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大秦赋》持续热播,一直觉得剧中秦始皇这个人物设定太文雅太保守了。他可是一统六国的帝王,身上流淌着亦正亦邪的热血,雄才伟略是他,暴戾淫意也是他,更何况他能霸气的为自己修建一座至今仍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陵墓,可以肯定,此人必然有着张扬的一面,也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沉稳。

赵政,这是父亲异人(后改名子楚,史称秦庄襄王)给未来秦始皇的名字,这个名字多少有点讽刺意味,也显示出当时秦庄襄王的尴尬境遇。孩子正月出生,取名政,生于赵国,取赵氏(先秦时姓氏有别,女子称姓,男子称氏),于是秦始皇史称赢姓赵氏,故为赵政是也。但秦王族的历史一直是秦嬴部族,没有赵氏一说,这是不是有点讽刺。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更讽刺的是,由于异人当时被扣押在赵国为质子,始皇在赵国出生后,也一起跟随做质子的父亲在邯郸,一直长到九岁,与秦国相比,赵国更像他的故乡,最后又死在曾经的赵国故土之上,这是上天注定的魂归故里吗?

再加上始皇生母赵姬与吕不韦的关系,导致在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孩子这个问题上,从战国一直被议论到了21世纪,还在持续争论中。

他似乎天生就是一个热搜体质,从他的出身到他的功过,频频被后世或诟病或颂扬,始终奔走在正与邪的两端。对于这一现象,可能只有一种真相,那就是秦始皇本人就是一个集暴戾与明智两极化的人。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秦家天子初长成:走在善恶的边缘

对于秦始皇的童年时代,史料几乎没有记载,春秋战国乱世五百年,仁人志士辈出,没人会关注一个质子的孩子,但都很关心这个孩子的性命。

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军大举进攻赵国。赵国对秦人恨之入骨,身在赵国的秦人质子异人成为赵国的出气筒。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有个习惯,就是常互派本国公子当人质,美其名曰质子。做质子名誉上是光荣的,在各国结盟时被看作是为国立功的一种表现。一旦两国翻脸,最先遭殃的就是质子,成为泄愤的首选对象。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在战争中“斩首”的敌军高达九十多万,因此招来了“虎狼之国”的恶名。秦赵之间战事频发,所以异人一直都处于“刀架在脖子上”的生存环境之中。与父亲异人一样,秦始皇出生后也成为赵国祭刀的首选对象。

由此可见,在秦始皇的童年时代,他那颗纯洁的心灵之上已然布满了恐怖的阴影。婴幼儿时代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性格对一个人的命运有着重大影响。家庭环境的不稳定性,父母的心神不宁,这种紧张和焦躁不安自然而然会传递给年幼的秦始皇。这也造成了他性格当中的两面性,一面来自对外界的仇恨,一面来自父母的疼爱,他的生活基本摇摆在恶与善的两个极端。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更何况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早早逃回了秦国,独留秦始皇与母亲赵姬在赵国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赵姬与儿子始皇躲藏起来,才得以存活下来。一个“匿”字,一个“竟”字,足见秦始皇在赵国度过的童年时期是多么的艰难。

另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灭赵国后,秦始皇专门去了邯郸,把那些他曾经仇恨的人都杀了。足以可见,幼年时期的阴影在他人生中占据的影响力有多大。由此也可以推断,青少年时期的秦始皇一定是一个少年老成、坚韧不拔、疾恶如仇的人。赵国孕育了他,也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明智与暴戾同行

秦始皇在不惜一切手段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毁灭。在他的人生中,母亲赵姬、仲父吕不韦、丞相李斯,还有那位真宦官赵高,这些曾经陪伴在他身边的亲人与亲信,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成就过他,但也背叛了他。

赵姬给了他生命,但也给了他一个争议。她是吕不韦的前妾,却又是秦庄襄王的皇后,在一个特殊时期生下了秦始皇。他是谁的孩子,不只是我们现代人在议论,在战国年代也是流言四起。始皇弟弟成蟜就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17岁的长安君成蟜和樊於期受秦始皇之命伐赵,不想被二人反叛。成蟜就是受了樊於期的蛊惑,说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而他才是秦国唯一的真命天子,竟而造成了成蟜的叛乱。而秦始皇对于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也不放心,派年幼的弟弟出征本身就充满了杀气。成蟜这么一作,恰好自投罗网,最后被逼得自杀身亡。

赵姬还不知检点,“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在秦庄襄王死后,不仅与吕不韦旧情重燃,而且又在吕的帮助下,收了“大阴人嫪毐”,以为己乐。这一乐,为始皇添了两个弟弟,这对秦始皇来说太烦心了。

然而更烦心的是,嫪毐以淫乐博得了太后的欢心后,野心极度膨胀,还打起了秦国的主意。他被封为长信候后,又得到了封地,结交官吏,网罗党羽,一跃成为秦国显赫的权贵。据《战国策》记载,嫪氏集团的影响已遍及整个秦境,其实力足以和相国吕不韦抗衡。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面对这样的母亲,秦始皇的身心必是倍受打击,爱恨交加。他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剿灭嫪毐集团,生擒嫪毐,将其重新阉过,赤裸游行于城内,以灭太后淫乱的谣言,最后才将其送去受车裂之刑。嫪毐死后,始皇夷灭其三族,连那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也没放过,被乱棒打死。对于此事的直接肇事者生母赵姬,始皇也将她幽禁于雍城的青阳宫。

幽禁生母,棒杀同母兄弟,这行为很疯狂。而对于为此劝谏的人,始皇的行为更加疯狂,据说有27人被杀,但最后茅焦却劝说成功了。茅焦将他与桀、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暴君恐怕难以一统天下,一语点醒梦中人,秦王亲自接回了太后,并且拜茅焦为太傅,授上卿爵。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秦始皇对于自己的母亲,有着难以言说的爱与恨。他一生没有立皇后,史料中在女性方面对他的记载,就是一个淫滥之徒。在婚姻能力上的欠缺与不自信,这多少受到母亲赵姬的影响。

同样对他影响重大的吕不韦,也是他人生中绕不开的一个重量级人物。秦庄襄王过逝后,最得意的一个人就是吕不韦,他在秦国大显身手的时机终于到了。始皇拜他为仲父,按照秦国官制,丞相可以有两人,但相国只能设一人,相国的地位明显高于丞相。

吕不韦也不负众望,利用与太后的关系,在国内站稳了脚跟,广收门客,网络权贵。在国外也干了不少大事,开疆拓土,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也让自己成为秦国政坛上不可忽视的实力派。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把嫪毐塞与赵姬,原本只为满足其个人私欲,没想到赵姬完全将嫪毐当成了自己的另一半,为其在政坛上大开绿灯,直至嫪毐成为与自己并驾齐驱的政敌。

嫪毐是赵姬的迷魂药,亦是吕不韦的毒药,嫪毐集团的覆灭最终导致了吕不韦的下台。这些变故对于年轻的秦王而言,亦是对名利场的一次再认识。他写给吕不韦的信只有短短30个字,但却充满了仇恨,吕不韦的功劳,秦始皇一清二楚,但被他三言两语便抹杀了。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赵姬、吕不韦对于秦始皇而言,都带有两面性,他们都在依附他的同时,也在盘算着如何控制他。秦始皇的境遇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死亡。为了生存,秦始皇选择了前者,这是明智的勇士之举,但与此伴随的是,他用以暴制暴的残忍手段守护住了手中的权力,也加重了他的负面色彩。

秦始皇肩上担负着祖辈们一统天下的遗志,为此他不遗余力的起用贤才。吕不韦死后,李斯接棒成为了秦国政坛的又一实力派。在秦朝的史料中,李斯也是一个高频出现的名字。他是大儒荀况的学生,有着一套自己的“老鼠哲学”。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厕所里的老鼠枯瘦如柴,粮仓里的老鼠肥壮硕大,同样是老鼠,不同的地域决定了命运的不同。于是李斯从老鼠的身上获取了人生向上的法宝,要想出人头地,获得荣华富贵,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跻身于社会上层才行。

他虽从师于儒学大师,但身上却有着浓重的法家思想,这是因为荀况与孔孟的思想存在差异,孔孟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况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孔孟重礼,而荀况认为礼、法都很重要。荀子的这种礼法并重、德行兼备的思想,正是当时统治者所需要的“帝王之术”,这也是李斯学到的真才实学。

李斯儒法兼备的思想在秦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战略性构想,将李斯和秦始皇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一篇《谏逐客书》更是为他的人生插上了翅膀,为日后成为秦始皇的心腹打下了基础。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他为秦国统一六国,以及建立和巩固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式封建国家作出了贡献,但另一方面,也不要忘记他那套“老鼠哲学”,唯利是图才是他的本性。为博取独宠,他不惜加害昔日同窗–先秦法学之大成者:韩非。为维护自己家族的富贵尊荣,不惜与宦官赵高狼狈为奸,篡改历史。

秦始皇爱才,就连赵高这样的官宦,只要有才,他不仅让他成为自己的“机要秘书”,还让他教导儿子胡亥的书法和法律知识,成了赵高与胡亥勾结的牵线人。更为要命的是,秦始皇偏爱赵高的机敏能干,甚至不惜赦免了他的死刑。

在他临死之时,他身边跟着一个死刑犯,一个比吕不韦更加卑鄙的政客,还有一个无能的儿子。不知道他是不是对自己太过于自信,以至于自负到失策,拱手将一片大好河山让给了一帮小人,这是他所犯的一个天大的错误。

从对赵姬吕不韦李斯赵高的态度上,看秦始皇暴戾与明智的矛盾性格

综上所述,从秦始皇对亲人与近臣的态度上看,他总是反复无常,极度情绪化。一气之下,他可以把母亲软禁,经人劝导也能将其接回宫,并把那些前来劝告因此而送命的人,给予厚葬。他需要吕不韦时称为仲父,不需要时则将他贬得一文不值。对于“郑国渠事件”,他执意认为这是间谍行为,因此而对客卿下“逐客令”,李斯一上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秦始皇便赶紧派人将其接回,奉为上宾。对于一个宦官,也能如此赏识,然而他的纵容又为秦朝的覆灭埋下隐患。

秦始皇本身的暴戾之气不可否认,脾气一上来,就有人头落地,但他知错即改的明智之举亦值得肯定。作为一国之君,在他的身上,有着几分江湖匪气,几分明君的正气,还有着几分个人的意气。因此说,他本人的暴戾与明智,成就一个亦正亦邪备受争议的千古一帝,也未尝不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8593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