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的地位一落千丈,列强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俄国派兵进驻了旅顺,英国和法国分别派兵占领威海和广州湾,德国出兵占领了胶州湾和青岛。中国大地上插满了列强的旗帜,中国人民与列强的矛盾日益加剧,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运动即将形成。照片中就是清末的义和团成员,画面中他手拿长矛,头贴灵符,嘴巴还念念有词。
义和团运动和天平天国运动不同,太平天国要“改朝换代”,而义和团想要“扶清灭洋”。清朝一开始对义和团的态度是镇压,后来逐渐演变为招安,并用他们来对付洋人。当时朝中对于义和团的态度有较大分歧,有人主张剿灭,有人主张招安。当时的端郡王载漪就是力主招安的大臣之一。照片中义和团成员手里拿着“钦命义和团”旗子。
在一些影视剧中可以看到义和团成员设坛焚香的情景,他们口中念咒,以为仪式结束后就可保证刀枪不入。而在现实上,义和团就真的是这么做的。义和团进入北京后,端郡王甚至在其王府设置神坛,朝夕必拜。当然,他并非迷信,而是为了笼络人心。这张照片中就是拍摄于1990年的义和团成员,他手持弓箭,身后背着长矛。
义和团运动始于山东。1897年“曹州教案”发生后,德国强占青岛和胶州湾。这一侵犯主权行为使得山东老百姓十分讨厌洋人,并多次与他们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义和团在山东诞生了,并很快向直隶发展。清朝虽然多次派兵镇压,但其发展的速度远超清政府的预期,“诛不胜诛”。照片中是手拿大刀的义和团成员。
义和团的发展和山东巡抚毓贤有很大关系。1899年毓贤当上山东巡抚后,他认为义和团可以被用来当作枪使,对付洋人,于是就开始招安义和团的成员。并在济南设场招纳拳民,放纵拳民袭击教堂。不过不久毓贤便被清政府撤职,改任袁世凯为山东巡抚。照片中间举旗子的便是毓贤。
袁世凯对待义和团的态度就与毓贤完全不一样,他认为义和团是“乱民”,于是大肆镇压义和团运动。毓贤被罢免后进京面见了端郡王,在端郡王的举荐下毓贤又被任命为山西巡抚。赴任山西后,毓贤带领着义和团大肆杀戮外国人以及教民,其致使近万名中国教民及其家属遇害。照片中就是义和团成员。
列强们以义和团和借口向中国进军,面对装备精良的列强军队,清军和义和团一触即溃,很快直隶和北京就被八国联军占领。战事上的失利原因有很多,武器装备的差距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义和团和清军的内斗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照片中就是被俘的天津义和团成员。
很快八国联军攻进了北京城,在攻占皇宫前夕慈禧带着光绪皇帝及一帮大臣逃往陕西。在逃亡途中慈禧下令绞灭义和团,就这样义和团运动偃旗息鼓。照片中是便是被清军逮捕关押在河北保定府监牢内的义和团成员。这些人都光着膀子只有一块布遮身,脚上还带着重重的枷锁。
此后,清军和八国联军到处搜捕义和团,很多义和团被逮捕后即被押往菜市场斩首示众。事实上,在这场运动中,义和团只是清政府利用的一个工具。端亲王这一义和团最大支持者也仅仅是想通过义和团打击洋人,来为自己儿子溥儁夺取皇位。照片中是北京中被逮捕的义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