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1993年,安徽灵璧小伙陈晓卿28岁。那年岁末,有一份杂志专门报道了他,其中提到央视某资深编导曾“恶狠狠”地感慨:“那小子生来就是干电视的”。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这话当然是有依据的。他20岁被保送传媒大学攻读摄影美学研究生,师承纪录片大家韩金度与刘效礼,在校处女座《战士从这里起步》央视作为献礼片播出,在业界声名鹤起;1991年华东水患,身为CCTV节目编辑的他,毛遂自荐主动请缨,驻扎凤台县受困村庄两个多月,拍下人文纪录片《孤岛记事》,立即获得第五届中国电视“星光奖”二等奖 。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陈晓卿年轻时

翌年,这“小子”又花一年多时间,跟踪记录6位小保姆,完成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顺势摘取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大奖,惹得国际纪录片大师伊文思都赏识有加。那时的他,其实才硕士毕业,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人。但正是这样的素人,在30岁之前,就已是行业翘楚、资深人士、乃至代表人物了。彼时的他,人生偶像是小川绅介,自称“理想就是拍到不能拍了为止,小川绅介那样拍到死”。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尤里斯·伊文思,1987年曾看过陈晓卿作品

当年,他面对采访,曾踌躇满志地侃侃而谈,“作为一个电视人,应该有这个抱负”云云。这些人生“小料”,如今自居老饕的他,不晓得还记得否?


可造化弄人的是,此后20多年,虽早已晋升为“金牌制作人”,参与纪录片数十部,“五个一”之类奖项也没拿,可始终片红人不红,甚至一度“落魄”到在家待业,被嘲笑为“看大门”的。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年轻时候的陈晓卿(中)

陈晓卿的纪录片之路,大体可以划为三大阶段:从1991年到1994年,为“少年得志”时期,20岁出头就奠定了业界名声,《龙脊》等片一出风光无两,“纪录片大师”之座未来可期;从2007年至今,以接拍《森林之歌》为标志,接着《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流量片纷纷出炉,是标准的商业化阶段。年近50的他,不仅借此东山再起彻底爆红,一举创下中国史上纪录片收视之最,也扬眉吐气挣得盆满钵满。

而中间的1994年到2007年,实是陈晓卿的“潜伏期”或曰“失意期”,甚至就是报道中的“落魄期”。这确实是某种事实,绝非无病呻吟:在这10多年间,在人生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他只是领先受命,断断续续亦步亦趋地编导了《百年中国》 、《一个时代的侧影》等两三部历史文献类“任务片”。这类题材,明显不是他擅长的,也不是他想拍的,大材小用牛刀杀鸡,反响平平意料之中,有的连豆瓣评分都没有,惨淡收场。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所谓“落魄”,当然是相对而言的,是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压迫,是生命最低谷状态。而这里面的困境,说白了就是没钱,似乎也不受重视。实际上,早在2000年前后,他就三次申请过“舌尖”项目,都石沉大海,直到2011年9套纪录片频道成立选题才得到投资,这一等就10多年。而国内的纪录片机制,还远没西方国家那么完善,若继续依赖公共体制,只能照本宣科,领工资“完成科教任务”;而要独立起来,拍自己想拍的,就得自筹经费,这是陈晓卿完全无力负担的,只能坐困愁城眼巴巴找不到出路。这样的困境考验,前后加起来差不多近20年。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陈晓卿恩师刘效礼

他本是严肃的纪录片导演,何以会成为京城有名的“吃货”,就是百无聊赖给闲出来的。在这10多年的无所事事里,他只要有一点儿闲暇,他就会骑着那辆破旧自行车,在北京的街头巷尾觅食,而且是一家一家地毯式地搜苍蝇馆子,自嘲是“扫街嘴”。他见到好吃的就记,10多年下来,手机竟存了5600个饭馆的名字与路线,甚至连哪一家哪一个服务员态度好,哪一家哪样食材多煮几分钟味会更妙,他都如数家珍。如此,这个“准大师”纪录片导演,将漫长的光阴,无奈地“换得东家做菜书”,硬生生被逼成所谓的“美食家”。据说,陈晓卿的儿子小时,一直以为“爸爸就是电视台看大门的”。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美食永远是郁闷的最佳出口”

多年后,他面对记者,回忆那段往事,自称“从没有遇到过创作瓶颈,但有想法没钱拍”,“是很痛苦”。


突围的时间点在2007年。正是那一年,似乎相通了的陈晓卿,开拍反映森林生态的11集纪录片《森林之歌》,才得以“翻身”。“人文纪录片大导”陈晓卿,也华丽转身为圈内“商业领头羊”。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森林之歌》的特殊点,不在于耗资1000万,而在于这是一部完全贯彻商业模式的纪录片,其最大特征就是故事化的创作模式,依脚本拍摄,不许存在个人感受,且 “三分钟一个悬念、五分钟一个高潮、十分钟一个戏剧转折”,森林中的小蚂蚁都能拍出琼瑶剧式的一缕缕爱恨情仇,犹如好莱坞电影一般吸引观众,瞄准收视率。果不其然,2007年12月,该片在央视一套播出后,收视率达到0.76%,是2007年9月~2008年1月份同一时段最高收视率。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与“一群人合作的”《森林之歌》

《森林之歌》之于陈晓卿,很显然是事业上的分水岭之作。它最大的意义至少有二:其一,是让陈导有了底气,“《森林之歌》它挽救了我,之后终于能拍片子了”,这话意味深长;其二,片子成功带来的甜头,让原本孤傲、充满精英思想的陈晓卿,不仅彻底跟商业资本缴械投降,而且探索出一道垂直锁定的模式,“节目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节目”。

我们明显可以看到,《森林之歌》的模式、手法、理念等,也基本“复制”到了后来的《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大IP上,相对稳定的播出时间、稳定的广告收入、愈加细致专业的分工、完善的推广营销等一系列“吸睛+吸金”的保障体质也驾轻就熟,从此“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成为现实。2012年的中国,有两个娱综节目——陈晓卿的《舌尖上的中国》与高晓松的《晓说》几乎同时上线,也都从“落魄”状态彻底翻盘,这是有标志性意义的。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陈晓卿自己,起码前几年是心有不甘的。2014年前后,在一次受访中,他明确说到,“很多人会问我为何要拍美食纪录片?简单说四个字:养家糊口”!他接着信誓旦旦,“其实我更想拍社会类的纪录片,但它不足以让我养家糊口,所以只能先拍一点让大家先喜欢的,攒点儿钱再去拍那些对这个地球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纪录片”云云。

钱挣到了吗?他肯定挣到了。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3年,单《舌尖》的广告收益就突破了5亿,冠名费已拍出1.18亿元的天价,具体如何分账外人无从了解,但所得应该不菲。更别说,他后来的跳槽是被腾讯资本挖走的,至于“转会费”多少是有参照系,只是具体只能“你猜我猜猜猜猜”了。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同年,刚从“酒驾案”中出来的高晓松,忐忑地做起来“晓说”节目

但“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纪录片”,又是一个近10年过去了,他自己毫无动静,我们依然只能张望。


现在回顾看,《舌尖上的中国》为何会爆红,其实也非偶然。这里面,既有陈晓卿本身的厚积薄发,更有幸运成分:陈晓卿和他的团队,如此恰当地路过了那个时代风口。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成功是突如其来的

一者,2012年前后关卡,随着网络发达、网民剧增、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化,中国社会真正迎来了“自媒体时代”,它最充分诠释了“凭本事吃饭”这句话。这意味着,你若真有过人之处,就能够把自己变成自媒体性质,直接实现、变现商业价值。《晓说》、《罗辑思维》、《今晚80后脱口秀》等等爆款都一窝蜂挤兑在2012年,而让《舌尖上的中国》里立竿见影的也不是电视,而是手机。

其二,陈晓卿的积累也好、人格魅力也好,本身就是契合自媒体时代的人物。他不像罗振宇罗永浩那么能说擅侃,但他的影像是有“陈氏风格”的:捕捉热点快准狠,不端着不架着,独门暗器在于能把最平凡的人事拍出最极致的味道,歪理也好邪说也罢,反正渲染的头头是道,活色生香,撩人的很。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这种特质,其实就是“接地气”3字。过去的中国纪录片,不是没有在美食上费劲,可那华丽而又空洞的“逼格”与“宣教味”实在太浓了,太小众太苦情了,近乎搞成中学化学课或生物课,理所当然功败垂成收场。“纪录片能不能放下原本面孔,放下身段、变得轻松?”陈晓卿思考20多年了,是屈抑在西湖梅庄的任我行啊!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网络世界经过前10多年的摇摇晃晃,也到了追求真实、品味、内容的临界点。那个时候,正如《三联生活周刊》一篇文章追溯的,“审色时代“即将结束,《超级女声》那种纯俊男美女的娱综已不太吸引人了,那种缺智型、只求收视率的节目也在被淘汰中。社会开始进入了真实的时代,大家需要真实、需要知识、需要真正的内容服务,渴望对这个新鲜世界去深度了解,于是家常的、真人秀的乃至脱口秀的节目揭竿而起。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而《舌尖上的中国》提供了什么?他提供山海之间、提供滚滚红尘、提供万千肴变、提供江湖夜雨、提供万家灯火、提供家的味道,提供馥郁的东方之美、提供食物下锅的吱吱声、提供朴实无华的乡音、提供小津安二郎式的影像、提供《中国国家地理》式的情怀、提供《秋刀鱼之味》的感觉,从湖蟹春笋到儒玄禅机,从星河日岳到饮食男女,陈晓卿手到擒来。

由此,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是最适合抚慰网络时代空虚人心的。《舌尖》哪有不火的道理?陈晓卿哪有不逆袭的结局?


但是,我们也会清楚看到,作为纪录片编导的陈晓卿,近些年来实际上也陷入了自设的怪圈:他靠《舌尖上的中国》逆袭,但似乎永远都被《舌尖上的中国》所困,几乎是成也《舌尖》败也《舌尖》。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2017年10月,在央视工作了28年的陈晓卿,正式离职。随即,他创立了稻来传媒,旨在专门拍摄纪录片。并且,他很快就有了新的、更为光鲜的身份 :腾讯视频副总编辑、稻来纪录片实验室负责人。此后的他,快马加鞭半夜炒饭,连续打造了好几个纪录片,其特征则几乎是从《舌尖》一个模子出来的:商业性质、资本联盟、美食题材、故事形式、流量目的、挣钱为主。

所谓“舌尖IP”\“风味IP”,一时间似乎成了“陈晓卿IP”,而且是专属的。这样的狭隘格局,所带来的微妙之处,在于陈晓卿似乎永远都在炒冷饭、在自我复制,即便拍摄题材有所微调,可始终都是《舌尖》一种腔调。要么动辄“秋天又来了,大地又慷慨地献出了……”的煽情,要么就是“腊八蒜的爽脆、牛肚的香腴、你推我让,一唱一和”的华丽台词,主旨都在声情并茂地讲一个家庭励志故事,千篇一律到快搞成心灵传销必备手册了。后来的片子,好些口碑下降,观众审美疲劳是一个原因,陈晓卿的“不思进取”也是一个原因。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数年前,陈晓卿曾在《圆桌派》里自嘲,称自己一直是一名很严肃的纪录片导演,但拍了20多年的纪录片,始终默默无闻,结果拍了一个关于吃的节目就被大家知晓。他感慨万千,“这是中国美食的幸运,但也是中国纪录片的悲哀啊!”。也许,陈晓卿的困惑与难题,是属于所有中国纪录片导演的,甚至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不是给陈导泼冷水,而是提醒他“勿忘来时路”。

陈晓卿:20岁得志,近20年落魄,成败皆因《舌尖上的中国》

陈晓卿的个人公众号,几乎每篇文章的尾图,都会显示这么一句口号——“让我们重新回味世界曾经的美好”。我常常为之出神:他真的可以“重新”吗,而我们又真的回得去吗?2021.1.7寒夜,写于东湖之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7137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