大势已去。
今时今日说什么都晚了,索性喝几杯吧,项羽回到帐中饮酒,让虞姬陪同。
喝着杯中苦酒,项羽想起了自己的一生。是啊,人只有到这时候才会回忆过去,也只能回忆过去。他本是天纵英才,东征西讨,三年发迹,创成霸业。谁又能想到盖世英雄也会有身困重围、水穷山尽的一天。
算了吧。自古艰难唯一死,不过是条命,也不足为惜。
此时的他满腔怨愤,心绪如潮。此情此景,项羽作了此生第一首诗,也是唯一的一首。
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令可奈何,虞兮虞令奈若何!
项羽的心境别人不明白,唯独虞姬明白。美人当即回诗一首: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吟罢,拔剑自刎。
此刻,盖世英雄项羽终于落泪。
八千子弟失江东,只有虞兮效始终。
死共乌骓埋骏骨,生怜红粉是英雄。
花间名字留芳体,帐下悲歌泣晓风。
若使当年成帝业,宁同吕雉祸深宫。
——清·谢启昆
不肯过江东
好吧刘季,天下可以是你的。
但我即便是死,也依然是西楚霸王项羽。
这个名字,我要你至死那天都不能忘记,我要你每夜都自噩梦中惊醒!
项羽决定杀出重围,就算是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当天晚上,他亲自挑选八百精骑,准备突围。
此时正是十二月,天气十分寒冷,当天晚上刮着大风。
项羽带着八百人,趁着夜色严寒的掩护,悄悄路过汉军军营,十分神奇的是,一连过了好多座营寨都没人发现。直到天亮,刘季才接到报告说项羽连夜逃走了。
韩信听说项羽在几十万汉军中从容脱走,神不知鬼不觉,大为惊骇。当即命令骑将灌婴率五千人马去追。
项羽带八百骑兵渡过淮水,这时候他发现,身后士兵只剩下一百多人,其余的都已经逃走了。更为糟糕的是,走到阴陵这个地方,他忽然迷路了。他向一名农夫问路,农夫认出这个狼狈的逃将是项羽,霸王爱好屠城、坑城的坏习惯最终促成了他的败亡。农夫骗了他,故意指给他错误的方向。
等项羽勉强找到路走到东城,身边只剩下二十八骑,这时候灌婴的五千追兵已到。
逃是逃不出去了。
霸王对身边的二十八人说:
吾自起兵,至今八年,身经大小七十余战,未曾一败,遂至称霸天下。今晚困于此,此天亡我也,非战之过!
今日固当决一死战。但诸君观我必当突围斩将,三次胜敌,使诸君知乃天亡我,非用兵之罪!
这是一段极其经典的台词。英雄末路明知败局已定,却想挽回英雄的尊严。下面的内容请大家当传奇故事来看吧。所谓传奇,一为传一为奇,其中的奥秘就是实在说不清楚。
项羽带着最后的二十八骑登上一处小山顶。他们背靠背围成战圈,各执兵器向外。
灌婴追兵赶到时见到就是这样悲壮的场景,他命令五千士兵把小山围住。
霸王将二十八骑分成四队,分四个方向向下冲杀,并且约定冲杀后去山的东边会合。
霸王手持画戟啸道:诸君看我斩其一将。喊完率领二十八骑纵马驰下。
这种拼命的架势吓得汉军无人敢挡,汉军明明知道项羽只有二十八人,自己五千人是稳赢。但看到项羽领头冲下来,个个不由自主地避退。
项羽趁机斩下一名汉将头颅。
汉骑将杨喜策马来追,项羽忽然回头,大喝一声,估计练过狮子吼。吓得杨喜连人带马后退数里。恐怖啊!
项羽和部下如约在山东边会合,令人吃惊的是二十八骑一个不少。这真是一票猛人,五千汉军在他们面前竟如同虚设。这次项羽将部下分成三队,自己混在其中,分三个方向往外冲。
灌婴那边又追过来,由于不知道项羽在哪队,只好也把汉军分成三队,分别去追。
项羽带着自己的这小队人马在汉军中四处冲杀,斩了一员都尉,杀死汉军数十人。接着他又挥军救出另外两支小队,这时候一点算,二十八骑,只损失了两骑。
霸王豪气干云,对剩下的二十六骑道:我说得怎么样?
不得不服,部下们到这时候也不怕死了,能有此一战虽死无憾,纷纷高喊:大王神勇无敌!
项羽带着部下终于来到了著名的乌江旁。恰好遇见乌江亭长撑船等在岸边。
接着令人费解的事情发生了。
亭长诚意邀请霸王登船,他说道:江东虽然小,也有数千里的土地,十万多的人口,这些资本足可以让您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现在追兵就快到了,请您坐我的船赶快渡江。您放心,整个江面只有我这一条船,只要您一上船,追兵就算到了无船可渡也无可奈何。
亭长的话太合理太动听了。正是因为太合理太动听,所以反而诡异。
项羽沉默片刻,他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一人独还,我无颜见江东父老。
项羽最终拒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只请求他将自己的乌骓战马渡过河去。
霸王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永远是个历史谜团。
很多人拿项羽的多疑大做文章,说他怀疑乌江亭长来得太巧(还撑着船),说话太好听,种种迹象再结合骗子农夫那一堑,令他不得不疑;又有人说,是项羽厌倦了多年战火生涯,东山再起太累,面对滚滚乌江水,不由生出人生浮云的感悟;还有人说,项羽是个绝世英雄,对英雄来说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兵败被俘受尽凌辱。
在这里我们引用李清照的诗作结言,留给项羽永远的传奇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和部下弃了战马就在乌江边上等待追兵。
最后一战痛快淋漓,霸王一人就斩杀汉军数百人,身受创伤十余处。
到了最后的时候了。
项羽对汉将吕马童,说道:你不是我的故友吗?我听说刘季悬赏封侯要取我首级。大家是熟人,这个人情就给你吧!
说完,霸王拔剑,于乌江畔自刎。
吕马童虽得到提点但动作慢了点,被汉将王翳抢先一步取了霸王首级。
汉军见霸王已死,一拥而上想抢项羽尸体换军功。这些人如恶狗抢食,没抢到军功反而自相残杀而死几十人。项王肢体,最终分为四段。
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四人人手一份,他们拿着血淋淋的残块去向刘季邀功。刘季命人将四块残肢体拼在一起验明正身。按照承诺封四人万户侯。
项羽死后,楚地皆降唯鲁地不降。刘季命人将项羽的头颅挂在城下,鲁人确认项羽已死,大哭,始降。
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项羽死后,鲁地又最后投降,刘季遂以鲁公礼葬项羽于城。所有项氏支属,一概不诛。其中项伯等四人,有功于汉,皆封为列侯,赐姓刘氏。
十分讥讽的是,刘季亲自为项羽发丧设祭,并在祭坛前痛哭一场。
这很有点三国中“柴桑口卧龙吊丧”的味道。孔明哭公瑾固然有做给人看的意图,但谁知道那些眼泪中没有一丝痛失对手的伤心惋惜。
好啦,给西楚霸王一个结语吧。
秦末,陈涉首难,豪杰烽起。项羽随项梁会稽起兵,入世之初,勇武惊人。项梁死后,智杀宋义,巨鹿之战,三万大败四十万,引领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覆灭秦朝,裂土封侯,自号“霸王”。三年时间风声鹊起传奇色彩浓厚,及至败亡所历亦非常人可及。
司马迁云: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项羽这种传奇,中华悠悠历史中,永远只有一个。
即便汉高祖,亦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