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天不足,当时中国的经济、政治、人口中心正在从关中向河北转移,唐代不过是一次反复,通过开国军事方法粗暴简单大规模杀戮,将这一进程进行了短期反复,而休养生息河北总要恢复,这导致大唐始终要驾驭强大的地方分离势力,安史之乱后,奶牛从河北变成江淮,以江南之财富供西北之弓马,假想敌就是河北三镇,一旦漕运被切断,大唐就迅速崩溃。
图1
后天的权力倾轧、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剧烈,历代通病,唐有幸边将好功,屡屡擅启战端。其次,气候环境的变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譬如明之亡,明后期遇到一个小冰河期,全球气温下降,粮食欠收,又遇上人口增长,经济崩溃,各种原因促成国家灭亡,非独制度腐败原因。
唐朝灭亡的原因
汉唐在长安建都数百年,到了唐朝,长安周边郡县山林都已砍伐殆尽,很多地方变成光秃秃的荒山,无法涵养水源,长安城上百万人口,吃水都成了问题。唐之后,都城东迁,除了受北方游牧民族东迁威胁的影响之外,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也是个大因素。开封作为都城,仅是一个过渡,元后即一直定都北京。原长安城再也没有重新建都。
个人认为,与民心所向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底层人民的剥削相对其它朝代要少很多,中央依然有调整经济政策保证人民的生活和发展,在加上盛唐时期所形成的文化政治认同感使得在一定时期内人民想要推翻唐王朝的意愿并不强烈。
图2
换而言之政府公信力是相对较强的,百姓相信中央能够调整好,加上贞观开元时期积累下来的底子,能撑150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知道安史之乱之后其实唐王朝面临的已经是死局,从中央内部到地方,宦官,朋党。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以说安史之乱后的皇帝能做的只能是在这个烂透了的局面上做出调整,以延缓衰落的趋势。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大的拐点,租庸调制的破产之后,就是千百年的两税制,国家和人民的气质也不复激越昂扬的汉唐之风了。虽然文明科技有些进步的地方,但人民不再富有冒险精神,特别容易服从权威,除非没饭吃。因为唐朝依然有效控制着对于帝国运转最为关键的区域,就是江南-关中的漕运沿线,此时唐廷威信仍在,除了河北的藩镇,其他地区根本不应被视作割据势力,所以并不是东周天子的那种局面。而在中央无法掌控的河北,则是达成新的平衡。实际上中唐的藩镇大部分是对唐朝持恭顺态度的。
图3
黄巢起义从根本上把唐朝灭掉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打破了业已稳定的藩镇中央关系,其次阻断了中央的财政来源通道。唐和阿拉伯的这场战争,只是唐的地方军区和阿拉伯的战争,出动的还不是主力,对唐帝国根本造成不了影响,高仙芝和封常清他们都准备好了第二次战争,一个西域军区就可以这么掰手腕。
唐的外部因素只要吐蕃和回纥,特别是吐蕃。但是最决定影响的还是安史之乱,地方藩镇军政民大权一体,等于小皇帝。事实上唐中期绝大多数的藩镇还是服从中央的,也是唐王朝维持统治的根基。中央和地方在一种微妙的平衡当中,可是这个只是一种微妙而脆弱的妥协,一旦有人出来打破这种平衡的时候,一切就不可挽回了。
藩镇割据的历史必然
讲真的,唐玄宗晚年真的有那么一份半的聪明,也应该看得出杨国忠根本制衡不了安禄山的,我认为或许唐玄宗的帝王之治是有的,但是晚年被杨贵妃迷惑,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盲目选择了贵妃的哥哥去当重臣。
图4
安史之乱只是唐社会问题初现端倪,边区大将和部族的势力逐步崛起,中央虽因鞭长莫及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控制,但是边区势力还未发展到与中央抗衡的实力。安禄山能攻入长安,多半是长安的轻敌使然。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实际上安禄山一直忠心耿耿,但架不住杨玉环的哥哥成天在长安宣扬安禄山必反啊,他不搞事,指不定哪天就被谗言所害,实在是无奈啊!我以为历史上多次以清君侧为名发起的动荡,只有这一次是真的想清君侧,“老子安禄山咽不下这口气!”
所以,安禄山应该没有对江山社稷做规划,也没有剑指李家的天下。唐末藩镇割据已成惯例,朝廷已无力取消天下藩镇。一来是因为唐朝平叛太过操切好大喜功,由于代宗急于收复长安而不是消灭叛军有生力量,导致香积寺一战虽然收复长安但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收复叛军老巢河北山西,只能和叛军讲和,封安史旧部降将继续统治河北,设成德,魏博,幽州三镇节度使,这三镇骄兵强将,不从长安天子,节度之位世袭罔替,称为“河北故事”。
图5
天下其他几个藩镇如平卢,昭义,淮西等藩镇也期望效法河北。这些藩镇动挪联合起来威胁唐廷,唐廷收到强番严重威胁,稍微一有削番措施他们就全面叛乱,如德宗朝的四王二帝之乱,连调去平叛的藩镇泾原军都打进大明宫洗劫天子的私库。唐廷为了应对安史之乱后的一系列军事威胁,河北藩镇的节帅也有赖唐廷的授官来获得合法性,因为他们始终面对地方士兵集团“骄兵”的威胁。一旦损害“骄兵”的利益或是不具合法性,就会被推翻。
因此河北藩镇到后面越来越显现出“自守”的性格,这是本土势力掌控使然,因而对唐廷也就没有什么威胁了。反过来收复河北却是成本太大,所以维持现状才是现实的选择。中央与藩镇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或者说中央权威大为削弱,但控制力尚存,中唐的中央政府仍然具备一定的财力军力。河北始终无法全面地挑战中央,中原藩镇也在大部分情况下接受中央管辖,遑论江南。
这种平衡一直维持到黄巢起义。中央实力因此而荡然无存,平衡也就被打破了。唐朝的时候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中原地区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而唐朝后期的藩镇主要是在中原地区,唐朝政府对江南地区和四川地区的控制力还在。
图6
而这两个地区和唐朝的统治中心关中地区的联系没有被藩镇割据势力截断,大运河在这里有了很大作用,再加上藩镇之间也是互相争斗,所以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还可以维持统治。对吐蕃方面,玄宗时多次发动大规模进攻,虽然互有胜负,总体上唐军胜多败少,夺取了一系列要点并向前推进了边境线。
防御力量的薄弱
节度使制度+募兵制较好地适应了唐朝人口增长之后的情况,但是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募兵+常设的节度使导致节度使对所在节镇的军队控制力大幅度增强,同时外重内轻的格局使得腹地防御力量薄弱,之后李林甫为了杜绝出将入相之路,又让玄宗放弃了以重臣制大将的传统,最终导致安禄山有机可乘。总的来说,唐朝控制住了关键区域,安史之乱虽然一度让河南陷入战火,仍然有漕路通到长安。
图7
此后仅有河北这一非关键区域呈现半独立状态,这没有威胁到帝国的生存。若是威胁到了,比如淮西李希烈,唐廷依然有足够的能力将其彻底打击。安史之乱以后,藩镇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小藩镇设置观察使,大藩镇设节度使,以往边疆或者少数民族地区才设节度使,而安使之后天下几乎所有道都设节度使或者观察使。
如剑南道分设剑南东道,剑南西道和山南西道三节度,一来是为防备吐蕃二来防止蜀地坐大。这个样子就造成了很多不稳定性,地方上的节度使有了极大的权力,地方和中央的紧密全取决于中央委派的节度使。但大多数时候搞割据不服的都是几个刺头,其他的节度使也都是朝廷官员外调,干几年就走得很服中央,所以中央也默认几个强番现实。
结语:
最后,因为安史之乱和之后的藩镇危机,并没有真正动摇唐朝的核心统治区域,安史之乱最严重的破坏发生在华北和中原,长安虽然一度被攻占,但一年多就收复了叛乱对关中没有造成严重的破坏,平叛后关中一带也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安史之乱没有波及唐朝最重要的税赋和粮食来源江南.
图8
之后的藩镇危机也没有波及南方,在黄巢之乱之前真正独立的藩镇其实也就河北三镇,算上离心倾向比较厉害的最多也就再加上山东江淮,动摇不了唐朝的政府运作和对全国大部分领土的控制,直到黄巢之乱波及全国,平定以后全国各地藩镇林立,唐王朝失去对包括南方在内全国大部分领土的控制,这才敲响了唐朝最后的丧钟。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唐史》
《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