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虞美人·枕上》是毛泽东写给初恋杨开慧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有的尽是绵延的相思和爱意。
看着心爱之人为自己牺牲,该会是怎样的痛苦?29岁的杨开慧被枪决,毛泽东从报纸上看到消息后,对杨开慧哥哥说了八个字:“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无尽的哀思和忏悔涌上心头,成为了毛主席一生中难以抚平的疤。
革命伴侣,喜结连理
1914年毛泽东到长沙学习,结识了自己的恩师杨昌济。杨昌济的思想比较开放,有着渊博的知识和开阔的眼界,很多学生常结伴前往杨昌济家中探讨学习,毛泽东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杨开慧才14岁,即便是从来没有上过学堂,但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她和寻常女子确实有着几分不同。久而久之,杨开慧十分欣赏毛泽东的思想觉悟和学习态度,而毛泽东对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子,也产生了情愫。
1919年,毛泽东回到长沙看望病重的母亲,长时间的异地相隔,使得两人的爱意更加汹涌了。回到北京之后,两人就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1920年恩师杨昌济去世,为了给杨开慧一份安定,同年冬季,两人举办了一场简单的革命婚礼。
杨开慧被抓,壮烈牺牲
作为毛泽东的女人,定是和其他所有女子都不同的。杨开慧有着坚定的革命信仰,对丈夫的革命事业坚决拥护,即便是临死前,依旧仰着高傲的头颅大喊:“惟愿润之革命早日胜利!”
1927年,大革命和秋收起义相继失败,毛泽东率部队转移,杨开慧带着3个儿子回到老家板仓。后来国民党何健悬赏一千块大洋捕捉杨开慧,杨开慧不幸被捕,一同被捕入狱的还有大儿子毛岸英。
杨开慧一人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经过反复斗争,“杀人狂魔”何健失去了耐心,决定将杨开慧枪决,并暴尸三日。杨开慧倒是面不改色,还安慰儿子和保姆陈玉英:“不要怕,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但是杨开慧没能等来自己的胜利。
处以死刑的当日,我们无法得知杨开慧的身体究竟承受了怎样的痛苦。接到开枪任务的特务对准了杨开慧的后胸,砰砰两声,杨开慧应声倒地。士兵们确认杨开慧已经断气,便纷纷离去。下午,突然得到通知,杨开慧并未完全死亡,于是士兵们又奔赴刑场补枪。
在士兵们眼里,回去补枪很麻烦,但是对于杨开慧来说,这却是最后生存的希望。她匍匐在草地上,一点点向前爬行,淡色的长裙也被鲜血染红,她用尽全身的力气想要离开这个地方。
可是很不幸,士兵举起枪,想也没想就再次射向杨开慧,杨开慧英勇就义。
李淑一回忆杨开慧入狱前:“我没法拥抱她,她身上没有一块好肉。”
后来,毛泽东与杨开慧挚友李淑一通过信,两人谈及了很多,李淑一曾去监狱探望饱受折磨的杨开慧,甚至还曾劝杨开慧“投降”,给自己和孩子留一条活路。
李淑一回忆,何健为了让李淑一劝降杨开慧,开了通道让两人相见。多年挚友,李淑一见到杨开慧的一瞬间,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她见过各种模样的杨开慧,但是眼前这个饱受刑罚,一块好肉都没有的杨开慧,她不知道要怎么拥抱她。
杨开慧宁死不屈,坚决不背叛革命、不背叛毛泽东。她只是嘱咐李淑一,一定要将儿子毛岸英和保姆陈嫂安全解救出去。
杨开慧离世十多年后,毛泽东从李淑一口中得知了更多的真相,29岁的杨开慧为自己宁死不屈的模样,愈发清晰。
杨开慧在板仓老家所经历的这些,毛泽东统统都不知道,甚至在杨开慧真正牺牲前,毛泽东收到了杨开慧已经去世的消息。如果他知道杨开慧当时还活着,或许就会是不一样的结局吧。
革命之路道阻且长,革命先辈为之付出的又何止是生命。反观当下的年轻人,又有多少是有真正的担当和血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