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前言

毛泽东和鲁迅一生并未见过面,也没有直接的书信来往,但是毛泽东却说: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鲁迅

毛泽东和鲁迅唯一的“交集”

实际上,毛泽东和鲁迅是有机会见面的,那就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毛泽东曾对冯雪峰说过:“在五四运动时期,弄新文化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就是没有见过鲁迅。”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关键人物,他的小说对新文化运动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1918年,青年毛泽东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管理员,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李大钊。

毛泽东找到这份工作十分不易,月薪仅有8块钱。但是毛泽东不是北大的学生,因而在北大学生的眼中,毛泽东只是个北漂的打工人,可李大钊和陈独秀不这样看,这也正是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的不同之处。

在和毛泽东的交流中,李大钊清楚地感觉到,毛泽东虽然不是北大学生,但是其思想和看法却远远胜于北大学生。所以,注重人才的李大钊把自己的思想毫无保留地传达给了毛泽东,并且给毛泽东推荐了诸多他认为可以给予毛泽东直接帮助的人,比如胡适、邵飘萍、梁漱溟、周作人等人。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此后回忆李大钊曾说过,李大钊是他真正的老师。其中最主要的含义是李大钊给毛泽东传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让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邵飘萍在北京创办《京报》和新闻编译社,并在北大讲授新闻学。李大钊为毛泽东办理了听课证,让毛泽东去旁听。在课上,毛泽东的发言引起了邵飘萍的注意,并在课下主动和毛泽东交流。

除了邵飘萍,毛泽东也去拜访过周作人,周作人是鲁迅(周树人)的亲兄弟,和毛泽东谈起来鲁迅也是情理之中。所以,如果毛泽东继续在北京停留,是可以见到鲁迅的,只是在1919年夏,毛泽东因为母亲病重不得不回去看望母亲,他第一次离开了北京。

第二次来到北京,是1920年初,这时鲁迅已经写出了《狂人日记》等著作,因为其工作性质原因,鲁迅常常在他的住所创作,而不常来北大,所以这是毛泽东和鲁迅仅有的“交集”,都在北京也都曾知道对方,却未曾见面。

蔡元培在见过毛泽东后,曾告诉李大钊:我早就发现了,润之为大才。蔡元培的话是发自肺腑的,他也和鲁迅说过毛泽东,此时鲁迅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在北大图书馆任职的特别爱学习的青年人,一个在湖南闹革命的青年人。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鲁迅与《狂人日记》(剧照)

鲁迅得知毛泽东领导了工农红军,感慨万分

要知道,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虽然是主力股,但主要在文学上发力,真正把建党的事情提上日程的还是李大钊和陈独秀。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陈独秀在上海继续编辑《新青年》,毛泽东是湖南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青年。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走上了轰轰烈烈的革命道路。

1931年,从江西苏区传来了中央红军粉碎蒋介石亲自指挥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消息,这是鲁迅再一次听到了毛泽东的名字。

在鲁迅家里,冯雪峰和茅盾正好来做客,鲁迅拿着报纸说道:“国民党在报纸上天天喊着朱毛如何如何,看来朱毛真的把他们吓坏了。”

说完就转过身来问茅盾:“朱德和毛泽东你们认识吗?”

茅盾说:“朱德我也没有见过,只知道他是四川人,军人出身,会打仗,毛泽东倒是知道一点,五卅运动前就知道,1926年春在广州还和他共事过,他是我的顶头上司。”

鲁迅感慨万分,因为鲁迅十几年前就知道毛泽东,李大钊和蔡元培在交谈中就多次提及这个青年人,可以说,在当年的新文化运动中,毛泽东是大家做接触到的,为数不多的拿笔杆子和敌人在前线战斗的人。

话语间,鲁迅的眼神中传来了敬佩的目光。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鲁迅

茅盾见状继续说道:“毛泽东是共产党里的大学问家,博闻强记,谈笑风生,他的夫人杨开慧却相反,是个贤惠腼腆的人,不声不响,带着两个孩子。”

鲁迅点了一支烟,无限感慨地问道:“不知道他有多大了?”

矛盾说:“大概比我大两三岁。”

鲁迅再一次感慨道:“过去只听说过毛泽东是个白面书生,是搞农民运动的,想不到现在竟然指挥千军万马。”

可以说,鲁迅对毛泽东敬佩不仅仅是因为毛泽东军事才能,而还有毛泽东的学识。1936年,美国作家史沫特莱专程来到鲁迅的住所告诉鲁迅: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已经胜利结束了长征,到达了陕北。

当时正在病重的鲁迅马上便精神起来,赶紧写了一封电报,让史沫特莱转电中央:

英勇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英勇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国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中国民众期待着你们更大的胜利,全中国民众正在努力奋斗,为你们的后盾,为你们的声援,你们每一步前进,将遇到热烈的拥护和欢迎。对于你们,我们那最英勇的伟大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我们是抱着那样深刻的敬仰,那样热烈的爱护,那样深挚的期望,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的光荣和幸福的未来。只要想到你们在中国那样无比的白色恐怖进攻下,英勇的,顽强的,浴血奋斗的百折不回的精神,就是半身不遂的人也会站起来笑!

当毛泽东收到鲁迅这封贺电时,非常高兴。最后决定让冯雪峰作为特使,专门去上海面见鲁迅,让鲁迅帮助在上海建立秘密电台和救国会等秘密组织建立统战关系。

见到鲁迅后,鲁迅全力支持,冯雪峰说,鲁迅非常奇怪,一说到毛泽东,他就像是见到了亲人,嘴角是都会露出久违的笑容。而且,在此后鲁迅提及毛泽东时,都会用“M”代替。

而他一提到我党和毛主席,那不知不觉流露出来的亲切的感觉是我以前很少接触到的,至少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他谈到时的那种亲切、谦虚、快乐和年轻的心情,他那神往于什么事情似的微笑,以及用’M’代称毛主席的那种自然而亲切的声音,在我记忆里是什么时候都很生动的。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中年鲁迅

有一天,也就在谈到了我党和毛主席之后,他横躺到床上去随意抽着纸烟休息,一会儿却又好像想到了什么,慢慢地从床上起来,脸上漾着平静的微笑,就在窗前的书桌前面站着,半向着书桌旁边半向着窗子,一手横在胸前托着另一只拿着纸烟的手,只是那么柔和地默默地微笑着,然后怡然自得地,又好像忘我地、缓慢平静地说:我想,我做一个小兵是还胜任的,用笔!

1936年10月,鲁迅托人买了一只很大的金华火腿,连同两本经过他编辑的瞿秋白的文集《海上述林》交给了冯雪峰,鲁迅说:“皮脊面的一本送给M,蓝绒面的一本送给周恩来。M是对毛泽东的亲切称谓。

在冯雪峰的印象中,鲁迅先生和毛泽东在一些战线上,都是有不谋而合的观念,甚至说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点非常奇妙。比如1936年在中共中央向全国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鲁迅说,我是看见的,也是拥护的,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条战线。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鲁迅

毛泽东听说鲁迅逝世,连发四封电报

1933年,冯绍峰带着鲁迅的贺电来到中央苏区,并专门找到毛主席。当时冯雪峰刚刚经历了叛徒出卖险些遭到毒手,心里有很多委屈,毛泽东得知冯雪峰是鲁迅安排来了,便亲自接见了他。

直言片语后,毛泽东直言道:“今晚我们不谈别的,只谈鲁迅好不好。” 毛泽东对鲁迅的状况不仅仅是他的工作和生活,还有他的思想。

当时有个日本人说,全中国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还有半个毛泽东。

当毛泽东听了这句话开怀大笑,赞叹地说道:“这个日本人真是不简单,他还知道鲁迅懂得中国。”毛泽东的话无疑是肯定了鲁迅的思想。

冯雪峰告诉毛泽东,鲁迅读了他的《西江月井冈山》后,认为你的诗中有“山大王”的气概,毛泽东听后说了四个大字:哈哈哈哈。

实际上,毛泽东和鲁迅的很多思想都是不谋而合的,甚至觉得,如果鲁迅可以实际参与到中国革命的队伍中,那必然有帮助的。

这年年底,张闻天就正好谈到了苏区教育部门的工作,缺一个主持教育工作的人,博古当时就建议让上海的鲁迅来担任。毛泽东则是反对这种意见,毛泽东表示,你们不了解鲁迅,也不认识鲁迅。毛泽东说:“鲁迅当然是在外面的作用大。”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毛泽东在延安

毛泽东深深懂得,从《纪念刘和珍君》开始,鲁迅就经常被政府无情追捕,即便是这样,他还笔耕不辍,在文化上发力,而且到处演讲,实际上鲁迅的处境更加的危险。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病逝世,享年55岁。在去世前几天,他还坚持着病体写了《答徐懋庸和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等文。

10月底,毛泽东得知鲁迅逝世的噩耗后,接连发出去4封电报,一封给国民党政府,要求为鲁迅先生遗体举行国葬。一封是给许广平的唁电。一封是《告全国同胞和全世人士书》,一封是致电冯雪峰,要全力做好鲁迅的治丧工作。

除此之外在延安,毛泽东倡议为了纪念鲁迅创办3所用鲁迅名字命名的单位,即鲁迅图书馆、鲁迅师范学校和鲁迅艺术学院。1937年10月19日,在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毛泽东在纪念大会上公开演讲,也就是那篇著名的《论鲁迅》,他把鲁迅成为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可见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多么高。毛泽东评价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鲁迅纪念馆

1940年夏,延安来了一批文艺工作者,其中有艾青、丁玲、萧军等。其中萧军和毛主席的接触最多。而毛主席之所以对萧军略有“偏爱”,除了萧军本身独立的性格外,还有个原因是他是鲁迅的学生。

早年萧军和萧红在创作初期,等多次拜访鲁迅,让鲁迅给予指点和修改,所以鲁迅对萧军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说萧军是鲁迅的弟子也是情理之中。

当萧军被毛泽东邀请做客时,毛泽东就多次和萧军谈及鲁迅,萧军在《延安日记》中说道:我觉得毛主席是一个“诚朴、人性纯厚、客观”的人,并且觉得毛主席才是“中国读书人的样子”。

也正是萧军和毛泽东的多次谈话,铸就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号召大家:“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做一个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毛泽东和延安文艺工作者

毛泽东一生都读鲁迅,著作伴终生

1938年毛泽东在给艾思奇的一封信中曾写道:“我没有《鲁迅全集》,有的是几本零散的,《朝花夕拾》也在内,遍寻都不见了。”

可以看出,毛泽东对鲁迅的作品是偏爱有加的,只是因为在革命时期由于环境的限制,并没有一本一本地看望鲁迅的作品。

实际上,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毛泽东就读过鲁迅写的《狂人日记》,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鲁迅的小说无疑是一阵兴奋剂。即便是在延安,毛泽东也常常把仅有的几本鲁迅的书当做珍宝,他说:“我晚上读鲁迅的书,常常忘记了睡觉。”

建国后,条件更好了,或许鲁迅的作品也更容易了,毛泽东开始畅读鲁迅的所有作品。

1949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在临走之际,他亲手挑选了几本鲁迅的作品,到了莫斯科虽然有很多外交活动,但是晚上闲暇之际,他还是想抽时间读读鲁迅的书。

一次在苏联的饭桌上,工作人员看到毛泽东在聚精会神看书,便问道“您喜欢看这个人的书?”毛泽东高兴地说道:“我就是喜欢读鲁迅的书,鲁迅的心和我是相通的。”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毛主席在翻阅《鲁迅全集》

1956年,《鲁迅全集》出版,毛泽东赶紧让秘书去买回来了这本书,后来张玉凤回忆,毛主席特别喜欢这本书,在这本书上的批注也很多,每次阅读毛主席都会在封面上写下阅读的时间,这本书毛主席读了很多次。

19611年9月,为了纪念鲁迅80诞辰,毛泽东连写两首七绝念鲁迅。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 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 一例氤氲入诗囊。

两首诗都把鲁迅先生当做了一个伟大的战士,在刀光剑影中,鲁迅愤然不惧。

毛主席说过:“鲁迅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丝毫不妥协,他具备坚决的心。”

有人问过毛主席,既然这么喜欢鲁迅,那最喜欢鲁迅哪部作品呢?毛主席当然也直言相告:《阿Q正传》。

“《阿Q正传》是一篇好小说,我劝过很多同志都看这篇小说,看过了再看一遍。”

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的报告中就说:“对犯错误的同志要有好的态度,家庭里是很少有开除家籍的事情的。阿Q到底姓什么虽不清楚,但也没有听说他曾被开除家籍。写阿Q的作家,还是喜欢阿Q的。所以对于有缺点的人,我们要团结一致。”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在讲话中,又一次谈到《阿Q正传》,他说:“对犯错误的同志要给条路走,不要像《阿Q正传》上的假洋鬼子,不准别人革命。”

由此可见,毛泽东对鲁迅的这部作品是非常的喜爱,也说明毛泽东已经把鲁迅的作品读过很多遍,不管是小说还是诗词。1956年,鲁迅墓进行迁葬仪式,毛泽东亲自为其题词。

听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鲁迅关切地问道:他有多大岁数了?

毛泽东手迹

1973年80岁高龄的毛主席被医生确诊为“老年白内障”,在近600个日夜里,毛主席承受着几乎失明的煎熬,即便是这样,他仍然要坚持看书。当时毛主席问问医生,你叫什么。医生回答,我叫唐由之。

毛主席立刻就想到了鲁迅的诗,当即说道:“这个名字好,你父亲一定是个读书人,他有可能读了鲁迅的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这是鲁迅的诗《悼杨铨》,我国流传的古诗千千万,就这样,毛主席居然轻松地背诵下来了鲁迅的诗,让唐由之大为震惊。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岁月里,毛主席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了解了鲁迅的思想性和战斗性,还有鲁迅身上特有的人民性,毛主席和鲁迅都是一代伟人,两颗圣洁的革命之心紧紧连在一起,离不开他们相互的肯定和敬仰。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在他的床头和桌子上,还依然放着一套大字本的《鲁迅全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0250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