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独步千载,众星孤月,国宝《千里江山图》背后的精彩故事

独步千载,众星孤月,国宝《千里江山图》背后的精彩故事

在宋代,除了诗词,绘画也就极其耀眼的。在宋徽宗时期,宋代的绘画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有张择端、李唐、王希孟等一批杰出的画家,传世的名画众多,其中以《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最为杰出。在后世,论名气,《清明上河图》要比《千里江山图》要大一些,但对于这两幅画的主人宋徽宗而言,它们是不分高下。

独步千载,众星孤月,国宝《千里江山图》背后的精彩故事

2017年,故宫博物院展出了这幅镇馆之宝——《千里江山图》,参观者络绎不绝,需要排几个小时队才能一睹名画的真容。画纵长51.5cm,横长1191.5cm,看过画的人,心中更多的感受是“震撼”。

如果你对国宝《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王中旭的这本《千里江山:徽宗宫廷青绿山水与江山图》是非常好的选择。

独步千载,众星孤月,国宝《千里江山图》背后的精彩故事

这本书详细生动的讲述《千里江山图》的前世今生。王中旭是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而且还是2017年“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的策展人,由他为我们讲解这幅《千里江山图》很是恰当。#头条品书团#

《千里江山图》的前世

王希孟作该图时仅十八岁,可谓是少年英才。当时宋徽宗办画院,目的是培养专业的绘画人才,而王希孟初入画院,水平还不够,但是宋徽宗看到了他的潜力,亲自传授方法,不到半年,就作出《千里江山图》,高古绝伦。

独步千载,众星孤月,国宝《千里江山图》背后的精彩故事

十八岁的年纪,对于不少人来说会迷茫,但在王希孟心中,提高画技是穷其一生追寻对目标。天分加上努力,王希孟凭借《千里江山图》名垂画史,成就了一段佳话。

宋徽宗拿到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十分的高兴,将它赐给宰相蔡京,蔡京在此画上题跋。靖康之变,金军攻破开封城,徽宗、钦宗被俘,蔡京被流放,所藏的书画散佚。这幅《千里江山图》或散佚于民间,直到南宋,该图重新进入内府。元初被溥光或其亲友收藏,清初为大学士梁清标收藏,之后进入清内府。

独步千载,众星孤月,国宝《千里江山图》背后的精彩故事

乾隆皇帝十分喜欢这幅《千里江山图》,在该图右上题诗:“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而且乾隆帝还命宫廷画家临仿,但仿图笔墨神韵与希孟的原图相差甚远。清灭亡后,《千里江山图》被溥杰携带出宫,几番周转,最终由靳伯声将该图捐献给国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如何欣赏《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历经九百余年,青绿颜色仍然鲜艳如新,被评价道“独步千载”、“众星孤月”。如何欣赏这幅杰作,王中旭在书《千里江山:徽宗宫廷青绿山水与江山图》作了详细生动的讲解。

独步千载,众星孤月,国宝《千里江山图》背后的精彩故事

王中旭认为《千里江山图》大致可分为六段,概括为序曲、渐起、发展、高潮、回落和尾声,山峰连绵千里,山势高低错落,有很强的节奏感和秩序感。该图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意象,意境非常的美。

《千里江山图》对细节的把控堪称完美,图中展现了士子、农民、渔民、商贩等多种类型的人物,他们穿戴各异,分布稀疏,多为闲雅之态。

独步千载,众星孤月,国宝《千里江山图》背后的精彩故事

山上的树木形态各异,有笔直坚挺,有盘曲之态,有倾斜之姿,而且林木的种类很多,有松树、杨柳、槐树、竹子等等。更令人惊叹的是画中的水纹形制也多样,如在瀑布的影响水纹呈回环,远方的水纹则是烟波飘渺的形态。

《千里江山图》是独一无二的,再多的赞美之语都会显得苍白。在读完王中旭先生的赏析之后,你会对《千里江山图》有更深刻的理解,不会有“雾里看花”的感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9102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