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别称榕城、三山、东越、左海、冶城,位于福建东部。福州在秦汉时期名为“冶”,后因为境内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福州背山依江面海,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有榕城、温泉城之雅称,还有“江南胜地”之美誉。
福州人文鼎盛,从唐代到清代,福州曾培养出成百上千位进士。这里也是许多的文化名人的故乡,涌现出了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冰心、林徽因等著名人士。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于1939年的福州,一起去看看昔日的这座被誉为“有福之州”的城市的样子。图为1939年的福州,位于马尾地区的罗星山。罗星山旧时位在江心,山顶屹立的那座塔即是罗星塔。
1939年,俯瞰福州城,闽江穿城而过,南岸为南台。福州城的发展,与闽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元代。马可波罗游历到福州,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有一条大河宽一里,穿行此城。”闽江环绕福州城,江上贸易繁盛。江水泱泱,孕育了福州的文化与商道。
1939年的福州城内,横跨闽江上的万寿桥。万寿桥在福州本地俗称“大桥”,始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
1939年的福州城远眺,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应该是南台岛上,对面是福州北城。南台岛是闽江中的一座岛屿,岛上有高盖山为全岛最高点。
1939年的福州,闽江岸边的一座小码头,岸边停泊着许多船只。
1939年的福州于山,于山位于福州城东南隅,又称九仙山、九日山。相传称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于山是瞭望福州全城的佳处。
1939年的福州白塔。白塔,亦称定光塔,矗立在于山西麓定光寺内,是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于唐天佑元年(904年)建造的。传说在辟基时,发现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所以取名定光塔。
1939年的福州涌泉寺。涌泉寺位于鼓山山腰,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涌泉寺始建于783年,初名华严寺,明永乐五年(1407年)改称涌泉寺。素有“闽刹之冠”的美誉。
1939年的福州郊外,一群聚在一起拍照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