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托尔斯泰几乎把女性所有的美都赋予了安娜,却给了她一个最残酷的人生结局。遗憾之余,惊然发现,安娜的故事一直在我们身边上演,究竟谁该为安娜负责,这部经典之作藏了太多的答案。

毫无违和感的组合,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

一对夫妻,如果年龄相差15至40岁不等,我们总会以一种难以理解的眼光来看待。实际上,这种老夫少妻的模式是有据可寻的。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在一项国际性择偶研究中显示,在高达37种文化中,女性在择偶上都偏好年长的男性,偏好的年龄差在3.5岁左右。

为什么女性看重年长的男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具普遍变化之一的是资源的增长。这个结论对于男性和女性都适用,只是男性资源的增长更快。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原始社会下,男性的资源增长与他们的体力和狩猎本领相关,而男性的这些能力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并在20-30岁达到巅峰,随后又走向衰落,但是在知识结构和技能方面又体现出他们的优势。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以上两点,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一个结果,那就是选择年长的男性相对具有物质上的保障性。但这样的婚姻组合,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年长的男性在择偶上拥有更大的选择权,而女性想要找一个称心如意的老公风险就大很多了,至于爱情,机率就更小了。

安娜·卡列宁娜就发生了这样的婚姻悲剧。小说中她的哥哥说,你嫁了一个比你大二十岁的人。你是没有爱情或不懂爱情就嫁人的,这是一个错误,但也是一个既成的事实。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安娜的老公卡列宁,是一位既有社会地位又有背景的大人物,安娜嫁给他后直接晋升为省长夫人,尽管他大安娜20岁,但是年龄上的差距被他的社会地位消解了,于是作为省长的他也算是年轻的人,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错位。

安娜与卡列宁老夫少妻的婚姻组合模式,为安娜的外遇埋下了伏笔,巨大的年龄差要产生化学变化机率很小,安娜很难爱上卡列宁。那么,最佳的婚姻组合年龄差是多少呢?建议3-5岁左右。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爱无能的“冰山”卡列宁的人格缺陷

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是一块多情的石头,而托尔斯泰笔下的卡列宁是一块无情的冰山。他不但不懂爱,而且还有一套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

小说中对他的中文版描述是这样的:

彼得堡官僚,省长,后升任沙皇政府部长。安娜的丈夫,典型的“官僚机器”,自私、虚伪、刻板、冷酷,一心追逐名利,丝毫不懂风情。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卡列宁原生家庭背景并不好,他根本不记得父亲,母亲死时,他也才10岁。也就是说,在他的原生家庭里,他并没有从中得到本应拥有的快乐童年,和来自父母完整的爱。这一童年的成长背景对于挖掘卡列宁的人格特征至关重要。

在这种家庭背景长大后的人,表面看与正常人无异,但内心缺乏温情,很少付出真感情。卡列宁就是这样,他情感淡薄,冷漠,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用功名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以便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他有错吗?没有,在职场上他凭着自己的能力平步青云,不断的拓展着自己的知识领域,是一个有着自己的坚定立场和见解的有为青年。也正是因为如此,安娜在没有遇到渥伦斯基之前,在心里也认为,他是一个很好的人,诚实、善良,在自己的事业上很有成就。

当安娜遇到渥伦斯基之后她发现卡列宁一直在过着一种“虚伪的生活”。在他的灵魂里,只有功名,而那些对文化、宗教的热爱,只不过是他升官的敲门砖。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小说中有一个情节,一次晚会上,安娜与渥伦斯基的亲密交谈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卡列宁也注意到了。于是他强硬要求安娜和他一起回去,但安娜拒绝了丈夫的要求,继续和渥伦斯基呆在一起,这极大的刺激了卡列宁。

遭受到侮辱的卡列宁本该得到同情,他本该像个“男人”那样愤怒和痛苦,并且把内心的痛苦倾诉给自己的妻子,但是在准备同安娜谈话前,他突然想,他为什么要感到不痛快?为什么 要生气?为什么 要嫉妒?作为一个高尚的基督徒,他不可能有嫉妒的感情。因为嫉妒在基督教看来是一个很卑下的感情,一个嫉妒的人要到炼狱去赎洗自己的罪过。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于是一场原本关于夫妻情感维系的谈话变成了一个工作报告,他总结了谈话的四个要点:

第一,说明舆论和礼仪的重要性;

第二,说明结婚的宗教意义;

第三,有必要暗示儿子可能遭受的灾难;

第四,暗示她可能要遭受的不幸。

晚归的安娜原本期待的是一个男人的血性爆发,那样的话安娜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感到更加的愧疚和自责。她没有听到想听到话,也没有看到卡列宁的爆发,等到的是卡列宁的鼾声如雷。于是,她认为,一切都结束了。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卡列宁用他的阿Q精神战胜了内心的愤怒与嫉妒,正在与神靠近,至少不是一个正常人。他的人格缺陷所表现出的对情感淡薄,已经完全影响到了他的婚姻情感生活,而他本人并没有意识到,但安娜从睡梦中觉醒了,她要爱情。

燃烧的爱情焰火,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婚外恋

“爱情”是人天性中的东西,婚外恋作为爱情的特殊载体,其突出的特征就是:婚外恋的过程,总是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当事人内心的冲突,这种心理上的冲突,时而把人带入一种痴迷的梦幻世界,时而又把人卷入阴郁绝望的罪恶之渊。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安娜与渥伦斯基第一次见面时,在两人同时的回眸中,渥伦斯基已经发现了安娜的秘密,那种被压抑的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从她的眼睛和微笑中透露出来。

她热爱生活,渴望真正的爱情,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当年轻英俊的渥伦斯基向她发出爱的呼唤时,表面的矜持使她选择了回避,但内心深处却渴望奇迹的出现。在车站,当她再次遇到渥伦斯基时,她的爱便觉醒了,她卸下了包裹她八年的人格面具,抛弃了她原来的价值观,不顾一切的扑向了她的爱情–渥伦斯基。

时候到来了,我知道我不能再欺骗自己了,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的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爱情生活极大的满足了她的性爱和情爱,她浑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像“黑夜中的大火的可怕的红光”。当她选择爱情,选择渥伦斯基的时候,她就意识到从前的“一切都完了”,现在的她,除了爱情,什么都没有了。有时她也恐惧,感到羞耻,但她心底升腾起的欢喜和幸福,战胜了一切,不得不说,爱情让安娜获得了重生。

当新鲜感逐渐在习惯中被磨平后,那些“幸福得不可饶恕”的美好日子一去不复返,渥伦斯基的缺陷也渐渐浮出水面。他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他的功名心丝毫不比卡列宁差,得到安娜并不排除出于他的自私和虚荣心。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安娜的确也曾激起过他真正的热情,也为两人的爱情做出过一定的牺牲,但爱情并不能消磨他的功利心。得到安娜后,他开始为自己失去的世界变得苦恼起来,不能出入上流社会,没有地位和前途,这是他不能忍受的。于是,曾经至高无上的爱情,逐渐成为他们二人之间沉重的负担。

当安娜意识到,为了爱情,她抛弃了家庭、儿子,还有社会地位,而爱情又变得岌岌可危时,她的心理失去了平衡,毁灭也正在向他靠近。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失去生存空间的安娜·卡列尼娜

当爱已成往事,当爱已成为彼此的负担和羁绊,当爱情只剩下猜忌和争吵,这样的爱情已然谈不上健康,甚至要怀疑它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即使要分道扬镳,为什么安娜一定要自杀呢?

当一个人世界里只剩下爱情,也是可悲的,更何况爱情也没有了。从外遇的热恋期进入到冷淡期,都免不了一种“两重性”的心理状态,在“既”和“又”之间徘徊,既知道又不愿面对,既希望又害怕,既然这样了,又无法设想残酷的结局。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安娜想了很多看似办法的办法去补救她的爱情,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卡列宁离婚,然后再用一张结婚证拴住渥伦斯基。然而这个最有效的办法却遭到了卡列宁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她嫁给伦斯基的理想最终化为泡影。

爱情是人的一种天性,恶魔也是天性中的一部分。安娜感觉到,她和渥伦斯基之间,除了爱情,在他们之间还有恶魔的存在,她无法驱除他心中的恶魔,也无法驱除自己心中的恶魔。爱到尽头是恶魔,这个恶魔就是“分离”。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安娜为什么不接受分离,因为在那个看似繁华的上流社会,根本没有她的立足之地。腐朽的封建贵族社会允许公开的淫乱,但却容不下真正的爱情。整个上流社会都浸透着伪善,丈夫欺骗妻子,妻子背叛丈夫,合法的家庭外衣下是非法的婚姻补充形式。

卡列宁就是这样,他可以忍受妻子外遇,但是不能接受离婚,因为他要维护自己名誉和社会地位,他可以给安娜生活上的自由,但无法满足她离婚的请求。安娜大胆地与丈夫和上流社会决裂,公开她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她的行为触动了的整个上层社会体面的价值观,必然招致整个上流社会的残酷迫害。

安娜抛弃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私奔,终自杀,谁该为这场婚外恋负责

作为贵族阶级思想道德的叛徒,安娜誓死要与那个虚伪的上流社会决裂,追求自己真挚的爱情,并进行了大胆的斗争。但是很明显,在这场斗争中,尽管安娜用她那顽强的意志,刚烈的个性为 自己的爱情自由而奋斗过,并亦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代价最终对她造成了强烈的刺激,堕入绝望的深渊,走向了自杀,也是她认为摆脱苦难的方式。

安娜死了,谁来负责?卡列宁、渥伦斯基,还是腐朽的上流社会,更或者是那该死的爱情?也许最好的答案是由她自己负责吧。毕竟这是她的选择,一个选择代表一种结果,这个结果或好或坏都是一个过程的结束。我知道这一定不是托尔斯泰所希望的答案,但这是我们每个人面对情感时最起码的责任观。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7997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