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穿越242年的烟云,《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 只因一种相似的情

穿越242年的烟云,《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 只因一种相似的情

江南的梅雨,依然在窗外淅淅沥沥地缠绵着。多雨的时节,蜗在斗室里,唯有一卷书在手,而觅得一份清幽。那天在细雨袭窗的时光中,翻开一本书,却从字里行间见到两个不同凡响的诗人,携手向我走来。那本书正是: 《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

不说是雨中之梦,而是自身本有的一种对于诗的热忱。因而,对这两个诗人就格外地印象深刻。然而,当这两人相隔242年,却奇迹般地在一本书里相遇。可以说他们身上有一种共性的东西,让偶然成为必然。

世上多情的男人很多,但要说具有诗意般的浪漫,恐怕只有在诗人身上才能突出地显现。徐志摩与纳兰容若,相隔百年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但有一点的共同特性,是历史的烟云,所掩盖不了的,那就是一生之中对于爱情的执着与浪漫。

穿越242年的烟云,《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 只因一种相似的情

纳兰容若出生于二百年前的大清顺治十一年,徐志摩出生清朝光绪二十三年。同样,都是身在豪门之家,一个是清朝大学士内阁大臣明珠之大公子,不折不扣的高干子弟。自身又是康熙的一等侍卫。而徐志摩出身也是富商之家,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儿的生活。

当我们把他们放在一起时,除了相似的家庭背景外。显著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写情诗的高手。发乎于情,来自于内心的诗。有时真的已排除了时间的界限,而带给人以爱情美好的体验: 一个是古典的唯美,一个是现代的浪漫。

穿越242年的烟云,《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 只因一种相似的情

纳兰容若说: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而徐志摩抒情道: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古今往来,芸芸众生,为情所困者不知几何。但纳兰容若与徐志摩的情感不同于常人,是因为他们的情感生活经历不同于他人。透过诗的表层,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情感世界的变幻多舛,也注定了他们的情殇是凄美的。

穿越242年的烟云,《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 只因一种相似的情

纳兰他生命中的几个女人,表妹的初恋、小妾颜氏、最挚爱的卢氏、最后的官氏和沈宛,都给他带来无穷的伤痛。因而,他可以写出:

“此情已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而徐志摩同样,这个引领民国新诗发展,“新月诗社”的扛旗代表人物。也是个多情种。他剪不断理还乱的风流一生,从张幼仪、林徽因、直至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女人:陆小曼。诗人无不都在用生命的光阴,诠释对于爱情的理解。

穿越242年的烟云,《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 只因一种相似的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而人们评价徐志摩的诗,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陈梦家在《新月诗选.序言》中说:

“他的诗,永远是愉快的空气,……好像一只聪明玲珑的鸟,是欢喜,是怨,她唱的皆是美妙的歌。”

穿越242年的烟云,《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 只因一种相似的情

的确,他们一生的爱情经历很是困苦。然更令人唏嘘的是,也许是巧合,也可能更多的是命中缘由,这两个情诗公子,都是英年早逝。一个30岁因病而亡,一个34岁飞机失事,而挥手作别情深人间。他们可以说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诗为心声,读纳兰容若的词,或是读徐志摩的浪漫诗。却可以从中发现两个不同时代的诗人的心心相印。所以,当我在江南缠绵的梅雨声中,一字一句地亲近作者曾入龙的《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中的诗人们,似已褪却了凡尘的俗气,而感受到了爱的浪漫与唯美。

穿越242年的烟云,《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 只因一种相似的情

242年的烟云,尘世有多少悲欢离合。这个雨天中,我在文字中看到了纳兰容若与徐志摩相隔百年,而站在了一起。从而也理解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更理解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9696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