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 / 《叔·叔》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叔·叔》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微风吹着浮云,细雨慢慢飘落大地。

淋着我淋着你,淋着世界充满诗意。

微风伴着细雨,就像我伴着可爱的你。

看着我看着你,看着这世界多美丽。

这是一个偶然共寻觅的秘密……

去年,在首次线上直播的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古稀之年才“首次”担任男主角的太保(张嘉年),凭借在聚焦“老同志”群体题材电影《叔·叔》里的优秀表演,击败有着丰富演艺经验的郭富城、古天乐,以及用12项提名“证明”获奖概率的易烊千玺,无悬念地实力拿下最佳男主角奖。

然而可惜的是,这部本应得到更多关注的爱情片《叔·叔》,却因为其题材的特殊,以及聚焦的同性群体,至今在传统伦理凝视中仍被划为“见不得光”之列,以至于“无缘”在内地上映。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但实际上,如果去掉被“高亮打标”特殊题材这层有色滤镜之后就会发现。

导演杨曜恺在社会学家江绍祺所著的《男男正传》里,看到的许多被新形式同性恋消费文化所遮蔽的年长同志经历浮现出来,那些被藏起来隐形个体,就像中国式家庭里看见又看不见的“房间里的大象”一般。

呈现出来的不止是心知肚明的他和他这类“老·同志”群体们,在人生暮年时,面临的仍见不得光,一旦见光就容易被传统道德伦理,审判为“骗婚”搞到家庭破裂,一旦与同性产生感情就立刻被扣上“出轨”的罪行,一不小心就会被社会性“死亡”等严重后果,最后为了“活下去”,只能继续把直男丈夫、好爸爸的“人设”装到死亡那天的爱与欲的困境。

而背后更深层次内里希望揭开的,还有那赤裸裸地剖析一个被裹挟着“框”进东方社会里,每个人共通的“见不得光”的、失语的、嫌弃的、被边缘化等的,人到“退休”就好像自动隐形了的“等死”的窘迫老年真实人生现状。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春光乍泄》剧照

这部放弃商业化,抛弃如《春光乍泄》、《蓝宇》等经典同性影片里,为了弱化偏见而“特设”的高颜值、青春酮体。

而特意挑选了两个正常社会里最常见,却又最容易被“看不见”的,结过婚,快退休的“老同志”,日常到与大多数老年人别无二致,甚至勇敢摒弃传统电影里总会因为“需要”而涉及的戏剧冲突,只是为大众呈现一场充斥着茶米油盐酱醋茶般烟火气息的人生片段。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只为把一个很难用非黑即白的道德框架,来评价是非对错的真正现实人生叙事,真实地还给这些在现实里,已经走到人生暮年依旧鲜活,却不被关注到的老人们、老同志群体们本身。

于是,《叔·叔》的呈现,不过是人生海海里似现在的你、似未来的我一般“卑微”而用尽全力活着的人罢了……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那天,阳光正好。

一如往常,在等待接孙女下课的漫长时间里,65岁已经退休的海(袁富华饰演),坐在公园的树荫下听着歌。

忽然,似心有所感一般,一抬头,就看见迎面款款而来,一个70岁了还不愿退休,跑着计程车的柏(太保饰演)。

许是同性相吸的感应,徘徊寻找“目标”未果,焦躁地想在剩余时间里速战速决的柏,只和海随便打招呼寒暄了两句,就单刀直入地邀请海:“要不要进去?”

海看了一脸急色的柏,不悦地用“先做朋友”回绝,柏立刻就毫不留恋地起身离开。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第二次,仿若命中注定,柏又在这里偶遇了海,这一次,似天雷勾地火,柏开车拉着海,去了银河桑拿,一处让同志们暂时不被歧视凝视,不被压抑,可以放肆释放各自情欲的“天堂”。

那天,海拉着柏,熟悉地穿过人群,来到里面尽情“欢愉”,事后头相互枕着的遣倦里,他们相互讲述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成长在混乱时代的他们,几十年的人生,一路走来都充满无数艰辛。

尤其是柏,当年他九死一生才“游”到香港,从一无所有地扛米工,到用血泪考下牌照,全年无休地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才终于挣下现在这样有房有车有家的“成功人生”。

而海在当年,早早离婚的他,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地拉扯着儿子长大的心酸苦楚,恐怕也只有有着相同经历的人,才能共感其中的辛累。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人生暮年时,能“幸运”地遇上彼此,就像一份奇迹的礼物。

只是,两人携手拆开了,里面会有什么,谁也不知道……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一直以来,各国在同性题材上的聚焦,出于其小众的原因,总是容易把镜头交给那些年轻同志们的情感、生活的社会道德困境。

就连人性本能情欲部分的呈现,也会偏向用健美而青春的酮体,为大众展现这类“性少数”群体里活色生香的鲜肉之美的部分。

但实际上,就像我们周知的,每个人总有老的一天,肉体自觉“丑陋”的皱朽才是常态,而影片里毫不避讳地直接呈现的,不仅是老同志们,也是老年人也有需求和权利的生理情欲,正是一种最真实的直白社会描绘。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他们这一代人,是成长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之前的,所以他们不仅得到的,诸如性向是天生的、用社交媒体“交友”更方便等有效信息十分贫瘠。

而且在现实的“同性圈子”里,也因与异性结婚、是老年人等原因,会被赶到“身份链条”的最底端,以至于,在这个原本就处处充满限制的社会里,他们只能游离在各种公厕、公园、桑拿以及澡堂等地方。

所以,柏与海初见时,柏才会显得如此急色与不耐,直到更有经验的海把他带到,可以给予他们充分活动空间的桑拿房后,他或许才第一次发现,原来他们是可以在满足生理需求后,拥有精神舒适的“谈情”。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在一个桌上,照顾地夹菜吃饭,放松地与同志“同类”们相互打趣、调情,被调侃两人宛如一起度过十年春秋一般的亲密等种种这样的“日常”,就像一个易碎而遥不可及的梦,在柏和海感情渐深却又小心翼翼地相处中,短暂到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

他们呈现出来的日常切片,其实正是老同志们普遍面临的“甜蜜困境”(之一),就像影片里那个看起来违和的老少配一样,十年抗下歧视依旧相濡以沫的携手,也逃不过一方日益老去,生命进入倒计时的现实。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那天,海特意没跟儿子一家出去旅游,只为“偷”出两天一夜,试图和柏来次居家的约会。

柏欣然答应,找了个去深圳按摩却还要被妻子提醒带回乡证的理由,赴这个活到现在70岁才有一次的约。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白天他们并肩而立,海欣喜地像回到年轻时那个会向心爱之人炫耀点滴的孩子一样,大方地转悠在各大摊位,慢慢地逛着大方地买着菜,又一起回家,你洗菜、我切菜地,蒸一条石斑鱼,也要腻歪着你放调料来我放姜式地依偎着做饭。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吃起饭来更是你给我夹菜,我给你盛汤,你夸我做饭好吃,我夸你吃饭像“饿死鬼”般欢乐,吃饱喝足后,相互窝在沙发上,听着歌,气氛到时的你侬我侬,就像千千万万处在热恋期的情侣一样,连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也能过得有滋有味有爱有情。

临走时,柏大胆而冲动地邀请海,参加他女儿的婚礼。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而正是在这场婚礼后,他们的生活“毫不意外”地开始分崩离析。

柏,为女儿的未来,选择退休,把计程车“让”给女婿开,而得到儿子给的家用,以及附带的温暖“叮嘱”——趁着身体好,带着辛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去旅游。

而已经退休的海,更是在早已隐隐知道父亲性向却羞于认同的儿子“逼迫”下,投入不得不信的基督教,只为去催眠自己相信那虚无缥缈的“死后之地”。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婚礼前,海送了一个十字架给柏,婚礼退休后的柏,把十字架还给了海。

海知道,他们之间要结束了,他问柏:

“如果你不跟我一起去教堂,要是我死了,到哪儿去找你呢?”

然后泪眼婆娑着,收回了十字架。

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就像他们之间注定隔着的,属于人心、道德、伦理、社会等难解的鸿沟,只要他们还活着,就很难不天各一方。

那么死后呢?

如果他们都相信那个地方的存在,是不是可以期待他们死后能和心爱的他在一起……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全片最有“戏剧冲突”的地方,恐怕也就是海和柏居家约会的这一段了。

其余的情节,不管是看似暗波流转的柏家三代的相处日常,还是总压抑着爆发边缘的海家三代的粉饰太平,每每看似要产生激烈冲突时,都会因为各自的妥协而让其消弭。

而这其中深层次被抛出来,给予观众探讨的,就是藏在这层老同志见不得光情欲生活之下的,让老年人们有共感的——人应该为了什么而“坚持”活着?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柏最开始笃信的是佛教“求保佑”那套活着的仰赖依据,但年轻时亲眼看到那个挂满护身符却死得最早的同乡后,他的信仰破灭了,留下的只有那代代相传而以社会大环境铭刻于骨的儒家“父权家族”文化。

对一直秉持传统的柏来说,先辈们代代给他灌输的“成功”,就是如现在的他这般,打拼出了一番事业,有妻有儿有女的幸福家庭,就是传统意义上男人应该有的成功模样。

为此,他需要一辈子压抑自己的心、性向和爱与欲,全心全意地让自己有责任地先成功,然后才能喘口气,想其它。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而海却因为儿子对基督教的信仰,而“被迫”加入那个用亲情打造的“死后去的地方”牢笼,但问题在于,他们教义里对同志的态度是持反对且视为不洁象征的。

如此一来,已然明了父亲性向的儿子,让海信教的因由,或许正是以此试图“扭转”(压抑)父亲性向给他在社会上来带的羞耻,好以继续让外人看到自己是拥有一个“正常”的父亲的。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而海在拒绝出席听证会时,给出的理由也正是怕“儿子知道自己是同志。”

可是,他真的不知道儿子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性向吗?

不,他不仅知道,还很明白因为他的退休,让这个家的“父权”,已然从父亲变更为儿子,就像影片靠后的那个夜晚,对结束这段恋情难过的海,想要听那场为建议开设同志养老院的听证会,却遭到儿子隔着门的阻止,最后只能心冷地立刻放弃的情节一样。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在《大明宫词》里,武则天对无理取闹的薛怀义说:“一个男人只要你把他放进女人的处境里,他就会变成一个女人。”

其实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在绝对权利(父权)面前,父亲(儿子)、妻子、女儿、孙子、同志等弱者。

所以此时已退休的,羞于向儿子出柜的海,在这个家里,就是无法反抗的弱者。

你看,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信仰,其实在当今这个以为很开放、包容的社会里,依然不会容下同志,尤其是老年人同志的生存空间。

就像影片中用海的视角去展现的,已然因为抱团而具有相当“力量”,可以相互帮助的老年同志群体,遇到的单身病痛和出柜被医院、邻居非议歧视等的困境一样。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即使身为一直走在前列的平权号召者们,依然对选择步入传统结婚生子的“康庄大道”,或因勇敢出柜而遭到社会各方唾弃,而萎缩不前的老同志们感到不解、困惑与质疑。

其实在看到影片中,柏为了维系家庭而说出的那些,或许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忘我式全身心奉献”的几十年做牛做马的生活时,海在家里与儿子相处时,因愧疚而唯唯诺诺到信仰都可以妥协的样子时,真的感到很心冷。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当整个社会都在“蒙着眼”默认退休的人生才开始、才自由时,其实边缘化的老年同志群体就已经被抛弃了。

甚至不仅是少数派的他们,还有在现实里,没有子女,或者子女不在身边,没有太多钱,病痛缠身等应该占到大多数的老年人群体,也被粉饰成被设计好,“正常”的理想老年人生活给隐形了。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刚开始看,我以为它真正想探讨的核心,是以上已然呈现的表层老同志们和深层老年人们的困境与问题。

但看到后面,却发现,本质上,影片讲的还是一个人的自由意志(选择)问题。

一个人奉献了大半生时间,退休了(老了),是不是可以有自己意识判断的、个人需求的、实现个体价值等的“做自己”(为自己而活)的自由选择?

简单来说就是:人老了,如果不想自己白来这人间,能尝试一次为自我而活的人生吗?

而这,似乎目前“没有”答案。

我们都会老,但我们都恐惧,做自己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

骗婚、出轨、装直男,不能见光的“老·同志”,这样才能活下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0105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