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照片 / 老照片:1950年,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时的情景,让他们羡慕不已

老照片:1950年,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时的情景,让他们羡慕不已

这组纪实性照片,内容是反映1952年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时的情景。

1950年,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时的情景,让他们羡慕不已

1952年4月17日,中国农民代表团全体团员齐集北京车站,准备出发赴苏联参观。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农业电影社的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制作农业科教片的专业电影制片厂,它提供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农业技术,传递经济和科技信息。1949年6月29日成立于北京,10月1日以后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电影社。从照片内容、文字和后面的印章对应起来看,这些照片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的物品,估计是当年用作宣传的新闻图片。

1950年,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时的情景,让他们羡慕不已

在长查赫(哈萨克)共和国阿拉木图城车站,苏联朋友致欢迎词,热烈欢迎中国农民代表团。

1950年开始的土改运动,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但是如何合理而科学的、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土地,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又摆在政府的面前。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自然而然成为新中国唯一可以效仿的对象,苏联老大哥已有的经验和发展为中国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本。

1950年,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时的情景,让他们羡慕不已

参观光线充足、畅阔的集体养畜场。

当时认为只有采用苏联模式,才能快速建成社会主义。因此,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仿照苏联建立合作社——“集体农庄”,即在经济管理形式上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我国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就是在总结组织农民发展生产,学习和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随着土改的完成而开始的。改造个体农业,最终把小生产改造为集体经济的大生产,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实现全体农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当时新中国最高领导层的理想和目标。

1950年,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时的情景,让他们羡慕不已

农民代表们访问了乌克兰共和国敖德萨州中等农业技术学校。

因此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1952年4月至8月,中共中央派出了以农业劳动模范为主的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用时髦的话说就是“看洋景,开洋荤”。访问期间,苏联高度机械化的集体农庄以及农庄中现代化设施让代表们羡慕不已。

给他们留下的最突出印象就是苏联农民的生活真富裕、真幸福,比如:苏联集体农庄种地不用牛,用拖拉机;集体农庄庄员不用油灯,用电灯;集体农庄庄员吃面包喝牛奶;住砖瓦房,有小汽车,有电话,有电冰箱……农民代表们仿佛看到了当时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天堂,发出了“集体化的好处说不完”的感慨。

1950年,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时的情景,让他们羡慕不已

在卓良瑞加集体农庄,参观拖拉机牵引中耕机耕种甜菜。

代表团在苏联参观访问将近四个月,8月20日启程离开莫斯科回国。回国前,斯大林接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向每人赠送黄色呢大衣一件,灰色呢布料一丈。代表团回到国内后又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这些劳模们不断往返于各级党政机关的礼堂,向无数听众宣讲他们在苏联的见闻体验。媒体在报道劳模们的访苏活动以及回国的消息时,实际就是暗示读者,只有走苏联式的农业集体化道路才能过上好日子。到1952年11月时,也就是中苏友好月,劳模们对苏联农业集体化好处的宣传达到了顶峰,媒体的大力宣传以及劳模本身的示范作用,激发了人们参与合作化的热情。

照片选自“老照片数字资源库”。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1626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