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渴望被爱?周国平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人人都是孤儿。
从亲情的角度来说,除了少数情况之外,每个人都是有父母的,不是孤儿。但是从茫茫宇宙的角度去看,每一个人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用周国平的话来说,我们都是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和理由。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要有人疼。
即便回归到亲情的角度,有些人也类似于孤儿和单亲,这一点从之后的“爱情态度”中就可以体现出来。
就拿《蜗居》中的郭海藻来说,她不止一次提到过自己是由姐姐郭海萍一手带大的,这一点导致她成了精神上的单亲,海萍扮演的是母亲的角色,而父亲的角色一直是缺失的。虽然她有社会性的父母,但彼此之间是有鸿沟的。
在小贝撞破她和宋思明的秘密之后,她跑到姐姐家哭诉,半夜离开的时候,她父亲没开灯坐在客厅,让她回到家之后给小贝带话:“跟小贝道个歉,就说我没把女儿教育好。”这是事实,虽然他和妻子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管过海藻,但在海藻心中,母爱是海萍给的,父爱一直是缺失的。
对“父爱”的心理诉求,是郭海藻跟宋思明走到一起的决定因素,因为她不缺男人,缺爹。在缺失父爱的她看来,小贝只是个男人,跟其他男人没啥区别,有时候甚至显得幼稚,尤其在小贝对她姐姐有意见的时候,不愿借钱给海萍买房的时候,她心底里其实已经认定小贝靠不住了,这跟她渴望的父亲般的男人大相径庭。
很明显,宋思明符合她对“完美父亲”的需求和崇拜,但凡她有困难,他似乎都有办法解决。两个人的这种状态,其实已经不是男女之间的状态了,更像是父亲跟女儿之间的状态,而他们却又不是父女,缠在了情与欲以后,就出现了那种复杂的关系。
其实,放眼去看剧中的所有人,不难发现他们渴望被爱,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在渴望一种“父母式的疼爱”:小贝哭着乞求海藻原谅他,是渴望母亲式的包容;海萍经常骂苏淳没本事,渴望的也是父亲式的伟大;苏淳内心深处对海萍的不满,渴望的也是母亲式的疼爱。
这种根本需求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只不过比例不同,以及不同人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已。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问题,只有认识到了,才能知道自己为什么渴望被爱,渴望的是什么样的爱,同时也能在爱别人的时候,认清别人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爱。
用“孤儿”的心态爱自己。
周国平说:“在童年的短暂时间里,我们相信在父母的怀抱中找到了万无一失的安全,然而,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我们所遭遇的苦难,不管是疾病、精神的悲伤还是社会性的挫折,都必须自己承受,再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最后,当死神召唤我们的时候,世上绝没有一个父母的怀抱可以使我们免于一死。”
这样说并不是悲观,而是,既然我们迟早都会认识到这个事实,为什么不让自己早点认识到呢?早点认识到我们的人生只能靠自己,就多爱自己一点,多经营自己,让自己变强大一点,这样才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态度。
如果认不清这个事实,或者似懂非懂,就很容易像郭海藻一样对自己不负责任。我们总不能遇到任何困难都指望别人救助,父母尚且会无能为力,别人更是如此。或许在某些外在问题上可以靠别人,但在内在问题上,只能靠自己。
还以郭海藻和宋思明为例,郭海藻内心的伤痛,永远都不可能靠宋思明去消除,充其量只能帮她缓一时之急,让她逃避现实,但没了宋思明,她依旧会痛苦。比如她一个人住在宋思明的房子里时,无聊到抓狂,这并不是因为没人陪,而是因为她内心空虚,没有充实过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的人怎么也称不上是懂得爱自己的人,从而就不可能懂得如何爱别人,否则也不会一手毁了她和小贝的爱情。
用“孤儿”的心态爱别人。
周国平说:“我们并非只在年幼时需要来自父母的疼爱,即使在长大之后从爱人那里,年老时从晚辈那里,‘孤儿寻找父母’的隐蔽渴望始终伴随着我们,我们仍然期待着父母式的疼爱。”
话虽如此,但是我们要记住:不是说我们需要父母式的疼爱,就应该盲目寻找,很多需要遵守的必要规矩要遵守。像郭海藻,她渴望父爱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她不该在一个有家的男人身上寻求这种寄托,这样做违背了社会道德,而且是不懂自律的表现,一时的欢愉换来的必定是长久的悲剧。
另外,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孤儿属性”还不够,还应该认识到其他人都是宇宙中的孤儿。在周国平看来,具备这种认知的人,心中会产生一种大悲悯,由此而生出一种博大的爱心:“爱心最深厚的基础是在这种大悲悯之中,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假如你没有把你所爱的人当作一个孤儿来疼爱的心情,我敢断定你的爱情比较自私。”
这就回归到“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这个概念中,从双方个人角度来说,都渴望被爱。但是,如果各自只是渴望被爱却认不清彼此的这种需求,没有从对方渴望被爱的需求角度去爱她,这种爱一定是自私的,掺杂了太多自私的爱情,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