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在第四十回中有一段关于林黛玉的描写:贾母率众人游大观园。行至荇叶渚,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读到这里,不禁让人疑惑,林黛玉和李商隐同是情深的人,林黛玉是”情情”,李商隐与妻子伉俪情深,王氏死后,他写过真挚痴情的悼亡词,那么为什么林黛玉偏偏不喜欢李商隐的诗呢?而且,林黛玉又为什么单独喜欢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呢?在下文中,我将先谈谈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的论诗态度,然后看李商隐的诗风如何,综合来看为什么林黛玉会说出这样的一段话。
1、 林黛玉的论诗宗尚与风格
林黛玉论诗,尤其推重的是汉魏六朝和盛唐时期的诗歌,在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有香菱学诗一事,其中写到林黛玉详细教香菱学诗的方法:”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再把陶渊明、应埸、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林黛玉的论诗主张,首先,她提倡从盛唐诗入手,即学诗入门需正,取法要高。
在盛唐诗中,林黛玉最喜欢的是王维的诗。林黛玉的诗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婉约而又”风流别致”的作品,如柳絮词、桃花诗,代表作《葬花吟》、《秋窗风雨夕》,这一类诗是林黛玉最典型的多愁善感的性格的折射;除此之外,林黛玉还有一类诗是对”诗佛”王维的模仿,如《世外仙源匾额》,以工笔描绘,清新自然。
除了王维,林黛玉是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人物,也受到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影响。清代诗坛上影响最大的是王士禛,他标榜神韵,尤其推重陶渊明和王维的诗歌,以模山范水的”山水清音”为旨归,风致清新淡雅,又含蓄蕴藉,主张”不着一字,但得风流”,但是林黛玉论诗对此是超越的,她更重立意,认为”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作不以词害意。”当香菱向她请教时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有一对:’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切有趣。”黛玉马上指出:”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仍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念,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所以可以看出林黛玉论诗重立意、重神韵,讲究真切不重形式,她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王士禛讲究”离象得神”,诗句可能脱离现实,过于含蓄,导致读者难以理解其意,林黛玉认为不应因词害意,以立意为最重要的标准,也就是林黛玉的诗是来源于生活的体验,又将这种体验在内心引起的意趣用诗歌表达出来。
2、 过于含蓄多义的义山诗
那么李商隐的诗风如何呢?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含蓄多义,诗意飘渺难寻。
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的诗人,擅长七律和七绝,关于义山诗,刘熙载在《艺概》中评其”深情绵邈”,十分恰当。李商隐诗歌绮丽精工,存齐梁浓艳之风,用典多,晦涩难懂。读他的诗就像欣赏西方象征主义的画,其诗的基本色调是冷红色,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虽然有夕阳的灿烂,却给人以如晚唐一样为强弩之末之感,江山日下,辉煌不再。又如”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更是有着视觉、触觉上的双重冷意。用典多且奇僻,多意象化的象征和隐喻导致李商隐的诗意境深幽,不好解读。李商隐描写爱情的无题诗的流传度是最广的,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李商隐诗律严整缜密,好用典故,意境常常幽深难测,这种隐僻的诗风导致读者难以理解他的诗意,难入其境。
3、 “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艺术性
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衰》:”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关于本诗的理解,有一种说法是诗人并非真正写的是枯荷听雨,而是在秋天的傍晚,有微风吹过荷塘,会有像下雨一样的沙沙声,而”听”是一种象征性的动作,它表现出作者听的一种生命体验,用心感受世界,是一种无形的情感交流,既听到了身世飘零的落寞,海鸥对手足情意的欣慰,正如《李商隐诗歌集解》中:”雨声盖虚写,实为风动残荷之声,因秋阴,故夜间风荷之声而疑为雨。孟浩然:’枯荷雨滴闻’。””听”是一种哲理的暗示,也显示出了诗歌的意境来。
李商隐的”听雨声”是在相思之情的掩盖下”听自己”,林黛玉在《红楼梦》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的自尊自傲加深了这种失落感,女性的柔弱和诗人的气质,使林黛玉对”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诗有着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